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接地电阻规范要求.pdf

格式:pdf   大小:1,08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接地电阻规范要求.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0 文件大小:1.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接地电阻规范要求.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规定: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规定小于等于100欧。6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避雷针的地线属于防雷保护接地,假如避雷针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接地电阻都是按规定设立的,那么就可以将防静电设备的地线与避雷针地线接在一起,由于避雷针的接地电阻比静电接地电阻小10倍,因此发生雷电事故时,大部分雷电将从避雷针地泄放,通过防静电地的电流则可以忽略不计。】接地分三种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混凝土、电杆等,由于绝缘损坏有也许带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1Ω以下防静电接地: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将易燃油、天然气贮藏罐和管道、电子设备等的接地。防雷接地:为了将雷电引入地下,将防雷设备(避雷针等)的接地端与大地相连,以消除雷电过电压对电气设备、人身财产的危害的接地,也称过电压保护接地。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很多,不同的系统根据配电系统的不同以及接地故障电流的大小规定了不同的电阻值,把目前规范中的一些规定值现做一个摘录。其中有两本规范根据2023建设部文献已经更新或者作废了。但仍然可以参考。:..(1)信号接地——为保证信号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而设立的接地。(2)功率接地——除电子设备系统以外的其他交、直流电路的工作接地。(3)保护接地——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接地。,一般不宜大于4Ω并采用一点接地方式。电子设备接地宜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体。但此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若与防雷接地系统分开,两接地系统的距离不宜小于20m。不管采用共用接地系统还是分开接地系统,均应满足本规范第12章防雷有关条款的规定。电子设备应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采用屏蔽措施。(1)直流地(涉及逻辑及其他模拟量信号系统的接地)。(2)交流工作地。(3)安全保护地。以上三种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一般规定均不大于4Ω。在通常情况下,电子计算机的信号系统,不宜采用悬浮接地。。如采用共用接地方式,其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以诸种接地装置中最小一种接地电阻值为依据。若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则接地电阻值应≤1Ω。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23第11、12、22及23章的相关规定,在常规情况下:2)配电变压器位于建筑物外部时,低压电缆在引入该建筑物处,对于TN-S或TN-C-S系统,PE线或应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对于TT系统,PE线单独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3)对于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当专引人工防雷引下线时(该情形很少),每根引下线的冲击电阻分别不宜大于10Ω、30Ω;当运用自然防雷引下线时,每根引下线的冲击电阻数值可不做规定;4)除另有规定外,电子、信息及计算机设备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4Ω;5)当采用共用接地方式时,其接地电阻应以诸种接地系统中规定接地电阻最小的数值作为依据。除另有规定外,诸种接地系统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体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另须特别注意:判断建筑物内的电子、信息及计算机设备的存在与否,一般是以其设备机房及主机设备的存在与否作为重要衡量标志的。,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立接地体时,不应大于4Ω,采用联合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Ω。2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所有屏蔽层应保持连续性。3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屏蔽层的配线设备(FD或BD)端必须良好接地,用户(终端设备)端视具体情况宜接地,两端的接地应连接至同一接地体。若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设备间及进线间应设立楼层或局部等电位接地设备间及进线间应设立楼层或局部等电位接地。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的接地系统,如单独设立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如布线系统的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架、箱)应采用适当截面的绝缘铜导线单独布线至就近的等电位接地装置,也可采用也可采用内等电位接地铜排引到建筑物共用接地装置,铜导线的截面应符合设计规定。:..,屏蔽电缆屏蔽层的两端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架)上应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应能满足对天线设施的保护。当安装独立的避雷针时,避雷针与天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大于3m。。当建筑物已有防雷接地系统时,避雷针和天线竖杆的接地应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共地连接;当建筑物无专门的防雷接地可运用时,应设立专门的接地装置,从接闪器至接地装置的引下线宜采用两根,从不同的方位以最短的距离沿建筑物引下;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宜采用一点接地方式。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线不得形成封闭回路,不得与强电的电网零线短接或混接。,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采用综合接地网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防雷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相连时,两者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m。、静电接地可以经限流电阻及自己的连接线与接地装置相连,。易燃易爆场合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静电接地电阻值有特殊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当采用间接静电接地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MΩ。:..,通过接地干线引至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由此引至设备机房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应与预留的楼层主钢筋接地端子连接。接地干线宜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其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接地干线应在电气竖井内明敷,并应与楼层主钢筋作等电位连接。。楼层配线柜的接地线应采用绝缘铜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6mm2。、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规定的最小值拟定。,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规定期应增长人工接地体。,人工接地体宜在建筑物四周散水坡外大于1m处埋设成环形接地体,并可作为总等电位连接带使用。(矿)区电话互换机、载波机、调度电话总机、会议电话汇接机或终端机、有线广播扩音机、生产扩音机等通信设备的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规定:二、交流供电或交直流两用通信设备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欧;,不应大于4欧。(矿)。:..≤,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应同时符合电信站接地电阻值和国家《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中有关交流供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值的规定。。。单台容量不超过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营且总容量不超过100kVA的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m的地区,当达成上述接地电阻值有困难时,工作接地电阻值可提高到30Ω。,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反复接地。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成10Ω的电力系统中,所有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可运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反复接地电阻值的规定。,不宜超过4欧。使用同一接地装置的并列运营的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当其总容量不超过100千伏安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欧。,采用接零保护时,零线宜在电源处接地,但移动式电源设备除外。架空线路的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以及沿线每1公里处,零线应反复接地。电缆和架空线在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零线应反复接地(但距接地点不超过50米者除外),若屋内配电屏、控制屏有接地装置时,也可将零线直接连到接地装置上。低压线路零线每一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在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允许达成10欧的电力网中,每一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欧,但反复接地不应少于三处。零线的反复接地,应充足运用自然接地体。,并不得与地下金属管道等有金属连接,如无绝缘隔离装置,互相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米。5A类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规定和方法。、变电所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规定如下。有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宜符合下列规定:(5)公式(5)中计算用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采用在接地装置内、外短路时,经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的最大短路电流对称分量最大值,该电流应按5~2023发展后的系统最大运营方式拟定,并应考虑系统中各接地中性点间的短路电流分派,以及避雷线中分走的接地短路电流。当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符合式(5)规定期,可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增大接地电阻,但不得大于5Ω,。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高压与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生产用低压电气装置共用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式(6)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计算用的接地故障电流应采用下列数值:①对于装有消弧线圈的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②对于不装消弧线圈的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计算电流等于系统中断开最大一台消弧线圈或系统中最长线路被切除时的最大也许残余电流值。:..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变电所电气装置雷电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独立避雷针(含悬挂独立避雷线的架构)的接地电阻。在土壤电阻率不大于500Ω·m的地区不应大于10Ω;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电阻应符合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规定。变压器门型构上避雷针、线的接地电阻应符合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规定。(构)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规定。、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向建筑物电气装置(B类电气装置)供电的配电电气装置,其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与B类电气装置系统电源接地点共用的接地装置。配电变压器安装在由其供电的建筑物外时,应符合下式的规定::..≤50/I(8)——计算用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为故障点残余电流。配电变压器安装在由其供电的建筑物内时,不宜大于4Ω。非共用的接地装置,应符合式(7)的规定,但不宜大于10Ω。,其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符合本标准式(5)的规定。。、负荷开关和电容器组等的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设备外壳相连,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当该变压器的保护接地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符合式(8)规定且不超过4Ω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当建筑物内未作总等电位联结,且建筑物距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的距离超过50m时,低压电缆和架空线路在引入建筑物处,保护线(PE)或保护中性线(PEN)应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向低压系统供电的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工作于低电阻接地系统时,低压系统不得与电源配电变压器的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应在距该配电变压器适当的地点设立专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4Ω。,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低电阻接地系统,当该变压器的保护接地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符合式(5)的规定,且建筑物内采用(含建筑物钢筋的)总等电位联结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其电源接地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其电源接地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1—保护线;2—总等电位联结线;3—接地线;4—辅助等电位联结线;B—总等电位联结(接地)端子板;M—外露导电部分;C—装置外导电部分;P—金属水管干线;T—,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不另设接地装置。否则,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应设保护接地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规定R≤50/Ia(13)Ia——保证保护电器切断故障回路的动作电流,A。:..系统的各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保护接地的接地装置可共用同一接地装置,亦可个别地或成组地用单独的接地装置接地。每个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规定R≤50/Id(14)Id——相线和外露导电部分间第一次短路故障的故障电流,A。,建筑物内电气装置应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对下列导电部分应采用总等电位连接线互相可靠连接,并在进入建筑物处接向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图6):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Ω。土壤电阻率在200Ω·m及以下地区的铁横担钢筋混凝土杆线路,可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当绝缘子铁脚与建筑物内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相连时,可不另设接地装置。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的接户线,当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电阻大于30Ω时,绝缘子铁脚应接地,并应设专用的接地装置。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30、低压线被建筑物等屏蔽的地区或接户线距低压线路接地点不超过50m的地方,绝缘子铁脚可不接地。、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的保护接地(含与功能接地共用的保护接地)、总等电位联结的接地极等可与建筑物的雷电保护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规定。非有效接地系统应当就是高电阻接地系统,阻值大约在1000欧姆以上。我们常见的TN、TT系统都是有效:..1~10之间。电力部的接地系统设计规范里边有具体的规定,编号以DL打头。电子设备信号地之接地电阻值,IEC有关标准及等同或等效采用IEC标准的国标均未规定接地电阻值,只要实现了高频的低阻抗接地(不一定是接大地)和等电位联结即可。当与其他接地系统联合接地时,按其他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最小值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