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张廷模:《中药学》化痰药: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pdf

格式:pdf   大小:2,27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张廷模:《中药学》化痰药: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0 文件大小:2.2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张廷模:《中药学》化痰药: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张廷模:《中药学》化痰药: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张廷模:《中药学》化痰药: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张廷模:《中药学》化痰药: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天南星下面第二味化痰药,天南星。天南星是天南星科的代表植物,和半夏是同类的,是属于同科的。天南星也是用的地下的块茎,但是个头比较大,它一般的直径可能都有三公分的左右。天南星作为一个化痰药,基本的功效也是燥湿化痰。作为燥湿化痰药,天南星的温燥的性质和毒烈的性质,就是它的毒性,都强于半夏,温燥的性质和毒烈的性质强于半夏,但是它的止咳祛痰的作用并不优于半夏,所以这个半夏被称为治疗湿痰咳嗽的要药,但是天南星相对就要次要一点,就没有被称为治疗湿痰咳嗽的要药,但是它可以和半夏一样的,用于湿痰或者寒痰的咳嗽痰多,而且可以配伍在一起使用。它重要性不如半夏,对于湿痰咳嗽和寒痰咳嗽,因为它的毒烈的性质,温燥的性质更强,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更好,所以它临床的价值相对来说就要低一点。但是在教材上常常有一种表述不是很准确,给同学们造成一种误解。在有的书里面,这个天南星用于湿痰、寒痰的顽症,好像顽痰,就是很顽固的很重的就要用天南星。那么这样不是天南星燥湿化痰止咳的作用就应该优于半夏。:..那么它为什么又会有那样的表述呢?实际上它主要是指的导痰汤那一类的方剂,那么一般的湿痰咳嗽、寒痰咳嗽,用二陈汤,就用半夏配橘皮就够了。如果比较重的,顽固的一点,只用二陈汤,只用半夏橘皮还不够,再还要加一点天南星这样的药,使整个方的燥湿化痰的作用更强一些,那么对于比较顽固的湿痰或者寒痰咳嗽,对导痰汤来讲就更加适合,并不是说的天南星的单味药和半夏相比较更适合这个顽痰证。所以如果见到这样的说法的时候,实际上它是把复方和单味药没有能够很准确地区别,在表述上有一点问题。所以对于这个天南星的燥湿化痰就掌握刚才我们说的一点就行了。它和半夏比较相似,但是温燥毒烈的性质过之,所以常常可以和半夏同用,用于湿痰或者寒痰咳嗽证。另外呢,由于它的消痞这一类的作用呢,实际上还不如半夏,所以对于湿痰引起的痞闷、痞满,往往就没有用天南星,而是用的半夏,所以燥湿化痰不是天南星的优势,天南星的优势和半夏相比,主要在于祛风止痉,就是一般说的祛风痰,应用于肝风夹痰,它既有祛痰,或者说有消痰的作用,又能够息风止痉,所以它常常用于风痰证。中风、破伤风、癫痫这一类,那么就比半夏用得多。它的优势在这个地方。那么这个消肿散结止痛,它与消痰也有关,与攻毒也:..有关,这个和半夏也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作用一般认为它强于半夏,所以用于痈疽肿痛这一类的天南星比半夏用得多。所以学了半夏以后,天南星就作这么一个简单的比较。由于天南星的毒烈的性质超过了半夏,所以内服仍然是要炮制的,炮制当然也是用明矾、生姜这一类,叫做制南星。生的一般是外用的。胆南星天南星后面有一个附药,胆南星。这个虽然不是一个正药,但是大家应该要有所了解。参考资料的第三,这个胆南星就是用天南星把它磨细了以后,加在这个牛胆汁里面把它拌匀了,放置很长的时间,这样加工周期很长。那么现在的胆南星,就是把这个天南星制了以后,把它加在牛胆汁里面,再稍稍的蒸一下,这样就用不着放置很长的时间,缩短了这个炮制的周期。这些属于炮制学,我们不管,作为医生我们只知道这个胆南星就是天南星加了胆汁,主要是牛的胆汁,牛的胆汁当然是一个苦寒性很强的药,所以这个胆南星它就是一个性味是偏于苦寒,就不是苦温的了。那么它这个止痉就是息风止痉挛,就不是燥湿化痰,就是清热化痰,它主要治疗的是热痰咳嗽,或者肝热引起的惊风,小儿惊风,或者其他的一些痉挛抽搐。所以这两个药的药性寒温完全不一样,所以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如果对于有热象的一些咳嗽痰多,或者肝风内动,一般就是选用胆南星,这个要有一定的了解。:..前面我们谈了胆南星的加工炮制的情况,那么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知道了这个天南星是一个温燥的药物,胆南星是一个苦寒的药物。所以在临床上用的时候,是湿痰证、寒痰证的时候就用偏于温燥的天南星,如果是在临床上是热痰证,或者因为热引起的肝风内动,比如说小儿惊风,这样的一些热性病,那么一般就用胆南星。虽然我们没有要求胆南星,但是我们知道它和天南星的区别,那么今后处方的时候也是可以经常使用的。这是关于胆南星的问题作一个简单的说明,我们书上作为附药。禹白附下面我们介绍另一味燥湿化痰的药物,禹白附。通过前面的半夏和天南星的介绍,这个禹白附就作一个一般的了解。这个禹白附也是天南星科的植物,药用的部位也是块茎,禹白附比半夏大一些,比天南星块头要小一些,它们的毒性都是相似的,属于同一类的药。禹白附的第一个功效也是燥湿化痰,禹白附燥湿化痰的作用最弱,比天南星还弱得多,当然也没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所以从理论上来讲,禹白附是可以用于湿痰咳嗽和寒痰咳嗽的,所以我们书上在“应用1”里面就谈了这方面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临床医生主要选择半夏来治疗寒痰和湿痰的咳嗽证,有时候可以选用天南星,很少有选:..禹白附的。那么我们这里的“应用1”之所以这样子来写是便于同学们学这三味相同的药,在他们学****的时候进行比较,便于记忆,也就是说它的燥湿化痰在治疗湿痰、寒痰咳嗽方面,它的实用价值不大,根本不常用。所以这一点在其它的教材里面没有相应的(说明),这个功效没有相应的主治,这也是可以的。那么有,是便于大家记忆,没有,就说明它不重要。这个加以说明,不然见到不同的教材,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大家就知道这个原因。禹白附的第二个功效,息风止痉。这个和天南星一样,而且常常配伍在一起,主要是用于治疗风痰引起的口眼斜、破伤风或者癫痫这一类的都可以使用。这个没有什么显著的特征。另外呢,它也能够消肿散结,但****惯上这个禹白附多数说它是解毒散结,就是认为它攻毒或者解毒的效果比天南星或者半夏要略强一点,因为它常常治疗毒蛇咬伤,半夏、天南星很少在这方面使用,所以就认为它的攻毒作用明显一些,实际上在这方面区别不大,对于疮痈肿痛。所以这三个药,半夏、天南星、禹白附,我们就以半夏为主药,学了半夏以后天南星和禹白附就作为一个对照。天南星和禹白附更加相似,它们的优势都在于祛风止痉,就是在治疗与风痰有关的一些病证上面。另外呢,它外用消肿止痛的作用也比半夏要强一点。另外,关于禹白附的药材,在古代的本草文献里面没有禹白附这样一个名称,就叫白附子。那么大家要知道,白附子不是附子,我们前面学过的附子,就是我们温里药当中常用于回阳就逆的。在古代为:..什么叫白附子呢?它用的也是毛梗科,属于乌头类的那样的一种植物。现在有的把它叫关白附。这个也是像乌头类的药一样的毒性,也常用于散寒止痛的。这样的一种白附子现在几乎没有用了,现在就用另外一种天南星科的植物,把它的名称就不再用白附子,也就用禹白附。所以以前的古方如果用白附子的,现在在处方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改过来,改为禹白附。这个作为一个了解的药。这三个药当中它最为次要。白芥子下面我们介绍白芥子。它来源于白芥,是十字花科的一种草本植物,就是一般说的芥菜,它像小白菜一样的。芥菜有的种子的种皮比较白,那么称为白芥子,有的种子(的种皮)是黄的,称为黄芥子,在中药当中主要用种皮偏白的,所以就是我们这里要介绍的白芥子。当然,有的时候黄芥子也是可以入药使用的。这个白芥子作为一个化痰药,它可以祛痰,也可以消痰,这个药作用于肺,那么它就是温肺祛痰的药,这个也是一个温性比较明显的药,所以它作用于肺主要是温肺祛痰,那么它治疗的是寒痰壅肺引起的咳嗽气喘,它重点在于祛痰,可以促进痰浊的咯出。我们在讲莱菔子的时候谈到了三子养亲汤,其中的一子就是白芥子,用于老年人咳喘痰多。那么属于寒痰的就是用这个白芥子来温肺祛痰。痰浊阻滞在:..肺窍以后,肺络不通,其实这个白芥子温肺祛痰了以后,它也能够宣通肺络,所以白芥子治疗有的寒痰咳嗽,包括有胸痛,这个胸痛就是肺络闭阻,那么通过它的祛痰以后疼痛会缓解,那也是它通络的效应的一个方面。另外,在过去的中药里面,白芥子除了通络以外还有两个字——利气。利气就是它能够通利肺气,通利肺气严格地讲,不是一个独立的功效。它来自于《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对白芥子的记载就有利气豁痰(作用)。利气豁痰这样四个字,其实对这四个字应该理解为豁痰利气,它通过祛除肺窍之痰,有利于肺气的宣畅,所以祛痰和利气是互为因果的,祛痰是因,利气是果,它并没有独立的利气的作用,因为它不是行气药,所以我们在现在这一版的教材里面就没有保留“利气”二字,那么它祛痰以后自然肺气通利,有时候胸闷胸痛这样一些症状它能够得到减轻,这并不影响白芥子温肺祛痰以及它相应的治疗肺寒咳嗽痰多,或者咳喘痰多,这样一些病证的治疗。那么这个是把白芥子作为一个祛痰药,治疗狭义的痰,那么白芥子如果作为一个消痰的药,治疗广义的痰,它主要是消的是经络之痰,消的是经络之痰,那么它主要就是温经消痰。在临床上呢,主要治疗寒痰阻滞经络引起的一些痈疽和关节的一些疼痛或者局部的麻木。:..比如说今后大家要学阳和汤,那里面的治疗,就是白芥子主要起这样一个作用,这个寒邪凝滞或者寒痰闭阻出现了局部的麻木或者关节冷痛,或者出现了痈疽,那么这样的方里面白芥子就是温经消痰,通过温经消痰它也可以通经络,缓解局部的一些疼痛。所以白芥子就是这么两个方面的应用,一个方面是它作为祛痰药,一个方面是作为消痰药,它的温性都比较明显,都是用于寒痰证,寒痰咳嗽和经络的寒痰证,这个白芥子如果作为祛痰药,那么煎煮的时间在汤剂当中不要过长,过长了对它的祛痰的效果是有所影响,这个是需要注意。另外,白芥子治疗这个寒痰闭阻经络而出现的那样一些病证可以局部外用,把它敷在局部,那么可以让它(皮肤)发红,严重的还可以出现:..水泡,然后达到治疗的效果,所以有的书上把这样的一种方法叫做冷灸。因为我们用针灸用的这个灸条是要有温度的,把它点燃了以后局部有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它有温经散寒(作用)。那么白芥子它不通过这个物理的这种发热能够刺激这个穴位的局部,达到温通经络,消散痰凝的这样一个作用,所以民间常常把这样一种方法叫做冷灸,能够达到和这个灸条同样的治疗效果。但是有的人局部用了以后对他的刺激会造成局部皮肤过敏,那就不太适合,所以我们这个书上也是谈到了它对皮肤的刺激性。这个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就是在外用的时候。皂荚下面的一个药,皂荚。这个不要求,但是大家简单地了解这个是豆科的植物。过去主要是用它结的皂荚来洗衣服。这个药作为一个祛痰药它是比较峻猛的,所以有的时候咳嗽痰多非常顽固,把它祛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少量的让他引起比较明显的恶心呕吐,有利于痰的祛除,(所以)说它类似于西药当中的那种恶心性的祛痰药,那么现在呢,由于它是有毒的药,尤其是口服,很少使用,所以现在一般都不用它,我们对这个药就不要求。旋覆花、金沸草我们就介绍下面的一个药,旋覆花。一种菊科植物,开的是金黄色的花,它的花朵比(野)菊花要稍大一点,很像那种野菊花,但是有明显的一些区别,注意和野菊花的区别。因为旋覆花又叫金沸草,所以相对来说旋覆花有的时候又叫金沸花,有一个古方,叫做金沸草散,实际上用的就是旋覆花,这是需要注意的。:..旋覆花在当代的临床当中主要是作为一个祛痰的药来使用,它基本的功效是祛痰平喘,当然也可以叫祛痰止咳。它的重点在祛除肺窍之痰,有利于缓解或者消除因为痰阻肺窍而引起的咳嗽气喘,当然它也兼有比较微弱的止咳平喘的作用,但是是次要的,所以旋覆花在临床上用呢,是用于痰多的咳嗽气喘,是作为一个祛痰药来使用的。在古书里面首先记载旋覆花就认为它是消痰的,比如在《名医别录》里面就称旋覆花“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那么首先把它称为消痰药,但是它的主治证就是咳嗽的时候痰比较多,而且比较粘稠,不易于咯:..多中药书上旋覆花的第一个功效写的就是消痰,那么就沿用了《名医别录》的这个功效术语,但是《名医别录》的这个功效术语的主治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是治疗咳嗽痰多的。如果按照我们现在规范了以后的这个功效术语的话,它就应该是一个祛痰的药,所以我们就把它的功效相应地不再用消痰,而用祛痰,它的适应症就是咳嗽痰多,重点在于痰多。因为它是一个微温的药,所以在临床上真正咳嗽气喘痰多,不论寒热,旋覆花都可以使用,外感也可以使用,感冒风寒,咳喘痰多,或者感冒风热,咳喘痰多。没有外感,肺热或者肺寒的痰多其实都可以使用,那么分别配伍相应的药物。这个(是)配伍的原则,那么有外感风寒的配伍发散风寒的药,比如说配伍麻黄这样的一些药。如果有外感风热的,那么它也可以配伍桑叶、菊花或者牛蒡子这样的一些药使用。如果是单纯的肺寒,那么就(配伍)普通温肺的,比如干姜之类的,或者前面的白芥子都可以。肺热配伍黄芩、知母也是能用的。所以它应用是很广泛的一个祛痰的药,所以我们书上在“应用1”里面就举例说明了这方面的一些应用的简单的情况,自己可以看一下。旋覆花的第二个功效就是止呕呃,就是降逆呃,降胃气上逆,也是一个止呕呃的药物。因为它是一个化痰的药,或者是一个祛痰的药,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又认为是痰浊引起的恶心、呕吐,或者嗳气,或者呃逆,实际上在临床这只是通过它来进行分析说明。在临床上旋覆花能够治疗的嗳气、呕吐很广泛,不一定都有痰浊,脾胃虚弱的它可以和补脾胃的人参这一类的(配伍),那么有寒的配伍温胃的,有热的,那么配伍清热的药,实际上是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止呕呃的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张仲景的旋覆代赭汤,代赭石汤,代赭石也是一个降逆止呕的,里面也有生姜、半夏这一类的药物,所以这一个方治疗呕吐、嗳气的作用相当好,临床医生一般都喜欢配伍使用,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适当地化裁。那么要说明的一个问题呢,就是因为张仲景在《伤寒论》上,这个旋覆代赭石汤主治的嗳气,用的这个“噫”字是一个口字旁,一个意见的“意”。那个不读yi,在这个地方读ai,和这个“嗳气”的“嗳”是同音同义的,那么现在规范,规范了以后,:..上呢,还是照《伤寒论》用的那个字,原样把它抄下来,在现在来说就不规范了,我们要知道它和现在这个“嗳”字是同音同义的,不能读成yi气,就是ai气。这是关于这个旋覆花的功用的简单的情况。那么这个旋覆花是很轻的,在煎熬的时候也是浮在药汤的面上,那么加水的时候也不好掌握药的加水量,那么这个水沸腾了以后它很容易也是把它冲出药罐或者沙锅的外面,那么不便于煎煮,所以一般要求旋覆花作为汤剂的时候要包煎,包煎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便于煎煮,有的说是避免刺激咽喉,其实旋覆花并没有绒毛状的(毛刺),并不明显,所以实际上避免绒毛状的一些(毛刺)部分脱落以后刺激咽喉对旋覆花不是主要的,不像前面辛夷那样,或者枇杷叶也是,这个它主要是便于煎煮。那么它对全草——金沸草它的作用是基本是一样,但是作用要弱:..我的其它专辑:从零开始学舌诊舌诊高级课胡希恕临床医案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