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文档名称: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200道完美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80KB   页数: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200道完美版.docx

上传人:1130474171@qq.com 2024/5/19 文件大小: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200道完美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200道完美版 】是由【1130474171@qq.com】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200道完美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200道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燕歌行》是曹植的代表作之一B、《后汉书》是三国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C、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天工开物》D、北宋四大书法家,史称“苏、黄、米、蔡”,其中的“苏”指的是苏辙【答案】:答案:C解析:《燕歌行》是曹丕的作品,A项错误。范晔是南朝刘宋时期的人,B项错误。北宋四大书法家,史称“苏、黄、米、蔡”,其中“苏”指苏轼,D项错误。因此C项当选。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钢铁生锈22C、在沼池中用秸秆制甲烷D、用自来水制蒸馏水【答案】:答案:D解析:判断化学变化(又称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的实质是烷烃的混合物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钢铁生锈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生成铁锈,也是化学变化。在沼气池用秸秆制甲烷,有新物质甲烷产生,同样是化学变化;用自来水制蒸馏水是将自来水加热至沸腾成气态,然后水蒸气流过冷凝管被冷凝又变回液态,此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是为了将水中的杂质除去而已,属于物理变化,因此符合题意。故选D。3、企业及个人自利导向的经济称之为()。A、计划经济B、传统经济C、市场经济D、自然经济【答案】:答案:C解析:市场经济的前提假设是人是自利的,人首先是经济人,是利益动物,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故选C。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其实质和核心是()。A、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占主体地位B、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C、国家完全占有生产资料D、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答案】: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故选B。5、“批复”这一文种最突出的特点是()。A、说明性B、可行性C、针对性D、政策性【答案】:答案:C解析:批复”是根据下级机关提出的请示而进行的回复,是针对请示内容作出的具体的答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故选C。6、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其实质是()。A、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B、消除经济危机的爆发C、加强垄断资本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答案】:答案:D解析: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矛盾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国家出面进行宏观调节才可,但其实质仍然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和长远发展。故选D。7、可以不加盖公章的公文文种为()。A、意见B、报告C、决议D、会议纪要【答案】:答案:D解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中规定,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故本题选择D项。注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已被废止,2012年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会议纪要”改为“纪要”。故选D。8、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和(),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带动()。A、就业优先战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业;就业B、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就业政策;创业;就业C、就业优先战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就业;创业D、就业优先战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业;就业【答案】:答案:B解析: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故选B。9、使民主制度运转起来的关键是要让()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行为****惯。A、村民自治B、民主精神C、民主选举D、民主复议【答案】:答案:B解析:基层民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它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方式、方法、程序的总和,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故选B。10、有人说:“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量变必然导致质变B、要重视量的积累C、要把握适度原则D、抓住机会促进质变【答案】:答案:C解析:“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体现的是适度原则。故选C。11、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列不属于村民委员会的基本任务是()。A、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B、提高本村村民生活水平C、调解民间纠纷和协助维护社会治安D、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答案】:答案:B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的基本任务是开展村民自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依法调解民事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故选B。12、由于人为活动的破坏和自然因素的制约,多年得不到回补。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循环方法,土地的将来很值得人们持续的关注。改变农业长久以来形成的劳作****惯并非一日可成,况且主要的是要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需要生产力的提高,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文中的“这”指代的是()。A、人们的持续关注B、改变农业长久以来形成的劳作****惯C、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D、找到适合的循环办法【答案】:答案:C解析:与代词“这”距离最近的是“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根据就近原则,“这”应位于其所指代的事物之后。故选C。13、“假象是客观的,是本质的表现”,这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答案】:答案:C解析: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假象也是客观的,是由各种条件造成的。故选C。14、通常称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的道德修养为()。A、礼制B、礼让C、礼仪D、礼貌【答案】:答案:D解析: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如恭敬、和顺、谦让)。故选D。15、使民主制度运转起来的关键是要让()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行为****惯。A、村民自治B、民主精神C、民主选举D、民主复议【答案】:答案:B解析:基层民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它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方式、方法、程序的总和,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故选B。16、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A、自行恢复B、可以恢复C、即时恢复D、协议恢复【答案】: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条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是,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故选A。17、合伙经营期间发生亏损,退伙人已分担合伙债务的,对其参加合伙期间的全部债务()。A、负连带责任B、负部分责任C、负补充责任D、不负责任【答案】:答案:A解析:《民通意见》第53条规定:“合伙经营期间发生亏损,合伙人退出合伙时未按约定分担或者未合理分担合伙债务的,退伙人对原合伙的债务,应当承担清偿责任;退伙人已分担合伙债务的,对其参加合伙期间的全部债务仍负连带责任。”故选A。1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民族()。A、56个B、55个C、45个D、50个【答案】:答案:A解析: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统称为少数民族。故选A。1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下列对于和谐社会理念蕴含的哲理表述不正确的是()。A、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不存在,不会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C、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答案】: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以下几层意思: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A项正确,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人、社会、自然各个方面都融治共存,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B项错误,矛盾是永恒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化解矛盾,达成共识。C项正确,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由于自身存在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社会还存在不和谐的因素;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以“和谐社会”代替“不和谐社会”。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D项正确,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就是缘于我国存在不和谐因素。这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故选B。20、孔子论述通过磨练和考验来提高自身修养的一句话是()。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答案】:答案:A解析:A选项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才凋谢的。这句话中透露出松柏在寒冬时节的特点,引申到做人的道理,只有遭遇严冬这样的磨砺,才能让人变的如松柏般坚毅。这句话强调磨练和考验对自身修养的提高;B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C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D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统治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统治者本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故选A。21、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是()。A、和解B、调解C、辩论D、分割财产【答案】:答案:B解析: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和解并不是必经程序,调解的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和解,也有可能是离婚。C项错误,辩论并不是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D项错误,调解如果是和解就没有必要进行财产分割。故选B。2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其实质和核心是()。A、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占主体地位B、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C、国家完全占有生产资料D、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答案】: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故选B。23、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留下了许多名言警句。下列孔子的名言中不属于谈理政的是()。A、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B、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D、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答案】:答案:C解析:A项的意思是“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困,而担心其生活不安定”。这是谈理政的名言。B项的意思是“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害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这也是谈理政的语句。C项的意思是“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周密的考虑。这是谈追求的语句。D项的意思是“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言语不顺当合理,那么事情就办不成”。这句话也是谈理政的。C项当选。24、下列属于公文结尾用语的是()。A、现批复如下B、特通知如下C、特此通知D、现报告于后【答案】:答案:C解析:结尾用语,是各类公文正文结尾时表收束、祈请、指示、强调的语句。如“特此通知”“望予函复”等。故选C。25、淮河治理耗时10年,国家、地方和众多企业投入600多亿元巨资,但成效不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和片面的GDP发展观。从哲学上看,这要求我们()。①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②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看问题③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④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答案:B解析:题干中指出准河治理成效不大的原因在于地方保护主义和片面的GDP发展观。地方保护主义只重视地区的发展,而忽视了国家整体的发展。片面的GDP发展观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只顾眼前利益。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