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给排水设计说明.pdf

格式:pdf   大小:5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给排水设计说明.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4 文件大小:5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给排水设计说明.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给排水设计说明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给排水设计说明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给排水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一房屋建筑部分》;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15-2019)4.《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13—20185.《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14—2021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2)8.《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9.《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二、工程概况略三、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建设红线内的以下内容:室内给排水系统、室外给排水系统等。四、室外给水系统1、水源与水压:由园区附近高位水池供水,高位水池标高为80m,本工程场地地坪标高约为20m,从高位水池引入一路DN150给水管,经水表井和倒流防止器后接入本项目室外给水管网。2、,(含未预见水量),:用水量计算书Max小时用水max日用水人用水标准用水小时用水用水名称时间用水量备注数及面积L/pd小时量量(m3/h)hm3/d变化(m3/h系数)(L/#)(L/#)5(L/#)02#公共沟通中心(L/)(L/#)5(L/#)5(L/#专家楼40人2)(L/#)5(L/)%%、室外排水系统1、现有排水条件:污水经过化粪池接入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后,达标排入海。2、本工程采用雨、污废水分流制,重力排出。3、本工程室外道路上设雨水收集地面雨水;基地雨水经沉沙池处理后达标排放。建筑与小区应遵循源头减排原则,建设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减少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4、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5%计算,,生活污水通过室外污水管道收集后,经化粪池接入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污水处理设备日处理量约为3m3/d。根据甲方要求,出水水质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2中一级排放A标准。按生活污水中常规水质设计,污水处理的进出水指标如下表:污水水质指标排放水质指标序号项目(进水水质mg/l)(出水水质mg/l)1CODcr<3<502BOD5<150<103SS<220<104NH3-N<40<5(8)5大肠杆菌(个/L)<106PH值6—96—9工艺流程图:生活污水?格栅池?调节池?厌氧池达标排放消毒池4XBR膜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水回用:污泥池污泥外运5、管材及接:室外排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排水管,承插式连接、橡胶圈密封连接。六、室内给排水设计(一)给水系统:1、根据本建筑高度、水源条件、防二次污染、、,本工程由园区附近高位水池供水,高位水池标高为80m,本工程场地地坪标高约为20m,园区内生活用水采用高位水池直供,供整个园区的生活用水。2、水表设置:在市政总进水管上设总水表计量。水池补水等均单设水表计量。公共用水、地下室、景观绿化等分别设置独立计量水表。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分级计量水表安装率达到1%。3、管材及接:(1)市政供水管道至贮水池、水泵供水管和室内环网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地下采用承插连接,其他采用法兰连接。(2)配水系统至各给水点采用PPR管,热熔连接。(二)排水系统1、系统(1)采用污废合流排水,排至室外污水管系统。道(2)卫生间生活污水采用伸顶通气和环形通气管排水系统。(3)一层卫生间污水单独排出室外,通气管设计采用伸顶通气帽。(4)卫生间室内排水应尽量隐蔽安装,尽量减少对外立面影响。2、排水方式:高于室外地坪的楼层采用重力自流排除。地下室污、废水均汇至地下集水坑,用污水潜水泵提升排出。各集水坑均设带自动偶合装置的潜污泵两台,一用一备。水泵受集水坑水位自动控制交替运行,备用泵在报警水位时可自动投入使用。(三)管材及接:1、室外埋地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承插连接。2、室内污、废水管采用排水硬聚乙烯塑料管及其配件。3、通气管的管材同污、废水管管材。4、压力排水管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5、卫生间内管道暗装,设备机房内管道明装。七、环境保护及卫生防疫(一)生活给水管采用内衬塑钢管以最大限度减少水质的二次污染现象。(二)排水室内外排水采用雨、污废分流制,各卫生洁具均设存水弯;生活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放;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三)本工程总水表之后设管道倒流防止器,防止红线内给水管网之水倒流污染城市给水。水箱、水池进水管均与溢水位保持有效隔离高度或设置防倒流器,防止倒流产生的二次污染。(四)噪音控制生活水泵采用低转速优质水泵,水泵均设减振基础并在水泵进、出水管上设可曲挠橡胶软接头,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噪声。(五)室内所用排水地漏和存水弯的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八、抗震设计(一)对DN>65的给水、消防管道配设抗震支吊架,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原则为:刚性管道侧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12米,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24米,柔性管道上述参数减半,(为保证抗震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对长度低于3mm的吊杆,建议进行适当的补强),具体深化设计由专业公司完成,最终间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深化设计阶段确定。(二)给水、消防管道穿内墙或者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缝隙应填充柔性耐火材料。排水管穿墙及楼板时应预留孔洞,立管穿楼板处应加装PVC-U或其他材料的止水翼环,并用C20细石混凝土分层浇注填补。给水、消防管道穿伸缩缝、沉降缝及防震缝时应在抗震缝两遍各设一个柔性管接头或在通过抗震缝处安装门型弯头或者伸缩节。九、给排水设备及主要材料表单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数量备注位1地下室潜污泵Q=15m3/h,H=15m,N=、泵房、2Q=40m/h,H=15m,N=~DN150米按实计室内承压加厚UPVC排水管10不锈钢管DN25-DN150米按实计室内11不锈钢管DN15-DN25米按实计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