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pdf

格式:pdf   大小:1,36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4 文件大小:1.3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中的少量CO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2B分离木炭和金刚石的混合物用磁铁吸引C区分Fe粉和Cu粉分别向两种粉末中加入适量稀硫酸,.“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碳颗粒),: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探究氧化铜是否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火焰很快熄灭,,,可点燃木材来引燃煤,“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为C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H元素质量比为12:.“学化学,爱化学,用好化学”学****小组的同学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试管、烧杯、:H、O、:黄铜、硬铝、:2O2表示4个氧原子、%的KNO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KNO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33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甲、℃时,c点甲溶液加入10g甲,℃时,20g乙加入50***中,升温至t℃恰好得到70g乙的饱和溶液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表示的金属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种。(2)C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3)D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硫酸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1)小华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他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药品是_________,如何判断该气体已收集满:_______________。(2)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再利用题中给出的仪器,还可以组装成另一套制取较纯净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此法制取氧气,当气体收集完毕,集气瓶正放在实验台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再继续拆除装置,整理仪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铁容易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主要是因为铁和空气中____发生作用的结果。(2)向一定量的Ba(OH)溶液中滴加稀HSO,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_____)224ABCD(3)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___?(4)下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①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②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我们一般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1)认识金属元素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A铝土矿(主要成分AlO)23B钾长石(主要成分KO·AlO·6SiO)2232C赤铁矿(主到成分FeO)23D磁铁矿(主要成分FeO)34(2)探究金属性质:金属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下图为探究金属相关性质的实验。①上图甲中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②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而被广泛应用。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_________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③上图实验乙中,通过对比A和B中铁钉表面的不同现象,可推知对应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④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出现绿色物质。经查阅资料发现,该物质为铜绿一—化学式为Cu2(OH)2CO3,你推测是铜与空气中的O2、_______和______(本问的2空均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银、***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_________。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有铜②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锌,一定不含有***银③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铜和***锌④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锌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CO(NH))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22计算:(1)CO(NH)中共含有(填数字)种元素。22(2)CO(NH)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的“红三角”牌纯碱(NaCO),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突出的贡献。化学23小组用***化钡(BaCl)溶液测定某纯碱样品纯度,有关化学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原理为NaCO+BaCl=BaCO↓+223232NaCl。,。求:3(1)参加反应的NaCO的质量;23(2)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详解】A、澄清的石灰水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从而除去二氧化碳。而实验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故A做法错误;B、木炭和金刚石都不具有磁性,无法被磁铁吸引。故B做法错误;:..C、分别向两种粉末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铁和稀硫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溶液中有气泡产生。铜不会和稀硫酸反应。通过现象的不同能够区分出来两种粉末。故C做法正确;D、水和过氧化氢都是无色液体。通过观察颜色,无法判断出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故D做法错误。故选C。2、B【详解】A、用酒精洗衣服上沾有的碘,属于溶解,与乳化无关;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用洗涤剂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用食醋洗菜刀上的铁锈,利用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与乳化无关;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使用***的过程中,***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4、C点燃【详解】A、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OC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22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待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镁粉,由于稀盐酸完全相同,生成气体的质量应该相等,不符合题意;C、将水通电分解一段时间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符合题意;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详解】A、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碳颗粒),根据元素守恒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故不符合题意;:..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故不符合题意;C、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故不符合题意;D、探究氧化铜是否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仅需要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还要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故符合题意;故选D。6、B【解析】A、室内起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故说法正确;B、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则火焰会熄灭,是因为温度不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故说法错误;C、扑灭森林火灾铲除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是因为清除了可燃物而灭火,故说法正确;D、木柴的着火点比煤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所以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故说法正确;故选B。7、C【解析】,一个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苯由苯分子构成,选项错误;×12+6=78,相对分子质量不带单位,选项错误;、H元素质量比为6×12:6=12:1,选项正确;,苯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选项错误。故选C。8、C【详解】A、量筒作为量具,不能用作加热仪器及反应仪器,故A选项分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O可以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故B选项分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2C、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硬铝是由铝和铜组成的合金,钢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故C选项分类正确,符合题意;D、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粒子的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粒子中原子个数。2O表示的是2个氧分子,O表示氧2元素。故D选项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目,也是中考常考的综合类题目。本题中主要考查了仪器与物质分类及化学意义。9、B【详解】A、所用KNO固体中含有水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3B、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C、KNO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3:..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B。10、D【详解】A、t℃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故选项错误。1B、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提纯甲;故选项错误。C、没有确定甲溶液质量,t℃时,c点甲溶液加入10g甲,不能确定是否能变成a点甲溶液;故选项错误。2D、t℃时,20g乙加入50***中,升温至t℃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则50***中最多能溶解20g固体乙,恰好12得到70g乙的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一得到S2-A1Cl3【分析】A微粒的原子核中有12个质子,10个电子,A是镁离子(Mg2+)。B微粒的原子核中有12个质子,12个电子,B是镁原子(Mg)。C微粒的原子核中有16个质子,16个电子,C是硫原子(S)。D微粒的原子核中有17个质子,17个电子,D是***原子(Cl)。【详解】(1)四种元素中,镁是金属元素,硫、***是非金属元素。故答案为:一;(2)C是硫原子,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两个电子成为8电子稳定结构。此时是硫离子,带了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答案为:得到、S2-;(3)D是***元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和铝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化铝。故答案为:AlCl。3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①②⑦⑧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试管MnO22KClO2KCl+3O↑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32Δ【详解】(1)(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不需要加热,小华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他选用的仪器是①②⑦⑧;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判断该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2)若补充一种仪器试管,再利用题中给出的仪器,还可以组装成另一套制取较纯净氧气的装置,所用药品为***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32KCl+3O2管内气压降低,水槽中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应进行的操作是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再继续拆除装置,整理仪器。【点睛】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水和氧气C浓硫酸有吸水性,溶剂量增加,溶液变稀;浓盐酸有挥发性,溶质的量减少,溶液变稀。红色固体变黑色Ca(OH)+CO=CaCO↓+HO2232【解析】【分析】【详解】(1)铁锈主要由三氧化二铁水合物(FeO?·nH?O)和氢氧化铁组成,主要是铁和空气中水和氧气发生作用的结果。(2)A、氢氧化钡显碱性,pH>7,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中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7,图象错误,故A不正确;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故溶液中钡元素的质量不断减少直到为0,图象错误,故B不正确;C、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属于沉淀,不能导电,水几乎不能导电,所以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导电性减弱到零,加入的硫酸过量时,又能导电,图像正确,故C正确;D、向一定量的Ba(OH)溶液中滴加稀HSO,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反应完毕,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溶液温224度开始下降,图像错误,故D不正确。故选C。(3)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是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溶剂量增加,溶液变稀;浓盐酸有挥发性,溶质的量减少,溶液变稀。(4)①玻璃管中的红色的氧化铁被还原为黑色的铁,故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黑色;②C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Ca(OH)+CO=22CaCO↓+HO。3214、AC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熔点低隔绝氧气H2OCO2③④【详解】(1)A、Al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23B、KO·AlO·6SiO由K、O、Al、Si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2232C、Fe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23:..Fe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34故选ACD;(2)①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图甲中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②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熔点低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③A和B中不同的因素是是否与氧气接触,故可推知对应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④铜绿的化学式为Cu(OH)C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是铜与空气中的223O、CO和HO共同作用的结果;222(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银、***铜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有:Zn+2AgNO=Zn(NO)+2Ag,Zn+Cu(NO)=Zn(NO)+Cu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323232说明滤渣中不含锌。①锌先和***银反应生成***锌和银,待***银完全反应后,锌再和***铜反应生成***锌和铜,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银,由于锌的含量不足,滤渣中可能有铜,也可能不含铜,不符合题意;②锌先和***银反应生成***锌和银,所以滤液的溶质一定含***锌,锌含量不足,可能未将***银完全置换,故滤液的溶质中可能含有***银,不符合题意;③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铜,由于锌先和***银反应生成***锌和银,故滤液的溶质一定含有***锌,符合题意;④若滤液为无色,说明***铜已经完全反应,由于锌先和***银反应生成***锌和银,再和***铜反应生成***锌和铜,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滤液的溶质一定只含有***锌,符合题意。故选③④。【点睛】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铁生锈的条件是铁直接和氧气、水接触;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1)4,(2)60【详解】(1)由尿素的化学式是CO(NH)可知,尿素是由碳、氧、氮、氢4种元素组成的;22(2)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BaCO质量求出NaCO的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23【详解】(1)设参加反应的NaCO的质量为x23NaCO+BaCl=BaCO+?=:。(2)NaCO的质量分数??100%?%,故填:%。【点睛】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难度不大,注意解题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