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试题.pdf

格式:pdf   大小:64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试题.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0 文件大小:6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试题.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天津大学化工原理试题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天津大学化工原理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01天津大学年化工原理考研试题17ky天津大学研究生院二00一年招收硕士生入学试题题号:考试科目:化工原理(含化工原理实验)页数:一、选择与填空(20%)1、用离心泵将某贮槽A内的液体输送到一常压设备B,若设备B变为高压设备,则泵的输液量,轴功率。2、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过程包括加速运动和等速运动两个阶段,沉降速度是指阶段中的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3、通过三层平壁的定态热传导过程,各层界面接触均匀,第一层两侧面温度分别为120℃和80℃,第三层外表面温度为40℃,则第一层热阻R1与第二、三层热阻R2、R3的大小关系为。A、R1>(R2R3)B、R1<(R2R3)C、R1=(R2R3)D、无法确定4、某二元物系,相对挥发度α=,对n、n-1两层理论板,在全回流条件下,已知xn=,则yn-1=。5、在吸收操作中,若c*-c≈ci-c,则该过程为。A、液膜控制B、气膜控制C、双膜控制D、不能确定6、分配系数kA增加,则选择性系数β。A、减小B、不变C、增加D、不确定7、在填料塔的Δp/z—u曲线图上,有和两个折点,该两个折点将曲线分为三个区,它们分别是、、。8、采用一定状态的空气干燥某湿物料,不能通过干燥除去。A、结合水分B、非结合水分C、自由水分D、平衡水分二、如图所示(附件),用离心泵将储槽A中的液体输送到高位槽B(两个槽位敞开),两槽液面保持恒定,两液面的高度差为12m,管路内径为38mm,管路总长度为50m(包括管件、阀门、流量计的当量长度)。管路上安装一孔板流量计,孔板的孔径为20mm,,U管压差计读数R为540mm,指示液为***(***的密度为13600kg/m3)。操作条件下液体密度为1260kg/m3,粘度为1×10-3Pa·s。若泵的效率为60%,试求泵的轴功率,kW。摩擦系数可按下式计算:滞流时,λ=64/Re湍流时,λ=(13%)三、在一定条件下恒压过滤某悬浮液,实际测得K=5×10-5m2/s,Ve=。先采用滤框尺寸为635mm×635mm×25mm的板框压滤机在同一条件下过过滤某悬浮液,欲在30min过滤时间内获得5m3滤液,试求所需滤框的个数n。(6%)第一页,共二页四、有一列管换热器,装有Φ25mm×,管长为2m。将管程的空气由20℃加热到85℃,空气流量为8000kg/h。用108℃的饱和蒸汽在壳程作为介质,水蒸气的冷凝传热膜系数为1×104W/(m2·K)。管壁及两侧污垢热阻可忽略,热损失可忽略。,×104,×10-2W/(m·K),比热容为1kJ/(kg·K)。试求:(1)空气在管内的对流传热系数;(2)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以管外表面积为基础);:..(3)通过计算说明该换热器能够满足要求。(12%)五、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物。已知原料液流量为100kmol/h,(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下同);塔顶馏出液流量为50kmol/h,;泡点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1)计算釜残液组成;(2)求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求经过该板气相组成的最大变化量。(13%)六、,用纯溶剂吸收某气体混合物中的溶质组分。(摩尔比);单位塔截面上惰性气体流量为50kmol/(m2·h);/(m2·h);溶质的吸收率为98%;在操作条件下,该系统的平衡关系为Y=(X、Y均为摩尔比);。试计算:(1)出塔液相组成;(2)所有填料的比表面积。(11%)七、,在常压下用于干燥某种湿物料。空气进、出预热器的温度分别为20℃、120℃,含水量分别为20%、5%(均为湿基)。干燥后产品的流量为60kg/h,/(kg·)℃,忽略干燥系统的热损失。试求:(1)新鲜空气的流量V(m3/h);(2)干燥系统所需要的总加热速率Q。(10%)八、实验部分(15%/)1、在进行间歇精馏操作过程中,为了保持塔顶温度的恒定,应逐渐回流比;同时为了保持塔顶产品产量的恒定,应逐渐塔釜加热量。2、在进行圆形直管内空气湍流流动的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中,需要测定哪些物理量?3、在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中,已知不同滤液量V对应的过滤时间θ,试简要说明利用作图法求取恒压过滤常数的方法。4、设计一实验流程(画出其实验流程示意图),可以完成如下实验内容:(1)进行离心泵性能的研究;(2)进行水平直管摩擦阻力与流动雷诺数关系的研究。2002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年招收硕士生入学试题题号:考试科目:化工原理(含实验)页数:一、【基本题】(选择填空题或直接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在完全湍流区,流动摩擦阻力损失与()成正比;在层流区,流动摩擦阻力损失与()成正比。①流速的一次方②流速的平方③流速的三次方④流速的五次方2、在设计沉降室时,所依据的基本关系是Vs≤blut,其中ut是指()①颗粒的平均沉降速度②要求被除去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③平均粒径大小的颗粒的沉降速度3、在塔板设计中,若加大板间距则漏夜线(),液泛线()。①下移②不变③上移④不确定4、填料因子Φ值减小,填料塔的液泛速度uF():..①增大②不变③不确定④减小5、对于第I类物系,若温度升高,则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分层区的面积()。①不变②减小③增大④不确定6、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能力()。①越强②越弱③不确定7、精馏塔有()种进料热状况,其中()进料的q值最大,进料温度()泡点温度。8、在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组分。其液气比L/,平衡关系为Y=。若溶质的回收率为90%,则操作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之比值()。9、离心泵压头的物理意义:()。10、选择旋风分离器的依据是:()、()和()。11、根据热补偿方式的不同,列管式换热器可分为()换热器、()换热器和()换热器。12、某恒压过滤的方程为V2V=,V单位为m3,,则过滤常数K=()、Ve=()、θe=()、qe=();欲得5m3的滤液,所需的过滤时间为()。二、【流体输送】(共12分)采用如图所示的输送系统,将水池中的清水输送到高位槽中。(1)试分析当出口阀C的开度由C1增大到C2时,真空表和压力表的读数如何变化;(8分)(2)若离心泵的方程为H=32-×104Q2(m2/s)。(4分)三、【传热】(共12分)一定流量的空气用列管式换热器从20℃加热到80℃,空气在管内呈湍流流动,管外为饱和蒸汽冷凝加热。现因生产需要,空气流量增加20%,并要求空气的第一页共二页进出口温度保持不变。现拟采用提高加热蒸汽的温度,从而提高平均传热温差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试求:换热器平均温差应提高的百分比。(12分)(不考虑管壁及可能的污垢热阻)四、【精馏】(共13分)在常压连续精馏塔内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物。已知进料量为100kmol/h,(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下同);馏出液流量为40kmol/h,;进料为泡点进料;;;在本题范围内气液平衡方程为y=;。试计算:(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8分)(2)离开该层塔板的液相组成。(5分)五、【吸收】(共11分)、填料层高度为5m的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某气体混合物中的溶质组分。已知入塔混合气中惰性组分的摩尔流量为40kmol/h,/(m3·h);在操作条件下,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试计算该吸收塔的吸收率φA。(11分)六、【干燥】(共12分)在常压下用湿空气干燥某湿物料。已知湿空气的流量为1000kg/h,进预热器时的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0%,进干燥器的温度为107℃,,试求以下两种情况下空气出干燥器的温度。(1)理想干燥过程;(6分)(2)不向干燥器补充热量,加热物料消耗的热量为15000kJ/h,干燥器的热损失为3KW。(6分):..已知20℃。七、【实验】(共15分)1、在进行连续精馏操作过程中,随着进料中轻组分浓度减小,塔顶温度(),塔底馏出液中轻组分()(2分)。2、在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中,应进行()曲线的测定(3分)。3、干躁过程中,随着干球温度的升高,干躁速率(),临界湿含量()(2分)。4、设计一实验流程(画出其实验流程示意图)并写出简要实验步骤,完成如下实验内容:(8分)(1)进行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2)进行滤饼的压缩性指数s和物料常数k的测定。2003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年招收硕士生入学试题题号:考试科目:化工原理(含实验)页数:一、选择与填空(共30分)1、如图所示的流动系统,当阀门C的开度增大时,流动系统的总摩擦阻力损失Σhf将,AB管段的摩擦阻力损失Σhf,AB将。(2分)2、三只长度相等的并联管路,管径的比为1:2:3,若三只管路的流动摩擦系数均相等,则三只管路的体积流量之比为。(2分):3C、1:24:39D、1:4:9A、1:2:3B、1:1题附图3题附图3、如图所示的清水输送系统,两液面均为敞口容器。现用该系统输送密度为1200kg/m3的某溶液(溶液的其他性质与水相同),与输送清水相比,离心泵所提供的压头,轴功率。(2分)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4、如图所示为某流动系统的竖直圆管段部分,当清水的平均流速为50mm/s时(此时管内为层流),管轴心处的某刚性球形固体颗粒由A截面到达B截面的时间为20s;当平均流速为30mm/s时,该固体颗粒在管轴心处由A截面到达B截面的时间为。(2分)5、板框过滤机采用横穿洗涤法洗涤滤饼,其洗涤操作的特征是:洗液流经滤饼的厚度大约是过滤终点滤饼厚度的倍;洗液流通面积是过滤面积的倍。(2分)A、1B、、2D、46、一维稳态温度场傅立叶定律的表达式为。(2分)7、在传热计算中,平均温度差法往往用于计算,传热单元数法往往用于计算。(2分)A、设计型B、核算型C、设计型和核算型8、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xF、q、R不变,减小W,则L/V,L’。(2分)A、减小B、不变C、增大D、不确定9、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组成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2分)A、X*-XB、X-X*C、Xi-XD、X-Xi第一页共三页10、板式塔是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操作时为连续相;填料塔是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操作时为连续相。(4分)11、若萃取相和萃余相在脱除溶剂后的组成均与原料液的组成相同,则所用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2分)A、小于1B、大于1C、不确定D、等于112、多级错流萃取的特点是:、和。(3分):..13、常压湿空气由t1加热到t2,则空气的性质参数H2H1、I2I1、tW2tW1。(3分)A、大于B、不确定C、小于D、等于二、采用如图所示的输送系统,将水池中的清水(密度为1000kg/m3)输送到密闭高位槽中。离心泵的特性方程为H=40-×104Q2(式中H的单位为m,Q的单位为m3/s),当压力表的读数为100kPa时,输水量为10L/s,此时管内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若管路及阀门开度不变,当压力表读数为80kPa时,试求:(1)管路的特性方程;(10分)(2)输水体积流量;(5分)(3)离心泵的有效功率。(5分)三、过滤基本方程式为:)('dd12esVVvrpAVΔ=?μθ式中V——过滤体积,m3;θ——过滤时间,s;A——过滤面积,m2;Δp——过滤的压差,Pa;s——滤饼的压缩性指数,无因次;μ——滤液的粘度,Pa·s;r’——单位压差下滤饼的比阻,1/m2;v——滤饼体积与相应滤液体积之比,m3滤饼/m3滤液;Ve——过滤介质的虚拟滤液体积,m3。试根据该式分析强化过滤操作的途径。(8分)四、某低粘度流体的流量为10000kg/h,/(kg·℃),生产上要求将该流体由15℃加热到100℃。现采用的换热器是列管式换热器,其管束由160根管径为φ25mm×2mm的不锈钢管组成。管外的加热热源为110℃的饱和水蒸气,其冷凝对流传热系数为12kW/(m2·℃)。欲完成生产任务,当换热器为单管程时,;若将单程改为双管程,而管子的总数不变,试求:(1)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10分)(2)所需换热管的长度。(6分)(不考虑管壁及可能的污垢热阻,忽略换热器的热损失,并假设流体在管内均呈湍流流动,两种情况下蒸气冷凝对流传热系数相同)第二页共三页五、某制药厂用板式精馏塔回收***含量为75%(摩尔%,下同)的废***液媒。该精馏塔共装有28层塔板,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塔底采用再沸器间接加热。因在常压下操作,该分离物系可视为二元理想物系,。现场测得一组数据如下:馏出液中***的含量96%釜残夜中***的含量5%精馏段液相的负荷40kmol/h精馏段气相的负荷60kmol/h提馏段液相的负荷66kmol/h提馏段气相的负荷60kmol/h试根据以上数据核算:(1)***的回收率;(5分)(2)操作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的比值;(8分)(3)该板式塔的总板效率。(7分)提示:吉利兰图中的曲线可用下式表示,即:Y=-+?=RRRX,2min?=NNNY六、,拟装填3m高的DN25塑料阶梯环填料,该填料的比:..表面积为228m2/m3,在该填料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组分。已知入塔混合气体的流量为40kmol/h,(摩尔分数);溶质的吸收率为95%;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X、Y均为摩尔比);;/(m3·h)。试通过计算判断拟装填的填料高度能否达到分离要求。(注: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可近似取为填料比表面积的90%)(15分)七、在一常压逆流干燥器中,用热空气将某湿物料的含水量由8%%(均为湿基);干燥介质为20℃的湿空气,经预热器后被加热到90℃,,离开干燥器废气的温度为45℃。假设本干燥过程为理想干燥过程。(1)计算空气经过干燥器的湿度变化量;(8分)(2)若向干燥系统提供的热量为500kW,计算湿物料的处理量。(8分)()八、实验部分(共25分)1、在标绘孔板流量计流量系数与雷诺数关系曲线应选用坐标系。(2分)2、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有、、。(2分)3、干燥过程中,随着干燥空气流速的增加,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2分)4、在恒压过滤实验中,提高过滤温度,过滤常数K;增加料浆浓度,过滤常数K。(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