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1,76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0 文件大小:1.7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砼结构及砌体结构一、,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l/l()时,可按yx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当l/l()时,应按双向板计算。:板A为对边固定,属于()向板;板B为邻边固定,属于()向板。,等跨连续梁内力重分布的结果是,支座弯矩(),跨中弯矩()。,当ξ增大时转动能力(),故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连续梁、板时,应满足ξ()。,跨中截面按()形截面考虑,支座截面则按()形截面考虑。()和()两种方法计算。:保证()承载力;保证()承载力;保证()承载力。,常用的现浇楼梯可分为()楼梯和()楼梯两种。(倾斜/水平)方向并靠(里/外)层布置,分布钢筋则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布置。(选择正确的答案打√)(倾斜/水平)方向并靠(里/外)层布置,分布钢筋则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布置。(选择正确的答案打√)()、()和()三种。()和()两大类。,从基础顶面到柱顶的距离为H,三根柱均为等截面矩形柱并用相同的材料制作,其编号及相应的截面宽度、高度、面积和惯性矩分别为:①柱b、h、A、I,②柱b、h、A、I,③11112222柱b、h、A、I。则在柱顶水平集中力P作用下,①柱顶部剪力为(),②柱底部剪力为(),③柱底3333部弯矩为()。,吊车荷载与风载一起考虑时,组合系数取为();吊车荷载与活载一起考虑时,组合系数取为()。,每跨设有两台吊车,计算作用在每榀排架上的吊车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依次分别为()台和()台。,通常考虑的四种组合是()、()、()和()。()和()。()为拉杆、()为压杆的三角形木行架。:(1)根据()确定2();(2)根据()验算();(3)根据()计算()。,多层建筑一般指()层以下或高度低于()m的房屋,其常用的两种结构形式是()结构和()结构。,框架结构的布置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和()。,若某层柱的上层柱变高,则该层柱的反弯点向()移;若上层横梁线刚度增大,则该层柱的反弯点向()移。,框架层数越(),梁柱线刚度越(),则柱的反弯点位置越接近柱高中点。,砌体结构设计时采用的设计方法是()的设计方法。,常用砂浆可分为()砂浆、()砂浆、()和混合砂浆。()。()、()和砂。()、抗压强度越(),砂浆的抗压强度越(),则砌体的抗压强度越高。(),故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砂浆的弹性模量越大,则砌体的抗压:..强度越()。()种弯曲受拉破坏形态,其中沿()截面破坏时的弯曲抗拉强度可按块体的强度等级确定。()可分为短柱和长柱,其界限值为()。,当有上部压力存在时,如果影响局压的计算面积与局压面积之比A/A较大,则上部压力可通过()作用向梁两侧墙体传递。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时可不考虑上部0l压力的不利影响。()、()和(),其划分主要取决于()、()和()。,对受压构件进行高厚比验算的目的是()。对带壁柱的砖墙要分别进行()和()的高厚比验算。,砖为(),砂浆为()。,圈梁的作用是增强(),并减轻()和()的不利影响。二、。?设计时如何保证?。?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要对其规定限值???在确定偏心受压基础底面尺寸时应满足哪些要求?、负弯矩,支座最大负弯矩和最大剪力时,活荷载分别应该如何布置???各起何作用?做法上有何区别??主要根据哪三个因素确定???__三、,从基础顶面到柱顶的距离为8m,三根柱均为等截面矩形柱,截面尺寸分别为:中柱b×h=400×400mm,两根边柱b×h=400×=1000kN作用下各柱剪力,并绘弯矩图。、D值法计算图3-45所示框架(括号内数字为梁柱相对线刚度),绘出弯矩图,并比较计算结果。,两端简支,,截面尺寸为370×490mm,、,系数α=,容重为18kN/m,,荷载设计值在柱顶产生的轴心压32力为70kN。试核算该柱的承载力。,截面尺寸为370mm×490mm,采用砖MU10、,承受轴向力设计值N=150KN,已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沿柱长边方向的偏心距为65mm,,试核算该柱的承载力。:..,最大横墙间距为12m,,窗宽b=,窗间墙中距S=,无壁柱,0容许高厚比[β]=24,试问:按承重墙考虑,该墙至少要多厚?×370mm,,,假定为刚性方案,试验算该柱的高厚比。-46所示,梁的截面为250mm×800mm,柱的截面为450mm×450mm,梁柱混凝土弹性模量E=×10N/mm,试计算框架层间侧移和顶点位移。-76所示,,受恒荷载标准值g=3KN/m,,k2活荷载标准值q=,;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即HPB235级钢筋;次梁截面尺k寸b×h=200mm×400mm。求板厚及其配筋(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内力)。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3≤≤.+M及相应的N、V-M及相应的N、VN及相应的±M、VN及相应的±M、:..、≥(屋)、:1).浇筑混凝土时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2).承受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内力。3).承受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内力,以及沿长跨方向实际存在而计算时而被忽略的弯矩。:1).保证正截面的受弯承载力;为满足此要求,必须使材料抵抗弯矩图包在设计弯矩图的外面。2)保证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满足此要去,要从支座边缘到第一排弯起钢筋上弯点的距离,以及前一排弯起钢筋的下弯点到次一排弯起钢筋上弯点的距离不得大于箍筋的最大间距s,以防止出现不与弯max起钢筋相交的斜裂缝。3).保证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满足此要求,要求弯起点应在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该钢6筋强度被充分利用的截面以外,其距离s大于或等于h/:1).柱上端与屋架铰接2).柱下端与基础固接3).排架横梁为无轴向变形的刚杆,横梁两端处柱的水平位移相等4).排架柱的高度由固定端算至柱铰结点处5).:1).一般认为由于“套箍强化”和“应力扩散”的作用。局部受压的砌体在产生纵向变形的同时还产生横向变形,而其他未直接承受压力的部分像套箍一样约束其横向变形,使其抗压能力大大提高;只要在砌体内存在未直接承受压力的面积,就有应力扩散的现象。2).局部压强提高系数与周边约束局部受压面积的砌体截面面积的大小有关。3).防止系数超过某一限值时会出现危险的劈裂破坏。:上、下弦横向水平支撑、纵向水平支撑、垂直支撑及纵向水平系杆、:1).确定基础底面积;确定基础高度;确定基础底板的配筋;基础施工图2).p=(p+p)/2≤f;p≤:1).求跨内最大正弯矩时。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左、右每隔一跨布置。2).求跨内最大负弯矩时。该跨不布置活荷载,而在其左右邻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左、右每隔一跨布置。3).求支座最大负弯矩和最大剪力时。应在它的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左右每隔一跨布置。:1).塑性铰有一定的长度;理想铰集于一点。2).塑性铰只能沿M作用方向有限的转动;理想铰的转动不受限制。3).塑性铰承受定值的弯矩;理想铰不能承担弯矩。:1).沉降缝;为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在房屋构件中引起裂缝而设置的。做法:将建筑物自基础到屋顶全部分开。2).伸缩缝:为避免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使房屋产生裂缝而设置的。做法:可以将上部结构从基础顶面断开即可。:..3).防震缝:防止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振动加重房屋的破坏等等不利因素的发生。做法:防震缝应该有足够的宽度。:1).有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2).屋盖刚度、横墙间距、:1).满足使用要求活生产工艺要求2).经济、合理3).梁格布置应尽量规整、统一三、:1)求各柱截面惯性矩2)求剪力分配系数3)求各柱顶剪力4)求各柱弯矩,按悬臂柱考虑5)绘制弯矩图如下3.(1)反弯点法:1)各柱剪力分配计算如下表::..2).求柱端弯矩3).计算梁端弯矩梁端弯矩可由节点平衡条件求出,并按同一节点上各梁的线刚度的大小分配,用下式计算:由以上各式计算梁端弯矩如下: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绘制弯矩图如下::..(2)D值法解:1)计算各柱剪力……3分:..注:。2)计算反弯点的高度比……3分3)求各柱的柱端弯矩……3分M=××==××==××==×(1?)×=:..M=×(1?)×==×(1?)×==××==××==××==×(1?)×==×(1?)×==×(1?)×==××==××==××==×(1?)×==×(1?)×==×(1?)×=)求出各横梁梁端弯矩……3分5)绘制弯矩图如下……2分:..)柱顶面验算fA=××370×490=>70KN符合要求2)柱底面验算N=70+×××18=<?fA=,其承载力应满足N=?fA≥N。u由e/h=65/490=,=,查表得?=。又由砖MU10,=,N=?fA=××10××=<N=150u6因此,该柱不满足承载力的要求。:无壁柱墙的高厚比应满足以下要求由最大横墙间距为12m,底层墙高H=,查表得底层墙的计算高度H==:..=,该墙至少要126mm厚。:H==370mm=H===[β]=15u=112β=H/h=≤uu[β]=1××=).计算D值3)计算层间侧移:...:拟定板厚为80mm按调幅发计算故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l=2400-100-120=2180mm0中间跨l=2400-200=2200mm0荷载:q+g=×+×=,按端支座为固定的五跨连续板计算连续单向板按调幅发设计的截面弯矩及配筋计算表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