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pdf

格式:pdf   大小:2,457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4 文件大小:2.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第一篇: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高血糖;护理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2002年3月至2009年1月解放军第92医院消化科共收治急性胰腺炎53例,5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糖。临床通过应用胰岛素调节血糖,血糖控制良好,并在治疗过程中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男32例,女21例,年龄25~68岁。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升高,均行CT或超声等影像学诊断,全组均有空腹血糖升高,~.2治疗方法按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例4~6g:1u配置胰岛素注射液,用微电脑输液泵匀速输注,定时(4~6h)监测血糖和尿糖,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葡萄糖与胰岛素的配比。、心率、神志、尿量、腹部体征,若出现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心率增加、腹痛剧增、无尿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用1ml注射器配上7号针头,按医嘱剂量准确抽吸,注入输液瓶后应充分摇匀,。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的滴速,开始使用胰岛素时1~2h监测一次,血糖水平相对平稳后4~6h监测一次,使24h的血糖波动在8~2mmol/,维持静脉通道的通畅,严防留置针扭曲、脱出或堵塞。使用微电脑输液泵控制胰岛素的输注速度,调节胰岛素用量时不宜大起大落,且不能从使用通道内推注其他药物,以免引起血糖水平波动。如在胰岛素控制期间出现头晕、:..恶心、大汗淋漓、心悸等低血糖反应,应暂停胰岛素,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以减轻胃肠道的压力,减少胰酶的分泌,减轻胰腺的负担。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胃液的量、色,严防病人拔管。同时做好导尿管的护理,严密观察24h的尿量、颜色、性质、透明度,%的碘伏消毒尿道口。维持三管静脉通道,一管为微泵静脉输注思他宁或善宁等生长抑素,一管为补充热量、抗生素,,保持胃管及静脉通道的通畅。,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3次,防止口腔感染;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治疗费用高,加之躯体所经受的各种不适,以及疾病的反复与波动,每日大量的输液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特别是一些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及家属担心住院费及疾病的预后。因此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我们要密切与患者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本病的病因、发展、治疗方法和检查情况,解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心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以期早日康复。,防止复发,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戒酒及避免暴食暴饮、酗酒及高脂饮食。3讨论急性胰腺炎时出现应激性高血糖主要是由于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时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使体内促分解代谢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糖原分解和异生增加,糖耐量降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当胰腺发生急性炎症时,由于胰腺组织出现微循环障碍,水肿、:..缺血、坏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胰岛素的分泌和排泄,促使血糖升高。因此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时,血糖水平增高,是反应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自身坏死范围、程度以及由此导致胰腺内分泌障碍的重要指标,即病情越重,血糖水平越高,对生命体征的影响越大,患者的预后就越差。但经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后,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可得控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我们不仅要对生命体征、神志、意识、尿量、腹部体征进行细致的动态观察,做好呼吸道、各种管道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护理,而且还要依据病情变化对血糖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在调整胰岛素治疗及配制药物浓度、控制速度上均应根据血糖的变化,及时协助医生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及糖水的浓度与剂量还应注意观察用药反应,如有低血糖反应要及时处理纠正,并记录24h出入水量和观察水电解质平衡,以达到控制高血糖,将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进而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第二篇:急性胰腺炎个案护理个案护理报告题目:急性胰腺炎患者个案护理报告姓名:陈琛专业:护理科室:消化内科二病区工号:4939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个案护理报告【病史介绍】主诉:腹痛一天现病史:患者,女,60岁,上腹痛一天,伴乏力,出汗、无晕厥,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心慌、胸闷,无发热,无咳痰、咳喘。就诊于当地医院,入院后给予抑酸,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就诊于我院,急诊以“急性胰腺炎”收入院。自起病以来,患者未进食,睡眠差。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否认重大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祥。个人史:出生长大于原籍,否认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否认毒物放射物质接触史,否认烟酒等不良嗜好。婚育史:月经史144?550,20岁结婚,育有2女2儿,配偶及子女均体健。26?28家族史:父母已故,有一姐、一哥和一妹,均体健。【初步诊断】1、急性胰腺炎2、胆囊炎【治疗方案】1、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整体护理,禁饮食。2、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凝血五项、生化全项等。3、给予胃肠减压,抑酸,抗炎,抑制胰酶分泌,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护理诊断】1、疼痛:与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炎症、胆道梗阻有关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呕吐、禁食、渗出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胃肠减压和大量消耗。4、潜在并发症:MODS、感染、出血、胰瘘、肠瘘、应激性溃疡等。5、焦虑:与急性腹痛腹胀致严重不适、担心疾病预后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护理目标】1、患者疼痛缓解、仍有轻微腹痛2、病人水、电解质平衡、生命体征平稳、无休克发生3、病人营养适当,体重较发病前无明显下降。4、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上述并发症。5、焦虑较入院前有好转。6、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护理措施】1、疼痛与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炎症、胆道梗阻有关(1)禁食、胃肠减压(2)协助病人取屈膝侧卧位(3)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抑制胰酶药(奥曲肽)(4)按摩背部,增加舒适感:..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呕吐、禁食、渗出有关(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2)密观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皮肤温度、颜色(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导尿(4)备好抢救物品、注意保暖。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胃肠减压和大量消耗有关(1)观察营养状况(2)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如脂肪乳、氨基酸、卡文等)(3)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后可恢复饮食4、潜在并发症:MODS、感染、出血、胰瘘、肠瘘、应激性溃疡等(1)吸氧、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型态(2)检测体温和血白细胞计数,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3)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大便情况及有无腹膜刺激征(4)鼓励患者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5)给予心里护理、消除患者的消极紧张情绪。5、焦虑与急性腹痛腹胀致严重不适、担心疾病预后有关(1)关心病人、了解病人需要(2)做好家属沟通、加强陪护(3)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1)嘱患者在床上勤翻身(2)疼痛减轻时嘱患者多下床活动(3)患者疼痛严重无法活动时可给予定时翻身拍背(4)保持床单位整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5)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第三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予以精心的护理,对其护理过程进行记录,并加以分析总结。结果本组62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未出现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合理有效的护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护理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科自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均采取非手术治疗,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抗炎抑酸补液对症治疗,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男46例,女16例。年龄25~67岁,平均50岁。发病诱因:胆道疾病35例,暴饮暴食20例,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7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经实验室、B超、CT检查确诊。.、恐惧心理,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做好心理支持尤为重要。首先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解释和安慰工作,稳定患者的情绪,家属陪护给予亲情支持。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和情感表达,想办法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以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1]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有关胰腺炎的理论知识以及治疗的方法和大致过程,使其了解胰腺炎的预后,稳定患者情绪,勇敢面对现实,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性质、程度,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以缓解疼痛。除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外,要安慰疏导,协助患者以变换体位、按摩腹部等方法来缓解疼痛,增加舒适感。比如:采取左侧卧位,膝盖弯曲,靠近胸部以减轻疼痛。同时要注意疼痛的变化,防止病情:..恶化。,促进胰腺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就可合并感染,故应第一时间为其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感染。抗生素应现配现用,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时给药。、高分解,引起高血糖、高血脂、低蛋白血症、低钙和低镁,因此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可以少量多次的输血、输蛋白和静脉营养以增强抵抗力,促进早日康复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注意心肺肾功能,每次输液完毕后给患者热敷,以防止血管硬化和静脉炎。,可经胃管注入淸胰汤100~150ml,注入后夹闭胃管30~60分钟后予以开放,每日两次。、胃肠减压的护理禁食、胃肠减压是所有胰腺炎患者在治疗中首先采取的措施。[2]做好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轻症患者每天用清水漱口,重症患者每天两次口腔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口腔粘膜的保护,将棉球拧干后再放入患者口腔,以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勿使胃管扭曲受压,发生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以及量,若出现大量咖啡色液体应及时通知医生。加强口鼻护理,预防感染。长期留置胃管,可给予氧气雾化吸入,缓解咽部不适。、腹痛、腹胀情况等。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和水、电解质失衡状况,备好抢救物品。、范围、持续时间,腹胀情况,腹部体征变化,如腹痛加剧、腹胀明显、高热、反跳痛阳性等情况,提示病情恶化,应立即报告医生。,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常规输液和抑制胰腺分泌药液泵入情况,确保各项治疗及时有效。~15天,平均9天,胃肠减压6~16天,平均10:..天,在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好转,拔除胃管。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后。先嘱患者适当饮水,若无不适反应,逐渐进食米汤→低脂流质→低脂半流质→低脂普食。应从小量无脂流质开始,如米汤,可少量多次,1-2天后,无不适反应则改半流质,如稀饭、面片汤、软面条、浓稠藕粉等。继而食入低脂、低蛋白普食。食物应以无刺激,少油腻,易消化为原则。应忌油腻,避免暴饮暴食和酗酒。,强调预防的重要性。积极治疗胆道疾病,以免再次诱发胰腺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惯,以清淡饮食作为日常饮食,禁止暴饮暴食及饮酒。定期随访如发现腹部肿块增大,并出现腹痛、腹胀、呕血、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可由多种因素诱发,临床表现为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等。其治疗不仅需要医生医生严谨科学的治疗方案,也需要科学合理、护理策略。唯有两者结合,才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1]刘红梅,大黄及芒硝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1):134-135[2]梅杰,舒服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中华全科医学、(11);661第四篇:急性胰腺炎教案【复****提问:,饮食护理?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第十一节急性胰腺炎评估病人【病例】病人,男,36岁,大量饮酒后左中上腹部持续性钝痛6:..小时,伴恶心、呕吐,吐出食物和胆汁,呕吐后腹痛不减轻。无腹泻。检查:T36℃,P80次/分,R18次/分,Bp100/70mmHg,左中上腹压痛。血清淀粉酶900U/L(Somogyi单位)。初步诊断:急性胰腺炎。【启发思考】急性胰腺炎是不是主要是细菌感染所致?为什么查血清淀粉酶?概念: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由胰腺的解剖图启发思考:胰腺为什么会发生自身消化?在什么情况下自身消化?――导出病因。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其中胆石症更为常见。▲结合解剖图分析机制:据统计约2/3人群中胆总管和胰管共同汇合于乏特氏壶腹,汇合后进入十二指肠,胆管炎症、结石、寄生虫、水肿、痉挛等病变使壶腹部发生梗阻,加之胆囊收缩,胆管内压力升高,胆汁通过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导致胰腺自身消化而引起胰腺炎。此外胆石、胆道感染等疾病尚可造成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激活胰腺消化酶诱发AP。、结石、水肿、肿瘤或痉挛等原因可使胰管阻塞,胰液排泄受阻,当暴饮暴食胰液分泌过多时,胰腺内压力增高,致使胰泡破裂,胰酶原进入间质,被组织液激活引起本病。,致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引起胰腺炎。。▲分析机制:乙醇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同时乙醇兴奋迷走神经,使胃泌素,胰泌素和胆囊收缩分泌,这三种激素均促使胰腺外分泌旺盛,由于胰管引流不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压力增高并郁积,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最后导致胰腺泡破裂而发病。、胆道等腹腔手术,腹部钝伤挤压胰实质,或逆行胰胆管造影注射造影剂过多或压力过高时,也可引起胰腺炎。:...其他高钙血症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可诱发AP。药物中如可使胰液的分泌及粘稠度增加。某些传染性疾病如可伴有胰腺炎。(二)机制(三)(水肿型):多见,预后好。(出血坏死型):少见,但很危险。二、临床表现★(1)腹痛:出现最早、最常见,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突然发作,常于饱餐和饮酒后1~2h发病,疼痛为持续性,有阵发性加剧,呈纯痛、刀割样痛或绞痛,常位于上腹或左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仰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屈位时减轻。轻症AP腹痛轻,3~5天内缓解,重症AP时间延长。当有腹膜炎时,疼痛弥漫全腹。(2)发热:多数病人有中度发热。轻症AP的发热在3~5天内可自退;重症AP呈高热或持续不退,多表示胰腺或腹腔有继发感染。(3)恶心、呕吐与腹胀:起病时有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当日所进食物。重症AP呕吐剧烈,可吐出胆汁或咖啡渣样液,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同时伴有腹胀,伴麻痹性肠梗阻时腹胀尤为显著。▲提问:频繁的恶心呕吐可导致?――脱水,电介质酸碱平衡紊乱。(4)黄疸:较少见,于发病后第2~3天可出现轻度黄疸,数天后即消退,此系胰头部水肿压迫胆总管引起,亦可因并发胆管结石或感染所致。(5)休克:见于重症AP,是最严重的表现。▲分析休克的原因:呕吐使大量的消化液丧失,麻痹性肠梗阻时大量消化液积于肠腔、腹腔及胰腺后间隙造成低血容量,血管通透性增加,周围血管扩张等,大量的渗血、出血可使循环血容量更为不足。此外胰腺还可能分泌一种抑制心肌的多肽亦与休克有关。(1)轻症AP病人:体征较轻,可有腹胀及上腹部压痛。(2)重症AP病人:上腹压痛显著,肌紧张及反跳痛;腹胀,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血性或紫褐色腹水、胸水,淀粉酶浓度显著增高。:..Grey-Turner征)或脐周皮肤青紫(Cullen征)。低血钙,可引起手足抽搐。。(1)局部并发症:脓肿、假性囊肿。(2)全身并发症:ARDS、心衰、肾衰、败血症、DIC、消化道出血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三、检查及诊断(一)。、尿淀粉酶:血淀粉酶一般在发病后6~12开始升高,48h达高峰,一般超过500U/L(Somogyi单位),48~72h后下降,3~5天内恢复正常。尿淀粉酶在发病12h后开始升高,一般超过1000U/L(Somogyi单位),维持时间较长,连续增高时间可达1~2周。,已发现AP早期就有脂肪酶水平的升高,而且与淀粉酶水平的升高呈平行状态,在诊断AP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100%。,提示胰腺有广泛的脂肪坏死,预后不良。、CT腹部扫描、X线腹部平片检查可观察有无肠麻痹,并有助于排除其他急腹症。(二)诊断要点相关病史+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制定计划四、治疗要点(一)、降低胰管内压、减少胰液外渗。(1)禁食及胃肠减压: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食物及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可刺激胰腺分泌,故本病需禁食、胃肠减压至少1~3天,至腹痛消失,发热消退,白细胞及淀粉酶基本正常后拔去胃管,再观察1~2天后恢复进食。(2)应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1)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间接抑制胰腺分泌。常用雷尼替丁等。2)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八肽:抑制促胰液素,减少胰腺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减少胰酶合成仅适应于AP早期,加贝酯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合成胰酶抑制剂,抑肽酶能抑制肠肽酶。***等药,但不用吗啡,因使Oddi括约肌痉挛。。(二)~10天,病情缓解则考虑实施肠内营养。。。奥曲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应及时补足血容量,积极补充体液及电解质(钾、镁、钠、钙离子)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常用胶体液(鲜血、血浆、白蛋白)和晶体液(平衡液等),用量需根据病人的血压、心率、神志、尿量等指标综合考虑。。,除非出现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症。,病情趋向缓解后考虑尽早实施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可预防肠道衰竭、维持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防止肠内细菌易位。(三)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无效有严重并发症的。(一):腹痛与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水肿或出血坏死有关。、禁食、胃肠减压、液体渗出、出血有关。、坏死和继发感染有关。:肾衰、心衰、ARDS、DIC等。(二)护理措施★:绝对卧床,体位:弯腰,屈膝侧卧位。:(1)禁饮禁食1~3天:..AP病人,首先常规给以绝对禁食水、胃肠减压,以减少胃肠道的压力。同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禁食数天后根据症状好转情况,可逐渐从水、米汤、果汁等开始进食,给予忌油、低糖、蛋白<10g/日的流质,少食多餐,6餐/日,100~200ml/日。同时让病人了解暴饮暴食、大量饮酒是本病的诱因,取得病人合作。(2)胃肠减压护理。。(1)休息:避免衣服过紧,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弯腰或上身前倾体位),保证充足的睡眠,减轻疼痛。(2)观察:密切观察腹部情况,了解有无腹肌紧张及疼痛程度和范围。评估腹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3)心理护理:安慰病人,让病人了解腹痛是本病的一个症状,消除恐惧、焦虑情绪。教会病人放松技巧,用听音乐、与人交谈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4)疼痛护理:腹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不推荐应用吗啡。(5)每日或不定期检查血、尿淀粉酶。:生命体征,呕吐物,胃肠减压引流物,失水程度观察,出入量血电介质,腹部体征等。,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积极补充体液及电解质: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禁食病人每天的液体入量常需达到3000ml以上。一旦出现休克征象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抗休克抢救。+饮食指导。效果评价评价实施护理后病人对疾病、治疗、护理的身心反应。【小结】AP是胰腺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主要症状是腹痛,重症AP表现严重,并有休克、腹膜炎、Grey—Turner征、Cullen征、低血钙,死亡率高。禁食及胃肠减压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还可用H2受体拮抗剂、生长抑素、抑制胰酶活性药、镇痛药、抗生素等。护理重点是饮食护理、腹痛护理。【作业布置】1、不符合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的是:A、常在酗酒或暴食后起病;B、疼痛位于中上腹;C、呈间歇发作性钻痛或刀割样痛;D、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E、伴频繁呕吐。:..、以下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描述哪项正确?A、腹痛常位于剑突下B、疼痛常呈阵发性C、仰卧位时疼痛可减轻D、当有腹膜炎时疼痛被局限E、少数年老体弱者有时疼痛轻微3、急性胰腺炎病人禁食期间,不正确的护理是:A、鼓励病人大量饮水、以防脱水;B、做好口腔护理C、安慰病人D、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E、静脉滴注适量生理盐水4、评估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病情,哪项最能说明预后不佳?A、体温存39℃B、腹肌紧张C、手足抽搐D、黄疸E、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胰腺炎教案【目的要求】;;;。【主要教学内容】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常见病因有胆道疾病、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一、胆道疾病急性胰腺炎常伴有胆道系统疾病包括胆石症、胆道感染或胆道蛔虫等。胆道疾病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共同通道假说(解剖上大约有80%的胰管与胆总管汇合成共同通道开口于十二指肠壶腹部):①胆石、蛔虫、胆道感染致壶腹部狭窄或(和)Oddi括约肌痉挛,胆道内压力超过胰管内压力(正常胰管内压高于胆管内压),造成胆汁逆流入胰管,胆盐改变胰管粘膜的完整性,使消化酶易于进人胰实质,引起急性胰腺炎。②胆石移行中损伤胆总管、壶腹部或胆道炎症引起暂时性Oddi括约肌松弛,使富含肠激酶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引起急性胰腺炎。③胆道炎症时细菌***、游离胆酸、非结合胆红素、溶血磷脂酰:..起急性胰腺炎。二、胰管阻塞胰管结石或蛔虫、胰管狭窄、肿瘤等均可引起胰管阻塞,当胰液分泌旺盛时胰管内压增高,使胰管小分支和胰腺泡破裂,胰液与消化酶渗人间质,引起急性胰腺炎。三、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乙醇可致胰外分泌增加,且大量饮酒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胰液排出受阻,使胰管内压增加,引起急性胰腺炎。暴饮暴食使短时间内大量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刺激乳头水肿,Oddi括约肌痉挛,同时引起大量胰液分泌。四、手术与创伤腹腔手术,特别是胰胆或胃手术,腹部钝挫伤,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胰组织与血液循环供应引起胰腺炎。ERCP检查后,可因重复注射造影剂或注射压力过高,产生胰腺炎。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任何引起高钙血症的原因,如甲状旁腺肿瘤、维生素D过多等,均可产生胰管钙化,增加胰液分泌和促进胰蛋白酶原激活。家族性高脂血症可使胰液内脂质沉着。六、感染如急性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和肺炎依原体感染等。六、药物应用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糠皮质激素、四环素、磺***类等可能损伤胰腺组织,使胰液分泌或粘稠度增加,引起急性胰腺炎。八、其他十二指肠球后穿透性溃疡、邻近乳头的十二指肠憩室炎、输入袢综合征、肾或心脏移植术后、血管性疾病及遗传因素等。九、有8%~25%的急性胰腺炎病因不明。:..各种病因可分别或同时引起胰腺分泌过度旺盛、胰液排泄障碍、胰腺血液循环紊乱与生理性胰蛋白酶抑制物质减少等,导致胰腺消化酶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消化。正常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生物活性的酶如淀粉酶、脂肪酸和核糖核酸酶等;另一种是以前体或酶原形式存在的无活性的酶,如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前磷脂酶、前弹性蛋白酶、激肽释放酶原和前羟肽酸等。正常情况下,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在肠激酶作用下,首先激活胰蛋白酶原,形成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启动各种酶原活化,使各种胰消化酶原被激活,对食物进行消化。发病机理: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活化酶有磷脂酶A,激肽释放酶或胰舒血管素、弹性蛋白酶和脂肪酶。①磷脂酶A2:在小量胆酸参与下分解细胞膜的磷脂,产生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脑磷脂,其细胞毒作用引起胰实质凝固性坏死和脂肪组织坏死及溶血。②激肽释放酶:使激肽酶原变为缓激肽和胰激肽,使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引起水肿和休克。③弹性蛋白酶:溶解血管弹性纤维引起出血和血栓形成。④脂肪酶:参与胰腺及周围脂肪坏死和液化作用。⑤炎性介质与血管活性物质: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组织损伤过程中一系列炎性介质,如氧自由基、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等起着重要介导作用,这些炎性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NO)、血栓素(TXA2)等还导致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胰腺炎发生和发展。上述消化酶共同作用,造成胰腺实质及邻近组织的病变。消化酶和坏死组织液又可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管途径,输送到全身,引起多脏器损害,成为急性胰腺炎的多种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二、病理一、水肿型(间质型)大体上见胰腺肿大、水肿、分叶模糊,质脆,病变累及部分或整:..个胰腺,胰腺周围有少量脂肪坏死。组织学检查见间质水肿、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可见散在点状脂肪坏死,无明显胰实质坏死和出血。二、出血坏死型①胰实质坏死;②血管损害引起水肿、出血和血栓形成;③脂肪坏死和钙化斑(包括胰腺内及胰腺周围、大网膜、肠系膜等处);④伴随的炎症反应;⑤病程稍长者可并发脓肿、假性囊肿或瘘管形成由于胰液外溢和血管损害,部分病例可有腹水、胸水和心包积液,并易继发细菌感染。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肺水肿、肺出血和肺透明膜形成。并可见肾小球病变、肾小管坏死、脂肪栓塞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病理变化。三、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常在饱食、脂餐或饮酒后发生。部分患者无诱因可查。一、症状(-)腹痛①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突然起病,常在饮酒和饱餐后发生;②部位: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③性质: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④放射疼: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⑤与体位、药物及进食的关系:取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不能为一般胃肠解痉药缓解,进食可加剧。⑥水肿型腹痛3~5天即缓解;出血坏死型病情发展较快,腹部剧痛延续较长,由于渗液扩散,可引起全腹痛。腹痛的机制主要:①胰腺的急性水肿,炎症刺激和牵拉其包膜上的神经末梢;②胰腺的炎性渗出液和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和腹膜后组织;③胰腺炎症累及肠道,肠充气,肠麻痹;④胰管阻塞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