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第6章-溶解现象-课时训练13-物质的溶解性练习.doc

格式:doc   大小:5,13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第6章-溶解现象-课时训练13-物质的溶解性练习.doc

上传人:艾米 2024/5/19 文件大小:5.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第6章-溶解现象-课时训练13-物质的溶解性练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第6章-溶解现象-课时训练13-物质的溶解性练习 】是由【艾米】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第6章-溶解现象-课时训练13-物质的溶解性练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复****第6章-溶解现象-课时训练13-物质的溶解性练****朝花夕拾杯中酒朝花夕拾杯中酒2朝花夕拾杯中酒课时训练(十三) 物质的溶解性(建议限时:30分钟)|夯实基础|1.[2018·南京]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把粗盐研磨细 ,加速粗盐溶解 ,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2018·福建]某同学模拟闽籍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配制20℃的NaCl饱和溶液(20℃),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 ( ) ,有两瓶***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另一瓶为5%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 *** ,,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朝花夕拾杯中酒朝花夕拾杯中酒3朝花夕拾杯中酒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A.②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④5.[2018·金华]20℃时,在各盛有100***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g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Z1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Z13- ℃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甲>丙>乙 ,-2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乙、℃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图Z13-2朝花夕拾杯中酒朝花夕拾杯中酒4朝花夕拾杯中酒朝花夕拾杯中酒朝花夕拾杯中酒5朝花夕拾杯中酒实验1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步骤1步骤2实验操作图示实验操作及现象振荡后静置:(1)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 将步骤1中A试管内溶液倒入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2)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操作图示实验结论或解释(3)由图乙所示现象可知,碘(填“不”“微”或“易”)溶于水?(4)图丙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填“强”或“弱”)?反思与应用(5)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填“分层”或“不分层”)。?②“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朝花夕拾杯中酒朝花夕拾杯中酒6朝花夕拾杯中酒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解析]把粗盐研磨细,应用研钵和研杵进行。 [解析]20℃时,***,也就是说20℃时,100******化钠,******化钠,故A正确。 [解析]加入少量***钾晶体,振荡,***钾的饱和溶液中晶体不溶解朝花夕拾杯中酒朝花夕拾杯中酒9朝花夕拾杯中酒,不饱和溶液中晶体溶解,B正确;***钾的饱和溶液在略降低温度时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C正确;蒸发少量水,饱和溶液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D正确。 [解析]甲和丙一定饱和,乙可能恰好饱和,A正确;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大,B错误;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C错误;甲、乙、丙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不确定,无法判断升温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D错误。 [解析]t1℃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A错误;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甲、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会析出晶体,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B正确;t4℃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加水质量最多的是丙,故C错误;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D错误。7.(1)②①③④(2)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滤纸破损(合理即可)(3)较多晶体8.(1)NH4Cl (2) (3)%[解析](1)从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化铵,***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2)40℃时,***,100******化钠,***中,,。(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故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知,20℃时,15gNaCl在50***中全部溶解,而第二、三、四组的NaCl均溶解了18g,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20℃时,50***中最多能溶解18gNaCl;蒸发***化钠溶液时溶剂水不断减少,可以使***化钠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8g∶50g=9∶25;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与水的质量无关。 [解析]t1℃时150***中加入60gM全部溶解,蒸发50***后,没有固体析出,温度低于t2℃会析出晶体,说明M是***钾,A正确;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B正确;溶液①②③中,②%,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③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比②小,不一定比①大,C错误;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D正确。11.(1)紫(或紫红或红)(2)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3)微(4)碘的汽油溶液强(5)①不分层②与水不互溶,碘在这种液体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解析](2)由于高锰酸钾不易溶于汽油,且汽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二者混合后会出现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现象,又因为溶液没有达到饱和,因此剩下的高锰酸钾颗粒会继续溶解。(3)由图乙所示现象溶液为淡黄色,可知碘能溶于水,对比图丙可知碘并不是易溶于水,因此用微溶来描述。(4)碘溶于汽油,因此得到的是碘的汽油溶液;根据图乙和图丙的对比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5)①酒精可以和水相互溶解朝花夕拾杯中酒朝花夕拾杯中酒11朝花夕拾杯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