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ERP生产管理实务》实验指导书.pdf

格式:pdf   大小:4,401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ERP生产管理实务》实验指导书.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4.3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ERP生产管理实务》实验指导书.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ERP生产管理实务》实验指导书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ERP生产管理实务》实验指导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ERP生产管理实务》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实验目的:了解易飞ERP系统的整体框架,理解生产管理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联实验要求:完成ERP系统各子系统的基础设置,包括基础信息设置及单据性质设置;录入品号信息;录入期初开帐单,包括库存开帐、采购开帐、销售开帐。实验步骤:(1)基本系统子系统A、录入工厂信息B、录入仓库信息2:..C、录入部门信息如上所述,依次完成“录入员工姓名”、“录入职务类别”、“录入假日表”、“录入交易对象分类”、“录入付款方式”。(2)存货管理子系统A、录入品号信息3:..如此依次录入其他品号的基本信息。B、录入库存期初开账单4:..(3)采购管理子系统A、录入采购单据性质5:..如此依次录入其他单据的单据性质,例如:请购单、询价单、核价单、进货单、退货单。B、录入采购单6:..如此设置其他采购件的采购单,达到每种采购料件有一定量的采购订单。C、录入进货单7:..如此设置,保证采购件有一定量的进货单。同理,在销售管理子系统,设置销售单据性质、客户订单和销货单。保证产成品有一定量的订单和销售额。8:..实验二、产品结构子系统实验目的:学会产品结构清单(BOM)的建立方法,掌握BOM变更的方法及虚设件、Feature件、Option件的使用方法实验要求:1、录入产品结构单据性质;2、建立一个完整的产品BOM,其中包含自制件、采购件、委外加工件、虚设件、Feature件、Option件等品号,且BOM的阶数不得少于3阶;3、完成BOM变更作业,学会使用复制BOM、整批变更元件、从BOM自动生成请购等批处理作业。实验步骤:1、设置产品结构单据性质如此分别录入:BOM变更单、E-BOM变更单、组合单、拆解单。2、录入BOM9:..按照实验内容的要求,分别为自制件、委外加工件、Option件、Feature件、虚设件搭建BOM,最终将这些BOM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结构。3、录入BOM变更单4、复制BOM10:..、整批变更元件6、从BOM自动生成请购单11:..12:..LRP计算逻辑,根据基础数据计算出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实验要求:1、根据所建立的基础数据库,计算出某张客户订单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将计算所得的计划下发为采购单和工单2、学会由计划批号和工单,计算生产计划及采购计划3、学会系统中各报表的使用实验步骤:1、设置计划批次2、生成批次需求计划13:..3、维护批次生产计划根据课程所讲LRP计算逻辑,推算生成出来的生产计划是否正确,检查它的生产数量、开工日期及完工日期,并写出这些数量及日期的来源及依据。4、发放LRP工单14:..5、维护批次采购计划15:..根据课程所讲LRP计算逻辑,推算生成出来的采购计划是否正确,检查它的采购数量、采购日及交货日,并写出这些数量及日期的来源及依据。6、发放LRP采购单16:..实验四、工单/委外子系统实验目的:学会各种类型工单的处理方法及流程,掌握各种领料方式的处理方法及流程,学会使用各种报表检控生产管理流程。实验要求:1、完成厂内及委外工单的领料、入库等整个加工流程2、掌握各种方式的领料方法、使用环境及处理流程3、掌握各种生产流程检控报表的使用环境及使用方法实验步骤:1、设置工单单据性质据此完成以下单据性质的设置:正常工单、委外工单、返工工单、厂内领料单、委外领料单、厂内退料单、委外退料单、生产入库单、委外进货单、委外退货单、核价单。2、录入工单将LRP系统自动生成的工单进行审核。其中,审核前注意观察工单各项目的设置,根据讲课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各数据的来源。17:..3、录入领料单4、录入生产入库单18:..5、自动领料6、厂供料自动领料19:..7、查看“生产进度表”据此方法,在查看以下报表:订单生产进度表、料件预计领料表、工单需求检视表、料件领料明细表、工单欠料状况表、未扣料工单明细表、工单生产明细表等等有用的报表,观察这些报表的特性,理解他们的使用环境及方法。20:..实验五、工艺管理子系统实验目的:理解工艺管理的原理,学会一个半成品的整个工艺的处理流程实验要求:1、录入各品号的工艺路线2、按照各工艺路线,完成工艺生产的各个环节3、学会委外工艺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实验步骤:1、设置工艺参数2、设置工艺单据性质21:..据此方法,分别设置以下单据性质:投料单、转移单、入库单、报工单。3、录入产品工艺路线在产品结构子系统中录入4、录入工单工艺22:..5、录入投料单6、录入转移单23:..7、录入入库单8、从转移单自动生成领料单24:..实验六、物料需求计划子系统实验目的:了解MRP的计算逻辑,了解MRP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实验要求:1、了解MRP的计算逻辑2、理解间距编号及计划条件的含义3、能够基本由基础数据库,计算出一个计划条件内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4、发放计算得来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5、学会使用清除MRP计划等批处理作业的使用方法实验步骤:1、设置MRP参数2、设置间距编号25:..、设置计划条件4、生成物料需求计划5、维护生产计划26:..27:..、发放MRP工单7、维护采购计划28:..8、发放MRP采购单29:..9、清除MRP信息30:..ERP中的成本管理图文详解点评:上一篇我们介绍了ERP中的财务会计。从会计理论的角度来说,财务会计是负责公司对外报表的需求的,因此又称为外部会计。外部方可能是所有者,政府机构,证券交易所等等。ERP中的财务会计模块不仅仅是对外报表的工具,它更是一种使业务处理和帐务处理相统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强大平台。但是毕竟这一模块仍然是在财务会计理论的框架之下的,很多基于内部管理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这篇我们将介绍ERP中的管理会计,这是一个基于各种管理会计理论的大模块。其中体现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成本流和成本对象概念是其核心部分,我们将在本章介绍。虽然ERP历史发展的主要源头是在物流领域,但是如今的ERP软件是涵盖物(物流),财(财务),人(人力资源)等企业管理领域的大型平台,因此从会计核算软件的角度来看看ERP中的财务,会使我们更容易进入ERP管理会计这一31:..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根据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和思路,我们将其大致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手工记帐的电算化这是会计核算软件发展的初级阶段,电算化的目的是替代原来烦琐和易错的手工记帐。所以从各方面看,它都竭力地接近手工记帐的****惯。如图一所示,财会人员在类似手工会计记帐凭证的系统界面里输入凭证的内容,保存后系统更新相应的数据库表,可能会有各种汇总表,但一定会有会计凭证行项目表,在这个表里存储了记帐凭证行的相关字段内容。系统根据数据库可以提供规定格式的各种对外报表,比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试算平衡表等等。当然系统还会提供各种常用功能,比如帐户的查询等等,不作赘述。在本阶段的系统设计中,使用的是财务会计的通行规则或理论。比如每张凭证都必须“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再比如从流程的角度,审核人必须和制单人分开,审核后才能过帐,等等。32:..记帐日期凭证编号试算平衡表借/贷科目原币金额本位币金额摘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制单人:审核:数据库会计凭证行项目表图1:第一阶段手工记帐的电算化手工记帐的电算化软件满足了会计核算的最初要求,但是渐渐的对于会计信息分析的要求迫使其向第二阶段发展。第二阶段增强型会计核算软件从会计理论应用的角度来说,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并无本质的不同。它的增强来自于在记帐凭证输入时,除了传统手工帐要求的借贷标志,科目,金额,摘要以外,允许财会人员输入一些附加字段。这些附加字段或者出现在主屏幕,或者另外使用附加字段屏幕用于输入。而附加字段的内容本身可以在别的操作中专门维护(就象维护会计科目一样),在凭证输入时可以通过查找输入。系统的数据库结构也和第一阶段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在行项目表中增加了附加字段,同时可能增加了和附加字段相关的汇总表。视软件产品的不同,有些软件可能和物流模块有了一定的集成,可以部分实现第一篇中所描述的业务处理和帐务处理的统一,这时凭证33:..不是手工录入的,而是根据业务自动生成的。附加字段屏幕航次船舶记帐日期凭证编号成本中心客户借/贷科目原币金额本位币金额摘要港口代理到期日…………制单人:审核:试算平衡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其他分析报表数据库(类似EXCEL数据***表)会计凭证行项目表图2:第二阶段增强型会计核算软件有了附加字段,系统就可以胜任一些汇总类的简单报表了。为什么称之为“汇总类的简单报表”?主要是因为:<1>系统不提供财务分析的的理论支持。在多数情况下这一阶段的系统提供的是类似EXCEL数据***表那样的分析工具。这种工具背后并没有相关的管理会计理论作为依托,因此分析更多的是采取汇总,筛选等简单的数据分析手段,而不是财务分析手段。<2>数据的输入和处理是平面的,或者说集中在一个层面(即财务会计凭证输入)上,这样数据的处理始终跳不出财务会计的条条框框,而且往往无法描述现实中立体(多层面)的信息。关于立体的信息我们会在本章成本流的案例中看到。34:..因此这一阶段的系统显然不能实现象成本的结转,预算,营销分析,资金管理,流动性预测,现金流量表,合并会计报表等等的功能。同时,如果仅仅是可以增加附加字段,但是字段间的逻辑关系却没有很好的定义,或者不和物流模块集成。往往最终的结果是出于工作负荷和信息质量的原因,很多附加字段形同虚设。第三阶段分模块集成管理软件会计核算软件和物流管理软件的发展最终指向ERP软件。上一篇我们介绍了ERP财务会计模块丰富的功能,以及财务会计模块和物流的集成。而ERP中的财务模块本身更是发展成了一个真正的财务管理软件。如图三,在本阶段财务会计的数据进入系统后,通过集成进入了其他崭新的财务子模块中,这种集成体现在系统自动生成了其他子模块的凭证。图三中红色的双向箭头代表了这种集成。在这些子模块(比如管理会计)的设计中,ERP软件应用了各种现代管理理论,同时提供了客户化配置的灵活性。比如在管理会计中允许客户定义自己的成本分摊规则,再比如在合并模块中允许客户定义合并抵销分录规则等等。通过这些理论和规则,系统自动地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而这种加工的结果往往也是以其他子模块凭证(比如管理会计凭证)的形式保存在系统中。当然也可以在这些模块中手工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不影35:..响财务会计。图三中三色的圆箭头代表了自动和手工结合的处理过程。附加字段屏幕记帐日期凭证编号内部定单借/贷科目原币金额本位币金额摘要成本中心到期日……制单人:审核:各种功能报表各种报表工具试算平衡表更准确的报表资产负债表更快的速度损益表更强的理论支撑其他分析报表各种管理理论,及客户化配置数据库如:定义分摊规则,定义合并抵销分录等等会计凭证行项目表管理会计凭证表,其他模块表自动和手工结合的处理图3:第三阶段分模块集成管理软件最终,在ERP财务的其他子模块中,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功能报表,这些报表更准确,运行也更快,最重要的是有更强的理论支撑,这使得我们可以做真正的财务分析,而不仅仅是第二阶段的数据分析。同时这些子模块还提供了适合本身特点的报表工具。本篇“管理会计”是第一个我们将要介绍的这样的子模块。成本流和成本对象成本流和成本对象是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成本流描述了企业内部的价值流,象是流淌在企业内部的河流。而成本对象则象是湖泊。ERP系统使得成本对象和成本流变得透明,从36:..而使管理者可以更加客观和科学地<1>控制成本。<2>考评绩效。<3>分析市场和<4>支持决策。抽象地解释这两个概念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只需看一个案例就能够很清楚的理解它们了。由于制造行业的成本流和成本对象我们将在本篇生产成本章节中有很详细的介绍,所以本章中我们的案例使用航运业这一较特殊的行业。案例ABC船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远洋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公司。它的主要营运方式是班轮运输。班轮运输(LinerShipping)又称定期船运输。是指船舶按事先制定的船期表(时间表)在特定的航线上,以既定的挂靠港口顺序,经常地从事航线上各港口间的船舶运输。船舶在航线上的一次航行称为一个航次。托运单(国内有时用“委托申请书”代替)是指由托运人根据买卖合同和信用证的有关内容向承运人或他的代理人办理货物运输的书面凭证。经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对该单的签认,即表示已接受这一托运,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对货物运输的相互关系即告建立。ABC公司的损益主要由航运收入和各种使费与间接费用组成。其中船运收入(包括净海运费和附加费)可以认定到各托运单,航次费用(包括燃油费,港口费,货物费,中转费,垫仓入料费,货损海损费等)可以认定到航次的各航段和港口。而船舶费用(包括人员工资费用,船舶设备折旧费,物37:..料修理费,保险费,租金费用,非营运期费用等等)只可以认定到各艘船舶)。还有一些费用是船舶公共的(包括后备人员工资费,差旅费,通讯费,业务单证费,海图资料费等等),不能直接认定到个别船舶上。由于集装箱数量大,流动性强,而且虽然个体有差异,但是使用上认为是无差异的。因此集装箱费用(包括折旧费,租金费用,冷箱备件修理费,堆存费用,底盘费用等等)也不能直接认定到个别船舶或航次上。其他的象管理费用,只能认定到部门或科室。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航线:中国/美西周班航线ABC船运公司航次0013W/0014E航次0011W/0012E董事会托运单HT00294管理费用上海财务部3上海-香港上海-西雅图班轮部香港香港-西雅图船舶费用长江轮5西雅图托运单HT00295黄河轮……2上海-香港船舶共同费用船舶公共航线:中国/大洋洲周班航线航次0085W/0086E集装箱费用集装箱部航次0083W/0084E大连托运单HT03265航次费用大连-香港4上海-香港香港香港-奥克兰香港-奥克兰1奥克兰成本流……托运单HT01696航运收入大连-奥克兰图4案例根据ABC公司的行业特点,我们认为它的成本流和成本对象的总体结构如图四所示。图四中最左侧代表财务会计模块,它构成了ERP管理会计模块的主要数据来源。而图四的其它部分是管理会计模块。图四中红色的箭头代表了成本38:..流,而其他部分比如公司组织结构,航次(包括航段和港口),托运单和市场细分(图中用魔方表示)则是成本对象。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五种形式的成本流,分别对应图四中的①-⑤:,成本和费用的凭证入帐当财务人员手工录入会计分录,或者系统自动生成会计分录(如固定资产记提折旧)时,如果这些分录和收入成本或费用相关,那么系统除了生成相应的财务会计记帐凭证外,还将生成管理会计凭证,记录下成本流归集到相应的成本对象。比如航次费用归集到各航次(港口和航段)中,船舶费用归集到各船舶成本中心,航运收入归集到托运单里。,将成本从其他成本中心分摊到船舶成本中心,比如将船舶公共成本中心归集的船舶共同费用根据事先设定的百分比分摊到所有的船舶成本中心。对于董事会,财务部等成本中心发生的间接费用也可以类似地分摊到船舶成本中心上。但是对于集装箱部发生的集装箱费用可能直接分摊到航次上更为合适。事实上判断的依据是我们认为各成本中心的工作是服务于船舶,还是航次。,船舶的价值体现在它们承载的各个航次中,因此将船舶成本中心的成本按一定的规则(如航39:..程天数)分摊到相关的各个航次(港口和航段)中,是合理的。,要进行托运单的盈亏分析,必须将航次汇集的费用结算到相关的各托运单上,结算的标准可以是该航次(各港口和航段)上各个托运单占用的标准箱位(TEU)。,我们从托运单的盈利出发,可以对市场及内部责任范围进行多维多层次的盈利分析。关于盈利分析我们在下文以及后面的章节将有详细介绍。成本要素成本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它表现为管理会计凭证。管理会计凭证和我们熟悉的财务会计凭证是不同的。它记录了什么性质的成本(其实包括绝大多数的损益)从哪里流向哪里。它也借用了“借/贷”的概念,“借”是成本的流入,“贷”是成本的流出。因此在有些凭证里借贷是平衡的,如案例中的②③④⑤,它们表示的是成本流从一个成本对象流入另一个成本对象。有些凭证里借贷是不平衡的,如案例中的①,它们的含义是成本流从财务会计模块流入了管理会计模块。那么,在回答“什么性质的成本”这个问题时,系统是怎么40:..做的呢?一个直观的回答是用财务会计中的损益类科目,即各种收入,成本和费用科目。在图四财务会计的区域里对于这些科目的财务会计过帐以同样性质的成本流入了管理会计中。但是仅仅这样做有一个主要的不足,即处理管理会计内部成本流转的时候意义上和灵活性上的缺陷。比如船舶费用的明细很多,当分摊到航次上时,从航次分析的角度来看可能这些明细已不很重要,我们所关心的只要知道哪些是从船舶上分摊过来的间接费用就可以了。因此一个灵活的解决方案是用一个独立的概念-成本要素来描述管理会计中成本流的性质。而成本要素分两大类。一类是初级成本要素,它们实质上就是财务会计中的损益类科目。另一类是次级成本要素,它们可以用来描述管理会计内部各成本对象间成本流转时的成本性质。再举一个常用的例子:单位的食堂本身会发生很多费用,比如场地,人员,燃料,粮食副食品等等。当食堂的费用分摊到各部门时,我们不再关心初级成本要素,我们只需要以类似“食堂伙食费用”这样的在会计科目表中没有的次级成本要素表示其性质就可以了。而食堂本身的初级成本费用,在考核食堂本身的管理时才是有用的。成本对象在案例中,我们的成本对象是具体的,比如航次,托运单。在ERP中对于成本对象,系统经过了总结和抽象,形成了若干大类。这些大类的成本对象其性质和特征上有一定的规41:..对象设计具体的成本对象类别乃至总的管理会计架构。下面我们简要介绍这些大类的成本对象,有些将在本书的其他章节中有具体的介绍。(CostCenter)成本中心类似于企业内部“部门”的概念,但在管理会计中它主要用于成本控制的目的。将公司按照成本中心分割,可以实现对于责任区域的成本计划,认定,控制和分摊。和其他成本对象相比,成本中心具有比较稳定,变化较少的特点。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将所有成本中心按树状层次有序地组织起来,构成了成本中心组织结构。以图四为例,ABC公司的成本中心组织结构中既有归集间接费用的成本中心,如董事会,财务部,也有归集各种航运成本的成本中心,如每条集装箱船就是一个成本中心。每个成本中心都有一个成本中心负责人员。内部定单(InternalOrder)和成本中心类似,内部定单也是一种成本对象,我们可以对内部定单进行成本的计划,认定,控制和分摊。和成本中心不同的是内部定单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它不是一种组织机构,而是一个个小的项目(Project)。在ERP中可以定义不同的内部定单类别(InternalOrderType)。如果上文案例中想以内部定单实现航次的核算,那航次就是一种内部定单类42:..定单组合成多层次的内部定单组(InternalOrderGroup),如图四中,航次被组合在航线下。组对于阅读报表和分摊成本很有用。(Project)内部定单只能管理短小而简单的项目。对于需要真正的项目管理功能的项目来说,ERP提供项目管理模块进行专门管理。项目本身不是成本对象,而构成项目结构的WBS要素(工作细分结构要素/WorkBreakdownStructureElements),work)和任务(Activity)才是成本对象。关于这些概念我们将在项目管理章节中详细介绍。在上文案例中,我们可以将每个航次定义为一个项目,而整个航次在各港口中航行的过程定义为完成这个航次的网络,每个港口和港口间的航段都是网络中的一个任务。我们可以将各条航线制作成模板,航次只需复制航线并做修改就可以了。(SalesOrder)销售定单是销售模块的主要凭证之一。它同时也是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对象。对于工商企业来说销售定单的含义是很清楚的。但是对于服务业,销售定单的形式可能就不太一样。上文案例中托运单可以看作是该行业的销售定单。(ProfitabilitySegment)市场细分是指根据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不同的欲望与需求,43:..同的小市场群。ERP中盈利分析的目的不仅是分析市场,它还担负着评估公司内部组织的功能。因此在ERP中的细分标准超出了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细分。市场细分也是一种成本对象,我们将在相关章节专门阐述,在图四中我们用一个彩色的魔方代表市场细分。(ProductionOrder)生产定单是生产模块的主要凭证之一。它同时也是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对象。我们将在产品成本章节中有详细介绍。对于产品成本模块来说,除了生产定单,对于重复型制造(RepetitiveManufacturing)行业来说,产品成本收集器(ProductCostCollectors)和成本对象层次(CostObjectHierarchy)也是成本对象。(Process)ABC成本法,即基于作业的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是一种按流程组织企业内部管理,分析成本驱动源(CostDriver)分摊间接费用的方法。如果使用这种方法,那么流程就是一种成本对象。管理会计是一个子模块众多的大系统。这一点从那么多成本对象种类就可以看出来。而且管理会计模块吸收了近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对于会计数据进行了和财务会计不同的深加44:..个关键的问题:内外部会计的勾稽关系。勾稽关系一方面是关系信息质量和可信度的大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模块众多的管理会计体系提供了概览信息。总览报表在管理会计总览报表层次,报表的对象主要是成本要素和各成本对象大类在各会计期间的值。这样的总览报表提供了符合图4成本流和成本对象概念的总视图。从这类报表出发,我们可以通过ERP中的报表-报表接口(Report-reportInterface)方便地调用其他子模块的各种详细报表。此外,为了方便和外部会计的勾稽。系统在管理会计内部还使用了对象类的概念。各成本对象被赋予四种对象类:间接费用,投资,生产和经营结果。比如成本中心一般被归为间接费用类,生产定单归入生产对象类,项目和内部定单视具体内容可能归入间接费用,投资,生产等各对象类,市场细分归为经营结果对象类。在期末,经过各种成本流转,对象类报表的结果应该如下表所示:对象类间接费投资生产经营结用果期末值0在建工在制品净利润程间接费用类的期末值应为0,即间接费用应全部分摊,分配45:..程的金额相等。生产类的期末值和财务会计在制品的金额相等。经营结果类的期末值和财务会计中的净利润相等。通过总览报表我们可以检查核对内外部会计的勾稽关系,同时也获得了管理会计成本流和成本对象的总体印象。由内至外的过帐虽然总体上说管理会计是接收来自财务会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但是分析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反过来影响财务会计。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会自动生成财务会计凭证。我们称这种财务过帐是由内至外的过帐。因此在图三中数据库中的代表集成的箭头是双箭头而不是单方向的箭头。由内至外的过帐有三种形式:<1>一种是成本对象的结果分析,比如生产定单的在制品计算,项目的结果分析等等。这种形式和我们传统上用产品成本核算表核算完在制品和产成品后在财务上过帐类似。我们会在产品成本和项目管理章节中详细介绍这种形式的过帐。<2>第二种由内至外的过帐是当成本流跨越了和财务会计相关的边界。比如跨公司代码,业务范围的成本分摊等等。这时候,如果成本流是初级成本要素,那会计凭证的一方就是该科目,另一方是内部往来科目。如果成本流是次级成本要素,那么需要在后台维护该次级成本要素对应的总46:..通常我们把这种总帐科目和一般的初级成本要素科目分开定义。<3>第三种由内至外的过帐是预提费用。虽然在财务会计模块也有预提费用入帐和自动冲销的功能,但是没有强大的计算功能。财务人员必须自己计算和决定预提的金额。在管理会计中可以通过成本流的百分比法或目标成本法计算预提费用,这时可以在管理会计计算并过帐后,再由内至外在财务会计中自动生成会计凭证。总之,通过总览报表和由内至外的过帐两个工具,在ERP中可以保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之间的正确勾稽关系。而这在多模块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应该是毋庸置疑的。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