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2024年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通用17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45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通用17篇).docx

上传人:mama1 2024/5/18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通用17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通用17篇)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通用17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通用17篇)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1 活动名称: 我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收陌生人的礼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 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活动准备: 布置两个场景,分别为“幼儿园”“花园小区” 活动过程: 一、营造情景,真情体验。 (一)幼儿园里的陌生人 1、真情讲述,故事导入。在“幼儿园”场景中,XX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人来接,这时来了个陌生人,这名小朋友跟陌生人走吗?(引出课题) 2、互动表演,真实流露。请幼儿参与,教师扮“陌生人”与幼儿对话,引诱幼儿跟随“陌生人”走。 (二)社区里的陌生人 1、转换场景,扩展感知。教师在“花园小区”场景中,再次讲述故事:XX小朋友搬了新家,在楼下玩完后,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这时又来了一个陌生人,陌生人带走小朋友了吗? 2、利用资源,真情表演。幼儿与假扮的陌生人对话,陌生人拿出礼物哄骗幼儿,观察幼儿的反应。 二、经验分析,情感升华 小结幼儿的表现:向幼儿提问? 1、什么是陌生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为什么? 3、“陌生人”要带你们走,你们应该怎么办? 三、游戏巩固,行为强化。 1、游戏《不跟陌生人走》 幼儿随着音乐走在小路上,突然遇到陌生人,小朋友是怎么办的?(集体表演) 2、表演后,继续在小路上走,自然结束。 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独自玩耍或独自在家时不跟陌生人走,不给陌生人开门。 2、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不跟陌生人走》。 2、事先让幼儿理解“陌生人”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认识陌生人。 1、教师:你们知道什么是陌生人吗? 小结:陌生人就是我们不认识的人,陌生人不一定都是坏人,也有好的陌生人,当我们遇到陌生人时,跟我们说话或吃东西是,不管她是好的或是坏的,我们都要有礼貌的拒绝。 2、老师这里有两个小朋友叫丽丽和齐齐,她们也遇到了陌生人,看看她们是怎么办? 二、看录像《不跟陌生人走》。 1、教师:丽丽一个人在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这一次,丽丽没有直接开门,而是从猫眼里往外看,门口站着一个陌生的阿姨,来人急匆匆地说:“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爸爸叫我带你去玩,你快跟我去医院吧!”丽丽正想开门,但他一想说:“谢谢阿姨,我还是先打个电话给妈妈吧!” 2、教师:丽丽独自在家时,听见了敲门声,他去开门了吗?他是怎样做的?他是怎么说的?他为什么这么做? 小结:当我们小朋友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我们不能给他开门,应该有礼貌的拒绝陌生人。 三、看幻灯(一)《不跟陌生人走》。 1、教师:丽丽一个人在楼下玩,一个陌生人走过来对他说:“小妹妹,这包糖送给你吧!你想吃冰淇淋吗?我带你去买,走,跟我走吧!” 2、教师:丽丽能跟这个人走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告诉丽丽应该怎么办。那你们觉得丽丽应该对陌生人说什么?谁来告诉丽丽该怎么办? 小结:陌生人的东西不能随便乱吃,不管她是好意还是恶意,。 四、看幻灯(二)《不跟陌生人走》。 1、教师:奇奇在公园里和妈妈走散了,急得哭了起来,一个陌生人走上前说:“小弟弟,我带你找妈妈吧!” 2、教师:奇奇能跟这个陌生人走吗? 3、教师:请你和小朋友商量一下,如果你碰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找谁帮忙? 怎样区别公园的工作人员?(可以找公园的工作人员帮忙,或是找警察叔叔帮忙) 五、师幼共同小结。 1、在生活中我们小朋友有没有遇到陌生人?你是怎么做的? 2、小结:有时,爸爸妈妈因为有事而让你们独自玩或是独自在家,小朋友如果碰到陌生人和自己说话、给自己好吃的东西,邀请自己玩时,不管陌生人说什么,都不能跟陌生人走。 活动延伸: 幼儿讲一些相关的故事,让幼儿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提高自我保护的主动性。 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模拟体验离园情景,知道老师叫到名字,再站起有礼貌地离班。 活动准备: 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师扮演,零食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体验:陌生人走进班里来接小朋友 陌生人:我接毛毛和东东。 这两名小朋友坐着不动,只是怀疑地看着陌生人。 陌生人:我是你们妈妈的同事,我带来了许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给你们,好吗?(陌生人拿出几个包装漂亮的巧克力、薯片等食品)这时。毛毛和东东看到食物后马上站起来,走向陌生人。又有四五个小朋友也跟着走向陌生人,还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 陌生人:还有谁想跟我们一起走?我们还要去游乐场玩呢!(又有两个小朋友站起来、跟随陌生人往外走。) 教师:(拦住)你们干什么去啊?你们认识她吗? 幼儿摇摇头。 教师:这位阿姨,你知道这些小朋友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吗?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师:你知道小朋友们的家住在哪里吗?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师:这位阿姨不认识你们的妈妈,不知道你们的家住在哪里,你们还能跟她走吗? 幼儿:不能(小朋友们纷纷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2、提问引导 教师: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妈妈。 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家。 幼儿:我妈妈说:坏人会把小孩卖到农村,不让回家。 教师:阿姨要是给你们糖吃,你跟她走吗? 幼儿:不走。 幼儿: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药。 教师:阿姨带你们去游乐场玩,你去吗? 幼儿:不去。 3、小结 教师: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来接时,小朋友千万不要跟他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带我们去游乐场玩儿,我们也不要跟着走,我们要等谁来接才走呢? 幼儿:等爸爸妈妈来接。 教师:对!只有等到爸爸妈妈或家里人来接才能走。爸爸妈妈没来的时候不要着急,要跟老师在一起。如果爸爸妈妈们都来接时,你们也不要着急,要等老师看到你的爸爸妈妈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离开座位去找爸爸妈妈。 4、教师自然引出儿歌《妈妈没来我不急》,引导幼儿一起朗诵。 5、幼儿模拟体验离园情景。等教师念叨小朋友的名字后才能站起来离开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戏。活动自然结束。 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教学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能随便和陌生人走。 2、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料及和掌握与陌生人交流的方法。 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课件《聪明的喜羊羊》 2、音乐《喜羊羊和灰太狼》 3、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 4、巧克力、喜羊羊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喜羊羊和灰太狼》音乐,导入幼儿喜欢而且熟悉的音乐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放松愉快的投入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听着好听的喜羊羊音乐入场,和教师一起做小律动。 2、幼儿观看课件《聪明的喜羊羊》。 引入动画片中幼儿熟悉的`灰太狼形象,使幼儿理解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 (1)慢羊羊村长要带小羊们去干嘛?慢羊羊在出发前对小羊们说了什么话? (2)看看画面中谁藏在草丛里?你们认识它吗? (3)画面中的灰太狼想干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明白《聪明的喜羊羊》的`做法是什么,讲明本次活动的主题。 (1)灰太狼靠近小羊的时候,谁和灰太狼说话了? (2)灰太狼用什么吃的把懒羊羊带回了家?懒羊羊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吗? (3)如果陌生人给你巧克力或者糖果的时候,你能不能要?为什么? (4)我们可不可以像懒羊羊一样跟着陌生人回家呢? 4、教师引导幼儿理解,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不能和陌生人说话,不能吃陌生人给自己的东西,更不能随便就和陌生人回家了! 四、情境练****遇见陌生的阿姨》。 1、教师请陌生阿姨进教室,情境带入,丰富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实战经验。 (1)阿姨走进教室,对班里的一位小朋友说:你长得真可爱,阿姨请你吃果冻好吗? (2)此时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能不能接这位陌生阿姨的东西?你应该怎么回答? (3)陌生阿姨继续问下一个幼儿,阿姨带你去好玩的地方玩好吗?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自己是否认识这位阿姨,能不能相信她说的话?可不可以和这位阿姨离开?你该怎么跟阿姨说呢? 五、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真的很棒,完成了我们的考验。知道外出时千万不要离开集体和***,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喜羊羊很高兴,给我们带来了好听的歌,我们在歌声中和老师们说再见了! 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保护自己。将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的伤害,为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设计了《不跟陌生人走》活动。从教育角度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力度。 活动目标 1、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 2、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培养幼儿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树立防范意识,学****自我保护的方法。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