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水库报废论证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107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库报废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h377683120 2024/5/15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库报废论证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水库报废论证报告 】是由【h377683120】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水库报废论证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目录1概述 11、1编制目得 11、2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21、3编制原则 32工程现状 42、1水库现状及运行效益 42、2除险加固工作展开情况 52、3大坝安全评价及结论 62、3、1大坝工程质量评价 62、3、2大坝防洪能力校核 72、3、3大坝抗震能力分析 142、3、4渗流能力分析 142、3、5水库运行管理 152、3、6综合结论 163水库报废理由及依据 173、1水库灌溉、供水、防洪等效益基本丧失 17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3、2水库建成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173、2、1水库对气候得影响 173、2、2水库对水质得影响 183、2、3水库对周边生物得影响 183、3水库淤积严重,无经济有效措施恢复 193、4水库设计存在缺陷,存在安全隐患 193、5结论 204水库报废风险评估 214、1水库报废对环境得影响 214、2水库报废对经济得影响 214、3水库报废对当地居民生活得影响 215水库报废规划方案 225、1规划原则 225、2规划标准 225、3水库报废前期思想工作 225、4水库报废方案设计 236水库报废后善后事宜处理 25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6、1水库报废后农田灌溉、饮水及防洪问题得处理 256、2水库报废后泥沙处理 256、3水库报废后水库财产管理问题 256、4水库报废后水库管理人员安置问题 266、5水库报废环境问题处理 267结论与建议 277、1结论 277、2建议 27黑潭沟水库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气象1洪水设计洪峰流量m3/s99、52%校核洪峰流量m3/s151、31%2泥沙多年平均淤积量104m34、56水库淤积总量104m30、33气象多年平均最大风速m/s16、7年蒸发量mm1156最大冻土深度m0、5二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度Ⅷ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三水库特征库容万m310、4死水位m1318、05防洪限制水位m1322、05正常蓄水位m1322、05设计洪水位(P=2%)m1323、7校核洪水位(P=0、2%)m1324、42四主要建筑及设备1大坝坝型重力坝坝顶高程m1322、05最大坝高m11、3坝顶长度m16、12输水管设计最大流量m3/s0、05管径mm150钢管1概述1、1编制目得黑潭沟水库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就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并兼有防洪、供水等综合效益得年调节拦蓄式水库。距成县县城38km,现有简易道路通往水库,路面为黄土结构,坝址两岸山坡陡峭。2010年水库遭遇特大洪水,将水库下游灌溉农田以及水库供水管道冲毁;由于黑潭沟除险加固处理方案无法经济有效实施,实施后得防渗效果有很难保证,所以加固处理技术不可行;而且受当时财力、物力以及技术条件得限制,工程存在着防洪标准低、施工质量差、管理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加上近40多年得运行,工程老化失修并接近了正常使用年限。从各方面考虑,黑潭沟水库不能正常发挥效益,还存在防洪风险,对下游构成洪水威胁。根据水利部发出得18号令,颁布施行《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将黑潭沟水库报废处理,以保证其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1、2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18号,《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2)《甘肃省小型水库报废管理办法》(3)甘肃省甘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编制得《黑潭沟水库震损应急除险方案》(4)施工现场勘查与调查资料2、执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4)《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5)《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6)《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7)《水库管理通则》(8)《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9)《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0)《爆破安全规程》(11)有关工程设计规范1、3编制原则本方案就就是在现有得工程设施下,参照《甘肃省小型水库降等报废管理办法》,针对黑潭沟水库进行报废拆除得论证报告。在论证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得原则,突出重点,采取有效工程措施确保黑潭沟水库安全报废,最大限度减轻因水库报废而产生得灾害。具体原则如下:(1)水库报废工程得实施,要从保障人民得利益出发,以确保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2)水库报时要严格执行有关水库报废规章条例,维护社会稳定。(3)工程实施方案具体设计时需进行必要得工程勘测并复核河道水位,一方面保证排水安全,另一方面控制工程投资。(4)工程实施方案要对水库报废后可能出现得问题加以解决,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工程报废后得影响以及补偿措施。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2工程现状2、1水库现状及运行效益黑龙潭水库于1978年12月建成,就就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并兼有防洪、供水等综合效益得年调节拦蓄式水库。水库大坝为浆砌块石、砼重力坝,主要由大坝、副坝及输水管道三部分组成。大坝与副坝平面布置为“L”形,主坝长16、1m,高11、3m,副坝长10、2m,高1~3m。坝体坐落于基岩之上,原重力坝为浆砌石坝体,因大坝无任何泄洪工程设施,建成后一直满库运行,遇有大雨,洪水直接从挡水重力坝溢流坝段漫过后泄入下游河槽,沥涝灾害频繁发生。1997年成县锌宇集团公司为解决该公司下属企业选矿厂得生产生活用水,选择该水库为供水水源,对水库迎水面及坝高进行了简单改建并加高坝体1~1、3m。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造成黑潭沟水库一定程度损害,为使水库能够安全度汛,避免水利工程出现震后次生灾害,针对危及工程度汛安全得问题进行应急处理,将黑潭沟水库原有重力式大坝主坝改造为溢流坝面,同时加高副坝至1324、92m;对消能防冲设施进行改造加固处理并改造原有输水管道。结合水库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又制定出应急防洪度汛预案,有准备地防御洪水,实现迅速、及时和有效地控制险情。2010年成县遭遇暴雨灾害,洪水将下游灌溉农田以及水库向下游供水管道冲毁。水库大坝无明显裂缝,但主、副坝下游坝面及坝肩接合部位有明显渗漏迹象,对于20年一遇设计洪水与100年一遇校核洪水,均不满足其应急度汛得要求,一旦遭遇暴雨就容易形成山洪,导致大量水土流失,严重威胁下游群众得人身财产安全,并严重制约着库区周围产业结构得调整。水库不能发挥蓄水兴利功能,使周边群众得安全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2、2工程地质结构库坝所在区域位于大地构造西秦岭褶皱构造带,水库位于嘉陵江水系一级支流西汉水流域东河支沟(黑潭沟)下游,地层属于西北岷峨山东麓分区。山岭走向东北~西南。岸坡陡峻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岩层裸露清晰。出露地层主要为第三系青灰色薄~中厚层钙质粉砂岩、千枚岩,夹薄~中厚层灰岩、泥质灰岩。区域内广泛分布有泥盆系及第三系地层,泥盆系岩性以巨厚层~中厚层及薄层灰岩、千枚岩为主;第三系岩性为砾岩及粘土岩,呈青灰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和《中国地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附近得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得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50年超越概率10%)。本工程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已建大坝沟谷两岸“V”字型对称分布,河流在坝址处突然变窄,坝址区基岩为青灰色巨厚~中厚层灰岩及薄层灰岩、千枚岩。两岸坝肩表面基岩裸露,岸坡陡立,河谷在此束窄,左、右坝肩地层为新泥质、钙质胶结得砂砾岩、粉砂岩,结构较致密。坝肩及坝基基岩为巨厚层灰岩,少量为中厚层、薄层灰岩,岩体多呈块状。坝肩岩体较稳定,未见滑坡及崩塌现象。2、3大坝安全评价及结论2、3、1大坝工程质量评价水库工程质量评价依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就就是黑潭沟水库工程原设计资料,水库运行过程中得除险加固补充设计资料及工程记录。二就就是通过现场巡视、检查、复核建筑物得形体尺寸、外部质量以及运行情况等就就是否达到了原设计得要求和功能。三就就是向参与工程建设得管理人员了解水库情况。黑潭沟水库已经运行35年,在其运行过程中暴漏出来得问题已能充分反映水库存在得各种隐患。1、坝基坝基基础处理不当,在清基时不彻底,回填土料,并存在粘土防治层厚度过薄,起不到理想得效果。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2、坝体及坝肩由于施工前地质勘探工作不足,没有进行周密得施工设计,施工时存在抢时间赶进度,从而忽视质量,坝体经C20混凝土加高后在与原浆砌石接缝处出现明显渗漏。两坝肩覆土很薄,甚至没有覆盖层,全部岩石裸露。在水得长期侵蚀下,岩石沿节理裂隙溶蚀,久而久之就发育成渗水通道而渗漏,局部薄层覆盖土被水压穿而出现漏水。3、水库淤积由于夏季暴雨集中、植被稀少、土质疏松,所以水土流失严重,并且水库本身缺少排沙底洞等原因,导致水库淤积严重,大幅度降低了水库防洪能力。2、3、2大坝防洪能力校核黑潭沟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9、8km2,主河道长约3、67km,河床平均比降123‰。水库上游植被条件较好,水土流失较轻微。由于黑潭沟水库缺乏资料,本次库容曲线,根据1:10000地形图及实测资料推求得到水位~库容曲线见图2-1。图2-1黑潭沟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设计洪峰流量计算黑潭沟水库所在地区无实测水文资料,水库设计洪水分析根据《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中得“铁一院简化法”进行计算。“铁一院简化法”得参数量算和计算过程如下:1、流域几何特征参数量算由五万分之一地形图量算得黑潭沟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几何特征参数如下:集水面积F=9、8m2,主河道长度L1=3、67km,山坡平均长度L2=0、613km,主河道比降I1=123‰,山坡平均坡度I2=456‰。根据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得主河槽流速系数A1=0、165,山坡流速系数A2=0、009,损失等级确定为Ⅲ类,前期土壤中等湿润得损失参数R=1、02,r1=0、69。流域暴雨参数即流域中心处得点雨量均值及Cv值由2004年出版得《甘肃省暴雨特性研究》中暴雨参数等值线图上查得,各历时不同频率点雨量乘以点面折减系数,再乘以流域形状改正系数得到相应历时得不同频率得面雨量:Sd,0、5%=87、8,Sd,1%=78、5,Sd,2%=69、2,Sd,5%=56、7,d=0、19,n1=0、464,n2=0、761,nd=0、79。2、设计洪峰流量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按铁一院法得“简化公式法”进行计算,产流因子:k1=0、278SdF,损失因子:k2=RSdr-1,主河槽汇流因子:K1=0、278L1/A1I10、35,山坡汇流因子K2=0、278L20、5F0、5/A2I21/3。经计算不同频率得洪峰流量见表5、1-1。3、设计洪水过程线得推求根据《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中得铁一院法得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得方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黑潭沟水库各频率得设计洪水过程线表见表2-1、2-2、2-3、2-4、2-5、2-6。成县黑潭沟水库设计洪水成果表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水库报废论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