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考点专项练习一
——数量关系之数学运算(一)
具体解析将于明天公布
一、典型题型——公式法
1、两数相除得3余10,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为143,则这两个数是多少?
,100
,28
,34
,45
2、992是24个连续偶数的和,问这24个偶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几?
3、假设地球上新生成资源的增长速度是一定的,照此测算,地球上的资源可供110亿人生活90年或供90亿人生活210亿年。为了使人类能够不断地生存下去,那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亿人?
4、四年级某班有45名同学,那么他们中至少几人在同一个月出生?
B. 6
5、在一次阅兵式上,某军排成了30一行的正方形方阵接受检阅。最外两层共多少人?
答案:
1、 A 2、 B 3、 A 4、 D 5、 B
二、非典型题型——方程法
1、某人工作一年的报酬是8400元和一台电冰箱,他干了7个月不干了,得到3900元和一台电冰箱。这台电冰箱价值多少元?
2、师徒两人共同加工170个零件,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3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1/4多10个。那么,徒弟一共加工零件多少个?
3、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去时每小时走5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走7千米,去时比回来多用了4小时。那么小明去时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0千米
,65千米
,70千米
,75千米
4、有两堆棋子,A堆有黑棋子350个和白棋子500个,B堆有黑子400个和白子100个,为了使A堆中黑子占50%,B堆中黑子占75%,需要从B堆中拿多少白子到A堆中?
5、小明在邮局买了若干张5分和13分的邮票,共花了1元钱,则小明买了多少张5分邮票?
答案:
1、 C 2、 D 3、 C 4、 D 5、 A
数字推理是我国目前所有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的必考题形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数字和基本数列的敏感程度,也是反映考生基本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增加这方面的练习也能有效的锻炼考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对图形推理和类比推理等一些题型的深度把握也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数字推理中应用到的三种思维模式。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三种思维模式中的第一种,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模式,那就是横向递推的思维模式。
横向递推的思维模式是指在一组数列中,由数字的前几项,经过一定的线性组合,得到下一项的思维模式。举个简单的例子。
5 11 23 47 ( )
根据横向递推的思维模式,思考方向是如何从5得到11,会想到乘2再加1,按照这样的思路继续向下推,发现,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再加1,于是找出规律,这里应该填95。
再举一例。
2 3 5 8 13 ( )
这个数列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基本数列,和数列。这一类数列是前几项加和会得到下一项。这里应该填8于13的和,21。
我们总结一下横向递推思维模式的解题思路特点,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指导下,我们总是习惯于在给出数列的本身上去找连续几项之间的线性组合规律,这也是这一思维模式的根本所在。
相较于横向递推思维模式,稍为复杂的就是纵向延伸的思维模式。他不再是简单的考虑数列本身,而是把数列当中的每一个数,都表示为另外一种形式,从中找到新的规律。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子。
1 7 36 ( )
注意这样一个数列,如果我们把36换成35的话,我们会发现,前后项之间会出现微妙的倍数变化关系,即后向除前项得到数列9 7 5 3,这里可以填上105。但这里时36的话就没有这样的倍数变化关系了。
那么我们可以用纵向延伸的思维模式,把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述,即,这里可以填125。
通过以上两种思维模式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总结出,实际上,数字推理这种题型的本质就在于考察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四则运算关系,考生只要能把握住这样两点,很多题目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当然,对于一个古典型数字推理来讲,横向与纵向只是其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位置关系,相对较为复杂的,是网状的位置关系,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到的,构造网络的思维模式。请大家看这样第一个例题。
2 12 6 30 25 100 ( )
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个题目,通过观察,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这里面每两项之间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