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有时候感觉不到痛.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有时候感觉不到痛.doc

上传人:xcgwuh65 2018/1/18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有时候感觉不到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时候感觉不到痛?
挣脱枷锁的囚徒 医学硕士 | 2015年01月29日阅读(79957)
在战争主题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激烈战斗尤其是冲锋或者撤退逃跑过程中,战士中弹后并没有感觉到疼痛,而是在情况缓和后经过同伴提示才发现自己受伤的事实。
这可能是真的吗?
是的,这完全是可能的。虽然并非所有战斗中的中枪受伤都不会感觉到疼痛,但是的确可以出现这种情况。
这似乎有悖于我们的常识,在人们意识中,受伤与疼痛似乎是相伴而生不可割裂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疼痛?
我们都经历过疼痛,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说清楚疼痛到底是什么。按照疼痛研究国际联合会(IASP)有关人类疼痛的定义,疼痛是“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有关这种损害描述相关联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疼痛是人体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危险的、可以给我们身体造成损害的,警示我们远离和警惕这些事件。疼痛伴随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由可以强化我们经验和记忆。
疼痛是如何产生的?
疼痛的产生涉及几个环节,首先是伤害性刺激或者事件。我们知道,作用于身体的很多刺激是否能产生疼痛感取决于刺激的强度。比如,冷热刺激,只有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才会引发疼痛。这个限度标准就是造成组织损害,我们称之为伤害性刺激。
只有伤害性刺激才能激活组织中存在的伤害性感受器,也就是传统上所说的痛觉感受器,产生神经电信号。伤害性信息沿着神经纤维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后角(头面部则是三叉神经核),并逐级向上经过脑干、丘脑等皮层下神经核团,最终达到大脑皮层。
各级中枢神经都会对于这种伤害性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反应。比如,接收信号的脊髓神经元就与相应的运动神经元产生联系,向肌肉发出撤离或者躲避指令。例如,我们的手指被烧会不由自主缩回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疼痛反射。事实上,逃避反射是发生在脊髓平面的一种本能反射,这时信号并没有传入大脑,我们还没有感觉到疼痛,因此正确的叫法应该是伤害性刺激逃避反射。
当伤害性信息被传入大脑皮层,经过分析我们才产生疼痛感觉,包括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强度,以及厌恶或不愉快的感觉。
厌恶或不愉快的感觉的产生是经由皮质下人类情绪相关的杏仁核中继传到相关大脑皮层所产生。这种负面感觉的程度与疼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也就是说,只有当伤害性刺激信息传入到大脑皮层后才会产生疼痛感觉。动物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脊髓横断、或去大脑、去皮质动物都不会产生疼痛感觉。
所以,伤害性性刺激并非一定意味着疼痛,伤害是客观的,而疼痛只是中枢神经对于伤害信息处理后产生的诸多反应中的一种,而且是一种主观感觉。
疼痛的中枢神经调节
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个人之间、不同情况下疼痛体验是充满变数。客观存在的甚至是完全相同的伤害性刺激,在不同个体,不同情况下,比如不同情绪状态、注意力程度、过去的经验和记忆,以及许多其他因素都可以减轻或增强疼痛体验。
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多种疼痛调节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