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古代文学唐宋复习重点.pdf

格式:pdf   大小:49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文学唐宋复习重点.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4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文学唐宋复习重点.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古代文学唐宋复习重点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古代文学唐宋复习重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广义义指元和时期的一切诗体风格,包括韩孟体、元白体、刘韦体等;狭义义则特指元白体,一般所说的元和体通常指其狭义义。2初唐四杰:初唐著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皆是年少高才成名,而又皆位卑官小,常有不平之音,是他们的的共同特点。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他们对唐诗的贡献是使唐诗从宫廷走到江山塞漠,极大的扩大了诗歌创作题材范畴。3晚唐体;晚唐体是宋初一个诗歌流派,诗作学****姚合、贾岛诗风,其特点是刻意苦吟、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但题材狭窄,才思贫弱。代表诗人有林逋、九僧等4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5郊寒岛瘦:是苏轼对孟郊、贾岛诗歌风格的概括。主要指孟郊诗歌幽僻清冷苦涩意向及峭硬风格和贾岛诗歌那种类乎僧诗的清寂禅境风格。他们都属于苦吟派诗人,内容多写饥寒穷愁,构思奇特尖新,意境清冷苦涩,风格孤峭瘦硬。6屯田家法:柳永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所谓屯田家法,就是柳永词的风格。柳词以赋为词,用慢词铺叙、白描手法写景状物,言情叙事皆直抒胸臆,运用通俗化语言表现世俗化市民生活情调等7豪放词:宋代形成的与婉约词对立的词学流派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题材广泛的爱国进取方面的内容,铺叙直抒的表现方法,恢弘昂扬的美学风格,以及敢于打破格律框框等。其代表人物为,北宋范仲淹首开其风,苏轼继之发扬光大,南宋辛弃疾将其推向最高峰。此外还有张孝祥,陈亮,刘过,刘克庄,陆游,文天祥等。8大历十才子:指以钱起卢纶为代表的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而为世人瞩目的十位诗人,由于风格比较一致,故称。他们不像盛唐诗人那样充满兼济理想,而是集情趣于山水,寄心绪于景物。写日常细事,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艺术上追求格律辞藻,清雅闲淡,细腻雕琢,精致工整。9南唐二李:指李璟李煜父子。他们都是南唐词代表人物,又都表现了末代忧患凄凉,特别是李煜,所写词尤具感染力,变乐工之词为士大夫词。10诚斋体南宋杨万里的诗风。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笔下的草木虫鱼充满生机和灵性,给诗歌带来活泼的风格。要素之二是想象奇特,语言流畅,近于口语。杨万里作诗无拘无束,信手拈来,很有特色。但也产生了粗率、浅俗的缺点。11江湖诗派:南宋后期形成的诗歌流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只有以江湖相标榜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12花间词:花间体是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派。该体因温庭筠等十八人词作被五代赵崇祚编成《花间集》、风格又大致一致而得名。该体的特点是不出花前月下、闺怨绮思,树立了“词为艳科”的旗帜,风格上大致以刻红剪翠,香软浓艳为共同点。13“沉郁顿挫”: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曲折有力,而不是感情奔放,一泻无余。14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1:..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它追求奇险硬涩的风格,强调活法,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15唐传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分初中晚唐三期和四类。初盛唐尚有六朝志怪遗迹,中唐是创作最丰的鼎盛期,晚唐是渐趋衰落期。四类是爱情类,历史类,狭义类,神怪类。16山水田园诗派:是很能代表盛唐气象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17西昆体:宋初以李商隐为追求目标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为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其特点是内容空虚,思想贫乏堆砌典故,追求辞藻,讲究韵律,粉饰现实,只在形式上模仿了李商隐。但也有一些用典喻示切实,内涵丰富,并无堆垛之病;语言典丽,组织细密,显示了较高的艺术技巧的优秀只作。18话本:就是说话人演讲故事的底本,兴于宋代。其中代表作有《简帖和尚》、《错斩崔宁》等。话本小说是民间说话艺人的创作,既具有口头文字的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的成就。宋代话本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9初唐宫体诗:指初唐时期由于李世民提倡而存在数十年的宫体诗现象。其代表为虞世南、上官仪、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等。特征是延续六朝宫体诗题材,以宫廷生活为表现对象,应制唱和,咏物颂圣。题材狭窄,诗风轻浮流丽。但使格律诗进一步成熟。20温韦:“温韦”是晚唐时期文学家温庭筠、韦庄的并称。两人都是晚唐五代人,又都善诗而尤长于词,是花间派两位最重要的代表作家。花间派多写闺阁生活、女子相思,以香艳缠绵、简练典雅为特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作为同一流派的两位代表人物,所以温韦并称。21荆工体:是针对王安石后期的诗歌风格而言。以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之后,他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其晚年诗作雅丽精绝,既有清新闲适之作,又有沉郁悲壮之作,主要体裁是绝句。它的长处是下字宫,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诗派的先驱。22放翁体:放翁是陆游的号,有人攻击陆游放纵自己,陆游索性以之为号,后来人们称陆游诗歌风格为放翁体。陆游热情奔放,神采飞扬,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都倾泻在诗中,常常凭借幻境、梦境来一吐胸中的壮怀英气。放翁体一般指陆游那种狂放热情或雄快斩截的诗歌风格。23长庆体:始于宋,缘于元稹、白居易的文集名。是对唐代白居易、元稹诗的泛称,所指较为宽泛。清以后,其内涵所指逐渐确定下来,成了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那种叙事风情宛转、语言摇荡多姿、平仄转韵的七言长篇歌行之专用名词。其题材类型主要有:一是通过铺陈某一人的遭遇,以见朝廷政治的得失。二是通过描写某一宫廷苑囿的变迁,以见国运的兴衰,从中寄托对于朝廷的殷忧。24俚词:指在词创作中使用市井流行口语,从而使得词一方面是一般人感到亲切,一方面与文人雅词拉开了距离,甚至被他们看不起。例如晏殊看不起柳永的一些俚词。25文赋:赋体的一类,受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而产生。主要特点是一反俳赋、律赋在骈偶、用韵方面的限制,而接近于古文,也就是说趋向于散文化。文赋吸收了古文的章法气势,在行文中偶尔用骈偶句,用韵则较为自由,其缺点是喜欢说理。所谓“文赋尚理,而失于词”。著名的文赋如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2:..二、简答1、简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内涵刘诗此句有表达由于当权派的排挤,自己的大好时光已过的伤感,在众多后起的新人得志官僚“千帆”“万木”前,自己徒然成了“沉舟”“病树”。他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之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沉舟”二字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因而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上升到哲理的层次,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请简述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登岳阳楼》的主要异同孟杜二诗同为咏洞庭湖名作,同为唐五律名篇,气势都很壮大,如孟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杜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流”。不同处有三,一是视点不同,孟在湖边,杜在楼上;二是事由不同:孟是苦恼想出仕而无人推荐,杜则是自伤洞庭美景下老病孤舟。三是境界不同,孟是写自己的苦恼,杜则还为这年吐蕃入侵,国家战事未休而“凭轩涕泗流”。3、试论韩柳散文的不同在艺术风格上,韩柳差异在于二者气势不同。韩愈文排山倒海,气势充沛,纵横开阖,具有俳谐特色。柳文则清丽平易,深邃幽寂,令人百读不厌。在修辞艺术上,韩愈极其考究,造语精当,流传下来大量的成语、格言,如“佶屈聱牙”、“同工异曲”等,多以龙、骏马等为托喻对象。而柳宗元则在散文中取日常易见的事物做喻。在写作手法上,柳宗元善于用寓言手法,如“苛政猛于虎”,其成就主要在于寓言小品、山水游记以及人物传记等。韩愈则在议论上锋芒毕露,常将议论与记叙融合,收到特殊的艺术效果。4、谈谈对苏轼“浩然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耳”论断的理解。孟浩然优点和不足:孟诗语淡而味不薄,意蕴深厚,旨趣高尚,超脱凡俗,但缺乏才气和学问,题材狭窄,视野有限。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其义如何?要为朝廷除去弊端,怎么肯顾惜自己这衰朽之躯的残年呢?出处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此两句表明自己并未因受严谴而怨愤,其刚正不屈的风格宛然如见。表示为了革命正直上的弊端而不顾惜自己的老命的决心,活是赞扬老人对国家忠心耿耿并对有积弊进行昂扬斗志。6、何谓“易安体”?举例说明易安体: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像《武陵春》的下阕,先说双溪春好拟泛舟,接下来又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以委婉曲折的笔调写出了复杂的心情。《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七对叠字,不仅很讲究声音之美,而且内涵丰富。《凤凰台上忆***》中“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朴素平淡,含蓄但并不隐晦,引人寻思。7、就语言风格上说,苏词与柳词的主要差异是什么?就语言风格上说,苏词与柳词的主要差异,是柳永追求通俗化,市井化,引俚俗语入词,以俗为雅;而苏轼则力图将词雅化、诗化,士大夫化。柳永在词中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用语和俚语。如词中运用很多“怎”“争”、“你”“自3:..家”“阿谁”等。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而且像是直接和人对话,诉说,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苏词语言清新朴素。他多方面吸收古人语言精华,还运用典故、口语、虚字入词,丰富了词的表现力。8、解释“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并简评韩愈的态度。“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出自韩愈的散文《进学解》。是说《尚书·周书》中《大诰》和《尚书》中的《盘庚》篇,皆文辞艰涩难读。《春秋》这部书褒贬非常谨严。《左传》的文辞铺张华美。韩愈的态度是一律赞美,并说自己从中汲取营养。三、论述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称杜甫为“诗圣”的看法。杜甫被称为“诗圣”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杜甫在唐诗体裁上创获甚多,无论是在“既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制乐府新题方面,还是“老年渐于诗律细”的五七言律诗创作成就方面,他都达到巅峰程度;第二,杜甫在诗歌内容的思想性方面,是儒家代表,身家处窘境,仍忧国忧民,境界最高,堪称为圣;第三,在诗歌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上,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后世“苦吟”“险怪”派、“以文为诗”的始祖,其“沉郁顿挫”风格之感人,皆堪为圣。2、举例谈谈苏轼对词的贡献。苏轼的词在我国词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对词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扩大了词的题材内容。晚唐五代以来,作为“小道”、“艳科”的词,主要写男女爱情:离愁别绪。苏轼突破这一藩篱,给词增添空前丰富的内容。凡咏史、怀古、感旧、悼亡、记游、说理等诗文所能写的内容,他都引入词中,使词的题材无所不包,反映了广阔的社会人生。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塑造了一个爱国壮士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爱国豪情。《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祖国壮丽河山的出色描绘,传达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无限倾慕与向往,抒发了自己早生华发而功业未就的无限感慨。《水调歌头》咏月而兼怀人的名篇。诗人由对人生的思索写到悲欢离合的感叹,表现了热爱生活、怀念兄弟的心情,既有飘逸邈远的意境,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还有些题材则是苏轼第一次把它们引入词中来。如对农村风物的描写(《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五首》),对亡妻的悼念(《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这都说明苏轼的词在题材内容上有新的开拓。(二)转变了词风。苏轼在婉约正宗之外,别立豪放一派,表现了新的风格。《江城子·密州出猎》慷慨激昂,充满爱国主义***。《念奴娇·赤壁怀占》***奔放,气势磅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境界开阔,飘逸洒脱。这些具有豪放风格的词作,为南宋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开出了新路。苏词也有婉约之作,有的写得幽怨缠绵,有的写得明丽清新,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三)突破了音律的束缚。词为了配合音乐而歌唱,它的格律往往比诗还严。苏轼的词为了充分表达意境,有时就突破了音律的限制。李清照曾批评苏轼的词不协音律,实际上他不是不懂音律,“豪放,不喜剪裁以就音律耳”。(陆游《老学庵笔记》)(四)语言上的创新。苏词语言清新朴素。他多方面吸收古人语言精华,还运用典故、口语、虚字入词,丰富了词的表现力。3、就诗的形象和构思两个方面,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李白诗歌艺术的特色(一)形象上: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寄自我于诗的形象之中。李白的诗歌在展现诗人内心世界、表现个人性格方面是前无古人的。4:..他的诗,在批判黑暗时总是喷射出强烈的愤怒,如他批判安史之乱时愤怒责问:“白骨成丘山,苍生竞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在抒写理想时又总是充满着自信,如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他的诗在倾吐苦闷时又总是直抒内心的郁结,大声嗟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毫无保留地倾吐出来。(二)构思上:1、大胆的夸张和新奇的比喻。李白诗歌运用夸张既大胆又合理,而且往往和新奇的比喻结合运用,使浪漫主义特色更加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等等就是著名的例子。2、结构跌宕开阖,意象纷繁迅转。他的诗歌由于诗人感情的波澜起伏,往往形成跳跃式的结构,浪漫主义气息浓郁。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感情激荡,章法跳跃多变。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宋诗不同于唐诗的特点宋诗与唐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唐诗重“象”,宋诗重“意”;唐诗是诗人之诗,宋诗是学者之诗。唐诗重在描绘形象、意象,通过形象、意象的描绘来表现情感思想,与此特点相联系,唐诗意境鲜明、情寓于象,语言简洁,表现含蓄而耐人寻味。例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瀑布本身的形象,为人们展示了瀑布的具体情形,从中透露出对庐山瀑布的喜爱之情。宋诗则侧重于直接表现情感、思想,“象”的描绘是次要的。因此,宋诗往往多议论,语言也不像唐诗那样简洁凝炼,表现也不太含蓄。例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具体面目没有描绘出来,侧重表现由看山引发出来的哲理性思考,发人深省。唐诗基本上能做到用诗人自己自然平易的语言来表达,宋诗则往往用典故和前人的话来表现,因而宋代的诗人首先是学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