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题100-例-及其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1,17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题100-例-及其答案.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0 文件大小:1.1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题100-例-及其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题100-例-及其答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题100-例-及其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化学实验与探究题1.(佛山)***气(Cl)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2伸入***水中,品红褪色。【发现问题】***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查阅资料】***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HO=HCl+HClO。其中,22HClO的名称叫次***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猜想】猜想1: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猜想2: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猜想3: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猜想1:是***水中的次***酸使品红褪色的。【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过程分析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没有褪色猜想1不成立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气中没有褪色猜想2不成立③没有褪色猜想3不成立【结论】综合分析:***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反思】(1)HClO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价。(2)***水中加入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3为。(3)向***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2.(揭阳)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钡溶液、***银溶液、稀***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精品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四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B、C、D溶B溶液变红色,D溶液变成蓝B是液,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色。A、C溶液都呈色。D是②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C溶液,A是硫酸钠溶液分别先滴入***钡溶液后再滴入稀***C是溶液。【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酸化的***时,亚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干扰了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2-2-2-钡溶液进行检验SOSOSO434(NaSO)溶液滴加***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酸依然有白色沉淀。23【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中2-2-SOSO43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SO)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23淀。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不能和2--+NOSO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33332-2-具有强氧化性,易把SO氧化生成SO。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34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2-2-【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2)SO(3)。43【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③取该溶液少量试管E中,加入***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确定猜想再加入稀***酸一定成立④取该溶液少量试管F中,加入加入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猜想可能成立加热⑤在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猜想(3)成立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精品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汕头)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查阅资料】、CO、HS、CH等。224Ⅱ.HS气体能与CuSO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24【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1:有CO、CO、HS;猜想2:有CO、CO、CH;2224猜想3:有CO、HS、CH;猜想4:有CO、HS、;2422猜想5:有CO、CO、HS、CH。224【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问题讨论】(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振荡。(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4之间加一个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O、CO的质422量。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精品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桂林)请你参与下列探究:【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2)用初中的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①;②。【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不同变化是,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序是、。(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是:、。8.(梧州)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9甲),做木炭与氧化精品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止水夹C+CuO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C+CuO乙图19甲【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猜想与假设】(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分析与交流】(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2)小周建议用图19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填选项序号)的比例。︰︰︰3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实验与结论】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填精品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或“放”)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18.(泰州)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4)用酚酞试液▲(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为什么▲。(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①你认为这个方案(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结论。,。21.(扬州)叠氮化钠(NaN)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3究.【应用研究】(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迅速分解为Na、N,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32【制备研究】(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再将NaNH与NO反应可生成NaN、NaOH和气体X,该2223精品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NO=NaN+NaOH+X,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323________。【NaCO质量分数测定】23工业级NaN中常含有少量的NaCO,为测定样品中NaCO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32323HSO溶液与NaN反应不生成气体)。243,(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设计的实验步骤为: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打开弹簧夹,_____;⑤再次称量装置C。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______(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NaN3中含有NaCO的可能原因_______。23【NaN纯度测定】,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2NaN→3N(NaN中的3323N全部转化为N,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2(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精品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5)使小试管中的NaN样品与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______。3(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______。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7)(),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2格合适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8)计算NaN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3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