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文档名称:

2024年《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57KB   页数:6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x

上传人:mama1 2024/5/23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5篇)《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篇1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出自七上第三单元。第三单元选编的主要是描绘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欣赏这些作品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学****这些课文,要全身心投入,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课文中多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注意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 2、教学重点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品味语言。 3、教学难点 体会并学****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这篇文章,我们作为济南的学生应该引以为豪,对于济南的天气我们也非常熟悉。关于老舍,学生们对他有了一个浅显的了解,虽然说老舍对于孩子们来说不算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对于作家本身知之甚少,所以通过本课学****让孩子们对老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牢记“着落、髻、看护、镶、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正确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4、体会作者对平凡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 我们的省会“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二、自主学****活动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2、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济南、奇迹、伦敦、暖和、着落、髻、看护、镶、宽敞、水藻、贮蓄、澄清。 3、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画出优美语句,进行背诵。 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1和2中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三、自主学****交流探究。 活动二: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思考并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的天气有什么特点? 温晴 (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明确: (第一段对比第二段过渡段第三四五段冬天的山,第六段冬天的水)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2。 活动三: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写出你欣赏的理由,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段。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b、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c、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d、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e、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讨论明确: 按照课后研讨与练****第二题的形式来表达。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2、3。 活动二:体验反思。 三、交流探究。 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设计意图:为达成教学目标4。 五、综合建模 课堂总结 通过学****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作业设置 A、你眼中的济南是什么样子的?用你的生花妙笔写下来吧。 B、选择课文中一个片段,仿照其写法,以《的秋天》为题写一篇短文。 C、背诵文章的4、5、6段。 《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继续学****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本文首尾呼应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朱自清先生绚丽多彩的春景图使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老舍先生描绘的冬天也一样具有可爱之处。 (二)引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第二段,以此作为阅读思考、圈点批注的主要依据。 (三)自读课文,圈点批注。 教师提出导读题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题目事先写好,以小黑板或投影片形式展示。 1、本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第一段的一个词语说明它的总体特征吗? 2、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方法对景物进行描绘,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全文的结束语和课文标题有怎样的联系,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圈点批注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肯定和表扬批注好的,对欠妥的给予指导。学生发表意见后由教师明确: 1、天气的温晴;老城的暖和安适;阳光朗照下山的可爱,小雪点染下山的秀美;雪后村庄的秀丽典雅;水的暖绿明净。总特点——温晴。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山景绘水色,全力表现济南冬天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特点。如把环卫济南的山比作“小摇篮”,把卧雪的山庄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拟人的手法把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山水写得脉脉含情,景与情紧密结合,以景感人,以情动人,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3、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开头的“宝地”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美好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有力地总结了全文。 (四)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路,划分课文的结构,教师补充强调。 《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篇3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找出文中生动贴切的比喻句,拟人句并细细揣摩、品味。 3、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学****写景状物抓住事物特征的作文方式。 4、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及探究,合作的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写景状物抓住事物特征的作文方式,品味生动贴切的比喻句、拟人句。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中描绘的山、水、阳光、白雪等景物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本文的写作特点主要有:布局谋篇层次井然,脉络清楚;比喻和拟人的写法,形神兼备,生动贴切;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抓住特征,基调一致,色彩和谐。学****这篇文章将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着重学****写景状物抓住事物特征的写法。 五、学情分析 虽然初一学生对抒情散文的感悟能力还比较低,但前边刚刚学****了《春》这篇文章,学生对情景交融这种写法以及抓住特征有层次的进行描写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节课中,将对学生做进一步引导,加深他们对于情景交融写法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从春走到冬,在四季中徜徉。春天是美好的,嫩绿的小草,吐蕊的春花,柔和的春风,细密的春雨……夏天是炎热的,蝉鸣蛙噪,电闪雷鸣……秋天是萧瑟的,衰草连天,落叶飘零……不知不觉,冬天已悄然来临,那我们这里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各抒已见,用最恰当的词汇来描绘冬天的景象。 (二)识作者(投影) (三)检查预****1、几个同学读生字,教师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