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研究与应用.pdf

格式:pdf   大小:44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研究与应用.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4 文件大小:4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研究与应用.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研究与应用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研究与应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研究与应用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交通设施建设规模及建设速度显著提升,特别是高速公路工程。高速公路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地形、地质等不确定因素较多,与桥梁设计施工多有交叉,施工难度显而易见。此外,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工序复杂,设备多样,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极有可能影响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进度与质量。鉴于以上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开展系统性风险评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公路施工;安全风险1前言近年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是较为新兴的安全管理理念,被称为事故预防的“双重防护墙”、“安全管理的DNA”。但目前,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的理论及应用相对杂乱、零散,尤其在公路工程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隐患排查及其治理数据未进行大范围的有效融合,信息化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领域的应用尚不成熟,对于隐患的全面监测和事故自动预警尚未实现。成功的事故预防经验就是实施风险管理,即风险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与实施。实施风险分级管理是预防事故的源头管理,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是预防事故的末端环节,两者共同组成了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预测:随着中国政府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强硬,未来事故处罚将成为致使企业亏损,经营难以为继从而倒闭的重要原因。承担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责任的企业,将会在政府的监管行动中获得新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政府的严厉监管、事故的成本压:..力和保障员工生命健康的责任,将迫使每个企业必须写好安全生产这张答卷,这便为安全管理和技术服务机构的兴起创造了市场条件。2施工风险因素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地质地形条件、水文气象条件等,上述因素对施工作业具有显著影响,当出现极端气象条件时,将严重制约施工进度与施工组织设计的落实。除上述客观因素外,结合项目特色,施工过程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路基工程、桥梁工程、机械设备、施工技术、其他风险等。、软基处理、路基填筑、通涵工程及路面工程等内容。土石方施工周边存在下穿燃气管线的情况,挖土时若未注意保护地下管道,存在施工挖断风险。针对本项目的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均采用振动成型法施工。其施工风险主要体现为火灾、车辆伤害、灼烫、中毒等。、新旧桥梁及分界衔接施工难度高,以及施工与通车交互时,存在一定物体打击的可能性。1)桥梁跨线交叉施工多,施工环境复杂,风险较高。本项目桥梁有胡辛庄立交上跨既有京沪高速,津涞立交上跨津涞道路,存在边通车边施工;也存在变连续结构施工。根据现场调查,桥梁处于平原农田地带,采用满堂支架施工时,由于基础强度不足,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均可能引起支架坍塌。2)新旧桥梁以及分界处桥梁的衔接施工管理难度高,安全风险大。原京沪线2号桥匝道桥起点接主线桥,终点接京沪高速,在旧桥的施工和跨省界的桥梁衔接时,施工管理难度较大,存在组织沟通和安全管理不到位引起的施工风险。:..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机械设备众多,如桥梁预制现浇施工需采用起重机械、混凝土运输车和泵车、木工机械、钢筋机械、手电焊机等。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机械设备损坏,如设备倒塌、部件损坏等,以及人身伤害,如碰撞、夹入、卷入、触电等,都给项目施工带来了风险与挑战。、施工组织计划的高效性、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以及施工设备的匹配性等多方面。,存在场地处理不当可能发生积水或沉降风险,消防管理出现松懈、设备配备不足导致火灾隐患;临时用电方面重点在于用电设备缺陷、防护不足、管理缺陷以及违章作业等,导致机械故障、私搭临时用电线路等问题。3施工风险评估针对施工风险评估,行业主管部门颁布了《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及文件指导具体评估工作。为进一步验收评估的准确性,使得评估结论更为科学、可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总体风险评估的结论进行验证。、气候环境、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桥位特征、施工成熟度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桥梁工程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属于静态评估。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推荐,对指标进行赋值,具体如下:1)建设规模:根据上跨京沪高速施工建设规模,取值A1=2分。2)水文地质:根据工程概况中水文条件和地质条件内容,取值A2=0分。3)气候环境:根据自然条件情况,取值A3=0分。:..4)地形地貌:工程所处地形地貌为平原区,取值A4=0分。5)桥位特征:桥梁第13#-14#桩号上跨京沪高速主线,存在边通车边施工,风险较大,取值A5=3分。6)施工工艺成熟度:施工工艺较成熟且施工单位经验丰富,取值A6=0分。综上,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表2中明确的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总体风险分值R=5分。经判断总体风险等级为Ⅱ(中度风险)。,对桥梁工程施工安全评估中的细分指标权重系数进行确定,对应指标体系法中确定的分级分值,计算出工程总体风险值,与指标体系法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基本步骤为: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分层计算重要性系数。1)构建如下指标体系:设置桥梁工程总体风险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别为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桥位特征、施工工艺成熟度。2)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判断矩阵及计算统计。3)根据总体风险分级标准,对应等级为等级Ⅱ,即中度风险。4施工风险管控措施针对项目实际,结合辨识出的主要风险因素,对“路基工程、桥梁工程、机械设备、施工技术”四方面提出管控措施。5结论1)津石公路施工过程受地质结构、气象水文、温度湿度等因素制约,也存在路基工程、桥梁工程、机械设备、施工技术风险、其他风险等主要风险因素。:..2)在行业主管部门下发评估指南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验收评估的准确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总体风险评估的结论开展验证,使评估结论更为科学、可信。3)结合工程实际,对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提出系统性管控措施,为津石公路的施工安全提供安全技术支撑。参考文献[1][J].铁道工程学报,2013,30(03):91-96.[2]曹煜,鲁骏,[R].天津:天津东方泰瑞科技有限公司,2019.[3]曹煜,鲁骏,[R].天津:天津东方泰瑞科技有限公司,2019.[4][J].交通世界,2020,(11):126-127.[5][J].湖南交通科技,2019,45(04):68-7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