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报告.pdf

格式:pdf   大小:3,578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报告.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4 文件大小:3.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报告.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实验一玻璃器皿的准备、常用仪器的使用及培养基的制备[实验目的]1、系统掌握玻璃器皿的准备方法及常用仪器的使用。2、掌握一般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要求,熟悉一般培养基制备的过程。[实验原理]一、玻璃器皿的无害处理:1、新购置的玻璃器皿因含有游离碱,一般在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后再用清水洗净,也可在洗衣粉水中煮30-60min,取出用清水洗净。2、常用玻璃器皿洗涤时可用鬃刷蘸取洗衣粉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3、带油污玻璃器皿先将倒空的玻璃器皿用10%的氢氧化钠浸泡半小时或放在5%的苏打液内煮两次,去掉油污,再用洗衣粉和热水刷洗。4、带菌玻璃器皿经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后,趁热倒去内容物,再用洗衣粉水刷洗干净,以水在内壁均匀分布成一薄层而不出现水珠为油垢除尽的标准。经以上处理的玻璃器皿,可满足一般实验用。少数实验对玻璃器皿清洁度要求较高,除用上述方法外,还应先用2%的HCl溶液浸泡数10min,再用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淋洗2-3次。有的尚需超纯水淋洗然后烘干备用。二、玻璃器皿的包扎:吸管、平皿、瓶口等的包扎。三、玻璃器皿的灭菌:分为两种,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是湿热灭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依据在一个密闭的高压蒸汽灭菌器中,水的沸点随水蒸汽压的增加而上升,加压是为了提高水蒸汽的温度。把待灭菌物品放在灭菌器内,,温度可达到121℃,一般维持20min,即可杀死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及其孢子。一般的培养基、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实验服、传染性标本等均可用这种方法有效灭菌。灭菌的温度及时间视灭菌物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及数量而定。干热灭菌法也叫热空气灭菌法。实验室通常使用恒温控制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作为干热灭菌器。此法常用于空的玻璃器皿、金属器具和其他耐高温的物品(如陶瓷培养皿盖、石蜡油、碳酸钙)的灭菌。其优点是灭菌器皿保持干燥。但带有胶皮、塑料的物品、液体及固体培养基不能用此法。干热灭菌一般以能否杀死细菌的芽孢作为彻底灭菌的标准,160-170℃,2-3h方可杀死细菌的芽孢。四、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是用人工方法将多种物质按照各类微生物生长的需要而合成的一种混合营养基质,一般用于分离和培养细菌。由于微生物的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故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种类也很多。它们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虽各有差异,但培养基的配制步骤却大致相同。即先按配方称取药品,用少量水先溶解各成分,待完全溶解后补足水至所需量,调整pH,然后将培养基分装于合适的容器中,经灭菌后使用或备用。同时应做无菌检查。制作培养基的要求:(1)培养基必须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2)培养基的材料和盛培养基的容器应没有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3)培养基的酸碱度应符合细菌生长的要求。多数细菌生长适宜pH范围是弱碱性(~)。(4)所制培养基应均质透明,以便观察细菌的生长性状和其他代谢活动所产生的变化。(5)必须彻底灭菌,不得含有任何活细菌。[实验材料]吸管若干、平皿5付、盐水瓶1个、中试管、小试管、脱脂棉、纱布等。1、器皿:量筒(100mL)、烧杯(1000mL和100mL各一个)、漏斗、三角烧瓶(100mL)、试管、玻棒、刻度吸管(1mL和10mL各一个)、pH试纸、纱布、脱脂棉、天平、电炉、试管塞、包装纸、扎绳、洗耳球等。2、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化钠、磷酸氢二钾、琼脂条或粉、、、蒸馏水、无菌的脱纤绵羊或家兔鲜血。[实验内容]一、各种玻璃器皿的包扎二、棉塞的制作视管口大小取脱脂棉若干,顺纤维方向层叠,用力卷紧后用纱布包扎,以套入视管口1/2为宜。三、各种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高压蒸汽灭菌器操作方法:加水:打开灭菌锅盖,加水适量(手提式高压锅加水到与支架圈平行处)。装料:将带灭菌物品放于灭菌桶内,物品排放注意彼此间留有一定空隙,使蒸汽在容器内能够流通达到每个物品的部位,以免形成蒸汽死角。物品不要紧靠桶壁,防止冷凝水进入灭菌物品。密封:将盖上的软管插入灭菌桶的槽内,使罐内冷空气自下而上排出,加盖,上下螺栓口对齐,采用对角方式均匀旋转拧紧螺栓,使灭菌锅密闭。加热:打开排气口(放气阀),排气5-10min后(或喷出气体不形成水雾),此时蒸汽已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尽,关闭放气阀。温度随蒸汽压力增高而上升。待压力逐渐上升至所需温度时,控制热源,维持所需压力和温度,并开始计时。到达规定时间,关闭热源,停止加热,压力随之逐渐降低。降压、取料:待压力自然降至“0”后,打开放气阀,松动螺栓,开盖。立即取出灭菌物品,以免凝结在锅盖和器壁上的水滴弄湿包装纸或被灭菌物品,增加染均的概率。斜面培养基自锅内取出后要趁热摆放,灭菌后的空培养皿、试管等要烘干或晾干。清理:灭菌完毕后,除去锅内剩余水,保持锅内干燥。若连续使用则需每次补足水分。注意事项:高压蒸汽灭菌的技术关键是在压力上升之前先排除锅内的冷空气。若锅内仍有滞留的冷空气,压力表虽达到指定压力但锅内温度却达不到相应的温度,灭菌效果不好。灭菌时人不能离开现场,要严格控制热源维持灭菌时的压力。压力过高不仅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被破坏,而且高压锅超过耐压范围易发生爆炸造成伤人事故。灭菌完毕后要自然:..冷却,切忌用凉水浇灭菌锅来降温。压力降至“0”位前不能开盖,以免培养基沸腾喷出或沾湿棉塞。2、干热灭菌器(电热鼓风干燥箱、干烤箱)操作方法:装料:灭菌前先将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用包扎纸(不用油纸)包好,培养皿也可装入金属盒内,然后均匀放入干烤箱内。物品不能摆放过挤,不能紧靠箱壁,使空气流通,温度均匀。升温: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旋转箱顶部的调气阀,打开通气孔,排除箱内冷空气和水汽。升温,待箱内温度达到80℃时,关闭通气孔,打开鼓风机,使箱内温度均匀。维持恒温:继续加热,待温度达到160-170℃时,保温维持2h。降温:灭菌完毕,切断电源,当箱内温度冷却至60℃时方可开箱取出物品。注意事项:灭菌过程中温度不能上升或下降过急。温度达到60℃以上时,不能随意打开干燥箱门。3、冰箱常用于菌种保藏。有-4℃、-20℃、-70℃。4、离心机每组需制备普通肉汤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200mL。其中50mL用于制作普通营养肉汤;50mL用于制备普通斜面;剩余部分用于制作普通琼脂平板。四、培养基的制备1、%蛋白胨1%***%%蒸馏水按以上剂量称取各种试剂(先称取盐类再称蛋白胨及牛肉膏),置于烧杯内加热溶解备用。2、营养肉汤的制备量取已矫正pH的肉汤培养基50mL于盐水瓶中,塞上棉塞,用包装纸扎好经121℃灭菌15min后过滤分装中试管,每管约5mL,灭菌备用。3、普通斜面的制备量取已矫正pH的肉汤培养基50mL于烧杯中,称取1克琼脂粉加入,加热煮沸,待琼脂完全融化后,分装试管(动作要快,防止琼脂凝固),每管约4~5mL(约3指高),试管分装完毕塞好棉塞,121℃灭菌15-20min后,趁热将试管口一端搁在玻棒上,使之有一定坡度,凝固后即成普通琼脂斜面。4、普通琼脂平板的制备量取剩余的营养肉汤培养基,-2%加入琼脂粉,121℃灭菌15-20min。将琼脂瓶紧握手中觉得烫手,但仍能握持时,即为倾倒平皿的合适温度(50~60℃)。每只灭菌培养皿倒入10~15mL(以铺满皿底为宜),盖上皿盖,凝固后即成普通琼脂平板。翻转放入冰箱备用。5、鲜血琼脂培养基制备有些细菌对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培养基中加入营养因子如血液、血清等。将已融化的灭菌普通琼脂培养基冷至50℃左右,无菌操作加入无菌的脱纤绵羊或家兔鲜血5%(即每100mL普通琼脂加入鲜血5~6mL)混合后,分装灭菌试管立即摆成斜面或倾:..注于灭菌平皿(如果琼脂温度过高,鲜血加入后则成紫褐色,温度过低,则鲜血加入琼脂易凝不易混合。注意,混合时切勿产生气泡)。待凝固后,置37℃培养24h,无菌检验合格方可应用。半成品培养基有现成的商品出售。只要按瓶签上的说明及所需量和要求直接溶解、分装、灭菌制成平板或斜面即可。半成品培养基,根据培养基所含成分的特性不同,有的可高压灭菌,有的则不宜高压灭菌,如SS琼脂、沙门氏菌、志贺菌选择培养基不可高压灭菌或过久加热,麦康凯琼脂、三糖铁琼脂均可进行高压灭菌。[实验结果预测]实验操作后能熟练掌握不同状态玻璃器皿处理、包扎、灭菌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熟练进行对常用仪器的使用,并成功的制备出了斜?和固体培养基,基本掌握了普通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但仍存在些缺陷,有待改进。[实验分析](1)玻璃器皿灭菌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种,湿热灭菌中常用的是高压蒸汽灭菌,其优点是灭菌速度快,缺点是灭菌后玻璃器皿是湿的还需烤干才能使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干热灭菌耗时虽长,灭菌后玻璃器皿处于干燥状态,可以直接使用。(2)理论上,培养基分装于试管后,应?棉塞封好试管口,且棉塞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试验结果。但试验时,使?试管塞封口,由于试管塞?般不透气,在灭菌的升温和降温过程中,试管内外压力会有差异,当管内压力?于管外压力时可能使塞?飞出或试管爆裂。?棉花塞透气,能保持内外压平衡,且阻止细菌进入。(3)动手能力差,有时不知所措;且操作粗心?意,极有可能损坏玻璃器皿。[实验改进意见](1)条件允许下,尽可能多次练****提高熟练度,避免操作不当,出现失误。(2)对玻璃器皿的灭菌方式需进行改良,以保证灭菌时间短且效果好,灭菌后可直接使用。(3)在琼脂加热溶解的整个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匀,防止琼脂粘在烧杯底部而使烧杯破裂;同时也使其充分溶解,避免培养基制作失败,必要时可补足因蒸发而失去的分至总体积。[思考题]1、为什么高压蒸汽灭菌的关键是高温而不是高压?灭菌前的排冷气有何意义?细菌很难通过高压杀死,只有高温才能做到彻底灭菌。而且产生高温的一部分条件在于相对应的高压强,有了这个条件才能产生高温,最终还是利用高温达到灭菌的效果。灭菌前排冷气是为了保证高压蒸汽灭菌锅蒸汽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以保证灭菌水平。2、在同一温度下,为何湿热灭菌的杀菌力优于干热灭菌?湿热杀菌效果较好的原因如下:(1)蛋白质在水中多变,含水量越高,越容易凝固。(2)热湿渗透强,传导快。(3)蒸汽有潜热,当蒸汽与被灭菌物品接触时,可凝结成水并释放潜热,使湿度迅速上升,加强灭菌效果。:..实验二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真菌基本形态观察[实验目的]1、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简单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保护要点。熟练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2、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构造。通过细菌标本片观察,进一步熟悉使用光学显微镜。3、掌握真菌的分离培养方法,认识真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实验原理]一、微生物个体微小,肉眼难以看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个体形态及内部结构。因此,显微镜是微生物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正是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揭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奥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微生物研究的需要,显微镜从使用可见光源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发展到使用紫外线光源的荧光显微镜,进一步发展到用电子流代替照明光源的电子显微镜,使放大率和分辨率大大提高,为微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此外,根据不同的用途还有暗视野、相差显微镜等。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机械系统包括有:镜座、载物台、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调节器;光学部分包括有目镜、物镜、聚光器、反光镜。有些较好的显微镜自身带有照明装置。在检查细菌标本,多用油镜进行。油镜是一种放大倍数较高(95~l00倍)的物镜,一般都刻有放大倍数(如95×、100×等)和特别的标记,以便于认识。国产镜多用油字表示,国外产品则常用“Oil”(OilImmersion)或“HI”(HomogeneousImmersion)作记号。油镜上也常漆有黑环或红环,而且油镜的镜身较高倍镜和低倍镜为长,镜片最小,这也是识别的另一个标志。二、油镜的原理:油镜头的晶片细小,进入镜中的光量亦较少,其视野较高倍镜暗。当油镜头与载玻片之间为空气所隔时,因为空气的折光指数与玻璃不同,故有一部分光线被折射而不能进入镜头之内,使视野更暗;若在镜头与载玻片之间放上与玻璃的折光指数相近的油类,如柏木油等,则光线不会因折射而损失太大,可使视野充分照明,能清楚地进行观察和检查。三、油镜的使用方法:进行油镜检查时,应先对好光线,但不可直对阳光,采取最强亮度(升高集光器,开大光圈,调好反光镜等)。然后在标本上加柏木油一滴(切勿过多),将标本放置或移置载物台的正中。转换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使其几乎与标本面接触为度(但不应接触)。用左眼由目镜注视镜内,同时慢慢转动粗螺旋,提起镜筒(此时严禁用粗螺旋降下油镜筒),至能模糊看到物像时,再转动微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另一种是固定镜筒调节载物台的显微镜,调焦时,镜片先与油镜头接触,再慢慢转动粗螺旋,将载物台往下调,能模糊看到物像时,再转动细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随即进行检查观察。油镜用过后,应立即用擦镜纸将镜头擦拭干净。如油渍已干,则须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溶解并拭去油渍,然后再用干擦镜纸拭净镜头。四、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尽管个体微小,但有其完整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除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基本结构外,尚有鞭毛、菌毛、芽孢、荚膜、质粒等附属结构。五、真菌是一大类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主要营腐生和寄生生活,且真菌体内含有丰:..富的酶系统,能分解各类复杂的有机物质,所以在有机物存在的阴暗、潮湿的地方均能看见真菌的踪迹。并且在物质循环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真菌对人类有益,但有些真菌可引起人和畜禽疾病,有些霉菌还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实验材料]1、标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炭疽杆菌(培养物片及组织片)、变形杆菌、魏氏梭菌、巴氏杆菌、酵母菌的染色标本。2、仪器及其他物品:普通光学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等。3、菌体待检霉菌。4、培养基沙堡培养基。5、仪器及其他物品显微镜、恒温箱、载玻片、盖玻片、染色液、湿盒、霉菌(青霉、曲霉、毛霉)标本片等。[实验内容]1、用低、高倍镜观察酵母菌(1)将低倍物镜(10×)转到工作位置。上升聚光器,将光圈打开,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使视野明亮。(2)将标本片放于载物台上并上升载物台到最高。(3)转动粗调节螺旋,当目镜中看到模糊物像时再转动细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点。(4)高倍镜观察:用手按住物镜转换器慢慢旋转将物镜转换成高倍镜(40×),转动细调将物像调至清晰,进行观察。2、用油镜观察细菌标本片(1)用10×镜对光,使视野明亮(2)在标本片观察部位滴加少量香柏油后放于载物台上,转换物镜为油镜。缓慢上升载物台使油镜浸入香柏油中,并从侧面观察,使镜头上升至既非常接近玻片又不与玻片相撞的合适位置,避免压碎镜头晶片。(3)缓慢下降载物台,同时从目镜中观察,直至出现模糊的物像时再用细螺旋调至物像清晰为止。观察细菌基本形态及特殊构造。3、显微镜用后的处理(1)处理玻片加2-3滴二甲苯于标本片上,使香柏油溶解,再用擦镜纸擦净保存供以后使用。(2)清洁显微镜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再用蘸有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掉残留的香柏油,最后用干净的擦镜纸抹去残留的二甲苯;清洁目镜和其他物镜,可直接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净;用柔软的绸布擦净机械部分的尘土。最后将物镜转成“八”字式,下降载物台,聚光器降至最低位置,反光镜镜面转成垂直状。4、待检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将不同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5d,可见霉菌菌落有绒毛状、絮状、绳索状等。菌落大小依种而异,有的能扩展到整个固体培养基,有的有一定局限性(直径1~2cm或更小),很多霉菌的孢子和菌丝能产生色素,致使菌落表:..面、背面甚至培养基呈现不同颜色,如黄色、绿色、黑色、橙色等。5、霉菌标本片的观察6、霉菌小培养(载玻片法)的制作挑取待检霉菌孢子到盛有灭菌水的小试管中,,用无菌接种环勾取1-2环孢子悬液于载玻片中央,用灭菌滴管吸取灭菌后融化的沙堡弱氏培养基少许,滴于孢子悬液上,并迅速将盖玻片加在培养基上,轻轻压一下,压成直径1cm左右的圆形。将制好的片子放入到湿盒中,放在适宜温度的培养箱(28℃)3d后取出,室温再培养2-3d。7、待检霉菌的形态观察及鉴定将培养好的小培养片取出,镜下观察其基本形态。[实验结果预测]实际操作后,了解了光学显微镜的简单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保护要点。可以熟练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并分别观察到细菌、真菌的基本形态如下:细菌基本形态真菌基本形态[实验分析]油镜观察过程当中,由于油镜放大倍数很高,镜片又是最小的,因此光线本身就比较暗,所以要加入和玻璃折光系数接近的香柏油,避免光线折射而产生的光线损失。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尽管个体微小,但有其完整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除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基本结构外,尚有鞭毛、菌毛、芽孢、荚膜、质粒等附属结构。真菌是一大类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实验改进意见](1)在标本片上滴加香柏油时要注意将香柏油滴加在经过染色后的标本颜色较深区域。(2)实验前先明确哪个是油镜头,转换成油镜头后,首先从侧面观察(而非从目镜观察),同时上升载物台至加有香柏油的载玻片进入镜头当中,即油滴和油镜头恰好接触即可。[思考题]1、当物镜由低倍转到油镜时,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视野的亮度是增强还是减弱?应如何调节?当物镜由低倍转到油镜,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显微镜目镜立刻的视野亮度是减弱的,焦距很短的时候才用油镜。可以增加辅助光源的亮度来调整视野亮度。:..2、使用油镜应注意哪些问题?(1)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2)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光圈开到最大。(3)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离开通光孔,在需观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转动油镜,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使镜头浸入油中而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宜。(4)用左眼观察目镜,并慢慢转动细调节器至物象清晰为止。如果不出现物象或者目标不理想要重找,在加油区之外重找时应按:低倍→高倍→油镜程序。在加油区内重找应按:低倍一油镜程序,不得经高倍镜,以免油沾污镜头。(5)油镜使用完毕,先用擦镜纸擦一遍,再用沾少许二甲苯的擦镜纸将镜头上和标本上的香柏油擦去,最后再用干擦镜纸擦干净。油镜是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之一,清晰度略高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衣原体,细菌,细胞器等较细微的结构。3、要使视野明亮除调节光源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加大聚光器光圈,调节光源亮度。同样设置下低倍物镜比高倍物镜视野亮。4、描述常见霉菌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形态特征:霉菌的菌体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菌丝是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菌丝是中空管状结构,直径一般3~10m,有分枝,有隔膜或无隔膜。根据菌丝有无隔膜,可以将真菌分成低等真菌(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和高等真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两大类。许多菌丝分枝连接,相互交织在一起所构成的形态称菌丝体。液体培养特性:如果是静止培养,菌丝往往在液体表面生长,液面上形成菌膜。如果是震荡培养,菌丝可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菌丝球,亦可形成絮片状,与震荡速度有关。实验三细菌涂片的制备及革兰氏染色[实验目的]1、掌握细菌涂片的制备方法及革兰氏染色。2、学****无菌操作,树立无菌观念。[实验原理]细菌细胞微小,无色而半透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借助染色使菌体着色(由于毛细管、渗透、吸附和吸收等物理作用以及离子交换、酸碱亲和等化学作用,染料能使细菌着色,并且因细菌细胞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染色反应)后,使其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较清楚的观察到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根据不同的染色反应,可作为鉴别细菌的一种依据。微生物染料是一种带苯环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上具有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前者给化合物以特有的颜色,但不能与细菌结合;后:..者使化合物具成盐的性质,能和菌体结合。分为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类。根据细菌个体形态观察的不同要求,可将染色分为三种方法即简单染色、鉴别染色和特殊染色。革兰氏染色:。此法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染色过程是先用草酸铵结晶紫进行初染,再加媒染剂-革兰氏碘液,以增加染料和细胞的亲和力,使结晶紫和碘在细胞膜上形成相对分子量较大的复合物,然后用脱色剂-乙醇脱色,最后用沙黄液复染。凡细菌不被脱色而保留初染剂的颜色(紫色)者即为G+菌,反之,脱色后染上复染剂颜色(红色)者即为G-菌。其原理是利用细菌的细胞壁组成成分和结构的不同,通过染色加以鉴别。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厚,交联而成的肽聚糖网状结构致密,且类脂质含量少,经乙醇处理发生脱水作用后反而使其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形成的复合物保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结果细胞呈现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的肽聚糖层薄,网状结构交联少,而且类脂质含量较高,经乙醇处理后,细胞壁孔径变大,通透性增加,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被溶出细胞壁,结果细菌被脱色,再经沙黄复染后呈现红色。[实验材料]1、菌种: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的斜面培养物和肉汤培养物各一管。2、材料:载玻片、接种棒、酒精灯、打火机、吸水纸(滤纸本)、无菌水、染色缸、香柏油、二甲苯等。3、染色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革兰氏碘液、95%乙醇、沙黄染色液。4、仪器:显微镜[实验内容]1、细菌涂片的制备(1)玻片准备载玻片应清晰透明,洁净而无油渍,滴上水后,能均匀展开,附着性好。如有残余油渍,可按下列方法处理:滴95%酒精2~3滴,用洁净纱布揩擦,然后在酒精灯外焰上轻轻拖过几次。也可提前将玻片浸泡在95%的乙醇中预先脱脂备用。(2)涂片针对所用材料不同,涂片方法也有差异。(如液体培养物、血液、渗出液、乳汁等)可直接用灭菌接种环取一环材料,于玻片的中央均匀地涂布成适当大小的薄层。(如菌落、脓、粪便等)则应先用灭菌接种环取少量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置于玻片中央,再用灭菌接种环取少量材料,在液滴中混合,均匀涂布成适当大小的薄层。,然后以灭菌或洁净剪刀取一小块,夹出后将其新鲜切面在玻片上压印(触片)或涂抹成一薄层。如有多个样品同时需要制成抹片,只要染色方法相同,可在同一张玻片上有秩序地排好,做多点涂抹,或先在玻片上划分成若干小方格,每方格涂抹一种样品并做好记录。(3)干燥上述涂片应让其室温自然干燥。(4)固定有两类固定方法:火焰固定(物理固定):将干燥好的抹片,使涂抹面向上,以其背面在酒精灯外焰上如钟摆样来回拖过数次,略作加热(但不能太热,以不烫手为度):..涂片固定的目的有如下几点:(1)除去涂片的水分,涂抹材料能很好地贴附在玻片上,以免水洗时易被冲掉。(2)使涂片易于着色或更好地着色,因为变性的蛋白质比非变性的蛋白质着色力更强。(3)可杀死涂片中的部分微生物。必须注意,在涂片固定过程中,实际上并不能保证杀死全部细菌,也不能完全避免在染色水洗时不将部分涂片冲脱。因此,在制备烈性病原菌,特别是带芽孢的病原菌的涂片时,应严格慎重处理染色用过的残液和抹片本身,以免引起病原的散播。2、革兰氏染色(1)初染:将玻片置于染色架上,加草酸铵结晶紫溶液(量以覆盖满涂抹面为宜),染1-2min,倒去染液水洗。(2)媒染:加革兰氏碘液,染1-2min,水洗。(3)脱色:加95%乙醇,将玻片轻摇几下即倾去乙醇,如此重复几次,直至乙醇液不呈现紫色时停止,约20-60秒,立即水洗。(4)复染:滴加沙黄染液,染1-2min,水洗。3、镜检将染色好的玻片夹入滤纸本中,吸去水分。滴加香柏油后油镜观察。4、实验完毕后处理(1)清洁显微镜(2)玻片处理高压灭菌后用洗衣粉水煮沸、清洗、晾干备用。[实验结果预测](1)金黄色葡萄球菌图一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结果,10×100如上图所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结果为紫色,是革兰氏阳性菌(G+)。注:从图中可以观察到葡萄球状的细菌聚集状态。:..2)大肠杆菌图二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10×100如上图所示,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为红色,是革兰氏阴性菌(G-)。(2)革兰氏染色观察结果列表菌种鉴定结果细菌颜色细菌形状(形状和聚集状态)金黄色葡萄球菌G+(阳性)紫色球状菌,葡萄球状聚集大肠杆菌G-(阴性)红色短杆状菌,分散排列[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顺利掌握了细菌涂片的制备方法及革兰氏染色的具体操作。虽然对于大肠杆菌菌液的装片,最终还是没有在镜下找到细菌,但通过固体平板上的大肠杆菌装片,还是看到了大肠杆菌的染色结果。[实验改进意见]实验操作发现,在涂片固定过程中,实际上并不能保证杀死全部细菌,也不能完全避免在染色水洗时不将部分涂片冲脱。因此,在制备烈性病原菌,特别是带芽孢的病原菌的涂片时,应严格慎重处理染色用过的残液和抹片本身,以免引起病原的散播。[思考题]1、为什么必须用培养24h以内的菌体进行染色?培养24小时以内的菌落处于生长活跃期,各项生理指标都正常。对于时间较长的菌落,由于细胞老化,胞壁成分发生变化,部分阳性菌会出现假阴性,即染色结果为红色,这样会导致错误。2、革兰氏染色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如何控制这一步?革兰氏染色中脱色最关键,因为乙醇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操作的关键环节:脱色不足,阴性菌被误染成阳性菌;脱色过度,阳性菌被误染成阴性菌。因而脱色时间一般控制为20-30s。:..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布[实验目的]1、了解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存在和分布状况。2、了解无菌操作在微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实验原理]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其种类繁多、形态多样、数量庞大。它们不但广泛分布于室内外的空气、水和土壤中,还分布在我们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物品上。土壤是微生物栖居的“大本营”,它含有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多;有些微生物附着于尘埃上漂浮于大气中,此外,人和动物体的口腔、呼吸道和消化道及动、植物体表面都存在着各种微生物。可以说,微生物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和肉眼难以观察,如果将这些微生物通过某种方法接种到合适它们生长的营养基质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后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此即为菌落。通过平板培养的方法可检查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不同种的微生物可形成大小、形态各异的菌落,其可作为细菌种属鉴定的依据。[实验材料]1、样品土壤,自来水,污水,实验室或其他地方室内空气,物体或桌面表面,***肤表面等。2、培养基无菌普通琼脂平板、无菌普通营养琼脂瓶。3、仪器和其他物品培养箱、酒精灯、试管架、水浴锅、无菌生理盐水(10mL、9mL、5mL),无菌吸管(1mL),无菌空平皿等。[实验内容]1、标记用记号笔在培养皿底部标记样品名称、组别、日期等内容或写在标签纸上,贴于皿底一侧,避免影响结果观察。2、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选择适当位置,打开无菌平板的皿盖,使培养基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即让空气中含微生物的尘埃或颗粒以沉降法自然接种到培养基表面。分别经20min、60min后盖上皿盖,37℃24h培养。可选择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或不同地点同一时间的不同方式。3、皮肤表面的细菌检测取无菌平板一块,一分为三。一侧用手指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洗手后再在另一侧涂抹,盖好皿盖。酒精棉球消毒后用手指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37℃24h倒置培养。4、桌面的细菌检测取无菌平板一块,用无菌棉签在5mL盐水管中浸湿后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盖好皿盖。37℃24h倒置培养。5、土壤中细菌的检测取约1克土(离地表10cm处)于9mL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静置10min后,吸取1mL悬液于无菌空平皿中,倾注,凝固后37℃24h倒置培养。6、水中微生物的检测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