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9
文档名称:

财政基础知识[精].ppt

格式:ppt   大小:8,632KB   页数:30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财政基础知识[精].ppt

上传人:yixingmaob 2018/1/18 文件大小:8.4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财政基础知识[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财政基础知识
内容:
第一部分财政概述
第二部分财政收入
第三部分财政支出
第四部分财政预算
第五部分财政监管
第六部分财政政策
(一)财政一词最早起源于西欧。
13~15世纪,拉丁文finis是指结算支付期限的意思,后来演变为finare,则有支付款项、裁定款项或罚款支付的含义。
16世纪末,法国政治家波丹将法语finances作为财政一词使用,认为财政是“国家的神经”,随后逐步泛指国家及其他公共团体的理财。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从西欧各国引用finance一词,吸收中国早已分开存在使用的“财”和“政”二字的含义,创造了财政一词。
一、财政起源
第一部分财政概述
§1财政含义
(二)我国:
古籍中“国用”“国计”“度支”“理财”即为财政之记载,“治粟内史”、“大农令”、“大司农”一类用词,则是有关当今财政管理部门的记载。
1898年,在戊戌变法“明定国是”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这是在政府文献中最初启用“财政”一词。
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宣传三民主义曾多次应用“财政”一词强调财政改革。
民国政府成立时,主管国家收支的机构命名为财政部。美国政府相应机构的英文用词为"Department of Treasury",本来的意思是金库或国库,在我国也译为财政部。
(一)剩余产品的出现为财政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社会公共需要的形成与发展是财政产生的重要条件
(三)国家的产生是财政形成的必要前提和根本标志
二、财政的产生
(一)从实际工作角度看——
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
三、财政的定义
“以政控财,以财行政”。(贾康)
“以政控财”就是说财政这样一个理财系统,它的主体是国家政权,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凭借自己的社会统治权力,它要控制社会总产品里面的一部分,而这个政府产品在封闭形态下表现为政府的财力,是以政控财。
那么掌握这部分财力干什么用呢?就是通过这个财力的运用来履行自己的职能,即“以财行政”来维持所有国家机器的运转和职能实现所需要的财力后盾。政府做任何一件事情,它背后必然有一个财力后盾的问题。没有财力后盾,这件事情就做不成。
这样一个作为政府主体来实行分配,它在经济上面形成这样一套分配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财政。
财政活动的一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