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2024年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docx

上传人:mama1 2024/5/22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1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线粒体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举例说明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异同,解释有氧呼吸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代谢途径,认同生命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观点。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1)本节内容首先要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探究,学会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检测和分析对照实验的结果,认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物;推而广之,总结出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和意义。 (2)运用比较法,梳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各阶段发生的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例如,有氧呼吸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哪个阶段?释放能量的是哪个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哪个阶段?哪个阶段产生[h]?有水参与、有水生成的分别是哪个阶段?co2在哪个阶段产生?o2在哪个阶段参与细胞呼吸?有机物分解放出的能量的去向如何? 用表格的形式,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进行比较,对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过程和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具有的不同的特点进行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样,通过各种“信号”的刺激可使自己对细胞呼吸的第一次感知深刻而鲜明,才能将有关内容准确地同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 别 条件 有机物分解程度 反应场所 释放能量多少 联 系 过程 实质 意义 葡萄糖在体外燃烧 葡萄糖在细胞内燃烧 相同之处 不 同 之 处 反应条件、是否可控 能量转化 产物种类 (3)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中的事实,分析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除了分析教科书中的相关图文资料,还要特别注意联系有争论价值的事例,在讨论争辩中提升对细胞呼吸的认识。例如,蛔虫能否在体外有氧环境中培养?用酵母菌酿制果酒时为何总先来“水”后来“酒”?在储存水果、蔬菜、种子时要从哪些方面考虑?一定要在绝对无氧环境中才能延长储存时间吗?种子堆放时为什么会发热?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2 一、教材内容分析 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三节的内容。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再重点讲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三大部分内容,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等内容紧密联系,也为今后学****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出并解决疑惑,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揭示的细胞呼吸的本质,使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资料和图片阅读。 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导入新课(2min) 由上节课内容的回顾引导学生记忆探究实验的相关结果;使学生对细胞呼吸有总体的认识: ①回顾细胞呼吸的概念。②上节课的探究实验得知细胞呼吸分为两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二)学****新课(36min) 1、有氧呼吸(17min) (1)让学生快速阅读P93~94有氧呼吸部分。(2min) (2)教师做出下列总结:(4min) ①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需要有氧的参与。②作为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还需要有酶的参与。(提示:本章第一节内容)③在前面学****细胞器的时还了解到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提问:从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出发,线粒体的哪些结构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线粒体为什么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 ppt展示线粒体结构示意图,标示出各部分结构名称。说明线粒体基质与内膜上分布着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3)播放ppt及Flash动画展示并讲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7min)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发生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子葡萄糖脱氢氧化成两分子***酸,脱下少量的氢[H],释放少量的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二阶段:***酸的彻底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两分子***酸氧化脱羧,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出少量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前两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较多的ATP。列出每个过程的反应方程应式,强调[H]的写法,讲解酶的催化作用以及各阶段生成的能量多少。 由三个阶段的反应方程式推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请学生上台写出反应式,并修正讲解。(1min) (4)教师做小总结:(4min) 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可知:氧化分解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6mol氧气和6mol水,将产生12mol水和6mol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形成38molATP。 其表达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0+能量 通过表格比较三个阶段,它们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之处呢? 共同点:都需要酶的参与;不同点:从反应场所,反应物,生成物,放能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强调:①反应场所从细胞质到线粒体中,又从线粒体基质到线粒体内膜上的区别。②第三阶段产生大量能量,与氧气参与反应有关。③各阶段的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联系:第一阶段产生的***酸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第一、二阶段的反应产物[H]作为第三阶段的反应物参与反应。 2、无氧呼吸(7min) (1)让学生快速阅读P94~95有氧呼吸部分。(1min) (2)播放ppt及Flash动画展示并讲解有氧呼吸的`两个阶段:(3min)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 过程:①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②第二阶段***酸分解不彻底,而有氧呼吸***酸被彻底分解。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根据产物的不同分为——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板书两种无氧呼吸的反应表达式: ①乳酸发酵: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②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CO2+少量能量 (3)引导学生参考有氧呼吸的概念归纳得出无氧呼吸的概念,并试着标出关键词。(3min) 特点:不需O2;有机物分解不彻底;放能少。 了解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与有氧呼吸(2870KJ)相比较少。 提问:与有氧呼吸相比,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什么无氧呼吸只能够释放少量能量? 答: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酸分解不彻底,大部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只释放出少量能量。 3、细胞呼吸原理及运用(7min) (1)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5min) ppt出示并填写相应表格,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揭示细胞呼吸的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构建知识框架,通过箭头表明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及其产物,分析得出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5min) (3)运用细胞呼吸原理,分析生产实践中的现象。介绍细胞呼吸原理常常运用的几个领域。(2min) ①发酵技术:酿酒等;②农业生产:晒田等;③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低温储藏等。 (三)布置课下作业(2min) 完成P96页****题,尝试把归纳所学知识,画成表格或概念图。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3 一、目标专题: 必修课本1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本专题新旧内容更改概况:本章旧人教版内容包括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植物的水分和矿质营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等八个内容。新教材内容变更为: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二、《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区别和联系。3、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3﹑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4﹑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 2、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回顾旧知“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直接的能源物质是ATP”,设疑“储存在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如何转变为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开篇引题,激发学生学****新知的热情,引出细胞呼吸。 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类型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解析概念: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