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黑龙江省技工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标准(新).pdf

格式:pdf   大小:74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黑龙江省技工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标准(新).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7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黑龙江省技工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标准(新).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黑龙江省技工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标准(新)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黑龙江省技工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标准(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黑龙江省技工教师系列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件和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技工院校教师的能力与水平,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结合黑龙江省技工院校教师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第二条专业划分基础、文史、机械、电工电子、信息、冶金、交通、财经商贸、农业、能源、化工、建筑、轻工、医药、文化艺术、服务等。第三条适用范围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全省在技工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文化、技术理论、生产实****课指导教学岗位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教师进修学院、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技工教育教研机构或职业培训机构教师可参照本标准参加职称评审。第四条资格名称技工院校教师系列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职称设初级、中级、高级,初级只设助理级,高级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1:..职称名称依次为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正高级讲师。生产实****课指导教师设初级、中级、高级,初级分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三级实****指导教师、二级实****指导教师、一级实****指导教师、高级实****指导教师、正高级实****指导教师。第二章聘任、评审基本标准条件第五条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热爱技工教育事业。第六条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学行为规范,身心健康,教风端正,为人师表,勇于创新。第七条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教学教研能力,能够自觉运用教学新理念和新技术。第八条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并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第九条任现职以来近3年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均为称职(合格)以上。第十条任现职期间参加企业实践符合有关文件规定要求。第三章聘任、申报资格第十一条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一)助理讲师聘任资格2:..(技师)班毕业,见****期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工种)初级及以上技能水平。(二)讲师聘任、(技师)班毕业,并在助理讲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助理讲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博士学位。(工种)中级及以上技能水平。(三)高级讲师聘任、(技师)班毕业,受聘讲师职务5年以上。(工种)高级及以上技能水平。(四)正高级讲师聘任、(技师)班毕业,受聘高级讲师5年以上。(工种)技师及以上技能水平。第十二条生产实****指导教师(一)三级实****指导教师聘任资格3:..(技工学校)毕业学历、大学专科学历或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毕业,见****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工种)中级及以上技能操作水平。(二)(技工学校)毕业学历,在三级实****指导教师岗位上任教3年;或者具备大学专科学历或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毕业,在三级实****指导教师岗位上任教2年;或者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在三级实****指导教师岗位上任教1年;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工种)高级及以上技能操作水平。(三)一级实****指导教师聘任、(技工学校)毕业学历,在二级实****指导教师岗位上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学历或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毕业,在二级实****指导教师岗位上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在二级实****指导教师岗位上任教3年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在二级实****指导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工种)技师及以上技能操作水平。(四)高级生产实****指导教师聘任、(技师)班毕业,受聘一级实****指导教师5年以上。(工种)高级技师技能操作水平。(五)正高级实****指导教师聘任、申报资格4:..(技师)班毕业,受聘高级实****指导教师5年以上。(工种)高级技师技能操作水平。第四章聘任、评审条件第十三条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一)(1)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任教专业的基本概况,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设计合理,教学效果较好。(2)基本胜任班主任工作。(3)具有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方面的组织能力。。(二)讲师聘任、(1)具备本专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本专业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好。(2)担任班主任1年以上。(3)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承担教学改革研究任务,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5:..(4)具有比较丰富的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方面的组织能力,了解企业对人才培训的要求,积极承担职业培训任务。:(1)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获得校级以上表彰。(2)参加地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较好成绩;或者指导学生在地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3)带领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实****实训、社会实践1期以上。(4)参与校级以上精品课程或教学资源库建设,并获得表彰。(5)参与校级以上说课、微课、示范课、教案、课件制作等比赛之一,并获得表彰。(6)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并转化为应用产品。(三)(1)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2)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动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规律和教学手段,教学经验丰富,教书育人成绩突出。6:..(3)能独立承担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至少完成3个教学循环,平均每年实际授课量240学时。(4)在教学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中取得较突出的成绩。(5)能够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活动,熟悉掌握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技术理论课教师能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合作研发。(6)能够承担企业在职职工等群体的职业培训工作。:(1)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获得地市级以上表彰。(2)主持过学校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改工作,在教学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3)参加地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或者指导学生在地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4)带领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实****实训、社会实践2期以上。(5)主持过企业研究课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参与地市级以上精品课程或教学资源库建设,并获得表彰。(7)参与地市级以上说课、微课、示范课、教案、课件制作等比赛之一,并获得表彰。7:..(8)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或者主持地市级以上课题研究。(9)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发明奖、或自然科学奖、或社会科学奖三等奖1项。(10)参编至少1部省部级以上统编教材;(11)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并转化为应用产品。(12)作为第一作者,或ISSN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经评审专家鉴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作为副主编以上,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译著;或参编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译著(本人翻译)字数4万字以上。(四)(1)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10年以上,教书育人成绩显著。(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水平,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前沿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水平高超,教学业绩卓著,教学特色鲜明。(3)能独立担任3门课程的讲授任务,且至少完成4个教学循环,平均每年实际授课240学时以上。(4)在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掌握技能人才培养8:..规律,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指导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方面有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果。在本地区能起到专业(学科)带头人作用,在指导和培养其他层级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5)能够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学生社团、第二课堂活动,能深入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熟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体解决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难度技术问题的能力,在技术革新方面有较大贡献。(6)能够承担高级工以上职业培训任务。:(1)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工作,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2)主持过学校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改工作,在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3)参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4)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5)带领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实训、社会实践3期以上;或者主持过企业公关难题。(6)参与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或教学资源库建设,并获得表彰。(7)参与省部级以上说课、微课、示范课、教案、课件制作等比赛之一,并获得表彰。(8)主持过至少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9:..)参编至少2部省部级以上统编教材。(10)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并转化为应用产品。(11)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担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本人获得或指导学生获得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以上名次,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之一。(12)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不含论文);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不含论文)一等奖(前5名)或二等奖(前2名)或三等奖(第1名)。(13)作为第一作者,或ISSN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经评审专家鉴定,论文具有高水平的学术价值;或作为副主编以上,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译著;或参编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译著(本人翻译)字数4万字以上。第十四条生产实****指导教师(一)(1)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10:..)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生产实****教学法,能够承担本职业(工种)部分实****教学。(3)了解本职业(工种)各种工具、设备结构原理以及文明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一)(1)掌握教育学生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弘扬工匠精神。(2)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生产实****教学法,能够独立承担本职业(工种)部分实****教学。(3)掌握本职业(工种)各种工具、设备结构原理以及文明生产、安全操作规程。(4)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三)一级实****指导教师聘任、(1)具有本专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本专业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能够将弘扬工匠精神贯穿教学全过程,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比较好。11:..)担任班主任1年以上。(3)能独立担任1个专业的实****教学任务,且能完成这个专业的全部教学过程,平均每年150个实****教学工作日。(4)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承担教学改革研究任务,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积累一定经验。(5)了解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能够胜任本专业实****课和工艺科的教学工作,并结合技能比武、技能竞赛等指导学生提高技能操作水平;积极承担职业培训任务。:(1)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获得校级以上表彰。(2)主持过学校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改工作,在教学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3)参加地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较好成绩。(4)指导学生在地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5)带领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实****实训、社会实践1期以上。(6)在培养指导生产实****指导教师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和实****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7)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并转化为应用产品。(四)高级生产实****指导教师评审条件12:..(1)具有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掌握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教学经验丰富,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2)担任班主任1年以上,承担过预备技师及以上毕业课题指导工作,教书育人成绩比较突出。(3)能独立担任2个相近专业的实****教学任务,且能完成全部教学环节,并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至少1次新工艺、新技术教学教研和教学实践,平均每年150个实****教学工作日。(4)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开展学****教学研究和技术革新能力,并取得突出的成果,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丰富,起到专业带头人的作用。(5)熟悉掌握企业生产、服务流程,熟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合作研发,指导过实验、实训、顶岗实****社会调查或毕业设计等教学工作。(6)能够承担企业在职职工等群体的职业培训工作。:(1)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获得地市级以上表彰。(2)主持过学校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改工作,在教学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3)参加地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或13:..(4)带领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实****实训、社会实践2期以上,或者主持过企业研究课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在培养指导生产实****教师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和实****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6)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或者主持地市级以上课题研究。(7)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发明奖、或自然科学奖、或社会科学奖三等奖1项。(8)参编至少1部省部级以上统编教材。(9)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并转化为应用产品。(三)(1)系统的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规律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前沿发展动态、发展现状及相关专业领域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掌握本专业当前国家最新技术规范或工艺规范。(1)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10年以上,独立承担过预备技师及以上毕业课题指导工作,教书育人成绩显著。14:..)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水平,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前沿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水平高超,教学业绩卓著,教学特色鲜明。(3)能独立担任3个相近专业的实****教学任务,且能完成全部教学环节,并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至少2次新工艺、新技术教学教研和教学实践,平均每年110个实****教学工作日。(4)在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掌握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指导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方面有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果;在本地区能起到专业(学科)带头人作用,在指导和培养其他层级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5)熟悉掌握企业生产、服务流程,熟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合作研发,指导过实验、实训、顶岗实****社会调查或毕业设计等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绩突出,直接指导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创新创业和教学实践活动并取得。(6)能够承担高级工以上职业培训任务。:(1)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工作,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15:..(2)主持过学校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改工作,在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3)参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4)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5)带领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实训、社会实践3期以上,或者主持过企业研究课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在培养指导生产实****教师提高操作水平和实****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7)主持过至少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8)参编至少2部省部级以上统编教材。(9)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并转化为应用产品。(10)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担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本人获得或指导学生获得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以上名次,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1)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不含论文),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不含论文)一等奖(前5名)或二等奖(前2名)或三等奖(第1名)。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年不允许申报:16:..(一)弄虚作假,或窃取他人学术成果的;(二)经有关部门鉴定,发生责任事故的;(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四)依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其他情形不能申报的。第十六条本评审标准中所规定聘任、评审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第二章聘任、评审基本标准条件。第十七条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年限均按整年计算。第十八条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各级任职资格均指本专业。第十九条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工作业绩、学术成果均应为本专业,且为任现职以后取得的。第二十条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以上”均含本级。第二十一条本评审标准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