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江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4,980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方案.doc

上传人:艾米 2024/5/17 文件大小:4.8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江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方案 】是由【艾米】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江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方案江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方案(文字部分)修编背景1、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185号文件《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2、云南省政府批准成立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3、生态产业与旅游业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主导地位的提升;4、从99版总规实施的效果来看,城市建设只是在量上面有所变化,在质上面却没有大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根本问题。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1、西部大开发继续深入推进,有利于江川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云南省“两强一堡”战略的实施;3、滇中城市群的构建,江川地处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可以在更大空间范围寻求发展;4、江川地处“三湖”生态城市群的重心;5、玉溪“双百”现代宜居生态大城市建设思路的提出。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规划区范围1、县域规划范围为整个江川县,包括一街道办事处四镇两乡范围850平方公里。2、城市规划区江川县城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江川、江城、路居坝区及周边山体和两湖之间山体,。社会经济发展战略1、旅游带动战略;2、产业生态化战略;3、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农贸型安化乡以烤烟、玉米、油菜、豆类、洋芋及多种蔬菜、水果等为主的绿色生态种植为主的农贸型集镇。雄关乡以烤烟、玉米、油菜、豆类、洋芋及多种蔬菜、水果等为主的绿色生态种植为主的农贸型集镇。县域空间管制规划1、禁建区禁止建设地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首选地和重大基础设施预留地,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任何不符合资源环境保护要求的建筑必须限期搬迁。规划将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的核心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文保单位的重点保护区、大型市政设施通道控制带、坡度大于25%的山体等划入禁止建设地区。2、限建区规划将河湖湿地的绝对生态控制区、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防护区、行滞洪区、风景名胜区的非核心区、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区、文保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森林公园及经济林、坡度在15%~25%的山体及其它山体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程地质中需进行工程处理的区域、规划生态绿地等划入限制建设地区。3、适宜建设地区规划将禁止建设地区和限制建设地区以外的地区划为适宜建设地区。县域综合交通规划1、高等级公路:完善玉(溪)江(川)高速、江(川)澄(江)高速和江(川)通(海)高速,建设江华、晋(宁)江(川)高等级公路,加强江川与晋宁、昆明、华宁、弥勒的联系。2、省道:S214西北过前卫镇、江城与昆明、晋宁相连,南与通海相连。3、县道:规划提升联系各乡镇、各主要景区道路等级至二级。具体有三湖一海公路(江川段)、县城—螺蛳铺—海门—江城、县城五岔路口—前卫—安化,螺蛳铺—路居—华宁海镜,路居—雄关—江华高速,县城五岔路口—九溪—玉溪等。4、乡道:改造现有乡道,服务广大农村。县域产业发展规划1、“两环”(1)环抚仙湖明星——小凹文化旅游圈(2)环星云湖水乡文化旅游开发区2、“五区”即大街、江城、路居、前卫、九溪五个产业片区。旅游发展布局规划形成“一城两环三廊五片区”的总体布局。“一城”:云湖国际湿地生态城“两环”:一是环抚仙湖明星至小凹文化旅游圈,以古滇青铜文化旅游和抚仙湖自然生态风光休闲度假旅游为主体;二是环星云湖水乡文化旅游圈,以星云湖的自然生态风光和鱼文化为主体,开展“开渔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完善各种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三廊”:为整合联动周边区域旅游的发展,围绕江川建设“江(江川)—澄(澄江)—呈(呈贡)”、“江(江川)—玉(玉溪)”、“江(江川)—华(华宁)”三条旅游走廊。“五片区”:为孤山—阳光海岸综合旅游区、李家山古滇文化休闲体验区、棋盘山—野牛大山片区、星云湖水上娱乐休闲旅游片区、九溪生态旅游片区。第二部分城区规划城市发展方向江川县城的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以向西、向西北缓坡地为主要,适度向北和向南发展,控制向东基本农田区域发展。空间发展策略“极化中心、组团推进、保护资源、产业优先”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规划总体形成“三轴三区”城市空间结构,具体形成“一核六心六轴七组团”的城市功能布局。“三轴”:规划将现状穿越城市的玉江、江通、江澄过境交通改迁到城市外围,形成以玉江大道、江通、江澄公路城区段为主干道的发展主轴,加强城市与外围经济的联系。“三区”:规划结合江川城市所处地形由湖滨——平坝——缓坡地——山地的分布情况及城镇上山政策发展引导,形成城市由东到西的滨湖旅游度假休闲区、坝区城镇发展区、山地城镇发展区三个主要功能分布区。“一核”:结合现状在坝区城镇发展区的中部五岔路口区域依托古滇国文化城等项目形成的江川城市商业核心。“六心”:在除东南部保留伏家营组团外六个功能组团内部形成的组团中心,它们分别是滨湖湿地旅游度休闲假组团内的旅游服务中心、老城更新改造组团内的老城传统服务中心、老城更新改造组团与南部组团间的体育中心、中部组团内的行政文化中心、龙泉山生态工业园组团内的服务中心、城镇上山综合组团内以紫红坝为景观核心的综合服务中心,各中心统领引导各组团的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