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做法2演示文稿.ppt

格式:ppt   大小:1,924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做法2演示文稿.ppt

上传人:luyinyzha 2018/1/19 文件大小:1.8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做法2演示文稿.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钢筋施工的质量标准作法
一、钢筋成型标准作法
1、成型钢筋的堆放及标识:成型后的钢筋应分类堆放,设标识牌,注明成型尺寸、直径、使用部位等,以免造成错用。
2、预制构件吊环:应采用光圆钢筋,严禁进行冷拉,埋入砼的深度不应小于30d。
3、钢筋代换时,必须通过设计单位,有核定单,这也是强制性条文要求的内容。
二、基础钢筋绑扎标准作法
1、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两层间应设置钢筋马凳,马凳应垫在下片钢筋网上,馬凳每1 m放置一个。
2、独立基础为双向受力筋时,底面短向的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上面。接头处应绑扎三点。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基础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因为高温会影响到钢材的材质,使原来的冲击韧性和延性遭到破坏,疲劳性能受到很大影响,不能适应动力荷载的周期变化,直接影响到结构安全,所以应当改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或根据情况采取其他的变通措施。
双向受力时,短向的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上面
接头处绑扎三点
马凳应垫在下片的钢筋网上
4、基础钢筋直径大于16mm时,应采用焊接接头,这是工艺标准中的要求。工艺标准中有的一些要求,是高于规范规定的。
5、基础底板采用钢筋马凳支撑上层钢筋,达到控制底板混凝土厚度的目的。
马凳每1m放置一个
6、基础梁板钢筋绑扎的标准作法:
(1)如果梁内有弯起钢筋, 接头离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梁箍筋的开口处应相互错开。
箍筋开口相互错开绑扎
接头离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三、剪力墙钢筋绑扎标准作法
1、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筋之间绑扎应采用比墙体竖向钢筋大一型号的钢筋,制作梯形定位筋,纵横放置间距不大于60cm。
2、水平梯形筋制作:按照模具间距摆放梯形钢筋,用电弧焊点焊固定。
使用梯形定位筋
水平梯形筋制作
3、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起步筋位置:起步钢筋从5cm处开始绑扎第一根后,再按图纸间距绑扎。
4、也可采用F卡具,控制剪力墙两侧水平分布筋的宽度尺寸。
起步5cm开始
绑第一根
四、柱钢筋绑扎标准作法
1、柱中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接头的两边各增加两个箍筋,间距5cm 。
2、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
正确绑扎
错误绑扎
3、抗震地区的箍筋弯钩角度为135°,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柱主筋控制方法:放置预制定位箍筋,预防主筋容易产生位移的质量通病。
放置定位箍筋
5、钢板止水带穿柱处理:局部断开做成开口箍筋进行绑扎。
6、纵向受力筋连接接头的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高质量的机械连接接头,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
钢板止水带穿柱时箍筋的处理
加密区采用机械连接,接头错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