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4年2017年佛语经典语录.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2017年佛语经典语录.docx

上传人:wawa 2024/5/2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2017年佛语经典语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2017年佛语经典语录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2017年佛语经典语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2017年佛语经典语录 1)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3)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4)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5)道由悟达,立志为先自博地具缚凡夫,便欲跋涉超证直入圣域,其小因缘哉。故宜操铁石心,截生死流。 6)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7)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8)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9)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10)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11)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2)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13)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14)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15)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16)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17)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18)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19)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20)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1)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2)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情识霜雪,销烁无余。 3)欲知佛境界,不假庄严修证而得。当净意根下,无始时来客尘烦恼之染,如虚空之宽旷,远离意识中诸取虚伪不实妄想,亦如虚空,则此无功用妙心,所向自然无滞碍矣。 4)寻牛需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亦寻。 5)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所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污染,亦不住在无污染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 6)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7)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8)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9)以生死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 10)世人多以有所得心,求无所得法。何谓有所得心,聪明伶俐,思量计较者是。何谓无所得法,思量不行,计较不到,聪明伶俐无处安着者是。 11)真如佛性,绝思惟分别。 12)看读佛经,当须见月忘指,不可依语生解。 13)若能于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归,则于自境界,他境界,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者。 14)莫撃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念想由来幻,自性无始终,若得此中意,长波自当止,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虚坐?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汎般若船。 15)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16)天地无物也,我无物也,虽无物,未尝无物也。圣人如影,百姓如梦,孰为生死哉? 17)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18)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19)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20)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21)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22)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23)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 24)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 25)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26)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27)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28)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29)善恶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30)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