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物理化学思考题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1,31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理化学思考题答案.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1.2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理化学思考题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物理化学思考题答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物理化学思考题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物理化学思考题答案【篇一:物化思考题答案】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预****思考题答案1、开机的顺序是什么?答案:打开电源---热量计数据处理仪—计算机。(关机则相反)2、苯甲酸的药片是如何制做的?答案:用台秤粗称苯甲酸1克,将苯甲酸倒入压片机的模子内,徐徐旋紧压片机的螺杆,直到将样品压成片状为止。压模后除去样品表面的碎屑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其重量。3、萘的燃烧热测定是如何操作的?燃烧样品萘时,内筒水是否要更换和重新调温?答案:,压模后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其重量。在实验界面上,分别输入实验编号、实验内容(发热值)、测试公式(国标)、试样重量、点火丝热值(80j),按开始实验键。其他同热容量的测定。内筒水当然要更换和重新调温。4、燃烧皿和氧弹每次使用后,应如何操作?答案:应清洗干净并檫干。5、氧弹准备部分,引火丝和电极需注意什么?答案:引火丝与药片这间的距离要小于5mm或接触,但引火丝和电极不能碰到燃烧皿,以免引起短路,致使点火失败。6、测定量热计热容量与测定萘的条件可以不一致吗?为什么?答案:不能,必须一致,否则测的量热计的热容量就不适用了,,包括氧弹也必须用同一个,不能换。7、量热计热容量的测定中,“氧弹充氧”这步如何操作?答案:①卸下氧弹盖上的进出气螺栓及垫片,旋上导气管接头,并用板手拧紧;②关闭(逆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③打开(逆时针)氧气钢瓶总阀门,至指针指向10mpa左右;④打开(顺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充氧1min;⑤关闭(逆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⑥用板手旋松导气管接头,取出。垫上垫片,拧紧螺栓。8、实验包含几部分内容?名称是什么?每部分的实验药品是什么?答案:两部分,(1)量热计热容量的测定(2)萘的燃烧热测定,(1)苯甲酸,(2)萘。9、药片是否需要干燥?药片压药片的太松和太紧行不行?答案:需要干燥,否则称量有误差,且燃烧不完全。不行。10、量热计热容量的测定中,“热容量测定”这步如何操作?答案:将氧弹放入量热计水桶中,插上电极(不分正负极),(比环境温度低1度的水),盖上盖。在实验界面上,分别输入实验编号、实验内容(热容量)、测试公式(国标)、试样重量、点火丝热值(80j),按开始实验键。11、充氧的压力和时间为多少?充氧后,将如何操作?答案:,充氧时间不少于60s。用万用电表检查两电极是否通路(要求约3至18?);检漏。12、说出公式各项的意义?答案:----被测物的恒容燃烧热,---被测物的质量,80j---引火丝的燃烧热;--氮气燃烧生成***生成热的修正系数;-----称为量热计常数13、搅拌时有摩擦声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说明摩擦力较大,由此而产生的热量也较多,使结果偏大(数值)。14、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答案:氧弹、内筒、水为体系;夹套及其中的水为环境。15、实验中苯甲酸和萘的量取的一样多吗?答案:不一样多,因为萘的燃烧热大,要少取一点,苯甲酸取1克,,否则会使体系的温度升的太高,在温升曲线的对话框中显示不出来。16、若待测样品受潮,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使得称量结果变大,也会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17、水桶中的水温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答案:为了减少热损耗,因反应后体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使体系与环境的温度差保持较小程度,:..体系的热损耗也就最少。低1度左右合适,因这个质量的样品燃烧后,体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大概2度左右,这样反应前体系比环境低1度,反应后体系比环境高1度,使其温差最小,热损耗最小。18、如何用萘的燃烧热资料来计算萘的标准生成热。答案:c10h8(s)+12o2(g)→10co2(g)+4h2o(l)19、充氧量太少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案:会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20、压片时,压力必须适中,片粒压的太紧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片粒压的太紧,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21、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如何降低热损耗?答案:有热损耗,搅拌适中,让反应前内筒水的温度比外筒水低,且低的温度与反应后内筒水的温度比外筒高的温度差不多相等。22、如何由萘的实验数据qv,()求萘的qv,m()?答案:23、如何确保样品燃烧完全?答案:充氧量足够,药品干燥,药片压的力度适中其他操作正常。24、压片时,压力必须适中,片粒压的太松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片粒压的太松,当高压充氧时会使松散药粉飞起,使得真正燃烧的药品少了,结果偏小(数值)。25、搅拌太慢或太快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搅拌的太慢,会使体系的温度不均匀,体系测出的温度不准,实验结果不准,搅拌的太快,会使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增多,也使实验结果不准。26、写出萘燃烧过程的反应方程式?答案:c10h8(s)+12o2(g)→10co2(g)+4h2o(l)27、如何根据实验测得的qv求出qpm?写出公式?答案: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思考题答案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预****思考题答案1、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是否可用增加溶质浓度的方法增加值?答案:不可以,溶质加的太多,不是稀溶液,就不能符合凝固点降低公式了。2、冰浴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答案: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3、搅拌速度过快和过慢对实验有何影响?答案:在温度逐渐降低过程中,搅拌过快,不易过冷,搅拌过慢,体系温度不均匀。温度回升时,搅拌过快,回升最高点因搅拌热而偏听偏高;过慢,溶液凝固点测量值偏低。所以搅拌的作用一是使体系温度均匀,二是供热(尤其是刮擦器壁),促进固体新相的形成。4、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会有何影响?答案:根据稀溶液依数性,溶质加入量要少,而对于称量相对精密度来说,溶质又不能太少。5、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使用范围内如何?答案::稀溶液,析出纯固体溶剂且溶质与溶剂不形成固溶体。6、凝固点下降是根据什么相平衡体系和哪一类相线?答案:二组分低共熔(或液固平衡)体系中的凝固点降低曲线,也称对某一物质饱和的析晶线7、为什么要用空气套管,不用它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减缓降温速率,防止过冷发生。8、若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现象,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答案:因为凝固点下降多少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所以当有离解时质点数增加,变大,而从公式可看出,会偏小。9、为什么要初测物质的凝固点?答案:防止过冷出现,节省时间10、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答案:由于新相难以生成,加入晶种或控制搅拌速度11、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必须减少过冷现象吗?答案:若过冷严重,温度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尝试溶液的凝固点,测得的凝固点偏低。12、测定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后有一恒定阶段,而溶液没有,为什么?答案:纯溶剂f=1-2+1=0,溶液由于f=2-2+1=1,随着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的不断析出,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剩余溶液与溶剂固相的平衡温度也在逐渐下降,在步冷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段,、选做溶剂时,大的灵敏度高还是小的灵敏度高?答案:大的:..14、测定溶液凝固点时,过冷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答案:,,15、溶剂和溶质的纯度与实验结果有关吗?答案:有16、如不用外推法求凝固点,一般会偏大还是偏小?答案:大17、一般冰浴温度要求不低于溶液凝固点几度为宜?答案:2-3℃18、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固体较少,测得的凝固点准确吗?答案:准确,因为溶液的凝固点随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析出的固体少测越准确。19、若溶质在溶液中有缔合现象,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答案:因为凝固点下降多少直接影响,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所以当有缔合时时质点数减少,变小,而从公式可看出,会偏大。20、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固体较多,测得的凝固点准确吗?答案:不准确,因为溶液的凝固点随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析出的固体多会使凝固点下降的多,变大,所测会偏小。实验三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思考题答案实验三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预****思考题答案一、思考题:1:真空泵在开关之前为什么要先通大气?答案:保护真空泵,防止真空泵油被倒抽出来而损坏真空泵。2:本实验中缓冲压力罐有什么作用?答案:缓冲压力和调节压力。3:如何判断等压计中的空气已被抽尽?答案:重新抽气3分钟,若同一温度下两次压力读数相同则说明等压计中的空气已被抽尽。4:如何判断等压计中的气体和液体已达气液平衡?答案:等压计中的b、c两管液面不再移动。5:实验测定时放入空气太多会出现什么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应当怎么办?答案:b管液面高于c管液面,甚至出现空气倒灌。这时应当在-90kpa左右的真空度下重新抽气3分钟。6:简述本实验是如何测定一定温度下液体饱和蒸气压的。:..答案:首先利用真空泵将等压计(a、b管)内的空气抽尽,然后通过缓冲压力罐放空气入c管以调平等压计b、c管液面(等压原理),最后读取压力计和温度计读数,即为对应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表压)。实验通过控温仪控制温度,通过缓冲压力罐缓冲并调节压力。7:实验开始前为什么要将压力计采零?如何由压力计读数计算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答案:选择压力计所测表压的相对零点。p(饱)=p(大气压)+p(表压)。8:实验开始时抽气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驱赶等压计(a、b管)内的空气。9:克—克方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篇二:《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一】t>,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若过冷太甚,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还是偏高?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还是偏高?说明原因。:..答:寒剂温度过低会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则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根据公式?tf?tf*?tf?kfmb和mb?kf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wb?10?3可知由于溶液凝固点偏低,?tf偏大,?tf??答:寒剂温度过高一方面不会出现过冷现象,也就不能产生大量细小晶体析出的这个实验现象,会导致实验失败,另一方面会使实验的整个时间延长,不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而寒剂温度过低则会造成过冷太甚,影响萘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具体见思考题1答案。?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何影响?答:溶质的加入量应该根据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因为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依数性,所以应当保证溶质的量既能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不是太小,容易测定,又要保证是稀溶液这个前提。如果加入量过多,一方面会导致凝固点下降过多,不利于溶液凝固点的测定,另一方面有可能超出了稀溶液的范围而不具有依数性。过少则会使凝固点下降不明显,也不易测定并且实验误差增大。,说明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答: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控制过冷的程度和搅拌速度、寒剂的温度等。本实验测定凝固点需要过冷出现,过冷太甚会造成凝固点测定结果偏低,因此需要控制过冷程度,只有固液两相的接触面相当大时,固液才能达到平衡。实验过程中就是采取突然搅拌的方式和改变搅拌速度来达到控制过冷程度的目的;寒剂的温度,寒剂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实验的完成。、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测定的结果有何意义?答: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溶质的解离、缔合、溶剂化或者形成的配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因此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出的结果反应了物质在溶剂中的实际存在形式。,凝固点测定管内液体有哪些热交换存在?它们对凝固点的测定有何影响?答:凝固点测定管内液体与空气套管、测定管的管壁、搅拌棒以及温差测量仪的传感器等存在热交换。因此,如果搅拌棒与温度传感:..器摩擦会导致测定的凝固点偏高。测定管的外壁上粘有水会导致凝固点的测定偏低。,若先拔掉电源插头会有什么情况出现?答:会出现真空泵油倒灌。?漏气对结果有何影响?答:不能。加热过程中温度不能恒定,气-液两相不能达到平衡,压力也不恒定。漏气会导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体系内部压力的不稳定,气-液两相无法达到平衡,从而造成所测结果不准确。?答:因为体系未达到气-液平衡。-克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答:克-克方程的适用条件:一是液体的摩尔体积v与气体的摩尔体积vg相比可略而不计;二是忽略温度对摩尔蒸发热△vaphm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可视其为常数。三是气体视为理想气体。?答:有关。?答:装置的密闭性是否良好,水本身是否含有杂质等。,为什么沸点仪不需要洗净、烘干?提示:实验只要测不同组成下的沸点、平衡时气相及液相的组成即可。体系具体总的组成没必要精确。,两相温度应不应该一样?实际呢?怎样插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在溶液中,才能准确测得沸点呢?提示:两相温度应该一样,但实际是不一样的,一般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溶液下1/3较好。?为什么?提示:有影响,气相冷凝液的小槽大小会影响气相和液相的组成。?提示:不能测定强酸、强碱等对仪器有强腐蚀性的物质。。:..提示:影响温度测定的:温度计的插入深度、沸腾的程度等;影响组成测定的:移动沸点仪时气相冷凝液倒流回液相中、,其水平段有什么不同?答:纯物质的步冷曲线在其熔点处出现水平段,混合物在共熔温度时出现水平段。而平台长短也不同。?答:作相图的方法还有溶解度法、沸点法等。,体系发生相变时的热效应很小,则用热分析法很难测得准确相图,为什么?在含bi30%和80%的二个样品的步冷曲线中第一个转折点哪个明显?为什么?答:因为热分析法是通过步冷曲线来绘制相图的,主要是通过步冷曲线上的拐点和水平段(斜率的改变)来判断新相的出现。如果体系发生相变的热效应很小,则用热分析法很难产生拐点和水平段。30%样品的步冷曲线中第一个转折点明显,熔化热大的sn先析出,所以当发生相变时可以提供更多的温度补偿,使曲线斜率改变较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时应如何读相图转折温度?答:这是由于出现过冷现象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做延长线的方式确定相图的转折温度。,冷却曲线为什么出现折点?纯金属、低共熔金属、及合金等转折点各有几个?曲线形状为何不同?答:因为金属熔融系统冷却时,由于金属凝固放热对体系散热发生一个补偿,因而造成冷却曲线上的斜率发生改变,出现折点。纯金属、低共熔金属各出现一个水平段,合金出现一个折点和一个水平段。由于曲线的形状与样品熔点温度和环境温度、样品相变热的多少、保温加热炉的保温性能和样品的数量均有关系,所以样品的步冷曲线是不一样的。对于纯金属和低共熔金属来说只有一个熔点,所以只出现平台。而对于合金来说,先有一种金属析出,然后2种再同时析出,所以会出现一个折点和一个平台。-bi合金样品,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其组成?答:可以通过热分析法来确定其组成。首先通过热分析法绘制sn-bi的二组分相图,然后再绘制该合金样品的步冷曲线,与sn-bi的二组分相图对照即可得出该合金的组成。:..?为什么用伏特表不能准确测定电池电动势?答:对消法就是用一个与原电池反向的外加电压,于电池电压相抗,使的回路中的电流趋近于零,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测出来的电压为电动势。电动势指的就是当回路中电流为零时电池两端的电压,因而必须想办法使回路中电流为零。伏特表测定电池电动势的时候,回路中的电流不为零,测出的电池两端的电压比实际的电动势要小,因此用伏特表不能准确测定电池电动势。?它有什么功用?盐桥有什么作用?应选择什么样的电解质作盐桥?答:参比电极一般用电势值已知且较恒定的电极,它在测量中可作标准电极使用,在实验中我们测出未知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电势差后就可以直接知道未知电极的电势。盐桥起到降低液接电势和使两种溶液相连构成闭合电路的作用。作盐桥的电解质,应该不与两种电解质溶液反应且阴阳离子的迁移数相等,而且浓度要高。,在测量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到在可逆条件下进行。为此,应注意些什么?答:应注意电池回路接通之前,应该让电池稳定一段时间,让离子交换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还应该在接通回路之前先估算电池电动势,然后将电位差计旋钮设定未电池电动势的估算值,避免测量时回路中有较大电流。,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答:原电池电动势测定结果的误差来源有很多:标准电池工作时间过长,长时间有电流通过,标准电动势偏离;盐桥受污染;饱和甘***电极电势不稳定;未能将电位差计旋钮设定在待测电池电动势应有的大体位置,使待测电池中有电流通过等等。,需要在原电池中通入氮气,它的作用是什么?答: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氧气,以避免氧气参与电极反应,腐蚀电极等。实验七一级反应-,对测量结果k有无影响?取用盐酸的体积不准呢?:..lnc=-kt+b的斜率,因而蔗糖浓度不准对k的测量无影响。h+在该反应体系中作催化剂,它的浓度会影响k的大小。,我们将盐酸溶液加到蔗糖溶液里去,可否将蔗糖溶液加到盐酸溶液中?为什么?答:不能。本反应中氢离子为催化剂,如果将蔗糖溶液加到盐酸溶液中,在瞬间体系中氢离子浓度较高,导致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测定。,为了加快蔗糖水解进程,采用60℃左右的恒温使反应进行到底,为什么不能采用更高的温度进行恒温?答:温度过高将会产生副反应,颜色变黄。,为什么要对零点进行校正?在本实验中若不进行校正,对结果是否有影响?答:因为除了被测物有旋光性外,溶液中可能还有其他物质有旋光性,因此一般要用试剂空白对零点进行校正。本实验不需要校正,因为在数据处理中用的是两个旋光度的差值。,是否会影响到k值的测定?为什么?【篇三:《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二】s=txt>(1)简要回答恒温水浴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恒温原理是什么?答:恒温水浴主要组成部件有:浴槽、加热器、搅拌器、温度计、感温元件和温度控制器。其恒温原理是通过电子继电器对加热器自动调节来实现恒温的目的。当恒温水浴因热量向外扩散等原因使体系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继电器迫使加热器工作,到体系再次达到设定温度时,又自动停止加热。这样周而复始,就可以使体系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2)恒温水浴内各处的温度是否相等?为什么?答:不相等,因为恒温水浴各处散热速率和加热速率不可能完全一致。(3)欲提高恒温水浴的灵敏度,可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答:欲提高恒温水浴的灵敏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①恒温水浴的热容量要大,恒温介质流动性要好,传热性能要好。②尽可能加快加热器与感温元件间传热的速度,使被加热的液体能立即搅拌均匀并流经感温元件及时进行温度控制。为此要使:感温元件:..拌器效率要高。③作调节温度用的加热器要导热良好,热容量要小,功率要适宜。实验七十七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1)在ki+i2=ki3反应稳定常数测定实验中,所用的碘量瓶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哪些需要干燥?哪些不需要干燥?为什么?答:配置2号液的碘量瓶需要干燥,配置1号液的碘量瓶和锥形瓶不需要干燥。因为2号液是用来测定平衡浓度的,平衡时i-的浓度是用公式ci?,初始?ci?,3平衡=ci?,平衡求得,初始的ki浓度必须准确已知,所以必须干燥。l4层中的分配系数kd,分配系数与浓度无关,锥形瓶是滴定用的,滴定的是i2的总的物质的量,与浓度无关,因此不需干燥。(2)在反应稳定常数测定实验中,配制1、2号溶液的目的何在?答:l4层中的分配系数kd,配置2号液是用来测定反应ki+i2=ki3达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的。(3)在ki+i2=ki3反应稳定常数测定实验中,l4层样品时,为什么要先加ki水溶液?答:硫代硫酸钠标准液与溶液中i2的反应是在水层中进行,滴定ccl4层样品的i2时,l4层中的i2借助于反应ki+i2=ki3提取到水层中,有利于na2s2o3滴定的顺利进行。实验七十九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1)在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过程中,若检流计的光点总是向一个方向偏转,可能是什么原因?答:根据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的工作原理图可知检流计的光点总是向一个方向偏转,即电流读数无法回零,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①正负极反接,②工作电源电压不足,③工作回路断路。(2)用zn(hg)与cu组成电池时,有人认为锌表面有***,因而铜应为负极,***为正极。请分析此结论是否正确?答:不正确。锌***齐化,能使锌溶解于***中,或者说锌原子扩散在惰性金属***中,处于饱和的平衡状态,此时锌的活度仍等于1,因此仍然是锌为负极。(3)选择盐桥”液应注意什么问题?答:选择“盐桥”液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用作盐桥的电解质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尽可能接近,②用作盐桥的电解质不能与电池中的:..常用饱和溶液作为盐桥,因为k+与cl-的迁移数相近,当有ag+时,用kno3或nh4no3饱和溶液。实验八十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镍在硫酸溶液中的钝化行为(1)在测量前,为什么电极在进行打磨后,还需进行阴极极化处理?答:在测量前,对电极进行打磨只能去掉钝化后镍电极表面上凸起的氧化层,对凹进的部分不起作用,对电极进行阴极极化处理是对镍电极进行电化学活化,可进一步去掉钝化后镍电极表面上的氧化层,使其重新活化。(2)如果扫描速率改变,测得的e钝和i钝有无变化?为什么?答:如果扫描速率过快,即电极电势变化太快,使得电极表面来不及建立稳态就往下进行,测得的e钝和i钝会有变化。如果扫描速率过慢,测得的e钝和i钝应无太大无变,只是测量时间太长。(3)当溶液ph发生改变时,ni电极的钝化行为有无变化?答:当溶液ph发生改变时,ni电极的钝化行为有变化。(4)在阳极极化曲线测量线路中,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各起什么作用?答:在阳极极化曲线测量线路中,参比电极与工作电极构成测量回路,对工作电极的电势进行测量和控制,回路中没有极化电流流过,只有极小的测量电流,不会对工作电极的极化状态、参比电极的稳定性造成干扰。辅助电极与工作电极构成极化回路,极化电路中流过极化电流,并对极化电流进行测量和控制。(1)电泳速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k??k??l??u?v??vv??h?uk??l(2)本实验中所用稀盐酸溶液的电导率为什么必须和所测溶胶电导率相等或尽量接近?h?u/l(2)h?u?l?lk??lk?0(3)式中lk为溶胶两界面距离。为了操作简便,电泳实验中通常使用与溶胶电导率相同的辅助液。(3)在电泳测定中如不用辅助液体,把电极直接插入溶胶中会发生什么现象?答:不用辅助液,而将电极直接插在溶胶中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溶胶电泳的同时,也在电解水,负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溶胶聚沉,生成红棕色沉淀,干扰了主现象电泳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