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1,83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1.7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题参考解答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5-1什么是工艺过程?什么是工艺规程?答:工艺过程——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叫工艺过程;工艺规程——记录合理工艺过程有关内容的文件叫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依据科学理论、总结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制定出来的。5-2试简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5-3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哪些工作?5-4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同一尺长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答: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详见教材P212-214。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的原因是:粗基准一般是毛面,第一次作为基准加工的表面,第二次再作基准势必会产生不必要的误差。5-5加工****题5-5图所示零件,其粗、精基准应如何选择(标有符号的为加工面,其余为非加工面****题5-5图a)、b)、c)所示零件要求内外圆同轴,端面与孔轴线垂直,非加工面与加工面间尽可能保持壁厚均匀****题5-5图d)所示零件毛坯孔已铸出,要求孔加工余量尽可能均匀****题5-5图1解:按题目要求,粗、精基准选择如下图所示。5-6为什么机械加工过程一般都要划分为若干阶段进行?答:机械加工过程一般要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加工阶段。其目的是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有利于合理使用机床设备。5-7试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各用于什么场合?5-8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和总余量?答: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材料层;工序余量——上道工序和本工序尺寸的差值;总余量——某一表面毛坯与零件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值。5-9试分析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为什么在计算本工序加工余量时必须考虑本工序装夹误差和上工序制造公差的影响?5-10****题5-10图所示尺寸链中(图中A0、B0、C0、D0是封闭环),哪些组成环是增环?那些组成环是减环?2****题5-10图解:如图a),A0是封闭环,A1,A2,A4,A5,A7,A8是增环,其余均为减环。如图b),可以分解为两个尺寸链,蓝色,A0是封闭环,A1是增环,A2,A3是减环。粉色:B0是封闭环,B1,B2,B3是增环,B4是减环。如图c),可以分解为两个尺寸链,蓝色,C0是封闭环,C1是增环,C2是减环;粉色:D0是封闭环,D1,D2是增环,D3是减环。5-11试分析比较用极值法解尺寸链计算公式与用统计法解尺寸链计算公式的异同。答:极值法尺寸链计算公式:考虑误差的最大、最小值,计算结果保证100%合格。优点是计算方法简单,直观。所以,在已知封闭环公差时,求得的组成环公差较小。缺点对组成环公差要求严,制造困难,加工成本较高。而用统计法尺寸链计算公式:考虑误差的实际分布情况,按照概率统计原理进行求解,其计算结果可以保证设定的合格率(%)。优点是当已知封闭环公差时,求得的组成环公差较大,降低了加工精度要求,生产成本较低。缺点是有少量不合格品。(注意此题改动较大,先前答有误案!)5-12****题5-12图a为一轴套零件图****题5-12图b为车削工序简图****题5-12图c给出了钻孔工序三种不同定位方的工案序简图,要求保证****题5-12图a所规定的位置尺寸(10±)的要求。试分别计算工序尺寸、与的尺寸及公差。为表mmA1A2A3达清晰起见,图中只标出了与计算工序尺寸A1、A2、A3有关的轴向尺寸。3****题5-12图解:方案一: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A1=10±:尺寸链如左:封闭环为,为增环,为减环。A0A2A4A2=8+10=18;T0=,T4==T0-T4==ES2-EI4;所以ES2=ES0+EI4==EI2-ES4;所以EI2=EI0+ES4=-,:尺寸链如左:封闭环为A0,A5为增环,A3,A4为减环。A3=38-8-10=20由于;T0=∑TiT3=T0-T4-T5=--==ES5-EI4-EI3;所以EI3=ES5-EI4-ES0=0-(-)-=;由于EI0=EI5-ES4-ES3;所以ES3=EI5-ES4-EI0=--0-(-)=0;所以,-13****题5-13图为齿轮轴截面图,。其工艺过程为:1)车外圆至280mm;2)铣键槽槽深至尺寸H;3);4)。试求工序尺寸H及其极限偏差。-13图解:如下图所示,实际尺寸链如a)图,求解尺寸链如b)图所示,,,,t为封闭环,求解H。,为减环。,,;t12由于TT可以得到,-13图尺寸链由于tAHA,所以,H=,(),:,验证:T=-14加工****题5-14图所示零件有关端面,要求保证轴向尺寸500mm****题5-14图b,c是加工上述有关端面的工序草图,试求工序尺寸A1、A2、A3及其极限偏差。5****题5-14图解:如下图所示,A500。,A两尺寸有关,,A250;其中A为封闭环,则A=30,=-=,ES2=+(-)=,EI2=0,所以:A30m。20A3和A5、A1两尺寸有关,其中A5为封闭环,则A3=25,T3=-==-+=,EI3=0-0=0,所以:A25305-15****题5-15图是终磨十字轴端面的工序草图。图a是磨端面A工位,它以O1O1轴外圆面靠在平面支承上,限制自由度、以轴外圆支承在长形块上限制自由zO2O2V度x,y,和x,y转动,要求保证工序尺寸C。图b是磨端面B工位,要求保证图示工序尺寸。,试求工序尺寸C及其极限偏差。-15图6****题5-18图5-19试述用派生法进行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的方法步骤。5-20在认真分析****题5-20图所示车床尾座装配关系的基础上,绘制车床尾座部件的装配工艺系统图,标准件编号自定。5-21什么是完全互换装配法?什么是统计互换装配法?试分析其异同,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完全互换装配法——采用极值法计算尺寸链,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要挑选或修配,就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适用于大批大量或成批生产中装配组成环较少、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结构。统计互换装配法——采用统计法计算尺寸链,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要挑选或修配,就能保证绝大部分能够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适用于大批大量或成批生产中装配那些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较多的机器结构。两种方法相同点:装配方法相同,装配时不需要修配,拿来就装。不同之处:完全互换法对组成环公差要求较严,制造困难,加工成本高,装配合格率很高;统计互换法对组成环公差要求较不高,加工成本较低,但会出现少量不合格品。5-22由于轴孔配合,若轴径尺寸为800mm,,,且尺寸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试用完全互换法和统计互换法分别计算轴孔配合间隙尺寸及其极限偏差。:尺寸链如上图所示,其中A1为孔的直径A80,A2为轴的直径A80,,为封闭环。A0按极值法求解:A0=0,ES=ES-EI=-(-)=;EI=EI-ES=0-0=0;所以,,T=。0120120008按概率法求解:1m由于T(A)2k2T2(A,由于组成环均符合正态分布,)21,k1,k,10kii00i1则T(A)T2(A)T2(A)[eT(A)/2];ei=0;(ESEI)/2()/;0iiii111i1(ESEI)/2(0())/;所以,()(A)/(A)/:,概率法得到的封闭环公差小于极值法计算得到的公差。-23****题5-23图所示减速器某轴结构的尺寸分别为:A1=40mm、A2=36mm、A3=4mm;~,如选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A1、A2、A3的极限偏差****题5-23图****题5-24图解:参照例题5-4(p261-263)(1)计算封闭环基本尺寸:=A1-A2-A3=40-36-4=0;A0mm;(2)计算封闭环公差:T0=-=。(3)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首先按等公差法初步确定各组成环公差,Tiavr=T0/3==,考虑到A3容易加工,取A3为协调环,则A1和A2在同一尺寸间隔,取IT9级精度,T1=T2=,则T3=--=.(4)确定各组成环极限偏差:按照对称原则:A36h9360mm,按入体原则:=ES1-EI2-EI3,所以:EI3=ES1-EI2-ES0=-(-)-=-=EI1-ES2-ES3,所以:ES3=EI1-ES2-EI0=--0-=-,(5)校核封闭环的极限尺寸:A0max=A1max-A2min-A3min=-(36-)-(4-)==A1min-A2max-A3max=(40-)-36-(4-)=。5-24****题5-24图所示为车床刀架座后压板与床身导轨的装配图,为保证刀架座在床身导轨上灵活移动,~,如选用修配法装配,试确定图示修配环A与其他各有关尺寸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