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床头手机支架注塑模具设计开题报告.pdf

格式:pdf   大小:79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床头手机支架注塑模具设计开题报告.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7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床头手机支架注塑模具设计开题报告.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床头手机支架注塑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床头手机支架注塑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手机床头支架通注塑模具设计-1-:..(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大学几年一晃而过。为了提高我们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自己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即此次我的课题为夹持式台灯夹子上体零件的注塑模具设计。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模具CAD/CAM有了长足进步,模具CAD/CAM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我国企业。[1]我国之研制模具CAD/CAM软件的水平也逐渐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出现了一大批先进模具CAD/CAM示范企业,高校和企业也培养了一大批具备该方面能力的人才。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模具产品从商品化、市场占有率与发达国家都有不小差距。[2]模具行业以后会越来越热,因此我们要紧跟世界潮流,缩短差距。因此我们此次选则注塑模具设计很有必要,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让我们更快的加入模具行业,为缩短我国与其他国家差距尽份力。,模具的制作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产品种类越来越多。[4]有手机壳、相机外壳、塑料箱、纽扣等常见模具还有难度较高的塑料门窗模具挤出模、,也有机床底座、机身外壳、大屏幕彩色电视机模具等。塑料模具应用相当广泛: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建筑器材、医用器材、汽车工业、日用五金等众多领域。(2)产品质量、寿命明显提高。,。淬火钢寿命可达50-1000万次,非淬火钢打10万次。(3)成型工艺有了很大进展。热流道技术已经得到了推广,多色注塑模、多材质塑料膜、抽芯脱模技术都有了很大进步。(4)制作技术上有了一个新台阶。[5]CAD/CAM/CAE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应用于模具制造行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发了CAXA制造工程师,已经成功应用于模具设计、生产中。此外,还从国外引入了先进的CAD/CAM技术,比如美国的Pro/Engineer、日本的CRADE等。总体来说我国塑料模具经过几十年发展很快,但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主要体现在模具质量、模具材料、标准化程度。、智能化、柔性化和网络化。追求的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国外发达国家模具标准化程度达到70%~80%,实现部分资源共享,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及制造周期,:..能力满足用户需求。模具企业在技术上实现了专业化,在模具企业的生产管理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采用以设计为龙头、按工艺流程安排加工的专业化生产方式,降低了对模具工人技术全面性的要求,强调专业化。[6]国外注塑成型技术在也向多工位、高效率、自动化、连续化、低成本方向发展。因此,模具向高精度复杂、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例如:组合模、即钣金和注塑一体注塑铰链一体注塑、活动周转箱一体注塑;多色注塑等;向高效率、高自动化和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例如:叠模的大量制造和应用,水路设计的复杂化、装夹的自动化、取件全部自动化。[7]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发达国家的模具发展非常成熟,他们未来会朝着大型、精密、复杂的方向发展。、《注塑模具设计》我知道了我课题的材料为ABS塑料,它是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缩写。[8]下面分析材料各种性能。(1)%-%之间,%ABS塑料综合性能好:强度高、刚性好、硬度、耐冲击性、制品表面光泽性好、耐磨性好ABS塑料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能和良好的介电性能,不易燃。ABS塑料有优良的成型加工性,尺寸稳定性好,着***能和电镀性能都好(2)模具设计方面需要采用较高的料温和模温,浇注系统的流动阻力要小。为了防止在较高注射压力避免浇口附近出现变形,可采用护耳式浇口。注意浇口选择位置,避免浇口与熔接痕位于影响制品外观的部位。合理设计顶出脱模机构,推出力不能过大。(3)注塑工艺条件干燥处理:ABS塑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建议干燥条件为80-90度下最少干燥2小时料筒温度:180-260℃,建议245℃模具温度:40-90℃注射压力:56-176注射速度:,首先对塑件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加好的拟定方案,塑件3:..,夹子上体是一个不规则的塑料件,壁厚均匀为1mm,塑件结构较为复杂,在塑件左右侧壁上各分布一个孔,用于与夹子下体连接。:分型面位置:产品上表面4:..型腔数目的确定:一模两腔浇注系统的设计:侧浇口顶出机构:顶板推出抽芯机构:斜推杆方案二:分型面位置:产品下表面型腔数目的确定:一模两腔浇注系统的设计:侧浇口顶出机构:顶杆推出抽芯机构:斜推杆方案三:分型面位置:塑件下表面型腔数目的确定:一模两腔浇注系统的设计:侧浇口顶出机构:顶杆推出抽芯机构:斜导柱+(浇口的选择)由于ABS塑料应用广泛,基本适用于所有浇口,如侧浇口、潜伏式浇口、点浇口、直接浇口、扇形浇口等。我的塑件是夹子上体,故提出以下几种选择,并分析其优缺点。[9]侧浇口优点:适用于盒盖类塑件,在一模多腔,对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具经常用。缺点:会留下明显的浇口痕迹。点浇口优点:浇口位置选择的自由度大,分流道在流道推板和定模板之间,不受型腔、型芯的阻碍。浇口可自行脱落,留痕小,开模时浇口自行切断,不必后加工,可以进行全自动生产。浇口附近残余应力小,对桶形、壳形盒形制品成型非常适用。缺点:注射压力损失大,点浇口模具复杂,制作成本大。扇形浇口优点:可均匀填充,防止蛇纹及制品翘曲变形,降低内应力,减小变形,可获得良好的外观成型品。缺点:去浇口麻烦。通过以上几种方案比较,塑件属于盒盖类物体,塑件体积大小一般,要设计一模多腔,由于塑件表面质量要求不高,,要设计三板模具,不经济。5:..扇形浇口可以实现,但扇形浇口去除浇口麻烦,所以最后决定采用侧浇口。,为防止在制品推出时出现变形或损坏,要正确的分析受力情况,结构要合理,工作稳定可靠,位置合理推出安全,推出行程合理,制品可自行脱落。通过脱模的要求及塑件内部结构分析,采用推杆推出合适,圆推杆制作简单,成本低,阻力小,维修方便,适用于薄壳类塑件。[10],既要保证最大轮廓面,又要使模具开模时候,塑件留在动模上,而且顶出机构尽可能分布在内表面,不影响塑件表面质量,塑件外表面尽可能有凹模成型,综合以上原则,由于此次产品是盒盖类产品,通常选择塑件的下表面为分型面,由于产品下表面不是平整面而是曲面,所以在设计分型面的时候,需要沿着下表面曲线构建分型面。,斜导柱+滑块或者斜推杆均可成型,但是斜推杆难度不大,所以最后决定采用最常用的斜导柱加滑块成型。,选择设备型号规格,确定型腔数。为了是模具与注射机的生产能力相匹配,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性,并保证塑件精度,模具设计时应确定型腔数目。常用的方法有四种:(1)根据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6:..(2)根据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3)根据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目。(4)根据制品精度确定型腔数目。由于塑件对称分布的侧孔结构,需要对向抽芯成型,为了方便后期左右方向的抽芯机构布置,准备采用一模两腔结构。经过以上分析,最终方案确定为方案三。,,需要绘制塑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应用Catia或其它三维软件绘制出模具的三维结构图,确定分型面型腔数目,选择合适方便简洁的侧抽芯机构、浇注系统、脱模方式、浇口形式等。。(1)确定了选题,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该塑件的材料。(2)根据塑件画出了二维图和三维图。(按周次填写):1-2周:熟悉课题,完成关于塑料注射模的2000字文献综述,绘制塑件3D图,翻译外文资料;3周: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绘制模具结构草图,准备开题答辩;4-8周:对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进行设计计算,并运用Pro/E辅助设计完成部分模具零件,准备中期答辩;9-11周:中期答辩,修改完善中期报告;12-16周:运用Pro/E或UG完成模具整体结构;17周:对所有图纸进行校核,编写设计说明书,资料提请指导教师检查,准备毕业答辩;18-20周:毕业论文最终答辩;5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7:..指导教师:年月日6所在系审查意见:系主管领导:年月日8:..参考文献[1](修订本).北京:***出版社,1990.[2]:电子工业出版社,.[3]:电子工业出版社,.[4]:清华大学出版社,.[5]:清华大学出版社,.[6]廖念钊,古莹菴,,:中国计量出版社,.[7]:***出版社,.[8]濮良贵,(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9]唐克中,:高等教育出版社,.[10]:高等教育出版社,.[11],1996,(4):11~12[12],2003,(5):5~7[13]、,2005[14],2007,(10):5~8[15]廖念钊,莫雨松,:中国计量出版社,1998[16]MatthiasKleiner,,2:201-208.[17],2009,4:241-248.[18]Xin-CunZhuang,,(3):295-306.[19]ParametricstudyofjointperformanceinsheetmetalassemblyLiu,(UnivofMichigan,AnnArbor,UnitedStates);Hu,:oolsandManufacture,v37,n6,p873-884,Jun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