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2024-2023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格式:pdf   大小:1,249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2023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4/5/18 文件大小:1.2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2023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2023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2023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一(上)()、加速度、,两条曲线为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速度-时间图像,已知在?时刻两2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a车在后,b车在前1B.?时刻a、b车也相遇1C.?~?时间内a、,,电灯用三段轻绳悬于两墙壁之间,保持O点及OB绳的位置不变,而将绳端A点(??绳足够长)缓慢向上移动,则(),汽车通过绳子绕过定滑轮连接重物M一起运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已知重物M以v匀速向上运动,连接汽车的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汽车的速度用?表示。汽则()第1页,共14页:..A.?=??????B.?=,?=30°,滑雪运动员从斜坡的起点A以?=5√3?/?的初速度水平飞出,,重力加速度g取10?/?2,则运动员从A点运动至B点的时间为()√?C.?,A、B球通过轻绳相连,A球用轻弹簧悬挂于天花板,开始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球质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A、B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0、,A、B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同一点,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的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球A、B的(),共14页:..,垂直电梯有一个“轿厢”和一个“对重”通过钢丝绳(曳引绳)将它们连接起来,钢丝绳通过驱动电机(曳引机)的曳引带动使电梯“轿厢”和“对重”在电梯内导轨上做上下运动,某次“轿厢”向下做匀减速运动,则()A.“轿厢”处于失重状态B.“对重”处于失重状态C.“对重”“对重”,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滑块上滑过程的???图像如图乙,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cos37°=,重力加速度g取10?/?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5?/?,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6??、?=4??的木块A、B,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水平轻绳相连,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A、B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8N,当木块B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后,重力加速度g取1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时,?=12?时,?=30?时,,?=25?、角速度?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塔轮自上而下有三层,每层左右半径之比由上至下分别是1:第3页,共14页:..1,2:1和3:1(如图乙所示)。左右塔轮通过不打滑的传动皮带连接,并可通过改变传动皮带所处的层来改变左右塔轮的角速度之比,实验时,将两个小球分别放在短槽的C处和长槽的?(或?)处,A、C分别到左右塔轮中心的距离相等,B到左塔轮中心的距离是A到左塔轮中心距离的2倍,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分别随变速塔轮一起匀速转动,槽内的球就做匀速圆周运动。横臂的挡板对球的压力提供了向心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套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请回答相关问题:(1)在某次实验中,小吴同学把两个质量相等的钢球放在B、C位置,将传动皮带调制第一层塔轮,转动手柄,观察左右标出的刻度,此时可研究向心力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2)若传动皮带套在塔轮第三层,则塔轮转动时,A、C两处的角速度之比为______;(3)在另一次实验中,小吴同学把两个质量相等的钢球放在A、,转动手柄,则当塔轮匀速转动时,左右两标尺的露出的格子数之比为______。“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轻绳的张力可以通过力传感器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g取10?/?2。第4页,共14页:..(1)此实验装置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小车和车中砝码总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此实验装置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平衡摩擦力;(2)在验证“质量一定,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小车的加速度a和力传感器示数F的关系图如图乙,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实验过程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图中O、A、B、C、D、E、F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甩动手腕,,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A时,绳恰好断掉,如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2L,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L,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9mg,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求:(1)为使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作完整的圆周运动,小球过最高点B时的最小速度;(2)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3)绳断后,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A的水平距离。,质量?=2??,足够长长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4??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以初速度?=6?/?从左端滑上长木板B。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0重力加速度g取10?/?2,不计空气阻力,求:(1)物块A刚滑上长木板B时,物块A和长木板B的加速度大小;(2)物块A和长木板B最终的共同速度大小;第5页,共14页:..(3)物块A从滑上长木板B到两者共速过程中A、B的位移大小。,其中AB段是水平的,长度?=4?,BC段是倾斜的,长度???=5?,倾角为?=37°,AB和BC由B点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物??体通过圆弧速度大小不变),传送带以?=4?/?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10?/?2。现将一个工件(可看作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点,求:(1)工件刚放在水平传送带上时的加速度大小;(2)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3)从刚被放上开始,经过多少时间工件运动至斜面上距B点3m处。第6页,共14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速度、加速度是矢量。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错误;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反,也可能相同,故B错误;C、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可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故C正确;D、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始终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速度、加速度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根据合运动的加速度与初速度的关系分析合运动的性质。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明确摩擦力方向的特点,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关系。2.【答案】A【解析】解:AB、???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题意可知,在?时刻,两车相遇,2由图像得,在?~?时间内,a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则a的位移大,可知?时刻,a车在121后,b车在前,故A正确,B错误;C、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时间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则a的平均速度大于12b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车的加速度也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故选:A。???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像求解两车的位移,进而得到两车的位置;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切线斜率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本题考查???图像,解题关键是知道???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3.【答案】C【解析】解:以O点为研究对象,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知:绳子AO和BO拉力的合力等于电灯的重力mg,保持不变,作出绳子AO在不同位置两个拉力的合成图,如图所示:第7页,共14页:..由图看出,绳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绳OB的拉力逐渐减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以O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作出绳子AO在不同位置两个拉力的合成图,根据图象分析各力大小的变化。本题中O点受到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OB绳子上拉力方向不变,竖直绳子上拉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对于这类三力平衡问题可以利用“图解法”进行求解,即画出动态的平行四边形求解。4.【答案】B【解析】解:根据运动的分解将汽车的速度分解,如图所示:物块的速度为?=??????汽解得:?=汽?减小,?减小,故汽车做减速运动,故ACD错误,B正确;汽故选:B。将汽车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沿绳子方向的速度等于物块M的速度,从而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本题主要考查关联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会对汽车的速度进行分解,知道汽车的速度是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速度的合速度。5.【答案】A【解析】解: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2水平位移:?=??0tan?===2×53×√3√解得运动员从A点运动至B点的时间为:?==3?=1?,故A正确,BCD错误。10故选:A。第8页,共14页:..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做平抛运动,根据下落的高度?=和水平位移?=??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0正切,求飞行的时间。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是运动的分解法,要掌握两个分运动的规律并能熟练运用,当运动员落在斜面上时,要抓住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6.【答案】B【解析】解:AB、设两球的质量均为m,剪断细绳前,对A和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弹簧弹力?=2??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发生突变,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故A错误,B正确;CD、设弹簧形变量为x,劲度系数为k,剪断轻绳后,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剪断瞬间,A的弹簧弹力大于重力,A向上做加速运动,弹簧形变量x减小,弹力kx减小,加速度减小,A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时,加速度为0,速度达到最大值,A继续向上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合力向下,A向上做减速运动,弹簧形变量x减小,弹力kx减小,加速度增大,A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CD错误。故选:B。剪断轻绳前,对A和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弹簧弹力,剪断轻绳瞬间,弹簧弹力不发生突变,分别对A和B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剪断轻绳后,对A受力分析,根据胡克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判断A的运动情况。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运动情况,注意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发生突变。7.【答案】D【解析】解:C、对其中一个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受重力,绳子的拉力,由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故合力提供向心力;第9页,共14页:..将重力与拉力合成,合力指向圆心,由几何关系得,合力:?=??tan?;由向心力公式得到,?=??2?;设球与悬挂点间的高度差为h,由几何关系,得:?=?tan?;解得:,与绳子的长度和转动半径无关,与高度h有关;而两球圆周运动到悬点的高度相同,则有?=?;故C错误;??A、竖直方向有:?cos?=??,解得:?=,所以线对A球的拉力小于对B球的拉力,故A错误;B、由?=?2?,角速度相等而转动半径?>?,则向心加速度?>?,故B错误;????D、因两球角速度相等,由?=??,两球转动半径?>?,则线速度?>?,故D正确;????故选:D。通过受力分析找出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来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法列式即可求出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线速度的大小关系。在分析匀速圆周运动问题,通过受力分析找出向心加的来源是关键与突破口,同时要掌握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产的关系。8.【答案】BD【解析】解:A、当“轿厢”向下做匀减速运动时,“轿厢”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C、“对重”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C错误;D、“对重”失重,所以曳引线受到的拉力小于“对重”重力,故D正确。故选:BD。当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据此分析即可。本题考查了超重、失重的问题,关键是物体判断超重、失重看加速度的方向,不是看物体的运动方向。9.【答案】AD【解析】解:A、由图乙可知木块加速度大小为?=||=||?/?2=10?/?2故A正确;B、木块在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sin?+???cos?=??代入数据解得:?=;C、木块在下滑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sin?????cos?=??′代入数据解得:?′=2?/?2上升位移为?==?=5?第10页,共14页:..则下滑位移为?′=5?由位移-时间公式得?′=?′?′2代入数据解得:?′=√5?则木块返回出发点时间为?=?+?′=1?+√5?=(1+√5)?0故C错误;D、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5?/?=2√5?/?故D正确。故选:AD。由速度-时间图像求出加速度;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动摩擦因数;运用运动学公式求出下滑时间和回到出发点的速度大小。本题考查的是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的结合,注意木块上滑和下滑时摩擦力的方向不同。10.【答案】BCD【解析】解:A、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4×10?=8?,因?=5?<??????,所以B静止,轻绳张力为0,A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共2个力,故A错误;????B、AB整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6+4)×10?=20?,因为????????=12?<?,所以AB整体静止,因?=12?>?,所以B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对B,有?+?=?,解得轻绳张力:?=4?,故B正确;????C、当?=30?时,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有?????????=??,联立解得:?=18?,则轻绳刚好被拉断,故C正确;??D、轻绳张力为?=15?时,对A,有?????=??,对整体有???(?+?)?=(?+?)?,??????联立解得:?=25?,故D正确。故选:BCD。当?=5?时,先求出B的最大静摩擦力,判断B的运动状态,再分析A的受力情况。当?=12?时,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求轻绳张力。当?=30?时,对整体,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绳的弹力,再判断轻绳是否被拉断。轻绳张力为15N时,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再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求F。本题是连接体问题,关键在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正确的受力分析,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相结合处理比较简洁。11.【答案】C1:31:4【解析】解:(1)小吴同学把两个质量相等的钢球放在B、C位置,将传动皮带调制第一层塔轮,则角速度和质量相等,所以可研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半径的关系,故AB错误,C正确;故选:C。第11页,共14页:..(2)根据?=??,若传动皮带套在塔轮第三层,则塔轮转动时,A、C两处的角速度之比为1:3;(3)根据?=???2,由于传送带传动皮带位于第二层,可知角速度之比为1:2,则左右两标尺的露出的格子数之比为1::(1)?;(2)1:3;(3)1:4。(1)该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根据题意分析解答;(2)(3)根据向心力之比求出两球转动的角速度之比,结合?=??,根据?=???2解得左右两标尺的露出的格子数之比。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即要研究一个量与另外一个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其它量不变。知道靠皮带传动,变速轮塔的线速度大小相等。12.【答案】【解析】解:(1)小车受到的拉力通过传感器测量,不需要小车和车中砝码总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实验探究的是加速度和合力的关系,故需要平衡摩擦力;(2)拉力为零时,小车加速度为正值,说明平衡摩擦力过度;(3)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为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10?2?/?2=?/?2故答案为:(1)不需要,需要;(2)平衡摩擦力过度;(3)。(1)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判断;(2)根据平衡摩擦力判断;(3)根据逐差法求小车的加速度。本题考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要求掌握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装置、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13.【答案】解:(1)为使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作完整的圆周运动,小球过最高点B时有:??=解得?=√??1(2)设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最低点有:????=??解得?′=√8??(3)绳断后,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联立解得:?=4?答:(1)为使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作完整的圆周运动,小球过最高点B时的最小速度为√??;(2)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为√8??;(3)绳断后,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A的水平距离为4L。第12页,共14页:..【解析】(1)为使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作完整的圆周运动,小球过最高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2)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答;(3)绳断后,根据平抛运动规律解答。本题综合了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两个运动,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答案】解:(1)物块A刚滑上长木板B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有???=??,解得:?=2?/?2????对B有???=??,解得:?=4?/?2????(2)设物块A和长木板B最终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代入数据解得:?=4?/?(3)对A,由动能定理得:?????=-??对B,由动能定理得:????=?0??代入数据解得:?=5?,?=2???答:(1)物块A刚滑上长木板B时,物块A和长木板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2?/?2、4?/?2;(2)物块A和长木板B最终的共同速度大小为4?/?;(3)物块A从滑上长木板B到两者共速过程中A、B的位移大小分别为5m、2m。【解析】(1)物块A刚滑上长木板B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块A和长木板B的加速度大小;(2)物块A在长木板B上滑动的过程,两者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求最终的共同速度大小;(3)对A与B,分别利用动能定理求物块A从滑上长木板B到两者共速过程中A、B的位移大小。解决本题的关键要A与B组成的系统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对单个物体运用动能定理时,位移的参照物必须是地面。15.【答案】解:(1)工件刚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加速度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1解得:?=??=×10?/?2=5?/?21(2)设工件经?时间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则有:?==?=?11此过程工件的位移为:?=??2=×5×?=?111此后工件将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至B点,用时为:?==?=?2所以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12(3)设工件沿传送带上升的最大距离为s。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第13页,共14页:..??sin?????cos?=??由运动学公式有?2=2??联立解得:?=2?/?2,?=4?设经过?时间工件第一次运动至斜面上距B点?=3?处。3则?=???3解得:?=(2+√7)?,或?=(2?√7)?,舍去。33则从刚被放上开始,经过?=?+?=?+(2+√7)?=(+√7)?工件第一次运动至斜面上总13距B点3m处;设工件经过?时间运动到最高点,则?==?=2?44在最高点,因为??sin?>???cos?,所以工件不能停在最高点,会沿传送带下滑。设从最高点到第二次至斜面上距B点3m处时间为?。5则???=代入数据解得:?=1?5所以从刚被放上开始,经过?=?+?+?=?+2?+1?=?工件第二次运动至斜面上距总245B点3m处。答:(1)工件刚放在水平传送带上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2;(2)?;(3)从刚被放上开始,经过(+√7)??时间工件运动至斜面上距B点3m处。【解析】(1)工件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2)由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工件与传送带时所经历的时间,由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再求工件匀速运动的时间,从而求得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3)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工件在倾斜传送带上运动的加速度,由位移-时间公式计算工件运动至斜面上距B点3m处所用时间,从而求得总时间。本题的关键要分析清楚工件的运动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各个过程的加速度,再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第14页,共14页

最近更新

银行新柜员工作心得(3篇) 5页

市场部绩效方案 5页

山西省撤县并县方案 5页

2024年关于劳务合同模板十篇 40页

2024年关于助人为乐表扬信(精选9篇) 7页

大学美食文化节策划书(3篇) 15页

大专生的自我鉴定500字(模板九篇) 10页

奖教奖学方案 5页

商场营业员年终工作总结1500(三篇) 11页

员工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十五篇) 30页

参观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三篇) 9页

升旗仪式演讲稿大学(5篇) 9页

2024年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 148页

2024年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 148页

2024年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63页

2024年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 147页

2024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60页

2024年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 62页

学广告设计好还是室内设计 3页

2024年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61页

2024年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62页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100题含答案【新】 14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全.. 121页

国内沉浸式教学综述范文 6页

辍学生家访情况记录表 3页

GB17167-2022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标准(d.. 13页

《英语词汇速记大全2——词形记忆法-俞敏洪[6.. 51页

工地实习总结ppt课件 11页

新修观世音菩萨仪轨-早晚课普修 9页

管理沟通论文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