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pdf

格式:pdf   大小:1,103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pdf

上传人:小布er 2024/5/15 文件大小:1.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是由【小布er】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第一节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3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3(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3(二)我国急危重症医学与护理学的发展.............................4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5(一)院前急救........................................................................5(二)急诊科抢救....................................................................6(三)重症监护........................................................................6(四)急危重症护理培训.........................................................6(五)急危重症护理的科学研究.............................................6三、急危重症护士培训与资质认证.........................................7(一)国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与资质认证.............................7(二)我国急危重症护士培训与资质认证.............................8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10一、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环节与任务...........................10(一)院前急救......................................................................10(二)医院急诊科救护...........................................................12(三)重症监护......................................................................12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12(一)国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12(二)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141:..急危重症护理学(emergencyandcriticalcarenursing)是研究各类急性疾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及各种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与科学管理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促进急危重症患者维待生命健康、减少伤残和快速康复,以提高其生命质量,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伴随着急诊医学与危重症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科名称由急诊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演变为急危重症护理学,其内涵也不断拓展,现已成为护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2:..第一节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弗罗伦斯·南丁格尔的年代,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实施救护,通过将重伤员集中安置在靠近护士工作站的病房、加强对环境的消毒处理及营养支持等手段使前线的英国伤员病死率由42%以上降至2%,充分体现了护士在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南丁格尔还首次阐述了在医院手术室旁设立术后患者恢复病房的优点,为重症监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战争的爆发、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及手术的发展使急诊医学和危重症医学实践日益受到重视,急危重症护理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18-19世纪的战场上,法国、美国等使用救护车转运伤病员,形成了最早的院前急救雏形。192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建立了神经外科术后病房。1924年,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建立起国际上第一个急救医疗服务组织,并开展伤员的救护与转运。1927年,在芝加哥建立起第一个早产儿监护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针对大量失血性休克伤员的抢救,欧洲各地纷纷建立了创伤救治中心与休克病房。“二战”后护士短缺,为节省护士人力,将术后患者集中在术后恢复病房救治,救治效果明显,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术后恢复病房由此得到迅速发展。危重症护理技术真正得到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3:..当时北欧暴发流行性脊髓灰质炎,许多患者因呼吸肌麻痹需经气管切开行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继而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患者的监护病室。1956年美国BaltimoreCity医院建立了规范的综合性监护病房。1962年美国Bethany医院建立了冠心病监护病房(U),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连续心电监测,此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急诊医师学院成立,标志着急诊医学真正开始发展成为临床学科,明确了院前急救的概念与宗旨,即在最短时间内把最有效的医疗救治带到危重患者身边,实施现场急救干预,然后将患者直接转入相关科室或ICU。1970年美国危重症医学会成立,1972年美国医学会正式认可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学科。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了急救事业国际化、国际互助和标准化的方针,对急救车装备、国际救援紧急呼救电话号码等进行了统一。随着急诊医学、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及急救与监护电子仪器设备的应用,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理论与技术不断完善与改进。美国急诊护士、危重病护士学会相继成立,及《美国危重症护理杂志》(Americanjournalofcriticalcare)出版,在培训急诊护士(emergencynurse)和危重症护士(criticalcarenurse)及促进学科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我国急危重症医学与护理学的发展我国急危重症护理起步相对较晚,伴随着急诊医学与危重症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早期由于院前急救的发展滞后,只有医院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将危重患者集中在靠近护土站的病房或急4:..救室,随后医院相继建立了术后监护室。直到20世纪80年代,各大综合性医院才开始组建起专科或综合ICU。1989年,卫生部将医院建立急诊科和ICU作为医院等级评定的条件之一,明确了急诊医学和危重症医学在医院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ICU的规模、监护治疗仪器配备的数量与质量、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实践能力要求等,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作为医院急救医疗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由此,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及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国家重点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治体系及灾难医疗救援体系,急诊医学与急危重症护理学在应对大型灾难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国外相比,我国急危重症医学及护理学成为独立学科较晚。1983年,急诊医学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1985年,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究生点。此后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重症医学及灾难医学分会相继成立,中华护理学会也分别成立了急诊护理和危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教育部将急救护理学确定为护理学科的必修课程,中华护理学会及护理教育中心设立了多个培训基地,并多次举办了急危重症护理学****班,培训了大批急危重症专科护理人员。201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开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急救护理学方向,在急危重症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一)院前急救5:..院前急救是对急危重症伤病员进人医院前实施的医疗救治,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再损伤与致残,减轻患者痛苦,能够为进一步的院内救护创造条件。院前急救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突发性事件与灾难的医疗救护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形成有组织的协调管理,实现专业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的紧密配合,以期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抢救效果。(二)急诊科抢救急诊科24小时随时接收来诊的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同时接收院前急救转送来的伤病员,工作内容主要涉及对患者的预检分诊、急诊评估、分类安置、抢救与管理。(三)重症监护ICU接收由急诊科、手术室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患者,对各种严重疾病、创伤及复杂并发症患者进行全面监护与治疗护理。(四)急危重症护理培训急危重症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保证其适应急危重症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通过学术讲座、技术培训等形式不断更新理念、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此外,加强全社会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社会参与急救的能力也是急救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五)急危重症护理的科学研究为了适应急诊医学、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加强急危重症护理的科6:..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急危重症护理实践,促进急危重症护理学科不断进步与发展。三、急危重症护士培训与资质认证(一)国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与资质认证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急危重症护理领域人员的培训,从事急危重症护理的人员除了需要接受正规的院校教育外,还要经过若干年临床护理实践训练及接受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美国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培训始于20世纪30-40年代,起初是一些医院对护士进行的短期培训,使之成为急危重症护理领域的骨干。随着研究生教育项目的实施,许多大学还专门开设了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研究生培养项目。美国急诊护士和危重症护士学会负责实施急诊及危重症护理继续教育项目,每年都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开设大量的课程供在职护士选择。加拿大、英国等国20世纪60年代也开始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主要有专科证书课程和研究生学位课程两种形式。日本急救医学会护理分会1981年制定了急救护理专家的教育课程和实践技能标准,由日本护理学会的研修学校负责实施急救护理专家的教育项目。各国对于急危重症护士的培训内容不尽相同,美国急诊专科护士证书课程一般包括急诊突发事件的评估与确定优先事项、对医疗和心理紧急情况的快速反应与救生干预、创伤护理核心课程、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术、儿科急诊护理课程、急诊护理程序等。日本急救护理专家教育项目主要针对抢救技术、准确进行病情分类、调整治疗顺序、把握患者及家属需求并给予援助等能力的培养,教育课7:..程包括理论和专业技术两部分,其中专业技术课程包括抢救、分诊和应急沟通技能训练。很多发达国家对急诊和危重症护士实行资质认证(certification)制度,要求注册护士经过专门培训获得证书后方可成为专科护士。美国急诊护士的条件包括:①具有护理学士学位;②取得注册护士资格;③有急诊护理工作经历;④参加急诊护士学会举办的急救护理核心课程学****并通过急诊护士资格认证考试。日本、英国、瑞典、奥地利、丹麦等国家对急诊和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也有各自的具体要求。每个国家还对资格证书有效期做了具体规定。采用非终身制的资格审查机制能够促进护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与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推动临床急危重症护理工作向更高方向发展。如美国急诊和危重症护士执照有效期通常为5年,其间需通过不断获得继续教育学分来维持执照的有效性,否则执照会被取消或护士会被要求重新参加资格考试。日本护理学会规定每5年必须重新对临床护理专家、专科护士进行1次资格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实践(工作)时间、科研成绩、专科新知识学****情况。(二)我国急危重症护士培训与资质认证我国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逐步受到重视,发展迅速。急危重症护理学已是各高校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适于临床在职急危重症护士的各类继续教育项目也不断丰富。随着我国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逐步成为一种高层次的培训形式,被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医院所认可。《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中曾明确指出:要在2005-2010年分步8:..骤在急诊急救、重症监护等重点临床领域开展专科护士的培训工作。2007年卫生部组织中华护理学会及有关专家,针对临床护理技术性较强的5个专科护理领域研究制定了《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用于指导各地规范开展专科护理领域的护士培训工作,其中包括急诊、重症监护(ICU)两个领域的护士培训。急诊护士培训要求2个月,理论培训至少160学时,临床实践至少160学时;重症监护(ICU)护士培训要求3个月,理论培训至少160学时,临床实践至少320学时。此后,我国许多地区陆续开展了急诊和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国内对急危重症专科领域护士的教育主要以在职培训为主,2010年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全面启动后,急危重症护理领域的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practicenurse,APN)培养工作逐步走入正轨。我国急危重症专科护士资质认证尚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没有统一的资质认定标准,并且对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资质认证工作也未全面开展。2006年上海市护理学会牵头在上海市尝试开展急诊及危重症护士培训、考核与认证工作,对急诊科或ICU工作2年以上的注册护士,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培训后对考核合格者发放证书,以此作为从事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最基本证明。随着急危重症护理学科的发展,对专科护士的要求将进一步明确,急危重症专科护士资质认证体系也将不断健全与完善。9:..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是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为一体的急救医疗网络系统,既适合于平时的急救医疗工作,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也适合于大型灾难或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一、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环节与任务(一)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EMSS的首要环节,包括现场急救、呼救、转运途中的病情监护与抢救等。院前急救是在医院以外场所,在伤病员人院之前开展的初期救治,需及时抢救并安全运送伤病员至医院延续系统救治。院前急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减轻患者痛苦;稳定伤病情,防止再损伤;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快速、安全转送患者。(1)伤病员或第一反应者行为。(2)呼救受理与调度、咨询指导、联络指挥。(3)现场救护。(4)急救车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与处理。(5)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及协同抢救。(1)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外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它10:..代表院外急救服务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由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与急救站共同形成的急救系统网络化布局,其网点越密集,急救半径相对就越小,一般城区急救半径应小于5千米,农村急救半径也应在15千米内。(2)急救反应时间(emergencyresponsetime):是指急救单元接到急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所需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受急救半径、急救指挥通讯与运输设备的条件及交通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发达国家急救反应时间平均为6~8分钟,美国、日本、俄罗斯平均为4~6分钟,德国、英国平均为8分钟。我国一-般市区10千米以内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为10~15分钟,一些发达城市的急救反应时间可达10分钟以内。(3)专业人员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专业人员主要是指参与院前急救的急救中心(站)或医院的医务人员,其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直接影响抢救的成功率,对于院前急救至关重要。专业人员的急救知识与技能需不断更新,以适应院前急救发展的需要。(4)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程度:社会急救是指公众参与的现场急救,社会急救的发展重在提高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率。急救知识的普及能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西方发达国家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较高,美国公众基本急救技术普及率达90%,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的培训率可达总人口的25%,新加坡可达20%,而我国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情况极不乐观,很多城市和地区普及率达不到1%,公众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亟待普及。11:..(二)医院急诊科救护医院急诊科救护是EMSS的第二个环节,也是院内救护的首要环节,实施首诊负责制。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收各种急诊患者,对于来诊的伤病员经过急诊分诊对其进抢救和护理,并根据不同的病情作出立即手术、收住专科病房或ICU以及转院治疗等决策。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医院将为其提供快捷、高效的急诊绿色通道服务,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的原则,能迅速、及时投人抢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风险。(三)重症监护重症监护(intensivecare)是EMSS的第三个环节,是指对收治的各类急危重症患者运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现代化的监护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与护理,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ICU的收治对象原则上为各种急性、危重、可逆性疾病。综合性ICU一般设在医院内较中心的位置,并与麻醉科及手术科室相近,收治重大手术后需要监测、麻醉手术意外、重度创伤、急性呼吸衰竭、心搏骤停复苏后、急性中毒、休克等患者。各专科ICU则设在各专科病区内,主要收治各专科的危重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被U,脑血管意外患者被收入神经科ICU等。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一)国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急救医疗体系(emergencymedicalsystem,EMS),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救护及重12:..症监护于一体化管理。,尤其是在院前急救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保证了急救伤病员的快速安全转运,并建立了英-美院前急救模式。1948年英国政府即开始实行“国家卫生服务制”,覆盖急诊医疗。英国的急救站不仅为急救患者和意外事故的伤病员提供服务,而且负责转送非急症患者。国家对于紧急情况派出救护车有统的标准要求,即在接到呼叫后3分钟内出车,7分钟内到达事故地点。美国是最早完善EMS的国家,1973年国会通过了EMS法案,1976年完成了急救立法程序,建立了国家急救医疗网络,并相继建立了院前急救、现场与途中救护及重症监护体系。美国最早开展了空中救护,对普及急救知识教育也极为重视,要求警察、司机、消防队员、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和现场抢救、自救的培训,要求1/3以上的公众学会院前急救。-德院前急救模式不同于英-美模式,对于一般性急症患者的院前急救与英-美模式相似,但对于危重伤病员,其不仅重视伤病员的转运,而且更重视现场急救的实施。法国于1936年建立了EMS,院前急救统-一由EMS指挥,与消防部门]和全科医师密切配合,必要时派出由急诊专科医师或麻醉师、护士在内的医疗组,以及设备齐全的可移动ICU到达生命受到危胁的急诊或严重创伤患者处。法国的急救医疗网络覆盖90%以上的国土,13:..直升机覆盖半径为7~35千米,医务人员可在5~19分钟内抵达救护现场。德国急救中心归属红十字会组织和管理,大部分患者运送工作由红十字会完成,全国使用统一的“110”急救电话号码。无论是陆地救护、海上救护还是空中救护,救援工作都是高效的,直升机救护执行半径为50~70千米的急救任务,覆盖了近95%的领空。医务人员于5~20分钟可抵达灾难或事故现场,并保证20~45分钟内将伤病员送到医院。此外,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EMS也相当健全和发达。国际SOS急救援助公司总部设在日内瓦,现已在2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办事机构和急救中心,全球性的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急诊只是医院门诊的-个部门,院前急救基本没有,后来大中城市相继建立了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机构一救护站。1980年10月,国家卫生部正式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关于急救的文件《关于加强我国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总结了新中国急救工作的基本状况,提出建立、健全急救组织,加强急救工作,逐步实现现代化的一系列意见,将发展急救事业作为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随后,各地的综合医院相继正式成立急诊科并配备救护车开展院前急救,救护车从早期只有担架和简易出诊箱,逐步发展至配备抢救仪器设备的监护型救护车。急救工作从坐等患者来诊发展至现场急14:..救,并建立了日益完备的城乡急救组织,将院前急救中心(站)、医院急诊科(室)、重症或专科监护病房三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EMSS,全国统一了急救电话号码“120”。目前,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均设有急诊科,地市级城市均有急救中心或急救站,综合性大医院都建立了ICU,配备了一定的专业队伍,院内急救发展迅速,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各级医院普遍开通“绿色生命通道”,建立起以急救中心及急救站为主体的院前急救网络,使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有效衔接。部分地区实行医疗急救、公安、消防以及交通事故等报警系统的联动机制,一些发达城市还积极探索海、陆、空立体救援新模式,全国整体急救医疗网络不断完善。院前急救发展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克服了重重困难,使我国的院前急救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事实,目前我国院前急救的模式及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还需要不断完善与发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