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伐檀》教案(2023).docx

格式:docx   大小:1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伐檀》教案(2023).docx

上传人:douodou 2024/5/21 文件大小: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伐檀》教案(2023).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伐檀》教案(2023) 】是由【douodo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伐檀》教案(2023)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伐檀》教案【教学目标】、反复、起兴等写作方法,并知道其作用和表达效果。。、受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体会他们对反动统治者的愤怒之情。【教学重点】了解《诗经》相关常识。【教学难点】体会反复咏唱和起兴的写法,以及其表达效果。【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诗句相信同学们都听过,它们都出自《诗经》,今天我们学****诗经》中的另外一首诗歌——《伐檀》。二、设疑激探,自主学****1.《诗经》常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①内容上:风、雅、颂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160篇。雅:包括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共105篇。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②手法上:赋、比、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比:比喻。如:《硕人》连用了六个比喻来夸写女子的美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如:《关雎》、《伐檀》:是地名。风:是音乐曲调。伐檀:即砍伐檀树。(yī)廛(chán)貆(huán)漘(chún)囷(qūn)鹑(chún)飧(sūn)稼穑(jiàsè):泛指农业劳动。稼,播种;穑,收获。狩(shòu)猎:泛指打猎。狩,又特指冬天打猎。县(xuán)特:悬挂的小兽。县,同“悬”;特,三岁的兽。素餐:古:白吃,指不劳而食。今:素的饭食。三、合作探究,,疏通文意。【课文】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河水清清直流注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1)即事抒情,因景起兴。后文展开对统治阶级不满的控诉。比如开头三句: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描写了劳动人民伐木、运木的情景。河水清且涟漪——这是劳动人民眼前的景色,水波的荡漾也引起了劳动者思绪的荡漾。(2)重章叠句手法使诗歌的内容更加充实,感情更加强烈,揭露更加深刻。在《伐檀》中,三章诗句之间的字词只是做了个别的变动,大致的意思也相似。3.“彼君子兮”中的“君子”指哪些人?明确:君子不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而是指贵族和奴隶主。有讽刺的意味在里面。,尖锐地揭露讽刺了统治者不劳而获、残酷剥削的丑恶本质,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强烈抗议。四、巩固提高,、朗读。。五、课程思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回望上下五千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党领导人民奋斗出来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的全力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去的坎,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