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98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0 文件大小:9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墙肢刚度较大时(相当于α<10的情况),说明该剪力墙为(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其质量与刚度分别为=120t,K=6×kN/m;=180t,=9kN/m.=240t,=12kN/m;=300t,K=15×kN/m若它们的自振周期分别为、、、,则自振周期之间的关系是(D)A.<<<B.>>>C.==D.===,则对该地区产生的震害是(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N的降低(注N<)(B),,,,(A),,,,,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A):..,,,,,其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应当选择(B),(D),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上层层高变小时,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B)(A)(C),两阶段设计方法。其中第一阶段(A)(众值烈度)(设防烈度)(罕遇烈度),(A),,,,为简化计算,对现浇楼盖,取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为(D)(.—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16.“强柱弱梁”指的是(C),若其他条件不变,将此结构增加几片剪力墙,其刚度特征值变为,则(A)A.>,结构顶点侧移减小B.<,结构顶点侧移减小C.>结构顶点侧移增大D.<,(C),短期荷载效应组合值S与长期荷载效应组S合值S的关系是(B)lA.<B.>C.<D.>(——为结构重要性系数)(C),,不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框架柱按偏心受压构件设计,框架梁按_受弯构件_设计。22.“D值法”中,D值的物理意义是_柱的侧移刚度_______。,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的天窗架的纵向水平地震作用应乘以___增大_____系数。,较长的剪力墙可用__楼板______或弱的连梁分为若干墙段。。,如墙肢为_小偏压_______构件,还要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平面外的承载力。: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__概率______。:..。。,所以除进行静力计算外,还要进行__疲劳______强度验算。三、问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1.“D值法”对“反弯点法”的改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考虑梁柱线刚度的比值,修正柱的侧移刚度;考虑柱两端转角的不同,修正柱的反弯点高度。,计算时可将牛腿作何简化?并画出计算简图。答:根据牛腿的受力特点,计算时可将牛腿简化为一个以顶端纵向钢筋为水平拉杆,?答:小偏压时,不考虑竖向分布钢筋的作用;大偏压时,若压区高度为x,,、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答:框架:优点,平面布置灵活;缺点,侧移刚度较小。剪力墙:优点,侧移刚度大;缺点:平面布置不灵活。框架—剪力墙:优点,既有较大的侧移刚度又可提供灵活的平面布置。缺点,侧移刚度比剪力墙结构小,平面布置不如框架结构灵活。?答:(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2)处理好对抗震有利的地基,设计对抗震有利的基础;(3)将上部结构尽可能布置成规则结构,选择对抗震有利的结构体系、构件及连接件;(4)选择与处理好非结构构件及结构材料与施工问题。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基本风压,排架间距B=6m,柱顶标高+,室外地坪标高-,求作用于排架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及。(提示:风压高度系数按内插法取值,离地面10m时,=;离地面15m时,=),风压高度系数可按柱顶标高取值。:..柱顶高度:+=(→)柱顶以上按水平集中风载考虑,风压高度系数可按檐口标高取值。檐口高度:+==[(+)+(-)]=[-]=(→),A、B、C三根柱的截面抗弯刚度相等,弯矩设计值作用在A柱的上柱底端,试计算A柱的柱脚截面的弯矩设计值。(提示: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解37.(1)R===80-=80-24=56kNm(2)====(3)M==56+=,采用C25混凝土,其弹性模量为E=28×,各梁的惯性矩均为=×,各柱的惯性矩均为=×,求该结构的顶点位移。解可用反弯点法:..=2=20kN,20+10=、活荷标准值和风荷标准值以及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作用下的弯矩图,见图示。要求先按有地震作用对梁A端正、负弯矩进行组合,然后再按无地震作用对梁A端负弯矩进行组合,并给出梁A端正、负弯矩设计值。(提示:恒荷载分项系数=;活荷载分项系数=;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对于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采用=,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力有利时,可采用=;;按有地震作用进行组合时不考虑风荷的影响;按无地震作用进行组合时,风荷载组合值系数=。)解按有地震作用进行组合正弯矩=(-71-)+==(-71-)-=-=(-71)+(-24)+(-59)=-:正弯矩设计值==-,,二、,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2000kN,=1500kN,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近震,Ⅰ类场地,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各层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并画出其沿高度分布的示意图。(提示:烈度为8度近震,Ⅰ类场地,=;多遇地震作用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当T=(~)s时,=(~)当T=(~)s时,=;当T=(~)s时,=(),;当时,;解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