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1-4课知识点总结(全面!).pdf

格式:pdf   大小:1,39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1-4课知识点总结(全面!).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1.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1-4课知识点总结(全面!).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1-4课知识点总结(全面!)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1-4课知识点总结(全面!)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1-4课知识点总结第一课、邓稼先一、字音字形(虽然让填的是字音,也要注意这些词语的书写)奠基(diàn)谣言(yáo)孕育(yùn)挚友(zhì)元勋(xūn)颤抖(chàn)选聘(pìn)摄制(shè)背诵(sòng)昼夜(zhòu)昆仑(kūn)(lún)彷徨(páng)(huáng)可歌可泣(qì)鲜为人知(xiǎn)至死不懈(xiè)鞠躬尽瘁(jū)(cuì)当之无愧(kuì)家喻户晓(yù)(xiǎo)锋芒毕露(lù)妇孺皆知(rú)马革裹尸(guǒ)殷红(yān)戈壁滩(gē)燕然勒功(yān)任人宰割(zǎi)日曛(xūn)罗布泊(pō)直肠癌(ái)仰慕(mù)开拓(tuò)署名(shǔ)截然不同(jié)难堪(kān)萦带(yíng)筹划(chóu)二、多音字(xiān)鲜艳、屡见不鲜(yān)殷红鲜殷(xiǎn)鲜为人知(yīn)殷切、殷实、殷勤注:鲜表示“少”的意思时,读“xiǎn”。殷只在组词“殷红”时读“yān”三、词义:..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的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全部精力,到死为止。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部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层出不穷:接连不断的出现,没有穷尽。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注意。截然不同: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形容两者毫无共同之处。四、作者简介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代表作《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曙光集》、《邓稼先》。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军委追收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五、阅读题(在课本上标画出段落)1、开篇写中国一百年以前的历史,有什么作用?①结构上,引出下文的主要人物,为邓稼先的出场做准备。②内容上,在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这个历史背景下引出邓稼先,表明他的贡献对中国来说具有历史性意义。【答题技巧】分析开篇内容的作用,一般可从结构、内容两方面入手。结构上: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⑶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⑷与下文形成对比,相互照应。内容上:⑴开门见山,点出文章主题⑵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或背景⑶渲染气氛⑷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⑸为全文奠定情感基调。2、第12、13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这两段均独句成段,一方面突出了这两个日子的不平凡,表明了“两弹”爆炸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邓稼先在国防自卫武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答题技巧】独句成段的作用一般有::..⑴强调、点明主旨、表达观点、抒发感情等⑵强调节奏,使语言更加简洁、明快、有力,以突出中心⑶充当线索、前呼后应、过渡等,使思路更加明晰3、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对比着写他们?⑴本质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却忠厚老实,从不骄人。作者将两者对比着写,更生动地表现了邓稼先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孕育出来的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品格,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4、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瑟的环境氛围,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同时,作者含蓄地将研制“两弹一星”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而科学家们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坚忍不拔。【答题技巧】传记中引用的作用: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特点,展示人物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⑴引用诗词或格言,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人物的思想精神。⑵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⑶引用人物自身的书信、日记等,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更真实感人,增强作品真实性。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邓稼先这一人物形象。(昨天刚说了这个题该怎么答,按照人物三婶的答题模式,至少写出4条)⑴热爱祖国。邓稼先在美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没有丝毫犹豫和停留,他具有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和立志报国的崇高理想。:..⑵坚持不懈,不怕吃苦。28年人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为此做出重大贡献。⑶负责。身患重病,依旧坚持工作。⑷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与奥本海默的对比中,他没有锋芒毕露,不引人注目,默默无闻,具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⑸人格魅力大。在特殊时期,邓稼先依然能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并且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成功制成了氢弹。⑹实事求是,严谨认真。面对谣言,邓稼先严谨对待,认真求证,去调查证实中国的***是中国人自主设计的,表现了他坦荡的胸怀、诚实的态度、强烈的自尊心和极高的爱国热忱。⑺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在危难时刻邓稼先说“我不能走”,这四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现了邓稼先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六、作文素材(标红部分背诵)邓稼先:当蘑菇云点缀了苍茫的大漠,当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zhù)剑,吼出民族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热血殷红,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忠诚的勇士;鞠躬尽瘁,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邓稼先,他用忠厚朴实的品质和身先士卒(zú),甘于奉献的精神,铸就了荡气回肠的中国魂。:..于敏:中国氢弹之父201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è)。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cu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一生;一声巨响,惊诧(chà)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dí)了人心。注释:1、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船舶还没有下过海洋,在湖泊或者河流这些相对平静安全的地方,就已经砥砺出锋锷,形容在安逸的环境仍然不忘锻炼,随时准备向困难进发。2、吴钩:一种弯刀,以青铜铸成。成为驰骋疆场,立志报国的象征。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3、申城:指上海,于敏当时在上海研究氢弹原理。4、淬火:金属热处理工艺之一。把金属制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放在水、油或空气中迅速冷却,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经过淬火,金属制品的性能更好更稳定。这里指于敏的研究经过磨练已经有所成就。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字音字形(不仅字要会读更得会写,落实到纸上!)典籍(jí)衰微(shuāi)梳头(shū)小楷(kǎi)硕果(shuò)抱歉(bào)卓越(yuè)地壳(qiào)赫然(hè)校补(jiào)迭起(dié)秩序(zhì)深宵(xiāo)独裁(cái)函寄(hán)大无畏(wèi)锲而不舍(qiè)慷慨淋漓(kāng)(kǎi)(lín)(lí)热情澎湃(péng)(pài)沥尽心血(lì)无暇及此(xiá)心不在焉(yān)目不窥园(kuī)炯炯目光(jiǒng)迥乎不同(jiǒng)仰之弥高(mí):..兀兀穷年(wù)群蚁排衙(yá)潜心贯注(qián)气冲斗牛(dǒu)一反既往(jì)心会神凝(níng)二、多音字(shè)宿舍、舍弟(谦辞)(xiào)学校舍校(shě)舍弃、施舍(jiào)校对、校补(qiào)地壳、金蝉脱壳(dān)传单、单薄、单枪匹马壳单(ké)贝壳(chán)单于三、词义1、迭起:迭,屡次、接连。一次又一次的兴起、出现。2、澎湃: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3、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4、大无畏:什么都不怕(指面对困难、艰险等)。5、锲而不舍:不停的雕刻,比喻有恒心。6、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者缝隙里看。眼中从不暗中看一看家中的园圃,即专心致志。出自《》,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后世用于形:..容埋头读书。7、沥尽心血:沥,滴。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8、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9、慷慨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10、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11、仰之弥高:弥,更加。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12、兀兀穷年: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用心劳苦的一年到头这样做。补充:“焚膏油以继晷(guǐ),恒兀兀以穷年”——韩愈《进学解》太阳下去了,就燃起油灯,一年到头,永远在那里孜孜不倦地研究,形容夜夜以继日用功读书,全年都勤奋不懈。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工作。近义词: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反义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13、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14、无暇及此:没有空闲时间顾及这些。四、作者简介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现代诗人。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成为其代表作。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代表作:短诗《有的人》长诗《李大钊》《罪恶的黑手》诗集《春风集》《欢呼集》《泥土的歌》《宝贝儿》(口诀:春风欢呼泥土宝贝)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xī)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诗人→诗集《红烛》《死水》学者→学术著作《唐诗杂论》《神话与诗》《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一、字音字形(虽然让填的是字音,也要注意这些词语的书写)轻捷(jié)竭力(jié)薪金(xīn)校样(jiào)捆上(kǔn)了事(liǎo)了然(liǎo)绞肉(jiǎo)韭菜(jiǔ)舀水(yǎo)弄堂(lòng)喘气(chuǎn)忧郁(yù)草率(shuài)开阖(hé)抹杀(mǒ)碗碟(dié)油腻(nì)悠然(yōu)揩桌子(kāi)疙瘩(gē)(da)咳嗽(ké)(sou)调羹(tiáo)(gēng)吩咐(fēn)(fù)深恶痛绝(wù)(注意:轻声发音时不用力):..二、多音字(jǐ)人才济济、济南(lǜ)概率、圆周率济率(jì)假公济私、救济(shuài)草率(nòng)弄虚作假(tiáo)风调雨顺、空调弄调(lòng)弄堂、里弄(diào)调虎离山、调离(ě)恶心(mǒ)抹杀恶(è)恶劣抹(mò)拐弯抹角、抹墙(wù)厌恶(mā)抹布、抹脸三、词义1、揩:擦、抹。2、校对: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3、了然:明白,清楚。4、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5、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10页共16页:..、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四、作者简介迺萧红(1911——1942),原名张(nǎi)莹,黑龙江呼兰人,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成名作《生死场》,代表作《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民国四大才女:萧红、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五、作文素材1、鲁迅的诗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1页共16页:..【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2、鲁迅的名言(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3).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成果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第四课孙权劝学(朗读背诵时要体现出断句,理解意思后更容易掌握)权/谓/吕蒙曰:“卿(qīng)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gū)/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shè)(liè),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2页共16页:..卿(qīng)辞(cí)为博士邪(yé)涉猎(shè)(lìè)孰若孤(shú)即更刮目相待(gēng)遂拜蒙母(suì)岂(qǐ)二、字义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当涂掌事:当道,当权。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蒙辞以军中多务:事务。孤:古时王侯的自称。治经为博士:研究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口诀诗书礼易春秋)治经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语气词,同“耶”。但当涉猎:只,只是。但当涉猎:粗略的阅读。见往事耳:见,了解。往事,指历史。了解历史。见往事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13页共16页:..孰若孤:何如。两种抉择,倾向肯定后一种。蒙乃始就学:表示顺接。于是,便。蒙乃始就学:从事。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及鲁肃过寻阳:经过。今者:如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吴下:泛指吴地。更:(gēng)另、另外。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见事:知晓事情。肃遂拜蒙母:副词,于是。三、一词多义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大惊曰(十分)当大14页共16页:..但当涉猎(应该)大兄(年长)四、古今异义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博士孤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今义:单独,孤单。古义:只,只是。古义:另,另外但更今义:但是。今义:更加五、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15页共16页:..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鲁肃)非常惊讶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怎么知晓事情那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朋友才分别。六、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七、成语积累1、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一成语意思是:指三国吴之名将吕蒙,后亦以讥讽缺少学识、文才者。2、成语“刮目相待”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一成语意思是:拭目相看,用心的眼光看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