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幼儿园大班班本课程活动《看不见》绘本故事【幼儿教案】.pdf

格式:pdf   大小:40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幼儿园大班班本课程活动《看不见》绘本故事【幼儿教案】.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4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幼儿园大班班本课程活动《看不见》绘本故事【幼儿教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幼儿园大班班本课程活动《看不见》绘本故事【幼儿教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幼儿园大班班本课程活动《看不见》绘本故事【幼儿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幼儿园大班班本课程活动《看不见》绘本故事【幼儿教案】一、项目活动产生的背景选择这本绘本源于一次小舞台的“失误”表演,班上一个近视眼的小男孩因要戴头饰表演,所以就把眼镜拿掉,但是看不清路,在表演躲避“老虎”的过程中摔倒了,于是我们就提出问题“看不见的路要怎么走?看不见的危险要怎么躲避,看不见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呢?基于这些思考,我们选择了一本让幼儿体验是视障者感受的温暖绘本——《看不见》。整本书以黑、白色调为主,用简单却有着强烈对比的线条勾勒出图像,每一页的画面连贯且充滿了韵律,循序渐进地描述一个“看不见”的男孩,戴着眼罩从家里走到公园,用其他感官类接触生活环境的过程。小男孩的独白道出了看不见的种种感受,当我们看不见時,肢体动作慢下來,相对的,我们身上的其他感官会变得敏锐,在书中,用文字让读者听见声音:轰、汪汪汪汪、砰砰砰……,图像呈现出看不见的小男孩心理的状态——害怕、不安、恐惧、紧张、疑惑。各种感觉被放大,安全感却缩小了。当小男孩把眼罩拿下來后,眼前出现的是一座色彩鲜艳、充滿奇幻的公园,利用色彩对比让孩子了解“看见”是珍贵的事,同時更体会了视障者的感受,进而培养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二、项目活动的开始阶段本次的班本活动《看不见》绘本以黑白色为主,展现了小男孩在“看不见”的情况下,从家中走到公园所经历的过程和紧张的心理体验。一路上的感官体验,如听风声、闻花香、感知楼梯的台阶数...刺激着小男孩的神经,让人感到既紧张又刺激。绘本运用黑白色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氛围,让幼儿仿佛置身其中,吸引着幼儿阅读。故事中针对小男孩从感到恐惧到鼓起勇气前进的心理描写,能让幼儿感同身受,帮助幼儿懂得在面对困难时,应说服自己勇敢面对、克服恐惧。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希望他们能感同身受地理解盲人的生活,树立关爱、善待残障人士的意识。结合孩子们的已有水平和兴趣,以及绘本中的教育价值,形成了初步预设的思维导图。三、项目活动的发展阶段(一)“盲”,孩子们对于盲人也仅仅只了解到他们看不见,那他们对于盲人有哪些想要知道的事情呢?我们发放了调查表了解幼儿知道眼睛看不到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吗?关于眼睛看不见的人(盲人)的世界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想去探索的?对幼儿的问题进行一定汇总,初步调整我们的预设课程。(我们的问题),我们让孩子们自己来体验盲人,感受一下盲人是怎么走路,他们是通过什么来感知世界的,宸宸说:我要是盲人,我就什么都看不见啦,怎么走路呢?大芃说:你可以慢慢走啊,不要那么着急的跑。老师说:那我们今天就来试一试,做一次盲人吧!这时候,赵俊茳小朋友说:老师老师,你也来试试做盲人吧,我看不见,好黑啊!.“盲画”与看见画孩子们对于盲人很感兴趣,每个孩子都想来试一试,于是便给他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在家里也试着蒙眼走一走,并且把自己的蒙眼的心情记下来,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小艺说:看不见,真害怕,我都不知道前面有没有什么障碍物。宸宸说:我才不害怕呢,我可以用手去摸一摸,慢慢走。韩宸章说:看不见的时候,我心里有点发抖,不敢走,不知道方向。孩子们对盲人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在一次美术活动中,大芃问:老师,盲人怎么画画的呀?他们又看不见。这个问题就像小小的“炸弹”一样,炸开了,都在议论,有的说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拿手画画,有的说他们应该有自己的作画工具吧,还有的说他们肯定是特殊的笔,可以感应怎么画画。根据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我们便来试一试蒙着眼睛画画吧!看看是蒙眼睛画着好看,还是看得见画的好。原来盲人也和我们正常一样,是用同样的作画工具来画画的,虽然看不见,但是他们的其他感官很灵敏,心灵的力量远胜于眼睛所看到的,后来人们发明了盲人的画板,盲人照样可以画出各种颜色的画了。这个画板有一个热效应的数字平板,以及24种颜色的圆环,通过它,盲人可以用手指在平板上画出各种颜色的图画。(二)走进“盲”、盲杖、导盲犬盲人他们看不到是怎么生活的呢?他们依靠什么去感受这个世界呢?通过讨论活动,孩子们知道了盲人的文字叫盲文,幼儿在观察和触摸中感受着盲文的特殊性,在感知盲人认识世界的同时,更加激发了他们尊重盲人的想法。盲人在行走的时候可以依靠盲杖和导盲犬来帮助他们走路以及辨别方位。“帮盲”工具原来盲人的生活是需要一些辅助工具的,那还有哪些工具是可以帮助盲人生活的呢?就让我们去找一找吧!(马路上的盲道)(电梯按钮上的小圆点)(人民币上的盲文)(遥控器上的小圆点)、闻、尝、本体感觉讨论:盲人仅仅靠手上和脚上的感觉,就能感知这个世界的生活了吗?他们还能用什么来感知呢?雷皓文说:他们可以尝一尝,用嘴巴可以尝出这个东西的味道。雨薇说:他们还可以闻一闻,和我们正常人一样的,用鼻子闻味道。林林说:那还可以听,用耳朵来听声音。孩子们说的都很好,盲人的因为看不见,所以其他的感知觉是很灵敏的,他们可以通过听、闻、尝、摸还有本体感受觉来感知这个世界,去让自己生活的更好。我来闻一闻我来尝一尝通过闻和尝的活动,孩子们知道了盲人和我们正常一样,可以通过味觉,嗅觉来感知世界,那我们就开展两个小游戏,看看听觉是不是那么灵敏吧!(按指令画鼻子)(小小引路人),为了能使得他们更好生活,发明家们发明了很多帮助盲人的工具,如:采用声音和语言信号的语言报警器、温度计、钟表;辅助盲人参与社会生活劳动的盲人打字机、盲人计算机、能够进行双向翻译的电子书写打印机;提供盲人娱乐活动的盲人牌类、棋类等。那就来看看我们为盲人设计的工具吧!(三)关爱“盲”之道盲人看不见是很痛苦的,他们永远只能看见一片黑色,这么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都看不见,所以眼睛是人类感观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大约有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读书认字、看图赏画、看人物、欣赏美景等都要用到眼睛。眼睛能辨别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光线。眼睛是我们获取大部分信息的源泉。眼睛不仅是重要的视觉器官,一双清澈明亮、抚媚动人的眼睛,不但能增添容貌美使之更具魅力和风采,而且能遮去或掩饰面部其它器官的不足和缺陷。讨论:眼睛的重要性?如何保护眼睛?昊昊:我们不能长时间的看电视,玩手机,玩游戏,会对眼睛有伤害的。小泽:看书不要靠近眼睛,也不能在黑暗和强光下看书。洋洋:不能边走路边看书和手机,也不能在汽车上看书,晃来晃去会伤害眼睛。媛媛:我们可以做一做眼保健操,让眼睛放松放松。想想:我们要多看绿色的东西,妈妈说绿色是能保护眼睛的一种颜色。小航:多吃绿色的蔬菜,不挑食,可以吃对眼睛有益的食物。潼潼:还要休息好,早睡早起,保持充分的睡眠,眼睛才能休息。通过孩子们的讨论,我们邀请了萱萱妈妈进行家长助教,让专业的医生给孩子们讲解眼睛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看视力表,以及做眼保健操。通过学****这些保护眼睛的方法,孩子们纷纷的都行动了起来。孩子们还自发的做起了护眼小报,向大家宣传眼睛的重要性。在活动的尾声,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拓展,孩子们知道了盲人也能成为一个很伟大的人,有点盲人成为了优秀的钢琴家、作曲家,有的盲人成为了优秀的歌唱家,还有的盲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有用的人才。除了人,有的动物也是有视觉障碍的,比如鸡在晚上是看不见的,蝴蝶的眼睛的是无法聚焦的,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因此它靠他敏锐的嗅觉来感知食物以及其他的物品,虽然鼹鼠的眼睛是看不见的,但是鼹鼠还是可以正常的进食,还有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在人的眼睛里是看不见的,必须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四、项目活动反思班本课程《看不见》到此落下帷幕,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常接触到的盲人的生活,去了解另一类人是如何生活的,萌发孩子们关爱视觉障碍的人们。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确定主题的大方向,制定了思维导图,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有我们对大班幼儿核心经验的把握,更有对孩子想法的尊重与支持。在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分析、优化、创设看不见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无穷的想象力、创造力,他们能为盲人设计很多很多有用的工具,在游戏小小引路人中看到了他们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模样,看到了孩子在游戏中进行探索的科学精神,他们帮盲人建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房子,方便他们的生活,看到了孩子因为盲人看不见而产生的难过心情,在班上经常会听见他们唱起来“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在“智慧”上可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过正如南师大王海英教授所说的那样: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完美,也不必追求完美,因为一旦追求完美,我们就会苛求,就会高控,这样就背离我们“以儿童为本”的教育初衷。所以尽管还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依然选择对自己宽容一点,更要对孩子宽容一点,我们所追求的是“一段可能并不完美的旅程,但在旅程中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