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工程现场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pdf

格式:pdf   大小:74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程现场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0 文件大小:7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程现场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工程现场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工程现场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01、钢筋的贮存、,钢材普通选用大型钢厂的产品,如徐钢、宝钢、鞍钢等。钢筋进场后不得损坏标志,应根据品种、规格按批分别挂牌堆放,并标明数量02、钢筋外观质量控制钢筋在运输和存放时,不得损坏包装和标志,并应按牌号、规格、炉批分别堆放。室外堆放时,应采用避免钢筋锈蚀的措施。03、钢筋吊牌、质量证明、合格证核查一级是光圆钢筋,二三级为罗纹(带肋)钢筋。名称上一级为HPB235,二级为HRB335,,钢筋表面上标有数字,直径前面标有2的为一级钢,标有3的为二级刚,标有4的为三级钢。注:符号带E为抗震钢筋04、钢筋的直径和分量检测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的直径用电子秤称钢筋实际分量,实际分量与理论分量的允许偏差钢筋抽样复试(1钢筋在)以上几项检查合格后,会同监理、业主进行现场取样,普通钢筋取样规定:同厂家、同规格、同型号、同批次的60吨钢材为一批,少于60吨的按一批计。(2)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每批中每种钢筋牌号、规格均应至少抽取1个钢筋试件,总数不应少于3个。钢筋、成型钢筋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1获得认证的钢筋、成型钢筋;2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3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1、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2、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对钢筋进行加热。钢筋应一次弯折到位;3、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者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4、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5、钢筋弯钩或者弯曲(1光圆)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2)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3)直径为28mm以下的5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直径为28mm及以上的5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6、位于框架结构的顶层端节点处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7、箍筋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箍筋弯折处纵向受;力钢筋为搭接钢筋或者并筋时,应按钢筋实际排布情况确定箍筋弯弧内直径;8、光圆钢筋末端作180°弯钩时,弯钩的弯后平直部份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9、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份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9、拉筋用作剪力墙、楼板等构件中拉结筋时,两端弯钩可采用一端135°,另一端90°,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拉筋直径的5倍;10、对普通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折后平直部份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及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部份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和75mm的较大值;11、焊接封闭箍筋宜采用闪光对焊,也可采用气压焊或者单面搭接焊。12、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受拉锚固长度,且两末端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对普通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13、梁、柱复合箍筋中的单肢箍筋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135°13、焊接封闭箍筋的焊点设置要点:(1每)一个箍筋的焊点数量为1,距离箍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小于100mm;(2)矩形柱箍筋焊点宜设在短柱边,梁箍筋焊点应设置在顶边或者底边;14、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有抗震设防要求结构中,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不应进行钢筋搭接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子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2、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份外可间隔交织扎牢;3、梁、柱的箍筋弯钩及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构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4、填充墙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框架梁钢筋共同绑扎;5、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箍筋、、电渣压力焊只应使用于柱、墙等构件中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2、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分批错开;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应超过50%。1、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分批错开接头横向净距不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2、搭接长度取相互连接的两根钢筋中的较小直径计算;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2、受拉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倍,且不应大5于100mm;3、受压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二个箍筋,此间距宜为50mm。①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9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②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③墙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剪力墙上下两边三道水平处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④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者箍筋并,将其与竖筋点焊,以固定墙、柱筋的位置,在点焊固定时要用线锤校正.⑤外墙浇筑后严禁开洞,所有洞口预埋件及埋管均应预留洞,边加筋详见施工图。墙、柱内预留钢筋做防雷接地引线,应焊成通路。其位置、数量及做法详见安装施工图,焊接工作应选派合格的焊工进行,不得损伤结构钢筋,水电安装的预埋,土建必须配合,不能错埋和漏埋。①纵向受力钢筋浮现双层或者多层罗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②箍筋的接头应交织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③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殊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④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者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⑤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L—板的中一中跨度)⑥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未设置垫块,浇筑后成品易漏筋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全数检查。检验方法为观察,尺量。2、受力钢筋的安装位置、锚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全数检查。检验方法为观察,尺量。梁板类构件上部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检查。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摆布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