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信息工程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重点课程建设自评综述.pdf

格式:pdf   大小:1,46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息工程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重点课程建设自评综述.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1.4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工程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重点课程建设自评综述.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信息工程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重点课程建设自评综述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信息工程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重点课程建设自评综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C语言程序设计》重点课程自评情况报告一、师资队伍建设1、队伍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现有任课教师7名(见表1)。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有3名,占全体教师的47%,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年龄为45岁;30-50岁的教师有6名,占全体教师的87%;35岁以下青年教师有4名,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有2名,占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为50%。《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教师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龄职称最高学历、、、、、、硕士表1:课程组教师师资情况表2、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教师在科研方面有较大的进步。教师公开发表论文20篇,其中,6篇论文发表在国家二级及以上核心学术刊物上(见表2);主持课题8项,其中,5项为校重点及以上课题(见表3)。殷联甫是嘉兴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殷联甫、朱蓉被评为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教师重视自身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讨:..论、研究氛围,共开展10次学术或教研活动(见表4);有3名教师参加了计算机教学研讨会议(见表5)。《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教师公开发表论文一览表序号姓名(以下均题目发表刊物名称发表日期等级类别为第一作者):..,:课程组教师公开发表论文情况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教师主持课题一览表序号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时间级别类别1陈逸军电子商务模拟系统2002-2004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陈逸军二级学院内部管理机2002-2003校重点教改课题制与实践的研究3朱蓉基于Socket机制的远2005-2006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程数据传输模式及应用研究4朱蓉程序设计竞赛与理工2005-2006校重点教改课题类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5朱蓉基于B/S模式的网络2004-2005青年基金科研课题考试模拟系统开发6朱蓉一种改进的信息检索2003-2004校一般科研课题方法研究7殷联甫基于LINUX的中小2002-2003省教育厅科研课题解决方案8张丽华基于校园网络的信息2005-2006校一般科研课题系统集成的研究表3:课程组教师主持课题情况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教师参加学术、教学会议一览表序号参加人员会议名称参加时间参加地点1朱蓉全国高校理工类精2005年5月24日到杭州品课程与教学资源5月25建设研讨会2朱蓉浙江省教委组织的2004年7月9日到7杭州《C语言程序设计》月11日课程教学研讨会3张丽华浙江省教学研究会2003年8月15日到金华2003年学术年会8月18日4陈思佳SPIE国际会议2002年8月上海表4:课程组教师参加会议情况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开展学术、,并提出课订、课程内容调整程建设的主要部分与计划,教师就如何规范建立教学资料、实验资料、考试资料进行了讨论。,进一步修改原有实验大纲,编制实验指导书。为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加入课程设计环节。(试题库)根据教学内容,制订试卷库及相应的建立参考答案,力求使试卷内容分布、难易程度等更趋于合理化。、方法的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多媒体课件演改进示和计算机实际操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并尝试制作多媒体视频教学课件。,教师在进行自查、互相听课后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经验交流。对前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课程组开展学术、教研活动情况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教师把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教学改革有关课题的申报与论文撰写工作,在学****和实践中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主持教改课题2项;公开发表教改论文5篇;有1名教师在校级及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3、综合素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教师中不乏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优秀事例。中老年教师以身作则,从严执教,处处发挥带头作用,对青年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虚心好学,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任务重,平均每个教师要承担四个班的教学任务,有的教师甚至要承担六个班的教学任务,但没有一位教师不乐意承担任务。教师们仔细钻研教学内容、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素材、耐心指导学生上机操作,表现出教师敬业爱岗的良好风貌,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典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工科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课程组教师除担任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外,近三年来均担任过其它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6位教师开出过相关课程达2门以上,%(见表6)。《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教师开设课程一览表序号教师姓名开设课程1陈逸军《C语言程序设计》2郭步《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计算机基础》3朱蓉《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JAVA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4殷联甫《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基础》5潘云燕《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计算机基础》6张丽华《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PB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计算机基础》7陈思佳《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计算机基础》表6:课程组教师开课情况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通过统一授课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核内容的方法以达到该课程教学的规范性,杜绝教师在教学上的随意性。同时教师们均备有齐全的教学资料,并根据计算机课程内容更新快的特点适时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近三年来,无一名教师发生过教学事故。学校和分院通过开展各类评优评奖活动,树立与宣传了一批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朱蓉获得2002-2003年度嘉兴学院“教学优秀奖”、嘉兴学院首届“青年教师讲课十佳”、浙江省高等学校第三届“现代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荣誉称号。二、教学基础建设1、实验室、实验基地《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要求高的课程。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上机条件,在学校和分院的支持下,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实验中心配置了良好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设所需的实验环境,完全满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要求,实验开出率达100%。教师实验教学中,实验大纲完备,有实验指导书,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规定实验,并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和实验报告进行实验考核。为加大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该课程实验教学力度,制订有《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大纲,要求学生开展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计算机实验中心有严格详细的管理规章制度,有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并有专门保洁员保持机房的清洁卫生。实验设备运行良好,从未发生过一起事故。2、实践教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的学****而且特别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相关课程和实际应用问题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由课程组教师辅导学生参加浙江省第一届(2004年)、第二届(2005年)“舜宇杯”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中获1枚银奖、3枚铜奖的好成绩。3、教学资料在课程建设及日常教学中,课程组教师不断收集、整理各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料,包括:教材、参考书****题辅导材料、实验指导书、教学课件、案例等,基本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教学资料,并适时进行内容更新。教学资料的建立为教师收集信息、开拓视野、查阅相关知识、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积极有效的帮助。《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涉及面广的课程,图书馆和书店均备有较多的相关书籍,而且版本更新快,也有引入的影印版的国外:..资料。课程组精选了10本相关书籍,包括教材类****题类、工具类、原版教材等,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并及时填写借阅记录。4、教学文件《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各项教学文件配备齐全、规范,有较好的适应度。教学计划内容符合课程教学和技术发展需求。课程教学大纲规范,内容全面,并按照各章节之间的关系进行衔接,难度适中,并已经过了多次修订,符合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合理,制定有实验大纲和课程设计大纲,并备有实验指导书。课程组教师在教学过程均备有: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授课计划、课堂日志、教案、教材及题集、参考书、教学课件、学生成绩考核表等资料。教师授课均按照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进行,备课充分,教案齐全。鼓励教师在严格按照规定内容授课外,发挥自身的特色,将优势融入课堂教学中;鼓励教师在授课中利用先进手段制作演示文稿、启发式方法、案例配合等辅助教学;鼓励教师间交流教学心得,开展互相听课,撰写教改文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堂日志、教案、演示课件、试卷库等教学资料齐备、规范,备有统一的参考材料。教师在教学中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教学特点。并采用四级教学质量考评机制:学生打分、教师互评、分院督导组评分、学校督导组评分。课程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程序设计类课程,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都有很大帮助,因此,在选用教材上注重内容的连贯性和通俗性。课程建设组在符合该课程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按照“适用教学为先”的原则,听取了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选用了被电子工业部评为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的《C语言程序设计》(潭浩强著)。该教材已被再版多次,具有内容全、适用性强、语言流畅的特点,是公认的学****C语言课程的好教材,被大部分高校所选用。此教材还配有配套的《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指导及****题集》,课程建设组还制作了符合书本内容的多媒体演示文稿。教师均有配合教学的自编教案和用于课堂演示的教学课件。为了方便学生课后自学,课程建设组还编制了附加实验指导书和部分选做****题。6、教学手段与考核管理教学手段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两个方面。教师在课堂中采用讲清概念、举例案例说明、演示文稿播放、观察程序运行结果等,结合电脑、投影仪、黑板等教学设备,使教学增加直观性,教师在讲课中均100%使用演示文稿配合教学。为了增强学生对程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实际操作,分析程序执行结果,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上都有感性的认识。实践环节体现在每周一次的上机实验和课程最后的课程设计,上机实验有利于学生巩固平时所学知识,提高程序调试能力;课程设计通过综合练****来增加学生解决:..学生均能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报告,学期结束前由计算机系统一归档。《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核采用平时占30%(包括作业、实验完成情况),考试占70%。将平时成绩纳入课程考核中,以督促学生的日常学****建有试卷库,内含试卷及参考答案10套。试卷库中题目均由课程组教师集体论证后通过使用。试卷命题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力求试题内容全面,突出课程的核心内容,难易程度适中。试卷库中的每份试卷都尽量在知识点分布、难易程度分布、题型题量分布等方面做到合理完善,每次使用都对试卷中不合适的部分重新进行调整,用新颖、灵活的题目加以补充。严格考教分离,实行集体阅卷,对阅卷质量严格把关,并最终对试卷质量进行全面分析,整理成分析报告。从学生的考核情况来看,试卷能较好地反映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基本适用的。三、教学改革1、教改方案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落实好教学内容,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课程建设组从自身特点出发,重点开展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讨论和研究,制定了教学改革方案。同时也根据教学的需要对诸如教学模式、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地改进,且基本落实,以下是具体表现:(1)、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力求合理,突出重点、难点。:..)、统一教材的前提下,在众多相关书籍中筛选出3本教材类、5本****题类、1本工具类、1本国外优秀原版教材作为参考资料。(3)、针对课程的开课时间,在与后续课程《数据结构》内容相衔接的结构、链表、文件的部分内容中增加新知识,并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以使学生打下良好的编程基础。(4)、制作了一套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演示文稿,推荐给任课教师使用,也可作为学生的自学材料,并尝试制作视频课件。(5)、在教学中提倡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模式的主体,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6)、在重要章节中增加大量实例,更有助于学生对枯燥理论知识的理解。(7)、布置具有难度等级区分的****题留给学生课后完成,为方便学生自学,课程建设组为配合教学内容编制了补充****题集。(8)、编制了实验指导书,学生在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制定了课程设计大纲,要求学生完成综合程序的设计与开发,提高编程能力。(9)、重新修订并建立了《C语言程序设计》试卷库。(10)、多次进行课程内容、讲课方法、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集体讨论,进行互相听课,吸取好的经验,有效提高了教学水平。(11)、课程建设组成员不断补充专业知识,参与多项课题的开发研究,发表了科研论文;同时也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撰写教改心得,发表教改论文。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内容和整个课程体系改革体现两个方面:1、打好程序设计基础,为后续课程的学****提供必要的学****支撑。2、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想,进一步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计算机发展相当迅速,课程建设组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基础上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和《JAVA语言程序》,尽量做到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不断线。选用的优秀教材能反映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突出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淡化不重要的内容。如教学中前半部分突出三大结构(顺序、选择、循环),要求讲精、讲深;后半部分突出三大应用(数组、结构、文件),要求举例验证、案例巩固。3、教学方法、手段改革《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理论知识多、内容难度大,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注重引导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课程中涉及了大量的程序的讲解,教师应给学生理清思路,讲明来龙去脉,并善于用联想,用循循善诱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活”起来。在课堂中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始终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激发学****兴趣,发挥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手段上改善了传统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均编制了教学课件,与教案同步使用。从学生的反映看,多媒体课件画面清晰、内容简练,不但上课时能获得重要知识点,同样适合课后复****用。为及时解决学生课后学****过程中:..教师备有自编的编制的演示材料配合教学使用,课程组推荐1套作为参考,并力求不断改进,以体现真正的图、文、音并茂。4、考核改革考核作为检测教与学两方面综合效果的一种手段,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根据教考分离的原则,《C语言程序设计》建立了试卷库,所有考核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均能符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对考核结果及时分析、总结、改进,教考分离率达到100%。试卷库中每份试卷内容分成: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覆盖了课程的所有章节,考核内容细、活;主观题突出考核学生对课程中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考核内容注重学生解题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设计程序的能力。从每次学生的考试情况反应,试卷内容基本上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难易搭配适中。课程组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进行了一些改变,体现在对学生平时学****的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平时也要努力学****学生在学****过程中记录下课后作业和上机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并作为平时成绩,以30%计入最后的课程总分中,课程期末考试占70%。四、教学效果1、学生成绩布置的课后作业教师做到了认真批改,并在****题课进行有针对性地集体讲解、个别辅导,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每学期:..课,教师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反馈,同时也是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教师批改作业情况的检查。教师对学生平时的作业与实验完成的情况都做详细的记录,是平时成绩评定的有效依据。每次考试都从建立的试卷库中抽取,教师统一确定批改标准,从学生成绩来看,高分和不及格人数少,中间段成绩的人数集中,学生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教师课后选择配套题集中有代表性的题目做为学生课后练****并难易题目搭配,及时批改,认真讲评。每次上机课均要求完成实验大纲中的实验项目,学生用C语言编制相应程序,并将程序代码在实验报告中写好,实验报告有统一的书写格式。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大纲中要求的项目,并通过分析、设计、编程、调试等步骤,最后按照规定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2、教学评价课程组按照《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用优秀的教材。教师在课程开课前给出统一的授课计划,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以多媒体课件和算法演示系统,有效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加强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利用上机实验、自由上机、课程设计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编程水平。教师的评教成绩平均达85分以上。《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组:..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