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同步教学第三单元单元复习.ppt

格式:ppt   大小:2,547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同步教学第三单元单元复习.ppt

上传人:相惜 2024/5/18 文件大小:2.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同步教学第三单元单元复习.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同步教学第三单元单元复习 】是由【相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同步教学第三单元单元复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以北半球为例) (1)地带性或非地带性的判断方法 依据某种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 (2)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以及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乞力马扎罗山等一些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布。整理ppt(3)山地自然带的判断方法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要结合其主要特点:①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及其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②山麓的自然带(基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③高山雪线的分布高度受热量和降水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雪线高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实际上,回归线附近高山上的雪线高度明显比赤道附近高,这主要是因为回归线附近降水比赤道附近少整理ppt造成的。在两坡降水差异不大的高山地区,向阳坡太阳辐射强,温度高,雪线高于背阴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分布高度也是向阳坡高于背阴坡,如阿尔卑斯山;在降水量差异明显的山地,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天山。④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⑤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加,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整理ppt⑥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到2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及1200米;同一自然带在向阳坡位置高,背阴坡位置低;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整理ppt例1 图1为南美洲三座山在植被分布上的差异。读图答复(1)~(2)题。图1图2整理ppt(1)造成这三座高山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图2中的气候类型可能出现于图1中的哪种植被类型的分布区之中( )(1)山脉的自然带复杂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它所处的纬度位置,二是它的相对高度。仔细观察这三座山的自然带可知,最右侧的山缺少雨林等植被,故可推测它所处的纬度较高;另两座山的自然带虽然一样,但中间这座山各自然带分布的高度较低,说明它所处的纬度比左侧的山要高。(2)读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终年高温多雨,对应的是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答案(1)B (2)A整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