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10.《阿房宫赋》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12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10.《阿房宫赋》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4/5/18 文件大小:1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10.《阿房宫赋》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职语文拓展模块10.《阿房宫赋》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职语文拓展模块10.《阿房宫赋》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十阿房宫赋练习与思考一、从结构和章法的角度看,文章分为哪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着重从哪些方面铺叙阿房宫?哪些地方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答案:文章可分为前后两部分。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铺叙描写,重点内容是表现阿房宫宏大的建筑规模、建筑格局,内部建筑形制、风格及数量等。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大胆地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阿房宫的宏伟瑰丽。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紧承“出”字,以夸张手法总写阿房宫的规模。上句言其广,下句言其高。“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极言建筑物数量之多。“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几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歌舞之盛(歌喉吐暖,舞袖生风,以至改变了气候)。二、“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作者只是写了一个阿房宫,为什么却能发出这样的感慨,你是怎样认识的?答案:可联系作者借古讽今、以史为鉴的写作意图来谈。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影射现实,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写阿房宫的目的是通过描写阿房宫宏大的兴建规模及其奢靡的宫内生活,直至最终毁于一旦,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发出了警示,希望李唐王朝能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表现了一个封建时代有责任感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三、借古讽今、以史为鉴历来是文人墨客讽喻现实、表达爱国情感的重要手段,本文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请找出本文中体现这一特点的语句并准确理解。答案:杜牧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希望他们不要重蹈覆辙。“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既指出六国与秦的所以亡,又指出倘能“各爱其人”,:..就不会亡。这才将笔锋转向“后人”一主要是当时的统治者,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这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作者显然是借古讽今,希望当朝统治者能以史为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行文至此,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成功地表现了他的创作意图。结句更有言尽意不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