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互联网+”总体行动方案的通知.pdf

格式:pdf   大小:1,48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互联网+”总体行动方案的通知.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4 文件大小:1.4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互联网+”总体行动方案的通知.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互联网+”总体行动方案的通知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互联网+”总体行动方案的通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互联网+”总体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字号】宜府办发[2016]66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互联网+”总体行动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16〕6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宜昌市“互联网+”总体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9月5日宜昌市“互联网+”总体行动方案:..为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培育新兴业态、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5〕8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本行动方案。一、行动要求(一)总体思路。紧紧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化、集成的重要作用,以互联网与城市管理、服务、行业应用深度融合为主线,通过实施以“夯实基础、构建平台、完善机制、提升服务”为重点的五大行动,着力培育新业态和新增长点,实现基础设施集约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公共环境宜居化,为“宜业”、“宜居”、“宜旅”、“宜学”、“宜养”之城建设提供新动能。(二)发展目标。到2018年,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步入全国前列,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加深,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成为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初步建立,全生命周期全方位“互联网+”公共服务体系和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初步形成。到2020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互联网+”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建成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重要支撑力量。二、重点行动(一)实施“互联网+”基础设施行动,提升信息化集约化水平。:..以“宽带宜昌”、“三网融合”、“三峡云”、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为抓手,提升“互联网+”基础设施整体信息化集约化水平。,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实施新建小区光纤到楼入户工程。二是加快实施“无线城市”工程,推进全市无线网络全覆盖、公共场所无线Wi-Fi全覆盖。三是推进光纤进村入户工程,到2018年底全市农村用户设备具备20Mbps接入能力,农村光纤入户率达到70%。四是推动光进铜退、提质提速工程,大力推进既有老住宅小区、农村地区光纤改造,加大接入光缆网的覆盖范围,提升接入带宽。五是实施基站铁塔布局改造工程,控制人口密集区域移动通信的宏基站数量、增加微基站数量。到2020年全市铁塔达到6861座,其中新建2203座,整合改造251座,覆盖率达到98%。(牵头责任单位:市经信委)“三网融合”工作,突出应用示范。一是加快广电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升级,建立符合全业务运营条件的可管、可控、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的技术管理系统和业务支撑系统。二是大力推动“三网融合”业务创新和应用,加快开展交互式网络电视、手机视频业务、互联网电视(OTTTV)等双向进入业务。三是进一步丰富融合业务内容,建设数字内容生产、加工、转换平台,提升文化产品制作和传播能力。四是深化“三网融合”业务在民生各领域的应用,加快整合相关涉农信息平台。(牵头责任单位:市经信委)“三峡云”,构建系列化专业化云服务体系。以“三峡云”二期建设为契机,提升中心计算能力、数据存储量和带宽吞吐量,建设涵盖城市管理、民生服:..务、行业应用的系列化专业化云服务体系,把“三峡云”打造成为立足宜昌、辐射鄂西、面向三峡区域的城市级云计算中心。依托“三峡云”,建成云计算应用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智慧宜昌大数据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宜昌实验基地、宜昌市物联网数据中心。(牵头责任单位:市智慧办、市发改委),夯实网络安全基础。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同城异地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立统一的数字认证和分级授权平台,建立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实现信息系统的全流程安全管理。到2018年,初步建成适应于“智慧宜昌”建设的网络安全基础体系。(牵头责任单位:市智慧办)专栏1:“互联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光纤到户建设及改造工程:投资12亿元。全面贯彻实施光纤到户国家标准,到2016年底,形成覆盖100万户光纤到户的规模,城市实现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农村实现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M。移动网络建设工程:采用LTE、TDD/FDD融合发展,将LTE网络打造成移动数据流量主要载体。组织电信运营企业投资建设LTE基站,打造精品移动网络。IP城域网改造工程:重新规划IP地址,更换核心路由器,分批次改造业务控制节点设备,支持IPv4和IPv6双栈。提供支持IPv6的业务内容,改造统一门户。对RMS(业务支撑系统)管理平台进行支持IPv6的改造,并对交换机和防火墙进行替换升级。三峡区域大数据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推进云计算创新服务建设,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持面向个人、企业、政府的综合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大数据示范应用,加强云计算和大数据标准规范研究,建设“三峡云平台”。(二)实施“互联网+”社会治理行动,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开展智慧政务行动,扩大网格化管理的覆盖面,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城乡统筹发展、资源均衡配置的社会治理新局面。1.“互联网+”智慧政务。按照“两年两步走”的思路,持续开展信息惠民国家示范建设,统筹推进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2016年内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库,建成统一的综合政务服务窗口、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建成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初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卡通用”。2017年初步实现与其他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政务服务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一单规范、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卡通用”目标,基本公共服务事项80%以上可在网上办理。(牵头责任单位:市智慧办、市发改委)2.“互联网+”网格化管理。优化提升城市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扩展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字段,丰富和完善满足社区居民全生命周期信息惠民服务所需的数据信息。进一步发挥城区网格员作用,持续推动政务管理与服务下沉至社区,促进人口、法人、特殊人群、社会组织、城建、房屋、公共服务、社会矛盾化解、社会诚信监管等社会综合管理和服务落地。到2016年,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实现“社情全摸清、服务全方位、各方全满意”。深化农村网格化社会治理。以“地域相近、产业趋同、组湾为界”为标准,按自然地域或人口规模科学划分农村网格8691个,实现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100%全覆盖。建立完善农村人口基础信息库和农户基础信息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流动人口以及特殊人群的服务、救助与管理。到2016年,在全国率先建成“组织网格化、自治规范化、服务综合化”和“农村电子村务、电子学务、电子商务、电子服务”的“三化四务”的网格化农村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牵头责任单位:市综治办)3.“互联网+”公共安全。一是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推进社区(小区)、单位视频:..资源接入,逐步完善社会治安重点目标、重点场所和道路的视频探头覆盖,并依托宜昌城市视频监控云实现部门间视频资源共享。2018年实现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80%,新装、改装高清摄像机比例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加快建设消防综合应用系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建设消防e通管理指挥系统,实现火灾防控“自动化”、救援指挥“智能化”、日常执法“系统化”、部队管理“精细化”。三是实施城市安全管理领域物联网示范工程,建立完善线上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实现面向气象、地质、防洪排涝、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智能防控。力争到2020年建成运管控科学、定位精准、多部门协同、全领域联防的城市综合安保体系。(牵头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政府应急办)4.“互联网+”食品药品监管。建设检验检测、溯源体系、网络化管理、诚信体系四大平台,2016年完成宜昌市食品药品电子监管平台软件项目,将食品药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纳入电子监管范围,强化对市场主体的责任监管、责任追究和风险防范,初步建成市、县(市、区)、乡(镇、街)三级覆盖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全环节的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平台。(牵头责任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管局)5.“互联网+”绿色生态。一是建设全市统一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初步实现环境数据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污染源监控、环境质量、排污许可、企业服务、公众服务等环境数据一体化体系,推动环保部门行政效能和环境综合监管能力提升。二是加快建成环境综合监控平台,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面向污染源、环境质量、特殊污染物的科学化监测监控体系,建立日常监测、特种监测、移动监测、应急监测四位一体的复合监测体系。三是探索排污许可证“一证式”污染源管理新模式,构建排污许可证信息平台。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整:..合现有的排污许可证与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申报登记、排污收费等各项污染源管理制度,实现污染源排放信息共享,实现环境协同综合管理。(牵头责任单位:市环保局)专栏2: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重点项目宜昌市公安局互联网综合应用工程:将一部分公安业务推送至互联网办理,建设互联网查询及信息主动推送提醒系统,方便群众网上办事。路网应急监控平台项目:构建收费站、治超站、养护站、渡口、特大桥梁、隧道、危险路段省市县三级联网应急监控平台。宜昌市食品药品电子监管平台项目:搭建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平台、网格化监管平台、检验检测平台、信用平台等四大平台,实现政企线上线下互动、政民线上线下互动、监(管)检(验检测)线上线下互动,打造“互联网+”食品药品监管信息惠民新模式。宜昌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项目:推进环保各类信息系统数据的整合,加强与外部门相关数据的互通互联,初步建成宜昌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全面提升政府部门的环保业务应用、日常管理、决策参考、公共服务能力。(三)实施“互联网+”公共服务行动,推进公共服务便捷化。1.“互联网+”惠民综合服务渠道。结合智慧政务建设,实施“六个一通”惠民工程。以社区网格化、零距离、全方位服务为原则,到2018年初步打通“六个一通”服务渠道,即:整合网上办事大厅现有服务内容,建设实名制、个性化市民专属门户,实现“网上一页通”;整合各个部门针对市民开发的业务应用APP,建设统一市民应用APP-宜昌“市民e家”,实现“手机一点通”;建设实名制、个性化的市民数字电视专属频道-“电视一屏通”;建设四级联网的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实现“社区一站通”,2016、2017、2018年分别实现30、50、80项社区服务事项全流程办理;将政府部门服务热线整合到12345市长热线,全天候受理市:..民诉求,实现“电话一号通”;实施社保卡、居民卫生健康卡、就诊卡、金融支付卡、公交卡等多卡合一的“市民一卡通”,2016年实现市民卡发卡60万张,并继续向各县市区推广。(牵头责任单位:市智慧办、市发改委)2.“互联网+”健康养老。加快三峡区域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探索智能化社会养老和人口健康管理,支持智能产品和软件在养老机构中的普及应用。鼓励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构建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管理的商业养老服务系统。到2016年建成养老机构服务信息平台,惠及25万老年群体,为市区80%以上老人(或监护人)安装调试手机终端。(牵头责任单位:市民政局)3.“互联网+”智慧人社。以全面提高宜昌人社系统行政能力和服务社会水平为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全市数据集中的“人社云”数据中心,重点推进智慧经办、智慧服务、智慧监管及决策系统建设,实现业务办理全程信息化,建立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精确管理与科学决策能力。到2018年初步完成全市集中的人社云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大集中的业务经办平台、大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及大数据的监管决策平台建设。(牵头责任单位:市人社局)4.“互联网+”医疗卫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互联网+分级诊疗”惠民医疗服务的实施意见》(宜发〔2016〕16号)要求,以平台建设为重点,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开展远程医学中心、健康管理服务、网格化随访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掌上医院、“银医通”自助服务等系统建设,搭建医疗资源纵向下沉的信息化支撑平台。依托健康医疗云,构建市、县两级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整合区域内人口健康、医疗卫生数据,建立全员人口库、电子病历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按照“一人一卡一档”的普惠目标,推行基于市民卡的居民健康卡在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建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医院建设。(牵头责任单位:市卫计委)5.“互联网+”教育。加大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推动教育网络化、均等化进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扩展宜昌“教育云”,加快宜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智慧校园管理与应用系统的推广。到2016年完成教师远程教育系统和教师发展评价系统建设,2017年完成宜昌教育云平台(职业教育)和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2018年完成宜昌教育云平台(学前教育)、“学生第二课堂”、校园视频监控监督系统建设,长期建设并完善优质资源超市,加快构筑区域性的教育资源汇聚高地。(牵头责任单位:市教育局)6.“互联网+”便捷交通。加快视频感知网、GPS感知网、无线感知网、数字集群感知网、综合传感器感知网在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应用,到2016年底,完成全市总质量12吨以上的半挂牵引车以及重型载货汽车***设备安装并接入“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督与服务平台”。完善市内交通监控体系、跨部门联动交通管理和调度、出行系统、电子站牌、“车联网”、智能停车场地等工程的试点和建设维护,到2018年,构建形成服务水平系统提升的交通运输网络和智能化交通运输警情处理体系。(牵头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专栏3: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重点项目宜昌市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系统项目:建立网格化老人数据信息管理系统、高效快捷的呼救和响应调度机制、服务救助机制、一键呼叫与主动监护服务的双向服务机制、通过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互联网+”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整合连接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并主动与分级诊疗系统对接,实现医疗资源、信息、服务的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小病不出乡(社区)、大病不出县和90%的患者在县内:..宜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逐步建成教师远程教育系统、教师发展评价系统、宜昌教育云平台、教育地理信息系统、校园视频监控监督系统等建设,以互联网推动教育网络化、均等化进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智慧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项目:利用交通、公安等部门数据,构建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时显示城市交通信息,使管理部门能随时了解城市交通状况,智能化管理交通和车位,车主通过手机即时掌握获取车位信息,更快更便捷地找到车位。(四)实施“互联网+”现代产业体系行动,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以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为导向,推动互联网与一二三产业的加速融合,依托“互联网+”,培育云制造等新兴业态,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的现代产业体系。1.“互联网+”制造业。开展信息化改造专项行动,促进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在制造业的深入运用,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计量检测、数据管理、技术标准、工程服务的在线协同水平。提升工业信息化集中服务水平,建设一批工业云体验中心。开展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数字化工厂,推进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推进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资源,重新设计、构造新业态、新模式,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服务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整体功能网络结构。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率达到65%。开展的20家智能制造试点企业运营成本降低4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40%,生产效率提高40%。(牵头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2.“互联网+”现代农业。充分发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巩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创建成果,整合提升农业信息资源,集成现有农业物联网系统、“12316”、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业卫星遥感系统等平台,建立宜昌市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积极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建设,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整村推进试点,完善电子商务农产品标准体系、安全追溯体系、质量保障与安全监管体系、品牌体系建设;扩大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手段,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农业视频远程诊断、农业综合执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农业卫星遥感监测、农村“四务通”平台等系统应用示范,大力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强农村信息队伍建设。到2020年,实现农业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在粮棉油以及柑桔、茶叶等大宗农作物上的全面应用,农业物联网试点基地达到15个以上,电商企业达到2000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20亿元。(牵头责任单位:市农业局)3.“互联网+”普惠金融。探索电子支付系统创新。发挥宜昌作为全国金融IC卡试点城市的优势,深化金融IC卡推广应用,加强金融网点规划布局,增加社区银行、智慧金融平台、自助金融机具、惠农金融服务点的布设,推进农村金融全覆盖,实施金融服务网格化战略,提升基础金融服务能力。发展互联网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实施金融IC卡工程,提高金融信息化水平。到2018年成功打造区域性普惠金融品牌。依托互联网促进融资便利化。运用互联网优势,设立互联网金融中介,实现与网上融资机构的互联互通,公开发布企业融资需求、信用信息,打破融资的地域限制。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强征信体系建设,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到2018年,相应信用制度及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到2020年,形成区域性互联网金融中心,引进和扶持20家以上互联网金融企业。(牵头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智慧办、人行市中心支行、市发改委)4.“互联网+”高效物流。加强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改造力度,科:..箱(智能信包箱),扩大RFID等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范围,构建完善覆盖城乡的配送网络体系。加快园区级、企业级物流信息平台的整合衔接,促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市场化运营管理,推动仓储调配系统的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与宜昌港信息化的对接。力争到2020年,改变物流信息整合落后、仓储调配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应用薄弱的局面,打造中部领先的千亿级物流产业。(牵头责任单位:市物流局、市邮政管理局)5.“互联网+”电子商务。巩固和提升宜昌市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中的优势,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重构经营方式,利用移动社交、新媒体等新渠道,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对接国家建设网上丝绸之路和电商扶贫战略,积极开展跨境电商和农村电商业务,推广使用电子发票。力争到2018年,培育10家以上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带动电子商务环境持续优化,成为新的城市名片。(牵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6.“互联网+”智慧旅游。积极创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推动智慧景区和酒店建设,打造智慧旅游示范路线,建立智慧旅游管理、营销和服务平台,围绕公共服务、旅游要素、旅游营销、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五个方面的“互联网+”,实现旅游资源在线上平台特别是移动互联端的统一架构。依托“647”精品旅游区和“双12”旅游生态景观廊道建设,整合宜昌三峡旅游要素资源,建立宜昌旅游EPC公共数据库。推进全市重点旅游景区的智慧化建设,实施统一的数据标准接口,建设智能化自助导游系统。推进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车船等旅游服务提供商的智慧化建设,形成旅游电子行程***服务,丰富应用功能、优化游客体验。改建宜昌三峡旅游信息网,健全完善智慧旅游政务平台。到2018年,基本建成泛在、集约、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旅游支撑体系。到2020年,将宜昌打造成为湖北领:..专栏4:“互联网+”现代产业重点项目“互联网+”智能工厂项目:推进精细化工、新材料等行业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实施以先进控制优化、生产管理执行系统、能源系统管理、设备监督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供应链及客户管理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化工厂建设。智慧农业发展项目:每年新建5个物联网应用试点,提高农业智能作业水平;改造升级12316服务平台和三峡惠农手机报;推进农业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在大宗农作物的应用,推进田间作物监测预警;推广应用农技宝云服务平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建设市级农业信息展示中心。宜昌农业淘宝村体系建设:结合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开展农业淘宝村试点建设,形成经验后逐步扩展到所有县市区,覆盖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及粮棉油等产业,形成宜昌农业淘宝村大格局。宜昌综合配送中心项目:建立覆盖全宜昌市、县(区)、乡(街道)所有终端用户的货物配送服务网络。建设订单处理中心、仓储中心、分拣中心、运输中心、技术中心、后勤中心;配置堆垛机、货运电梯、叉车、自动分拣系统、货运汽车、加工包装设备、信息网络系统,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规范配送流程,增强货物安全,提高流通效率。旅游景区信息技术集成应用项目:推动我市重点旅游景区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建设完善景区电子门票系统、手机APP应用、自助服务终端系统、景区视频监控系统、景区客流分析系统、景区环境气象监测系统、网上景区服务等。(五)实施“互联网+”创新创业行动,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合作的“互联网+”产业创新网络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布局建设若干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支持跨界交叉领域的创新平台建设,逐步形成创新网络。(牵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鼓励宜昌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线开放,加大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等网络化开放力度。加强“互联网+”融合领域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与推广。加强融合领域关键环节专利导航,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的战略储备和提前布局。(牵头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启动实施“‘双创’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建设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培育若干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加速发展“互联网+”创业创新网络体系,促进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支持建设互联网众创空间,为互联网创业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建设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发展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众创众融平台。(牵头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专栏5:“互联网+”创新创业重点项目中国科技开发院(宜昌)云计算孵化器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创客空间、预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等。通过整合、共享和动态地提供资源,打造成立足宜昌、辐射湖北、服务全国的云计算产业基地,最终形成产值百亿、带动产业链千亿规模的云计算孵化器。和艺孵化器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112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由孵化器、加速器、服务器、英才公寓四个部分组成,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平台。重点孵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三大产业,为入孵企业提供孵化场:..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宜昌分中心项目:整合宜昌及周边地区现有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创业中心、产权交易所、专利及金融服务机构等技术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打造中部乃至全国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对接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功能。重点建设技术转移网络服务平台、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市场、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创客空间等五大平台。三、保障措施(一)营造开放环境。构建开放包容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允许各类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领域,减少事前准入限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结合“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证照分离”等商事制度改革进程,主动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对“互联网+”领域创新创业企业,全面落实“一企一策”、“单一窗口”审批政策,实现注册登记、投资贸易等审批的便利化。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化信用信息平台的探索,建立覆盖全市企业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的在线披露与共享机制,并向社会开通信用信息查询、企业网上身份认证等服务入口。探索与BAT等各电商巨头、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机构等的信用数据共享机制,对政府端征信体系和评测体系进行补充完善,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探索数据开放方式。依托智慧宜昌基础数据资源库,在省内率先开展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改革试点。在确保政务安全和市民利益的前提下,依据重要性和敏感程度推进政府和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引导中小微企业充分发掘信息资源的商业价值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实现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增值。加强制度建设。针对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在已有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领域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加快“互联网+”相关制度建设工作,研究和完善:..“互联网+”政策。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加快完善网络安全、信息公开、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营造互联网公平竞争环境。(牵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智慧办、市工商局)(二)坚持创新驱动。全面落实知识产权战略。依托互联网平台,以科技成果奖励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为着力点,建设一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导在线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知识产权服务附加值。鼓励各行业骨干企业牵头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组织政府精干力量支持中小微企业高效、合理地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实现对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加强创投资源的牵引作用。一是整合政府资源,设立引导创新创业发展的各类创投资金、基金,一方面积极对接国家、省级相关政策,争取重大专项和创投资源的定点支持;另一方面降低投资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以市场化手段运营,放大政府资本功能。二是发挥特色项目的牵引作用,以各类众创空间和开源社区为载体,打通金融资源与创新创业的连接渠道,促进创投资本向创新链的有序聚集。(牵头责任单位:市知识产权局、市政府金融办、人行市中心支行)(三)探索区域协同。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紧密依托“一带一路”、“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宜昌在“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重要枢纽作用,引导创新要素的充分聚集,加快“沿江万亿经济走廊”建设。引导和鼓励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在宜昌设立总部和区域中心,与现有产业体系实现深度融合,增强全产业链的竞争实力。实现区域内有序联动。依托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与武汉、襄阳两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