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1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709试题及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34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1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709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4/5/18 文件大小:3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1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709试题及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1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709试题及答案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1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709试题及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709试题及答案一、,马克思主义A、仅指马克思创立的理论B、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理论C、包括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称谓的各种理论D、包括马克思、、崇高的社会理想和坚实的实践基础B、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C、丰富的理论来源和科学的理论内涵D、、唯物论B、辩证法C、一元论D、可知论4.“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这句谚语说的是时间具有A、客观性B、一维性C、有限性D、、坚持“两点论”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C、坚持“重点论”D、,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折衷主义的观点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B、实践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实践理性——认识D、实践感性——认识理性——,就必须承认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C、真理的检验标准只能是实践D、,就是检验认识是否A、与领袖言论相符合B、与书本知识相符合C、与客观实际相符合D、、生产力各个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D、、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C、交往关系D、,说的是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1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界定强调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区别B、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C、一切人的共有本质D、人的***、成正比B、成反比C、同比例变化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且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且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D、、工作日的延长B、资本有机构成提高C、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D、、政党制度B、民主制度C、国家制度D、、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D、,资本主义国家向某些私人企业注入一部分资金,帮助其走出困境,这种行为属于A、建立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一种方式B、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方式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的一种方式D、、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和国际托拉斯B、国际辛迪加、国际托拉斯和跨国公司C、国际托拉斯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D、、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充分发展D、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充分发展22.《乌托邦》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之一,其作者是A、圣西门B、傅立叶C、莫尔D、、共产主义者同盟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C、中国共产党D、,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A、与繁荣的封建社会相当的社会生产力B、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C、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的社会生产力D、,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A、完全实现公民的自由平等B、完全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C、完全实现国家的文明和谐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不把它当做教条,而是当做行动的指南。简述其理由。。。三、?、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四、。。、本质和职能。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709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5DBCBD6-10AABCD11-15BAABC16-20ACBDD21-25BCABD二、简答题26.(1)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是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那种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直接答案的做法,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出发。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制定出适合本国情况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它们加以适当的调整。27.(1)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在认识论上,唯物论都是反映论,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是机械的。这种反映论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主体看作是单纯的有生命的存在物,离开主体的社会性、实践性和能动性去考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对于客体,旧唯物主义把它仅仅看作是消极的认识对象,完全不懂得它还是实践的对象,不能从认识主体方面去看待客体。(2)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辩证唯物论是对这种唯物论的发展和超越,它把实践观引进到认识论中来,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从而使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作绝对剩余价值。资本家除了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以外,还用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个别企业工人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劳动强度等于在一个工作日中劳动支出增加了,是变相地延长工作日。(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延长工作日要受到工作日界限的限制,而且会遭到工人阶级的反抗。因此,资本家还会采取另外一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这就是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作相对剩余价值。五、,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第二,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第三,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第四,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根本不同的。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实现人们预期的目的。如果违背客观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违背了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谴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但规律不会自动反映到人脑中来,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规律揭示出来。利用规律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才能实现,所以更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的盲目蛮干。“大跃进”的沉痛教训我们必须永远铭记。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32.(1)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2)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所以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33.(1)货币的产生和起源是产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并不是聪明人的发明,也不是人们协商的结果。(2)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3)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五种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