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2024例文.pdf

格式:pdf   大小:1,57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2024例文.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4/5/18 文件大小:1.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2024例文.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2024例文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2024例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2022例文备课程大纲,使其明确掌握本调和的教学目的、每个章节的具体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等)、本课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核心技能课,还是为实现核心技能课目标打基础的或起辅助作用的课)。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2021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2021例文1教学目的:,会读、会写数字3,数学-3的认识。,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掌握3的组成。。教具、学具准备:3的主题画挂图、绒板、计数器、小棒、点子图、方木块、1和2的`数字卡片,2和3的组成。学生准备3根小棒,1、2、3的点子图。教学过程:一、。提问:"这是几?""2和1比,准大?2大于几?"。提问:"1和1组成几?"让学生举点子图。二、。(l)出示主题画挂图或让学生看教科书第9页工人生产电视机的一面。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提问:"图上的工人阿姨在做什么?你们喜欢看电视吗?""图上有几位工人阿姨在生产电视机?":.."图上还有什么东西的数量也是3?"(2)学生操作。提问;"拿出3根小棒,举起来给我看一看。"学生拿出以后,教师给予肯定,让学生把小棒放在桌子上。教师出示绒板,上面贴好一个三角形,告诉学生这个图形叫三角形。提问:"谁能用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摆。如果有的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摆。"数一数,你摆的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教师:刚才我们认真观察了主题图画,数出画上有3位工人阿姨,有3台电视机;又用3根小棒摆了一个三角形,这些人和东西的数量都可以用3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板书"3"。。教师手指黑板上的3字,提问:"谁认识这是几?""我们一起来看看3的字形像什么?"老师指出3的字形像耳朵。领读两遍3字。。①出示计数器。教师边说边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两个珠子,再拨一个珠子,小学数学教案《数学-3的认识》。提问:"先拨两个珠子,再拨一个珠子,一共拨了几个珠子?""2个珠子添上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3个珠子去掉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②学生操作。先摆2根小棒,再添1根小棒,一共摆了几根小棒?请一名学生回答:"2根小棒添上几根小棒是3根小棒?"③出示绒板。教师在绒板上贴点子图,先贴1个点子,提问:"这是几个点子?"学生回答后,教师在1个点子的图的下面写1。再分别贴出2个点子和3个点子的图,并在点子图的下面分别写2和3。教师:现在这3个数排好队了,请一个小朋友按顺序把这3个数:..读一读。再提问:"按照数的数序,2的后面一个数是几?2添上几是3?""3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去掉几个是2?"。①出示方木块。左边摆3块,右边摆2块。提问:"左边有几块方木块?右边有几块?"板书:"32""3和2比,谁大?"教师:3和2比,3大。也就是3比2大,那么我们可以在3和2中间写一个大于号,开口朝着3,边说边写出"3>2"。提问:"这个式子表示3大于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个式子就读作3大于2。带领学生读两遍。②出示方木块。左边摆2块,右边摆3块。提问:"左边有几块方木块?右边呢?"板书:"23"。"2和3比,是2比3大还是2比3小?"教师:2比3小,那么我们在2和3的中间也可以写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尖的一边对着较小的数2,边说边在2和3的中间写一个"<"。指"2<3",这个式子表示2比3小,读作"2小于3"。领读两遍。。让学生摆出3根小棒。提问:"你能把这3根小棒分成两堆吗?"学生动手分,教师注意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同时说明每个人分的不一样没有关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当学生回答左边摆2根右边摆1根时,教师板书"21";当学生回答左边摆1根右边摆2根时,教师板书"12"。教师:刚才大家分小棒分得很好。从分小棒可以看出,3可以分成2和1,3还可以分成1和2,也就是2和1组成3,1和2也可以组成3,同时把前面板书写成和。领读,3可以分成2和1,2和1组成3。领读,3可以分成1和2,1和2组成3。。:..教师边说边在四字格中示范"3"的写法。3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里,要一笔写成,3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上半圆稍小些,下半圆稍大些,口向左开。带领学生照着黑板上的"3"字书空两遍。让学生在桌于上用手指空写3,把笔顺练熟。让学生在教科书的写数字练习格里练习写3。三、、2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着猫图,然后问学生:图里画了几只小猫?学生回答以后,再让学生在图下面的括号里写1。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想每个括号里应该填几,再集体订正。第2题的教学方法可以参考第及题的做法。。先按虚线描1、2、3,再独立写。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2021例文2教学目标:。、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整时与半时的区别,半时的两种写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整时的认识。二、创设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小红什么时刻起床了呢?生:7时。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师:现在小红都上学去了,丽丽还在睡觉,现在又是什么时刻了?这时,有部分同学已认识了半时,能说出七时半了。导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认识半时吧。:..三、观察发现,:00—8:30①分针的位置师:(课件出示8时的钟面)这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认的?师:大家仔细观察,分针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再看一遍,看仔细了,分针所在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分针以前指着12,现在指着6了)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多请学生说一说分针现在所在的位置,有助于学生对半时的记忆)师:当分针指着6时。我们可以用几时半来表示。那到底这是几时半呢?再接着观察时针的变化吧!②:时针的位置师:(课件出示)时针所在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的时针指着几呀?(时针之前是指着8,现在指着8和9的中间)师:你说的真好!还有谁能说?(多让学生说一说,从而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并能准确的认出半时)师:是呀,指着8和9的中间,那这是8时半,还是9时半呢?(有人会说8时半,有人会说9时半)师:过了8没有?到了9没有?既然过了8没有到9那就是几时半哦?师小结:既然过了8没有到9那它就是8时半。③:半时的两种写法师:说着说着,8时半也来到了我们课堂中间,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师:8时半时,分针指着几呀?(6)时针过了几呀?(8)就是8时半。(边说边把相应的文字贴在黑板上)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全班齐说。师: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先用汉字来写8时半(学生书空)师:再用电子表的形式来表示,8:30(强调:它和我们学过的整时不一样,我们用两个0来表示整时,用30来表示半时)怎么读呢?听:..清楚了,8时30分。(齐读8时30分,书空8:30)小结:8时半和8:30都是表示当分针指着6,时针过了8的这个时刻。,(课件出示三个钟面)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分别是什么时刻?并说出你是怎么认的`?(同桌合作讨论)生汇报。(课件了出示三个不同的时间)师:请同学们根据课件的时间,分别拨出三个不同的时间,请拔的时候注意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变动。,:经过上一次的迟到,丽丽也不敢迟到了,丽丽学会了每天都是按计划做事的,什么时刻做什么事情。看看,她现在是怎么合理安排时间的。(课件出示做一做丽丽的作息时间图)先请学生说出第一幅丽丽上学图的时刻及认钟方法,课件出示两种写法。:请你完成书第93页的做一做,根据钟面写出相应的时刻。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师巡视指导),升华总结1、出示课件趣味故事,小猪的一天。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2021例文3详细介绍: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口算加减法,包括两位数加减法,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几百几十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几百几十加减法(进:..位、退位)等,是继第二册“100以内口算加减法”,需要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特别需要有整十、整百、,掌握口算方法十分重要,,“你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这样的思考问题,提示学生灵活地思考其他方法,,,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介绍的口算方法,,只要正确、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说明口算步骤,,但由于数目大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学具口算卡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3048+20---20--+328-、+30+757-30-555+30+675-40-872+10+786-20-□、学习新知.(一)教师谈话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习题,我们已经学过笔算的方法,今天,们要学习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二)+25教师提问: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把35分成30和5,然后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64加0等于84,再加上5,,60加上25等于85,,64先加上5等于69,、.,:..果,,+3734+3236+4237+2532+4654+3845+1915+65完成上面练习后重点交流28++37=65把28假设成30加上37(30+37-2=65)后再把多加的2减去.(三)-26=72-49=第一题分小组后交流算的方法,重点研究第二题72-49的计算方法.(1)学生尝试做.(2)“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49=-49=23想:72-40=32想:72-50=2232-9=2322+1=-49=-49=23想:72-9=63想:12-9=363-40=2320+3=-26和72-49两题有什么不同?(订正:58-26是不退位减法,72-49是退位减法.)-20=52-10=34-23=98-76=36-24=52-18=90-25=42-39=三、.(1)口算.(全班学生动笔做,订正后,说一说每组两题有什么关系?)15+30+425+40+839-20-6:..15+3425+4839-26(2)卡片练习24+1537+2683+1724+4244+3972+3624-1247-2950-3786-4485-37100-3354+2831-1856-3774-1676+2335+□里填上适当的数,.(1)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24,和是多少?(2)被减数是57,减数是38,差是多少?+2462+1872-2575-2835+4028+5464+3072+1581-3772-1872-1527+15四、,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1527-20---4564-1526+1781-6083-1975-2538-1939-20---1731-,口算出上下两个数的和、.(扩展题)()+34=70400-()=320()+53=8687-()=50()+72=9063-()=17:..板书设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例164+25=89例272-49=23A想:60+20=80A想:72-40=324+5=932-9=2380+9=89B想:64+20=84B想:72-9=6384+5=8963-40=2328+37=6558-26=32想:28+7=35想:58-20=3835+30=6538-6=32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2021例文4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70-71页。教学目的:(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千米概念的建立。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课前活动:1、量出100米的实际长度,走一走大约有多少步。2、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几分钟?3、向家长了解一下从自己家到那里大约是一千米?:..教学过程:一、,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量出了100米的实际长度。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米分米厘米毫米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1)测量铅笔的长度。(2)测量硬币的厚度。(3)测量课桌的高。(4)测量教室的长。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唐山吗?如果要测量乐亭到唐山的距离,可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学生讨论,得知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师:对用米测量太麻烦了。乐亭到唐山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识?提出学习目标:,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说明: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二、探索新知(一)认识1千米的长度。:..1、同学们手里都有一把米尺是1米长,用你手中的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板书:1000米)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3、(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4、小朋友,金融街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请看屏幕:从县医院到夏日超市的距离大约就是1000米。让学生互相说一说从家长那里了解到,从自己家到那儿大约是一千米。小结:1千米=1000米[说明:利用多媒体唤起对行走本地区主要街道实践活动的回忆,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权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71页例1和例2,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完成71页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说明: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即引导学生自学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活用教材。](二)千米的应用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屏幕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乐亭到闫各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1、公路边的里程碑2、指路标志3、限速标志4、摩托车的速度表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小结:千米常用来比较长的路程。[说明: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练习:72页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⑴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⑵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步)师:1千米,我们大约走2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五、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汽车每小时行40米电线杆高6千米小李身高135厘米:..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教室黑板长3分米一支铅笔长2千米2、72页3、4六、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同学们学得很好。学校组织同学秋游,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设计一条路线。要求1、从学校出发到游玩的最后一处景点之间的路程不超过10千米;游玩的景点要尽可能多,四人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设计得。[说明:创设设计秋游路线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再次把课堂教学推向。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和创新意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2021例文5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了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教学设计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重点正、负数的意义,难点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教学方法: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并利用计算机和投影胶片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为四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入负数;二、联系对比,突出重点;三、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四、总结提高,渗透德育。在引入部分,我通过介绍数的产生与发展,向学生渗透"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原始社会,从打猎记数开始,首先出现自然数,经过漫长岁月,人们用数"0"表示没有,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丈量土地进行分配时,又用小数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使同学们感到,数的第一次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随之提问:同学们小学都学过哪些数?为了给下节课讲述有理数概念及分类作好铺垫,我把学生们答出的数归类为整数和分数。那么小学学过的这些数能否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及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呢?为了体现负数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我选择了三个学生较熟悉的例子,用计算机显示动画效果,采取形象化教学。(计算机)比如零上5°C,它比0°C高5°C,可记作5°C,而零下5°C比0°C低5°C,怎么表示呢?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怎样表示二者的海拔高度?又如向东走3米与向西走3米、收入50元与支出50元等等。还可以联系抗洪实际,让学生思考怎样用数学来区分高区警戒水位1米与低于警戒水位1米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兴致勃勃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进入角色。以上实例说明,小学学过的那些数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且数的局限也阻碍了数学自身向前发展。如小学遇到0-2、3-5这类题我们束手无策。以上种种矛盾及不便我们如何解决呢?使学生感到数的扩充势在必行,扩充的根源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及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既然小学学过的数不能满足需要,我们需要引出新的数。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零下5°C,比0°C低5°C,那么有没有比0还上的数呢?此时,负数已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学生顺利地接受了这一事实,负数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接下来讲解正、负数的定义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采取联系对比的方法,始终不脱离小学所学知识。在给出正、负数的定义时,我采取比较轻松的态度,尽量避免使概念复杂化:小学学过的大于零的数就是正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号。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难学。在讲述正、负数的表示法、读法后,强调这里的"+""-"是性质符号,虽然与表示运算符号的加号、减号涵义不同,但又能完全统一,因此形式上是一样的。在学运算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从温度计上观察0°C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0°C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表示,说明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是正数与负数的界限。因此,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非正非负的中性数。对于0的认识,我们小学知道,0表示没有,又知道0的一些性质:0不能作除数、0乘以任何数都得0等。其实,0不仅仅表示没有:比如:0°C并不是没有温度,水位线定为0米并不是没有高度。在实际意义中,0是用来表示基准的数,比如海平面、警戒水位等。因此,0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它比所有正数都小,又比所有负数都大。当然,0的内涵还很丰富,我们将在以后陆续学到。以上对数0表示量的意义的分析,实际上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和理解。正数、0、负数的大上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形成,也为下一节课讲述有理数分类打下基础。:..在此选取课本练习1让学生口答,巩固对正、负数的认识。并把课本例1作为练习给出。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正、负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为了突出正、负数的意义这一重点,就要突出它的实践性。那么,与引入部分呼应,有了负数以后,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零上5°C可记作5°C或+5°C,零下5°C可记作-5°C;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收入50元记作+50元,支出50元记作-50元等等。同学们观察、正、负数所表示的两个意义正好相反的量,叫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趣的是,在千世界中,有上就有下,有升就有降,有收入就有支出,有赢就有亏损。因此,上仍相反意义的量是普遍存在的。正、负数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能表示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了加深学生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请学生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总结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1)意义相反(2)同一种量并解释相反与相异的区别。比如向东走3米向北走3米就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通过以下练习加以巩固。由于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很不习惯,是理解上的难点,如何讲解难点呢?在此要向学生渗透相反意义所隐含的辩证关系。"+""-"作为性质符号有着更深层的涵义:"+"表示与问题中给出意义的相同意义,"-"表示与问题中给出意义的相反意义,如:前进+5米,表示真正前进5米,前进-5米,表示后退5米,那么,后退-5米就表示前进5米。并通过课本例2加以巩固。为了加深对正、负数的意义及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图中所示是一个零件的剖面图。用φ30±0。07表示轴直径的误差范围,说明±0。07的意义。因为学生第一次见到这种标注误差的方法,很难回答。我采取铺垫式启发,先讲解;"这是一个直径为30mm的轴,在制作过程当中允:..许产生尺寸上的误差,既可以大些也可以小些,但不许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此标准谁能说出它的意义?"这时,学生就会根据正、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一特点回答出+0。07表示比30mm大0。07mm,-0。07表示比30mm小0。07mm。这样使学生把正、负数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加深了对正、负数意义内涵的理解。接下来是课堂练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发现不足,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检查教学效果,采取相应措施。在练习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养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好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各组练习在进行中,进行后,都要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举手,加以统计,及时纠错及再讲解,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调整练习题目的多少与难易。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通过语言、目光、动作给予鼓励与告诉,发挥评价的增益效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语气、神态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在听课过程当中通过有形的精神状态如眼神等所表现出来的无形思维状态加以感知,随时捕捉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讲课进程作出相应的调整,快、慢、停、转应用自如。在本节课的小结部分,首先小结本课重点与难点,然后向学生提问:你知道是哪个载于中国的《九章算术》中,比国外早一千多年。借此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并布置思考题及作业,目的是把正、负数与第一章所学代数式联系起来,加深对正、负数的意义的理解。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我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学习习惯,更要重视教学生做人,才能真正讲出一堂好课,真正成为一名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