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2024年项目建议书范文4篇[精华].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项目建议书范文4篇[精华].docx

上传人:lajie 2024/5/1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项目建议书范文4篇[精华].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项目建议书范文4篇[精华] 】是由【laji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项目建议书范文4篇[精华]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项目建议书范文4篇[精华]项目建议书范文1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 项目根据青海省“十一五”投资计划和支持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而编制了《藏区青稞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藏区青稞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是以科学的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战略措施,是农业上新台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根据海晏县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手段和服务能力,发展特色产业村,积极申报藏区青稞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海晏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兼营小块农业的县,畜牧业是全县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60%,农业收入只占全县农牧业收入的33%。农业发展常处于比较薄弱和不利地位。从全县整体看,农业科技含量低,基础设施差,服务手段落后,综合服务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县农业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藏区油菜农产品生产基地工程项目,加强青稞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施建设,增大科技含量,改善服务条件,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增强青稞种植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区概况 海晏县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北畔,北接祁连、 门源,东连大通、湟中,南邻湟源、共和,西通刚察。地理位置为东径100°23′---101°20′,北纬36°44′--37°39′。,,,海拔2970-3200米之间,地形以盆滩地貌为主,其次为低山丘陵地貌。,夏季凉爽,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干旱多风、℃,-,年均日照2750-2580小时。主要土壤有粟钙土和黑钙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速效磷约7-12PPm,速效钾118-261PPm,碳氮比在9-10之间,土壤肥力多为中上等水平,PH值为8-,物理性状好,适于耕作,宜于改良培肥,加之水、土、热资源组合比较协调,是生产青稞潜力较高的地区。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青稞是海晏县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由于我县地处浅脑山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灌溉条件差,青稞种植多为旱作种植。产量不高,平均产量为120-150公斤之间。针对这种现象,海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了我县冷凉气候特点,扬长避短,选择适种作物,分别引进了高产、早熟、耐寒的青稞品种(北青3号、北青6号),平均产量175公斤。因此,建立青稞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扩大青稞种植面积,提高青稞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青稞促进农业产业结构。 的调整,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可行性分析 海晏县下处高寒冷凉地区。具有发展青稞农产品有一定的优越条件。一是在青稞生产品种上适宜我县不同区域种植。二是在青稞生产技术上,县农技站针对每一品种总结出了一整套成熟的栽培技术。三是建成了以县为中心的服务网络体系,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了保障。四是我县交通方便,为青稞农产品的输入、输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五是经过每年的科技宣传、科技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有一定的提高,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群众基础。上述有利的条件为项目的顺利建设提供了有利基础条件。 四、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方针,以改善生产条件,提供优质服务为主攻方向,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手段,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青稞经济效益,为建立青稞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创造条件。 (二)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达到以下目标 1、项目建设青稞农产品生产基地达0亩。 2、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县农技推广站为中心、乡村为基础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社 会化全程服务,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服务功能,全面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工作。 3、项目实施建设农技推广良种、农机,配套服务逐步达到农技服务化、良种化目标。 4、新增青稞100万公斤,新增产值130万元,使项目区的青稞商品率达70%。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藏区青稞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拟建设2万亩,分别在金滩乡、三角城镇和哈勒景乡等17个行政村分不同品种实施,主要围绕提高青稞生产能力,用于与青稞生产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一)农田林网及水利设施建设 1、建立农田林网20公里。 2、新建和改造灌溉渠10公里(其中:主渠3公里,支渠7公里)。 (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1、购置大型拖拉机2台及配套农机具 2、购置东方红小四轮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14台 3、购置分层施肥播种机60台 (三)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 1、新建种子仓库8间400平方米 2、新建种子晒场1000平方米 (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1、购置小型喷雾器50台 2、购置电动喷雾器14台 3、仪器设备一套(恒温箱、光照培养箱、水份测定仪、冰箱、显微镜等)。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 ①种子:40万公斤×4元/公斤=160万元 ②化肥:二铵200吨×3600元/吨=72万元 尿素150吨×1500元/吨= ③农药:0亩×20元/亩=40万元 ④机耕费:0亩×25元/亩=50万元 ⑤人工投入:0亩×50元/亩=100万元 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估算总投资85万元,其中群众自筹5万元。主渠投资每米120元,总投资36万元,支渠投资每米70元,总投资49万元,,钢筋2214公斤,开挖土石方10800立方米。 3、农田林网20公里,每米50元,共投资100万元。 4、农机服务建设投资83万元 ①购置大型拖拉机2台套,每台投资16万元,计总投资32万元②购置小四轮拖拉机14台,,总投资35万元项目建议书范文2 填报单位:突泉县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报送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章)填报日期:二零一二年四月四号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制 二〇xx年四月 项目基本信息表 (一)申请的理由和必要性; (二)相关技术现状分析和技术指标; (三)项目主要内容及项目完成后达到的目标; (四)项目投资概算、经费测算标准和方法、经费xxxx; (五)项目实施方案、进度、拟购置的主要设备;(六)项目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 (七)其他必要的材料 突泉县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 技术改造技术装备专项项目 一、项目申请的理由和必要性 突泉县按照分析市场选产业,初步建立了以禽类养殖、设施农业、,,***养殖能力突破3000万只,脱水蔬菜基地面积6万亩,并有多家知名食品生产企业入驻我县。我所因缺少检测设备无法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全方面的检验工作,更无法为我县食品安全提供有效技术保障。 为能保障我县食品质量安全,提升肉、禽类和脱水蔬菜检验能力非常必要。结合突泉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基层质监工作职责,要做到即履行职责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生产、交易的安全有效。现实危机下,技术机构必须具备先进的技术设备,高效的检测水平才能更好的发挥技术机构的优势,维护地方食品安全和良好的消费环境。 二、相关技术现状分析和技术指标 目前质检室占地面积122平方米,其中化验室占72平方米,8月已接入三相电,有效保证大型设备正常运转,具备上下水及恒温空调。实验室现有原子吸收光谱仪、气象色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高效色谱仪、电热恒温水浴锅、酸度计、电热恒温干燥箱、电阻炉、分管光度计、架盘天平等。开展技术改造技术装备项目需新增气质联用仪、离子色谱仪等(需新增设备已在食品类项目汇总表中体现)。 由于缺少相关设备,我所只能开展部分理化项目检测、微生物检测、少量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的检测、甲醇,乙酸乙酯的检测等。项目完成后可新增食品及生产用水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三、项目主要内容及项目完成后达到的目标 针对检验检测设备落后,不能满足区域性及特色产品检验检测需要的问题,突泉县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申请购置气质联用仪、离子光谱仪等仪器。 我县现有获证企业17家,其中肉产品加工企业3家、禽类加工企业2家、脱水蔬菜企业1家、白酒生产企业1家;碳酸饮料生产企业2家;植物油生产企业2家;酸菜,酱菜生产企业3家;面粉,小米生产企业4家。小作坊58家,其中糕点店24家;熟食店29家;冷冻饮品5家。项目完成后可新增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检验和食品以生产用水中重金属含量的检验。预计项目完成后对县内生产厂和小作坊的食品基本完成全项检验。 四、项目投资概算、经费测算标准和方法、经费 项目实施方案:我所从事食品检验人员4人,其中技师2人,技术员1人,高级工1人。项目负责人:陈岩,现任突泉县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所长,专科学历,具有高级工职称,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多年,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负责指导项目实施的全项目建议书范文3 xx镇xx自然风景区海拔2303米,由于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土壤、植被的垂直分布,使项目区形成灌丛,森林和亚高山草甸三大生态系统,是华北保存最完好的生态区域,素有华北“小西藏”之称,是避暑休闲和旅游的最佳地方。项目毗邻北京,除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外,环境优美,气候温和,通讯便利,交通方便,开发的市场和潜力巨大。 二、项目建设的依据 xx镇是中华三祖文化的发祥地,古文化遗址修护及人文旅游景点初具规模,每年到xx寻根祭祖的游人络绎不绝,而与之相匹配的休闲生态游才刚刚起步。为此,xx镇党委、政府将旅游产业化做为今后几年的`优先发展方向,尤其将xx九龙洼避暑休闲开发做为三祖文化旅游产业的延伸,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从国际看,在全球逐步变暖的趋势和背景下,世界各地的避暑型气候资源已经属于越来越紧缺和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目前,香港佳顿集团有限公司就对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开发表示了浓厚兴趣,并与镇政府签署了有关协议。 从国内看,随着全国气温的不断上升,许多城市已成“火炉”,甚至包括一些北方城市。而xx自然风景区却以凉爽宜人的气候,打出“清凉气候牌”吸引着国内“火炉”城市的人们纷纷涌入。针对这一现象,xx镇可以打造依托森林草甸资源、气候资源,在项目区修建避暑山庄、酒店、乡村旅舍等高中档的住宿场所和狩猎尝跑马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四、项目建设内容 1、拟修建避暑山庄一处。内设四星级酒店二处、当地特色的农家小院十处、旅游产品专营店一处、综合管理办公楼一座; 2、新建狩猎尝跑马尝过山索道各一处; 3、附属设施:道路、台阶、护栏等。 五、项目建设期限 从起至止,共计4年。 ,为规划设计阶段;,为主体施工建设阶段;主体完善和配套建设阶段;试点运营和投入使用阶段。 六、项目建设投资与资金筹措 预计总投资2亿元,,,。 项目建设资金由承担单位统一筹措。,。 七、经济效益分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