1 / 8
文档名称: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析.pdf

格式:pdf   大小:1,15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析.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4 文件大小:1.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考历史试题及解析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历史试题及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考历史试题及解析一、单选题(共12小题),儒家推崇的“父慈子孝”仅体现在道德层面;汉代以后则变成了法定义务,强调“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这种变化():从政治体制演变看,宋代是从“皇权—吏员”体制向“皇权—士大夫”体制转型的时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作者意在说明明朝(),清政府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副两位驻外公使到达伦敦,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式给其谕旨,为此郭嵩焘不得不要求清廷“补版国书,充当公使”,而补版国书未署副使名,英国便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主要反映了(),谭嗣同提出侧重“冲绝网罗”,抨击“纲常礼教”;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知识分子也对“纲常礼教”予以猛烈抨击。这反映了先进中国人():..,由此可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从城市流动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而1978年以后,大量农民工却可自由进入城市,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理想国》中阐述了政治哲学,其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他把社会整体视为唯一的目的,强调个人是为整体服务的工具。由此可见柏拉图(),英国社会资本出现了转移,乡绅、市民等中间阶层逐渐兴起,贵族渐渐衰落,自由农有的转向工资劳动者阶层,甚至穷人也出现了分化。这表明英国(),美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贩奴的法令,法国早在1792年大革命时期就颁布废除奴隶贸易的法令。奴隶贸易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解答题(共2小题)13.“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兴起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对民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清楚,所以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更加着意阐释、鼓吹,成了这一时期的一股思想大潮,并在萌芽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体系。同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他们民本思想的侧重点各有千秋,孔子侧重于“为政以德”,孟子侧重于“民贵君轻”,而荀子的侧重点则是“恩惠于民”。——《南阳日报》材料二突破与创新在民主政制中,没有人把他的天赋之权绝对转付于人,以致对事物再不能表示意见,他只把天赋之权交付给大多数,他是那个社会的一分子,这样,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与他们在自然状态之中无异。在他看来,民主制可以使人人平等,人们可以享有宗教信仰、思想和言论的自由。——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孙中山选集》材料三联系与区别民本主义思想与民主主义思想不仅有着实质性的区别,而且从根本上是正相对立的。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家往往在强调“民本”的同时,又强调“君主”。因此,就其思想实质而言,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者同时也是君主主义者。——俞可平《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有着本质区别》至于民主共和之新政体,以理论言之,与我先民以往政治理论及政制精神靡(无,没有)不合。——钱穆《国史大纲》(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体系的原因。(2)材料二在“民”的认识上有何突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宾诺莎的思想在18世纪晚期的美国是如何体现的?:..(3)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民本和民主思潮的“实质性的区别”,选择材料三中的任一观点谈谈你的认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64年至1914年间,中国各种报刊、杂志中对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如下:根据材料,任意提取两个阶段近代社会民主观念发展状况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语言简练,说明理由充分,符合史实。)三、综合题(共3小题)15.【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摘自《文献通考》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摘自《朱子语类》(1)依据材料,概述两则材料对宋初改革的不同评价。你认为影响对同一历史事件产生不同评价的因素有哪些?(2)有人说,这一时期通过改革形成了“政治新格局”。指出该政治格局的实质内容并简要评价其历史影响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图为l907年《神州日报》漫画《过渡》。画面中一个穿着“革”的船夫,与穿着“宪”的船夫正争相划渡,问题是朝向正好相反。画中配诗曰:“日薄西山可奈何,保皇革命两蹉跎。那堪入夜风波恶,驶向沉舟侧畔过。”(1)漫画中的船夫、船分别象征着什么?(2)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船夫”在“争相划渡”中的共同主张和作用。17.【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盗发即时捕治,请於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摘编自《清史稿?于成龙传》材料二(于成龙去世后)留下了许多传奇,在当时就广受赞誉,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其中就专有一篇《于中丞》,讲述他断案的神奇。到了清末,以他的事迹为原型,评书艺人又创作了公案小说《于公案》,让于成龙有了和狄仁杰、包拯一样的地位。——摘编自山西晚报“民间传说于成龙乃再世狄仁杰”(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于成龙为官理政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于成龙被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汉代父子关系的绝对性,即是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的体现,符合题意的是D项;从先秦时期的父子关系道德层面的体现到汉代的法定化,并不是突出儒学独尊地位,排除A项;BC项表述错误。答案::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强调的是宋朝“皇权—士大夫”的变化,其中知识分子阶层的壮大和宋朝政府科举取士这一制度的完善有关,符合题意的是A项;B项不是主要原因,C项和题干关系不大,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官僚体制,排除D项。答案::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社会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明清江南地区大批劳动力转向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加工,这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符合题意的是A项,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不会改变封建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排除BC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新生产关系,排除D项。答案::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启蒙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李贽的悲观来自于“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专制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压制,符合题意的是B项,明清时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项;八股取士和闭关锁国政策从属于专制社会环境,排除CD项。答案::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外交观念的变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式给其谕旨”“英国便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外交观念受到了冲击,符合题意的是A项;B项中“外交机构缺失”表述错误;清政府按照传统方式处理外交不能体现其平等观念和国际接轨,排除CD项。答案::思想解放的潮流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反映的是谭嗣同和激进知识分子通过抨击纲常礼教来解放思想,宣传维新思想和民主科学理念,即推动社会变革,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项不是二者共同的影响。答案::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国初年的社会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图表中中国北部自给率高,自然经济瓦解程度低,而中东部地区自给率低,表明自然经济瓦解率高,可见图表反映的是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答案::经济体制改革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劳动力,国有企业简政放权,允许个体经济的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C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是该政策的影响。答案::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柏拉图的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柏拉图生活在雅典民主的衰落时期,雅典民主的弊端导致国家国家权力的滥用,社会动荡不安,在此基础上柏拉图提出正义,主张集体主义,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社会结构,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17世纪”“乡绅、市民等中间阶层逐渐兴起,贵族渐渐衰落”可知是指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社会结构中贵族和中间阶层社会地位在发生变化,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与题干中时间不符,题干中看不出政府的经济政策,排除C项,D项属于不符合题意。答案::工业革命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美法国家对内政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英国、美国和法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改变了对殖民地的侵略方式,要求把殖民地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所以奴隶贸易逐渐被取消,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不是主要原因。答案::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从题干两幅图中都可以美国的主导地位,同时中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实力增强,成为对抗美国妄图建立单级世界的重要力量,这体现出的是世纪格局多极化趋势,符合题意的是A项,B项无法体现,C项中的“形成”表述错误,美国霸主地位并没有丧失,排除D项。答案::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外民主民本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民本思想,第一问学生从材料中“恩惠于民”“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归纳;第二问学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阐述民本思想的成因;(2)本题第一问从材料中“天赋之权”“民主制可以使人人平等”“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归纳;第二问学生联系北美独立战争写出《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等内容即可;(3)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民主和民本的区别,学生从二者产生的经济基础来分析其性质不同,第二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结合三则材料指出任一观点的正确与否,并答出其思想局限性。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较好的概况总结能力。答案:(1)主张:仁(德政)、仁政、惠民、重民等;原因: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分封制瓦解,社会转型(或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统治者吸取教训,维护统治;(2)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建立民主制、以立法保证民权;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建立总统共和制。(3)民本思想是为专制制度服务,民主是为民主政体服务。民本根植于小农经济,近代民主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认识:俞可平观点:片面的,强调了民本和民主思潮的实质性区别,但没有看到两种思潮都重视人民作用的相似之处,应该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钱穆观点:具有片面性,只看到民本和民主思潮的联系,没看到二者的实质性区别,应该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主观念的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图表中给出从1864年至1914年中国国内使用民主的情况,学生任选其中两个阶段答出民主使用高或者低,然后学生结合当时时间的国内和国际背景分析原因,注意在论述过程中要史实准确,尽量做到多角度进行分析,不要出现知识性错误。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较好的基础知识。答案:历史阶段一:信息:1864—1894年间:民主观念已经出现,但理解肤浅,民主一词使用量较少。说明: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主要侧重学****军事和工业技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早期维新派宣传西方民主思想。历史阶段二:信息:1895—1900年间,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迅速增加,出现第一个高峰,对民主的理解进一步深入。说明:甲午战争爆发,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倡导维新变法,进一步宣传民主思想。历史阶段三:信息:1902—1908年间,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急剧增加,出现了第二个高峰,传统君主观念被抛弃,表明人们极其关注民主问题。说明:《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的统治进一步失去统治基础;1901年清政府进行预备立宪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思想。历史阶段四:信息:1909—1914年间,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明显下降。倡导君主制的理念又死灰复燃。说明: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复辟帝制,民主有名无实。: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初改革,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的是对宋初改革的看法,材料一认为“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材料二则认为“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第二问学生应该从作者的立场、占有史料多少等方面来考虑即可;(2)本题考查宋初改革的结果,第一问学生根据所学答出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等内容;第二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回答影响即可。答案:(1)材料一认为宋初的改革使社会安定,战祸平息;材料二认为它造成地方兵弱财困,终于导致“靖康之役”溃败,北宋灭亡。因素:评价者的立场不同、史学素养不同、占有的史料不同等。(2)“政治新格局”是指确立了“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的政治格局。评价: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但也导致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革命思想传播,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根据漫画中1907年“日薄西山可奈何,保皇革命两蹉跎”可知是指晚晴政府末期,“革”是指革命派,“宪”是指保皇派,在中国革命前途问题上意见出现了分歧;(2)联系所学,二者都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第二问答出二者思想论战的影响,从思想解放、民主思想传播和社会发展进步等方面来回答即可。答案:(1)“船夫”:分别代表革命派和保皇派,“船”象征着中国的前途。(2)共同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作用: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于成龙的个人活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于成龙为官的特点,学生从材料中“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概况;(2)本题考查的是于成龙被后世传颂的原因,学生从其亲政爱民的个人事迹、文学作品的宣传、市民文化的普及等方面来分析即可。答案:(1)特点:于成龙勤政爱民,推行仁政;刚正不阿,秉公办事;清正廉洁,百姓爱戴;注重教育。(2)原因:百姓对清官的期待;市民文化的普及;勤政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影响;清朝文学艺术多样化的塑造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