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古代汉语试题库.pdf

格式:pdf   大小:1,443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汉语试题库.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4/5/18 文件大小:1.4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汉语试题库.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古代汉语试题库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古代汉语试题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古代汉语试题库:..古代汉语试题库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2、下列工具书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是c。A《辞源》B《辞海》C《词诠》D《经传释词》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B夸父与日逐走。..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4、“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下列关于“园圃”的说法正确的是c。A是双声联绵词B是叠韵联绵词C是偏义复词D是单纯词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A君子引而不发。B孟春之月,东风解冻。..C五色令人目盲。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b。A校信原B戒及炎C友武叔D上过本9、下列句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c。A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B豕人立而啼。:..:..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疆界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安抚4、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多次、屡次;杀;5、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坠落;倒下;6、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堵住7、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粗陋的食物8、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父母双亲;9、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跌倒10、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或者11、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扛12、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心里难过、可怜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通“馈”,赠送;五、指出句中活用的词并说明活用的类型及活用后的意义1、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隧,名词用为动词,挖隧道;2、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书法,名词作状语,根据记事的原则3、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上位虚;4、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见,动词使动用法,使之拜见;5、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少、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之为少、以之为轻;6、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名词作状语,像(乌云、回声、影子)一样。7、城陷,贼以刃胁降巡。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六、指出下列句中前置的宾语并说明前置的条件1、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甞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我,用之复指前置3、王见之曰:“牛何之?”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4、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江汉、秋阳,作以的宾语前置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陈言,用之复指前置6、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之,否定句宾语前置7、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利,用代词“是”复指前置七、简答2、举例说明如何探求词的本义?先通过字形分析;再在文献中找到证据(2分)。如“習”,《说文》:“数飞也。”《礼记·月令》:“鹰乃学****1分)3、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哪些意义?表示比喻;表示处所;表示工具或依据;表示对人的态度;4、句尾语气词“也”、“矣”有什么区别?“也”表示判断肯定语气;“矣”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情况告诉别人;(2分)“也”是静态的;“矣”是动态的;(1分)八、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进贡的负担很重,郑国人很担心。二月,郑伯到晋国去,子产委托子西带书信给范宣子。信中说:“你治理晋国,四方的诸侯没有听说你的美德,却听说进贡的负担很重,我呢,对此事很不理解。我听说掌管国家的人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的名声。诸侯的财物聚集到晋国,诸侯就会怀有二心。如果你依赖这些,那么晋国其他贵族就会产生二心。诸侯怀有二心,那么晋国就会受到损害;晋国受到损害,那么你的家就受到损害,怎么这样糊涂呢?这样还会在哪里用到财物呢?好的名声是载德的车子。德是国家之根基。有了根基而不损坏,难道不应该致力于此吗?”:..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c)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c)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d)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A错措B睹覩C置寘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A孟尝君顾谓冯谖。B天帝使我长百兽。..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之,不亦悦乎。..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d)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B“无”与“勿”是古今字。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D两个“之”用法不同。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d)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d)A其后秦稍蚕食魏。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C良庖岁更刀,割也。D子路拱而立。..:..二、填空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的_____许慎____。这是中国_________文字学__的奠基之作。它收字__9353________个,另有重文1163个。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___张相____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___特殊词语____的一部专着。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衣_____,声符为___“裁”无“衣”_____。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___字形_____,如“叔”的本义是___手拾_______。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________勉励__。三、名词解释1、转注建类一首(1分),同意相受。(1分)“受”写作“授”不得分。2、偏义复词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构成(1分),只有一个词起表义作用,另一个词不表义,只是一种陪衬(1分),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复词。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1分)宾语具有了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1分)。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晋不可启,寇不可翫。放松警惕.:..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外交使节6、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咨询,、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师进次于陉。、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通“馈”,赠送、窥探1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于三子者之撰。”.站起来、才干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语言,,可谓好学也矣。”走向,接近16、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遭受17、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胸襟宽大..18、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言语真实五、简答:..1、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1)古汉语没有动量词,数词直接用在动词之前。(2)数词置于整个句子之后,在其他部分后加上代词“者”。2、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1)表比喻;(1分)(2)表复杂内容;(1分)(3)表原因;(1分)3、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哪些意义?表示比喻;表示处所;表示工具或依据;表示对人的态度;“于”有哪些用法?(1)引进处所,涉及对象;(2)引进比较对象;(3)引进施事者;(4)引进时间;六、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况和意义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端: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礼服章甫:名词用作动词;戴上礼帽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药: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药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4、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产生5、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剑:名词作状语;表示工具,用剑七、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1、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判断句,“此“作主语;“谁”作谓语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1分),“见”表被动,“于”引出主动者(1分)。3、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宾语前置句(1分),用“实”复指否定句中(1分)。4、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双宾语句(1分),“夺”带双宾语,“之”作间接宾语,“食”作直接宾语(1分)。5、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宾语前置句(1分),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之”前置(1分)。八、解释加点的虚词的词性、语法意义,能释出的要释出。1、太后盛气而揖之。.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2、皮之不存,毛将安傅?.介词,用在主谓之间,表示寓意未完,让读者等待下文。3、宣子未出山而复。.:..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否定4、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疑问代词,表处所“哪里”5、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大事。.代词,表说话人自称“我”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陈涉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魏地,北至狄,狄城守。田儋详为缚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见狄令,因击杀令,而召豪吏子弟曰:“诸侯皆反秦自立,齐,古之建国,儋,田氏,当王。”遂自立为齐王,发兵以击周市。周市军还去,田儋因率兵东略定齐地。译文(10分):陈胜刚刚起义称王楚地的时候,让周市攻取平定魏地,向北到达狄地。狄城守官田儋假装捆绑了他的仆从,带领青年人到廷堂,想拜见令,杀死了仆从,得以拜见令,趁机杀死令,于是集合豪强官员子弟说:“诸侯都叛秦,自立为王。齐国,是古代建的国;儋,是田姓,应当称王。”于是自封为齐王,发兵攻打周市,周市军队返回了狄,田儋于是率领军队向东攻取平定齐地。《史记》卷94,《田儋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