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2024年《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4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52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4篇).docx

上传人:mama1 2024/5/23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4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4篇)《琥珀》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2、感受课文细腻传神的语言、大胆合理的想象和逼真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楚的介绍琥珀的样子及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难点: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 师:琥珀图片和幻灯片 生:搜集有关化石和琥珀化石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资料,谁来谈谈对化石和琥珀的了解? 2、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黄河象》吗?在北京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骼,那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块珍奇的化石——琥珀,(出示)跟随作者一起去推测关于它的故事 3、看到这美丽的琥珀,你有什么感受?最想了解点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问得好!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1、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的默读课文,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 (我知道了…) 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 你真会读书!说得真好! 2、所有这些都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吗? 课文中有一个词“推测”(板书),推测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情况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能说“猜测”吗? 为什么? 哦,推测是有根据的,而猜测只是猜的。 3、嗯,说得真好!看来,用词准确是多么重要呀!那作者是根据什么推测了这个故事呢?(作者看到了琥珀,根据它的样子推测的。) 什么样?你能读读相关的句子吗?(出示) 三、深入理解、重点感悟 是的,作者就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和发现过程。我们先来看它的形成过程。 (一)1、大家自己读2——14自然段,画出你感觉写得好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读,师巡视指导) 生交流读句子 为什么觉得好?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师适时板书) 它好在哪里? 预设: 2、重点理解: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面。 ①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 你从哪几个词能感受到? ②大家来读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哪个更好一些?(出示) 1、蜘蛛扑过去,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面。 2、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面。 ③好在哪里? ④让我们再来读这个句子,注意这几个词—— ⑤(出示图)让我们再来目睹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看到这,你想到了我们中国的哪个成语? 真是无巧不成书呀!(板书:巧) 3、交流到这儿,我们归结一下:琥珀的形成过程,要经过几个阶段?需要哪些条件?小组内交流讨论! 生说——师完成板书 (二)发现过程 就这样,这块琥珀化石一直沉睡在海沙下面,过了很久很久,终于有一天他被发现了。大家和我读渔民和儿子对话,你们是小男孩,我是渔民。 1、咦?作者为什么推测是渔民的儿子发现了琥珀? 看来,作者的推测是有道理的。 2、渔夫说这块琥珀很少见,原因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1、(出示)从我们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这就是它的科学价值。 2、大家看,(出示)作者通过这块琥珀的样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推测了发生在远古时代的故事。你想试试你的推测能力吗? 在我国甘肃永靖县首次发现了120多个恐龙脚印化石。(出示) 《琥珀》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教学重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课前准备: 琥珀的图片、动画显示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5分) 1、自古以来,小草就受到人们的喜爱,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诗文来赞美野草。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还知道哪些诗句?是啊,小草不仅装点大地,它那顽强的精神更让人钦佩不已。 2、今天我们将一起学****我国现代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杂文《野草》,看看他的笔下的野草又是怎样的?。 3、简介作者夏衍及写作背景。 4、出示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2)、有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3)、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二、自主学****10分) 出示自学内容: 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口述)。 2、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练****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展示:作者向我们从“琥珀的____________”——“琥珀____________”——“琥珀的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教师巡视、 三、合作学****10分钟) 出示合作学****内容: 小组合作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琥珀形成的过程,作者通过____________而又____________的想象,进行了科学的推测,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可分成下列三个阶段:形成松脂——()——() 完成思考题: 小组展示,评价。 四、质疑探究(5分钟) 这块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与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五、小结检测(10分钟) 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琥珀,知道了琥珀的珍藏价值。 检测: 一、给下列字注音 琥()珀()掸()翅膀晌()午渗()出淹没()包裹() 挣()扎腐()烂澎()湃()黏()稠()松脂() 二、多音字组词 没挣扎重 三、形近字组词 莫()沾()渗()晌()淹()腐() 摸()粘()掺()响()掩()俯() 仰()刷()决()绸() 抑()涮()绝()稠()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热()()前()后()详细()()()()时代 五、回答问题. 1、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2、课文哪些部分是真实的?哪些是想象? 3、“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运用了()的写法,其作用是什么? 4、你认为松树和琥珀中的蜘蛛、苍蝇谁的生命更有价值? 5、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6、为什么说他们曾经挣扎过? 《琥珀》教学设计篇3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琥珀、飒飒”等词语。 2、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继续学****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学****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所授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学生的年龄大多为10—13岁,此年龄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其在教师营造的浓厚的学****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学****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探究学****和合作学****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的意识和能力。因此,选择有利于改变单一、枯燥、以被动听讲和练****为主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的教学方法,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方面。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组合教学,扬长避短,互为补充。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讲解、板书和直观教具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现代教育媒体与之结合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例如电视录像在表现活动的画面有独特的优势,但它呈显时间太短,学生的认知过程难以展开,但如果将它与投影教学或挂图教学相结合,则既能表现活动的画面,又能表现静止放大的图像,教学效果必然会更好。教师要不断增强意识,努力深入研究媒体的不同功能和特点,不断提高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这样才能发挥媒体优势,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 1、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 2、认识琥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字新词。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学生自学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 你可以介绍自己记生字的方法,也可以提醒同学们注意某个生字的读音或字形。 (3)同桌互相读,并互相纠正。 (4)全班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