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高中物理 教案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doc

格式:doc   大小:50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物理 教案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doc

上传人:芝士酒是力量 2024/5/23 文件大小:5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物理 教案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中物理 教案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是由【芝士酒是力量】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物理 教案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物理选修3-2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通过第一节已经对电磁学的发展历史已有简单了解(2)阅读课本第3页科学足迹《科学发现的启迪》(3)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自学:磁生电的探索和发现【百度搜索】http://gz2010./submission/wuli/4061490【百度搜索】http://zhidao./question/、教学课题《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从而发现“磁生电”中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这一“深藏不露”的共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使学生体悟到:在磁生电的发现过程,具有闪光思维的法拉第在做出伟大发现的过程中也受着历史局限性的束缚。科学家是伟大的,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他们的经历告诉了我们成功的经验,也告诉了我们不成功的经验;既告诉了我们成熟的想法,也告诉了我们不成熟的想法。在我们也经历了同样的探索过程之后,会引起这样一种信念:如果自己有这样的机会,也会成为一个发现者。三、教材分析《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是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揭示了电和磁的内在联系,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了“磁生电”并归纳出磁生电的条件,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今后学****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础。?(1)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2)会运用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判断具体实例中有无感应电流。???(1)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特征,领悟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概括出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概括能力。、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2)介绍法拉第不怕困难,顽强奋战十年,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受法拉第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3)通过对物理学中简洁美的介绍赏析,培养学生欣赏物理学中美的情怀。?本节教学重点分析? ①学生实验探究的过程。? ②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归纳总结。本节教学难点? ①教师对学生探究式学****的操控。? ②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磁通量的变化四、教学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2、教师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设计实验;认真观察、积极思维。3、利用三个学生实验探究实验、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归纳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4、通过同学分组实验和讨论,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的效率,培养学生间的协作精神。五、教学准备:1、教学器材:铝管“电磁隧道”仪器,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线框,条形磁铁,大小螺线管各一个,电源,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键。2、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引入课题】老师演示“铝管隧道”实验,用一个铁球和一个磁性球,在同一个管中演示他们下落的时间,发现铁球下落快,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磁性小球会下落的慢呢?通过这一节课的学****我们会揭开之一谜底。【史料介绍】师: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引起了科学界极大的震动。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对这一发现非常敏感,他立刻意识到磁和电是相互联系的,也应该能相互转化。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也一定能生成电。同学们,如果你是当年的法拉第,为了证明由磁能生电这一假想,你将做怎样的实验尝试呢?【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师:“磁生电”,磁指的是什么?电指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师:大家可以再回想一下,前面学过的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生:电源、通路(闭合电路)师:而现在又是谁“生”电?即使生电,我们怎样才能“看见”?我们需要什么器材?怎样利用这些器材让磁去生电呢?大胆地猜一猜,动手做实验。?【介绍当年法拉第的实验猜想和装置】结合学生的猜想实验,老师介绍1925年11月28日法拉第的四个实验。重点分析介绍四组实验中都有两个回路,其中一个是产生磁场的,另一个是验证感应电流的。为后面设计电路埋下伏笔。师:当年法拉第认为如果有感应电流产生,那么电流计的指针就应该始终指向某一个位置,就这样法拉第在之后的几年里一直未发现他想要的那种情况。但是在他的科学日记里一直有这样的实验结果记录:“不行”“毫无反应”“未显示作用”等;同时在他的日记里还有这样的文字“从普通的磁铁中获得电的希望,时时激励着我从实验上探求电流的感应效应。”对此他还进行了试验分析:如果说我的实验没有成功,那只能说我的实验还不够完善或者是还有一些隐蔽的细节没有被发现……同学们,现在的我们也有同样的信念:磁一定能生电!我们继续进行实验研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首先我们来完成以下几个问题:利用所提供的仪器,设计实验,连结实验电路.(老师展示同学连好的实验电路如下图)(探究实验一)(探究实验二)2、利用桌上仪器,连成电路,进行操作,让我来发现“磁生电”。老师提示:连成电路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实验前电键应该打开,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应置于连入最大电阻的位置。【实验探究】师:在你的装置中在哪部分产生了电(电源部分)?在你操作中在什么时候产生?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交流讨论,填写实验一、二的表格前两项。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填写表格并展示交流结果如下:探究实验一实验操作有无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产生原因探究实验二:实验操作有无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产生原因【分析论证】电流的产生是有什么引起的?并填写表格第三项老师引导分析:在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中,始终抓住一个“变”字分析。引导:电建开关瞬间,条形磁铁的插入拔出时,划片移动时有感应电流产生;而插进和拔出后,电路稳定后没有感应电流;这个电流的产生好像是在变化中产生的呀!是什么变化导致电流的产生了呢?请学生思考并讨论。师:那是不是只有磁场变化才能产生感应电流呢?学生演示匀强磁场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探究实验三师:在匀强磁场中切割的导体一定产生感应电流吗?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仪器,做一做。再通过探究实验能否发现:匀强磁场中,线圈不平动切割磁感线而产生了感应电流?【学生展示小组实验设计】:【总结实验,得出结论】师:请各小组总结并填写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各种情况:【学生交流补充,老师板书总结】法拉第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1、变化着的磁场2、变化着的电流3、运动恒定的电流4、运动的磁场5、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师:看这几种情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学生总结:探究实验一、二中线圈的回路面积S不变,当磁场B发生变化时有感应电流产生。探究实验三是磁场B不变而回路面积S变化,也有感应电流产生。师:我们物理讲究的是简单和朴实之美,同学们在观察以上同学的总结,能不能找到一个物理量来同时反映B和S的变化呢?请同学们总结并叙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总结结论:只要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感受历史,增强自信,激发情感】老师结合法拉第发现磁生电的历史背景,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磁生电发现的历史意义的教育。下图为幻灯片:法拉第线圈:与160年后出现的现代变压器出奇的相似,现已成为著名的科学文物。这也说明科学是和谐的统一的。介绍磁生电的科学发展史:其实早在1825年,丹麦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这个实验。展示历史资料【百度搜索】电与磁——科拉顿跑失良机法拉第巧获成功/80547A/201007/,法拉第向皇家学会提交了一个报告,把这种现象定名为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磁生电”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法拉第的“磁生电”再次证明了科学的对称、统一美。他更加坚信自然现象是相互联系的,各种自然力是统一的,可以相互转化的。【学以致用】一、判断当线圈按图一、图二所示方向转动时线圈中能否产生感应电流?二、下面同学讨论:要想使图三、图四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应该如何操作呢?【联系实际、拓展视野】1、探究实践:“摇绳能发电吗”?2、【百度搜索】卫星悬绳发电。http://zhidao./question/、教学反思本节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探究性强,通过设计实验寻找感应电流,分析实验发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并分析论证总结归纳出结论,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把课堂和百度查询“磁生电的发现过程”的资料学****使学生在发现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有同样的机会成为一个发现者。这正是一个很好的对学生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熏陶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创造机会,创设情景在教学环节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老师及时的点拨引导,在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提练过程中,能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上来,展示他们的闪光思维。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有意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让学生从网上搜索磁生电的发现过程,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本节课的线索是沿着科学家走过的探索之路,把学生实验探究和法拉第的实验探究结合起来,交错并行。既体现了科学发现过程的平实和艰辛,又能使学生产生这样的共鸣:如果自己有这样的机会,也会成为一个发现者。当同学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欣喜的时候,再进一步对当时科学历史情境的再现,来显示这一伟大发现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揭示出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美对称美。通过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使得三维目标得到充分融合和展现。对学生的正确的科学观和自然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物理意义。当然,这一节课也给我留下了一些问题:探究过程中,在课堂上也出现极少数学生不探究,而是只顾自己通过看书来应付老师的问题。如何扭转这些学生学****态度,调动基础差的普通班学生学****的积极性,如何设计这样差异性的课堂?如何同时面对这种多发性探究情形的出现,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的学****性,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是值得我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教案涉及到参考资料:【百度搜索】http://cz2010./submission/wuli/4088764【百度搜索】http://wenku./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