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pdf

格式:pdf   大小:1,06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1.0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乡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乡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乡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篇一:木杆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汇报材料木杆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大家到木杆镇检查指导工作。现在我将木杆镇当前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基本镇情木杆镇原名木杆乡,20XX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并镇,有“天下筇竹第一镇”之美誉。,辖8村43个自然村182个村民小组。现有6312户26824人,其中农业人口25989人,%;有劳动力14356人。全镇有耕地面积7万余亩,;有林地10613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1633亩,,主要种植核桃、板栗、桃、李等经济林果;草地面积141464亩,水域面积5918亩,其他面积10978亩。二、特色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农业稳镇、科教立镇、旅游富镇”的发展战略,依托资源和区位等优势,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结合我镇实际,扩大魔芋、竹笋、松泰萝卜、冷凉蔬菜特色农业种植样板规模,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引进、提升和扶持力度,提出并实践了“1234”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木杆为中心;走好两条路:依畜增收、靠林致富之路;实施三大战略:农业稳镇、科教立镇、旅游富镇战略;建设四大基地:—1—肉禽蔬菜基地、生物资源加工基地、特色民居基地、生态旅游基地。经过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农业产业化已在全镇大范围启动,一批特色产业逐渐形成气候,在推动我镇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镇特色产业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成效和特点:(一)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优势特色产业日趋显现。全镇初步形成了以甘顶村为主的粮食高产区、以漂坝村为重点的规模养殖区、以漂坝村三江口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正向规模化、区域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魔芋生产位居全县第一;粮食产量居全县前列;优质筇竹笋远销国内外。(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良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全镇在全面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培育魔芋、竹笋、中药材、生猪标准化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粮食生产:20XX年,我镇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7900亩(其中:玉米31000亩、马铃薯22000亩),粮食产量达到11990吨。大力实施科技种植,着力推广良种玉米和良种大豆,提高科技种植水平。完成杂交玉米种植30000亩。其中,地膜玉米种植25000亩,玉米单株定向密植29000亩;完成市级玉米高产样板22000亩(甘顶核心区:..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800亩、百里玉米科技长廊2200亩),马铃薯样板10000亩。一是打牢魔芋种植基础。围绕县政府制定的种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了魔芋种植的—2—快速发展。20XX年,我镇计划完成种植魔芋5000亩,种芋繁殖1500亩,样板1000亩。目前,种植已完成,田间管理正在进行。魔芋发展由农技站牵头,各村共同做好种植、管理工作。4月以前,做好宣传发动,地块规划,落实到户花名册。4月组织物资就位,指导种植做好培训工作。5—10月抓好田间管理。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镇成立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组,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农技站和村成立项目实施组,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并将业绩与年终考核挂钩。二是狠抓竹笋产业发展。为加快推进我镇以竹笋生产、加工为主的林产业发展,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造。继上年在细沙村实施1万亩中低产林改造后,今年又在银吉村实施1万亩中低产林改造,改造后,竹笋亩产量可达180斤/亩,增长200%,效果十分明显。一手抓加工。以鑫兴竹笋厂为龙头,积极帮助协调贷款400万元,添置设备、改进包装、扩大规模。今年,鑫兴竹笋厂收购竹笋500余吨,加工成品450吨,稳定建立以江浙、东北(大连)、云南、四川四大片区为主的销售渠道,预计实现产值1035万元;加强市场调查研究,投资10万元购得蕨菜和竹笋速食加工配方。下步,鑫兴竹笋厂拟投资90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20亩的加工厂1个,把木杆镇的竹笋全部纳入收:..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购加工计划,20XX年建成投产后,可年加工竹笋1万吨以上,蕨菜500吨以上,,形成健全的产业化运作体制。三是狠抓中药材发展。规模方面,全镇现有黄柏、厚朴、重楼、金银花等各种药材共3万亩左右,其中:黄柏10000亩、厚—3—朴8000亩、重楼1000亩,主要分布在漂坝村、元亨村、银吉村。产业化方面,主要依托中药材协会带动,以金银花、连翘、芍药为主要品种,统一地块,统一技术规程,统一销售,每年可创产值300万元以上,基本形成产、供、销***体系。今年,市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引进东骏、鸿翔药业到漂坝村实地考察,通过各方努力,现已与鸿翔药业签订1000亩金银花合作协议,投资300万元,预计于今年9月开始建设;与东骏药业达成5000亩中药材初步合作意向,正在对品种进行比选。今年4月下旬,在细沙村召开全县天麻发展现场会议后,确定的500亩天麻种植正在有序落实,现已完成打塘400亩,可于今年7月底全部各村完毕。到“十二五”末,全镇中药材面积将达到5万亩左右,真正成为全县的中药材基地。四是狠抓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上求大、品质上求好、效益上求高,加大培育培植力度,努力建设支柱产业。今年,帮助睿源养殖场协调贷款200万元,新引进种猪306头、能繁种母猪298头、种公猪8头,年内可出栏商品猪700头、仔猪3500头。同时,抓好大面生猪标准化养殖,新发展生猪养殖户78户,其中,年出栏生猪50—100头的有31户,100—150头的有13户,150—200头的有24户,200头以:..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上的有10户;完成生猪人工授精5302窝,黄牛冻改561头,推广良种母猪150头。,畜禽出栏总量有望实现95800头(匹、只),确保牧业产值增长15%以上。三、采取措施—4—(一)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镇党委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木杆镇农业生产实施意见》、《木杆镇秋冬农业生产实施意见》、《木杆镇魔芋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重要的文件和政策,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立足资源优势,制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思路。(二)推广科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施以良种良法,在适应区域推广间套作;强化农村实用科技培训,运用科技在生产生活当中;加强示范样板建设,变粗放型种植为精耕细作,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密度、标准化间套作,充分发挥出农业特色产业对农户增产、增收的作用。(三)积极扶持,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按照我镇“1234”发展思路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夯实基础。(四)有机结合,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把特色产业发展与实施“四群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鼓励农村党员干部根据实际,积极发展本地特色产业。:..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镇虽然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不足。(一)受地理条件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基础薄弱,农—5—篇二:某某镇农业发展情况汇报**镇农业发展情况汇报一、农业发展现状**镇位于东江中游东岸,居二市四县八镇交汇处,北接临江镇,东与义容镇、凤安镇相连;南邻好义镇、惠城区芦洲镇;西与博罗县石坝镇、源城区埔前镇隔江相望;镇府驻地距县城68公里,距河源市区33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9043人,素有“鱼米之乡、工业重镇、商贸之埠”之美誉。农业是本镇的传统优势产业,镇党委政府把抓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始终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本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合理调整种养结构,逐步实现我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化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主要表现在:(一)种养结构调整面积日益扩大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加快种养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切实转变职能,引导农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调整农业结构,一是走特色农村、生态农村之路,如**村的荔枝村,留洞村的甲鱼村等,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二是畜禽养殖稳:..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步发展,特别是养猪加养鱼的农户合作社在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中。三是瓜果蔬菜基地和经济林种植不断扩大,全镇瓜果种植面积达到1500多亩,经济林面积达13万亩。(二)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XX年我镇投入80多万元,新建蓼坑村和改造孔埔、雅色、下洞、水东、槎岭村等农村饮水工程,受益群众3400多人;投入50多万元,对新围村十八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投入20万元,新建榴坑村、新围村等2个陂头,所有这些为我镇的农业务经济和防御自然灾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存在问题从我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看,突出的主要问题是:(一)结构调整主体意识不强。种养结构调整、效益农业发展主体意识不够强,观念陈旧,思想僵化,停留在小而散,敢冒风险的较少。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群众的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二是工业经济不发达,劳动力求业门路少,导致农民恋土观念强,土地流转困难重重,形不成规模。(二)基础设施投入后劲不足。尽管大部分村的农业基础设施都进行了改善,但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相差很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感到后劲不足。一是上级有关部门对本镇的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少;二是乡镇财政历年来可以说是赤字财政,对各村的扶持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三是全镇还有不少村:..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是收不低支,连正常的日常支出都难以保证。三、下一步计划和打算(一)解放思想,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思想的障碍是最大的障碍,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观念一变天地宽,我们必须用市场化、城市化的新理念,来实践新形势下的农业生产,确定“跳出粮食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的工作思路,促使传统增量型农业向现代效益型农业转变。要宣传发动,利用各种会议、网络及黑板报等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农业产业化的意义,让农民了解什么是农业产业化,怎样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树立“只有规模化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新观念。转变农民观念,并通过学****培训,让农民了解农村经济的新理念、新知识,转变农民自身存在的消极保守观念,破除因循守旧、怕冒风险、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改变****惯与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种植****惯,使农民认识到是效益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二)重视推广,大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农产品有价无市,或有市无价的现场频繁发生,归根结底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信息滞后的问题造成的。产量必须加强科技的先导作用和支持作用,提高科技成果的作用率和贡献率。提高销量一是要不断提高各类科技人员的素质。要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切实重视对科技人员知识更新,不断提高从事农业人员的市场应变能力。二是重视农产品的推广,利用政府搭建产品销售平台,千方百计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三是:..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抓好先进示范工作,尤其是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的农业企业项目,建立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以点带面,并充分发挥大企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镇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三)突出重点,积极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农业投入,要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以设施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设施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要突出农田基础设施重点,抓好河道疏浚、农田平整,使农田中呈现路相连、树成行、渠相通的农业现代园区景貌,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保障。二要完善政策抓投入,继续完善奖励政策,争取一事一议等公益事业奖补资金,调动各村对兴修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促动各村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篇三:乡镇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xxx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我谨代表xxx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xxx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近年来,我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成效。一、基本情况xxx位于水城县南部,东邻发耳,西接盘县,南抵营盘,北与云南省:..双击可除宣威市隔江相望,地处云贵两省三县交界处。,,。全镇辖8个行政村93个村民组,7702户28486人,境内居住着汉、布依、彝、苗、仡佬、白等7个民族。镇境内最高海拔2680米(八担山主峰),最低海拔900米(大渡口),平均海拔1650米,雨热同期,立体气候非常明显。目前,在上营村建成早熟蔬菜基地537亩;建成示范蔬菜大棚5个,其中上营村2个,坪地村3个;中华寿桃1000亩,其中坪地村600亩,凹子村400亩;种植猕猴桃3985亩,其中坪地村1320亩,旗帜村935亩,安全村1230亩,凹子村1500亩;种植核桃13256亩,其中上营村2918亩,箐头村5222亩,凹子村2318亩,大坝古村1320亩,安全村1174亩,小坝古村304亩;在旗帜村培育茶苗300亩;在凹子村建有机茶园1450亩。种植中药材540亩,其中在大坝古村种植板蓝根500亩,党参20亩,在坪地村种植三七20亩;在坪地村种植无籽刺梨和水果刺梨共计200亩,花卉30亩。二、主要做法(一)创新推广农业种植技术,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是积极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地膜覆盖、间套种、营养托育苗、水旱轮作和棚架生产技术,推广有机肥配复合肥、专用肥、合理轮作和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二是狠抓技术宣传和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全镇8个村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宣传和培训6461人次,指导广大农民群众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操作规程进行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三:..双击可除是抓好样板连片示范建设。全镇年均建立玉米、西瓜等蔬菜生产样板连片示范500亩。四是普及推广高产优质杂交良种。我镇主要选用毕玉7号、森海2号、宣黄单2号、胜玉2号等玉米杂交良种作为主要推广品种,亩产达800斤以上,价值1000元以上。(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和扶持特色农业。一是立足实际,抓好科技种植。一方面,在海拔1500米以下区域采用肥球育苗移栽技术。另一方面,在海拔1500米以上区域2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20XX年,在上营、箐头、大坝古和小坝古4个村实施地膜覆盖栽培1200亩。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猕猴桃和中华寿桃产业。三是以低、中、高海拔地区为主,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其中低海拔地区以种植猕猴桃和中华寿桃为主(猕猴桃种植四年开始挂果,盛产期亩产2000-3000斤,价值2-3万元;中华寿桃三年开始挂果,盛产期亩产2500-3000斤,价值2-3万元);中海拔地区以种植核桃、板栗为主;在高海拔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目前,生猪存栏8626头,牛存栏1705头,羊存栏1703只,;规模养殖达47家。此外,我镇还以大力发展特色茶叶、甘蔗、西瓜等农产品品牌为核心内容,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格局。(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农业深加工产业链发展。我镇不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上大项目和大上项目,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一是引进凉都果蔬有限公司和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双击可除社,不断增强发展实力。我镇立足资源和立体气候优势,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逐步突破浅层次、低水平的盲目建设。目前,全镇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2个,入社农户627户,进一步推进我镇产业化发展进程。3(四)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产品良好市场流通途径。一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业规模化发展步伐。根据实际情况大力推行和谐矿区”建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导群众自愿流转土地,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增加土地附加值。目前,全镇流转土地面积8000亩,为我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农民得到了较大实惠。坪地、安全和旗帜三个村土地流转面积共达5728亩,用于发展猕猴桃和中华寿桃特色产业;攀枝花煤矿流转矿区土地2272亩,用于发展猕猴桃产业。全面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辐射带动周围群众,促进了周边村农业生产标准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二是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加大,知名度日渐提高。利用我镇立体气候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生态、绿色、有机、富硒等猕猴桃和中华寿桃品牌,进一步提高红心猕猴桃、中华寿桃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截至目前,我镇注册农特产品商标5个(“明子山”蕨台、“初夏红”布朗李、“黔红牌”红心猕猴桃、“乌蒙山”蜂蜜、“布依风情”文化园)。三是区域优势发挥较好,产业链不断延长。四是社会效益明显提高,辐射带动效果显著增强。目前,我镇已基本建成了辐射面较广的销售网络,形成了以省道为枢纽的多层次、:..双击可除多形式和多渠道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4(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投入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二是水、路等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最基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保鲜贮藏库;三是规划不合理,未形成产业链;四是无专业营销人员,销售信息不畅等现象。(二)下一步工作打算。我镇将按照工程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1、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一是在巩固现有猕猴桃的基础上,在坪地、凹子和旗帜3个村规划种植猕猴桃1000亩;二是在大坝古村规划种植茶叶4000亩;三是在上营、箐头、安全、凹子、大坝古和小坝古6个村规划种植核桃7000亩;四是在上营村规划种植蔬菜500亩;五是在箐头村和大坝古村规划种植红豆杉1000亩;六是在坪地村规划种植刺梨1000亩、花卉1000亩;七是规划种植中药材5100亩,其中上营村种植续断1000亩,安全村种植金银花1000亩,大坝古村种植无患子1000亩、党参1000亩,坪地村黄栀子1000亩、三七100亩。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引进农业公司建设规范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保鲜贮藏库,满足农产品多贮少供,调节市场供需关系。同时,进一步争取上级相关单位资金的投入,加大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引灌渠、小水窖的建设,在缓解我镇严重缺水的同时,:..双击可除促进农业向产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