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pdf

格式:pdf   大小:56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4 文件大小:5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20分)7、这两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两个方面。(2分)8、第二段由外观转入写。先写“”,次写“背后”,再写“”,然后由殿顶到“”,围绕“雕龙宝座”,摹写姿态各异的,以显示皇帝是。(6分)9、太和殿的外部特征是。(3分)10、本文把说明的重点落在太和殿上,是因为这里曾经是(2分)11、“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这句中“每根”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12、作者是怎样按空间顺序介绍殿内的陈设、雕饰的?(2分)13、太和殿为什么要装饰这么多龙?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量装饰形象奇特的龙,能增加建筑的美感。B、统治者想借龙来神化自己。C、显示皇帝主宰一切的威严。D、增加庄严肃穆的气氛。(二)、侗家风雨桥(21分)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桥,有的以它们的悠久历史闻名于世,有的以它们的高超建筑技巧而留芳史册。就它们的作用来说,皆是方便交通,使“天堑”变成通途。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既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息娱乐的桥?有,独具一格的侗家“风雨桥”就是这样一种桥。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凡是有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中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久负盛名。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一百六十五米,桥面宽十米,桥高十五至二十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旁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必须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14、为什么称侗家风雨桥“独具一格”?(从全文角度回答)(3分)215、《中国石拱桥》中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本文举程阳风雨桥为例说明了侗家风雨桥的造型艺术。这种说明方法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分)16、侗族桥梁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侗家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3分)17、为了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鲜明突出,可以在说明文中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的表达方式。(3分)18、第四段加点词语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3分)19、为什么在介绍侗家风雨桥时先提到“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桥”?(3分)20、你还知道哪些不同一般的桥,请举例说明。(3分)(三)、说“帘”(13分)初夏天气,窗前挂上了竹帘,小斋的境界,分外地感动幽绝,瓶花妥帖,十分宜人。这小天地起了变化,还不是这帘在起作用吧!说起帘,这在中国建筑中是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与其说得率直点,所谓诗情画意,而诗情画意又非千篇一律,真是变化无端。上个月老妻去世了。“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去年的今日,她卧病家中,而今日已是人去楼空。我踏入她的卧室,见了帘影依然,就吟出了古人这句词来。与那句“重帘不卷留香往”的少年情怀,真是伤心人惟有自家知了。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因此帘后美人,帘底纤月,帘卷西风,隔帘双燕,掀帘出台,等等,没有一件不教人遐思,引人入画。“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古人在建筑中,帘与屏两者常放在一起,都是起不同的“隔”的妙用。帘呢?更是灵活了,廊子里、窗上、门上、室内,有了它,就不一样了,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也要装上帘;外国妇女的面纱,也是装上帘;外国妇女的面纱,也仿佛是帘。因帘而产生了许多的故事:“珠帘寨”“水帘洞”,以及一些因帘而产生的许多的韵事,真是洋洋大观。我说,帘与恋音同,帘者恋也,因物生情,也可说是帘的妙解了。“隔帘双燕飞”是我在儿时最欣赏的画本。如今城市空气污染、燕子绝迹了,闷人的塑料窗帘,清风畏至。而帘呢?珠帘太豪华,徐森玉老先生告诉我,清代的山西老财家,还是用它。水晶帘没有见到过,那最细的要算虾须帘,如今已入住博物馆。单就湘帘,杆帘来说,通风好,隔景好,帘影好,遮阳好,留香好,隔音妙,而且分外雅洁??几乎可说有帘如无帘,可说是有景与无景,静止的环境,产生了动态,而动态又因声、光、影、风、香等起了千变万化的幻境,叹为妙用啊!帘的美,还要配合着帘钩、帘架,“百尽虾须上玉钩”,虽未说出什么帘架,想也不会太寒酸的。至于“草色入帘青”,疏帘听雨,那也必然是很雅洁的竹帘了。“珠帘暮卷西山雨”,只能在滕王阁上方得体。帘上绣花的绣帘,缺少空透,棉帘、布帘,只求实用。而帘上画画称画帘,但我总不太欣赏它,似乎多此一举,用假景来扰乱真情了。素帘起的变化,那真是移步换影了。21、整体感知文章,说说作者借说“帘”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样怎的情感?(3分)22、从全文来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帘”的哪些功用?(3分)323、文中引用了不少古诗文,这种引用有什么好处?(3分)24、有人说,建筑师将房子的四壁打穿,装上窗子,就是为了使屋子明亮透光,而你们偏偏要多此一举,再为窗子装上帘子,又把它遮起来。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4分)三、作文:(50分)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请你选择你身边的这样一处美景美所,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介绍吧!字数不得少于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略2、略3、①引资料②作比较③打比方4、近看西北,造涧临水轩斋5、D;、7、外观内观8、内景正中两旁中央藻井饰龙龙的化身9、雄伟壮丽4金壁辉煌10、皇帝宝座的所在地,是举行重大典,皇帝受朝贺的地方,是皇权的核心。11、不能。去掉“每根”,哪些大柱上有蟠龙就不清楚了。12、以朱漆方台为中心,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边。13、A。14、因为侗家风雨桥既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息娱乐。15、程阳风雨桥最能说明侗家风雨桥造型艺术的特点,举例能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认识得更明确、更具体。16、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不用铁钉,以榫衔接。17、描写。18、准确性。19、引出侗家风雨桥;突出侗家风雨桥的特点。20、略。21、对亡妻的怀,对“念帘”的喜爱和赞美。22、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而且是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还能增添诗情画意。23、引用古诗句,使全文人有了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同时,又与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相吻合。24、言之有理即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