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pdf

格式:pdf   大小:26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4 文件大小:2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恩施(原名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字号】恩施州政办发〔2021〕46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恩施州政办发〔2021〕46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活力,促进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137号)精神,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适用范围和对象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聘用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科研人员和符合创新创业:..条件的其他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未辞去领导职务的人员和中小学教师除外),采取离岗创办企业、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选派到企业工作、参与项目合作等方式,在恩施州内开展科技成果研发或转化的活动(以下简称创新创业)。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包括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不纳入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兼职创新、选派到企业工作和参与项目合作的实施范围。科研人员所在行业领域、系统、单位等有相关禁止性规定的,从其规定。二、创新创业方式(一)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带着本人(含所在团队)的科研项目或科技成果申请离岗创办企业的,所在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研究同意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与离岗创办企业人员变更聘用合同、订立离岗协议。离岗协议主要约定离岗事项、离岗期限、基本待遇、保密、科技成果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权益分配比例等内容。订立的离岗协议和变更后的聘用合同应相吻合。科研人员在同一事业单位申请离岗创办企业,一般不超过3年,累计不超过6年。离岗创办企业期限最长不超过离岗创办企业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年限。(二)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兼职创新或在职创办企业。科研人员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经本人书面申请,所在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同意并在单位内部公示无异议后,可兼职创新或在职创办企业。科研人员可到与本单位科研业务相近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兼职创新。兼职创新人员应当与所在事业单位、兼职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订立创新创业三方协议,约定兼职期限、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保险、薪酬待遇、弹性工作时间等内容。科研人员利用本人从事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在职创办企业,所在事业单位应当:..与在职创办企业人员以协议的形式约定创新创业期限、权益分配、弹性工作时间等内容。创业项目涉及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相关企业应订立协议,明确权益分配等内容。(三)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工作或参与项目合作。事业单位结合与本单位业务领域相近企业的实际需求,可合作建立科技创新及转化平台或机制,选派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到企业工作或参与项目合作。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确定选派科研人员后,应在15日内与其变更聘用合同,约定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考核、薪酬待遇等事项;同时与科研人员和相关企业订立三方协议,约定工作内容、期限、薪酬待遇、弹性工作时间等内容。(四)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设置创新型岗位。事业单位可根据创新工作需要,设置开展科技项目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创新岗位。设置创新岗位应根据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后的岗位设置方案,在专业技术岗位中自主设置,若通过岗位设置难以满足创新工作需要,可向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特设岗位。创新岗位人选须具有与履行岗位职责相符的科技研发、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推广能力和水平,可通过内部竞聘上岗、在编人员调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产生。对硕士以上学历、副高级以上职称或符合专项招聘政策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可通过专项招聘的方式聘用;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入选的,州外按事业单位人事调配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州内按事业单位选聘程序办理手续。事业单位应与创新岗位人员及时变更或订立聘用合同,明确聘用期限、岗位职责、薪酬待遇、社会保险、知识产权保护、弹性工作时间等内容。事业单位可根据创新创业需要自主设置流动岗位,用于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海外高水平创新人才兼职。流动岗位人员不与事业单位建立人事关系,其工作期限、工作内容、薪酬待遇、保密、成果归属等事项由双方:..签订协议约定。流动岗位人员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被事业单位依规正式聘用的,其在流动岗位期间的工作业绩可以作为岗位聘用和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保障。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指导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细化优化服务措施,推动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要围绕岗位设置、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激励、岗位保全、社会保险等方面,落实事业单位创新创业科研人员的政策保障、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职责。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负责落实人事管理主体责任,加强聘用合同管理,规范创新创业协议,严禁简单禁止或放任不管,坚决杜绝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违规“搭便车”,出现新的“吃空饷”问题。(二)提高人事保障水平。离岗创办企业人员在创新创业期间,不迁转人事档案,由所在事业单位保留人事关系。所在事业单位应当连续计算工龄和原聘岗位任职年限,比照同类人员执行社会保险政策,落实职称评审、培训、考核、奖励等制度管理。创办企业应依法为离岗创办企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离岗创办企业人员发生工伤的,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离岗创办企业人员发生非因工死亡的,执行人事关系所在单位抚恤金和丧葬费规定。离岗创办企业人员申请返回的,应提前30日向所在事业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所在事业单位应及时依规将其安排到原岗位。若原岗位已占用,应将其安排在与原岗位同等级的岗位;若无相应岗位空缺,可暂时突破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将其聘用到不低于原岗位等级的岗位;或者依规申请特设岗位,通过自然消化方式逐步核销。所在事业单位应当在接到返岗申请30日内与返回人员重新签订聘用合同。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选派到企业工作和参与项目合作的科研人员,原工资、社保等各项福利待遇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各项权利不因创新创业活动受影响。工伤保险费用由所创企业或创新创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所在事业单位:..各自同时依法缴纳,期间发生伤亡的,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工作的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创新创业人员返岗后,须在30日内与创新创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解除协议或注销所创企业或转让所有股权,并将相关材料报所在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辞去领导职务的创新创业人员,返岗后保留原专业技术岗位职级待遇。(三)创新考核评价方式。事业单位依规完成创新创业人员的定期(年度、聘期)考核,平时考核可委托所创企业或创新创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实施。创新创业人员取得的技术项目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科研社会服务成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考核、奖励等方面向成绩突出的创新创业人员倾斜。加大创新创业的业绩、成果、贡献在职称评审、岗位竞聘中的权重,业绩特别突出、贡献重大的可实行特殊评审或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的,不占原单位考核优秀比例,在选拔高层次人才项目人选时优先推荐,其所创企业或所在企事业单位(组织)申报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项目时优先申报。(四)畅通交流渠道。创新创业人员在创新创业期间或期满后提出解除聘用合同的,其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应及时按照事业单位人员辞聘的有关规定与其办理解除聘用合同、终止人事关系等相关手续。采取一种方式创新创业期满之后,可依规申请其他创新创业方式继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五)严格规范管理。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要严肃工作纪律,加强对创新创业人员的跟踪管理。开展创新创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要依法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人员要遵纪守法,遵守聘用合同和创新创业协议,潜心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对欺骗组织从事非创新创业活动、损害或侵占单位合法权益、规避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及其他各类违纪违规行为,依纪依规严肃处理。本实施意见由恩施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意:..见中未明确的事项,以国家、省有关规定为准。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