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财政论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条件.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财政论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条件.doc

上传人:lanyou1106 2018/1/1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财政论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条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要】本文以1998年我国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例,从宏观经济背景和财政政策本身分析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条件。
【关键词】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背景财政风险

1998年,我国为了应对日益疲软的经济形势,于下半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出台是中央政府综合考虑各方面形势的结果。通过分析本次国家宏观调控的过程,我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背景、财政政策本身以及实施效果等三个方面切入,总结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宏观经济背景


(1)消费需求不足。由于居民家庭对未来支出预期增大,收入预期减少,这主要是与当时国家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密切相关的。国企改革导致下岗失业人数增多,社会保障、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等迈向市场化的改革使得居民的支出负担大大加重,对未来产生悲观的预期。以上种种变革使得居民家庭的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增多。
(2)投资需求不足。一方面,随着投融资体制、金融体制的改革,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逐渐强化,使得旧的投资扩张需求被抑制,新的投资扩张机制缺乏,一些符合贷款条件且希望扩大投资的企业无法获得融资进而影响了其投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许多商品销售不出去,进而抑制了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引进,从而导致了企业缺乏扩大投资的动机。
(3)出口需求下降。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出口下降,并在1998年5月份出现了负增长,进一步激化了供求矛盾。

1997年以后,某些产品出现了过剩的情况,宏观经济逐渐由卖方市场专向买方市场,这一方面与需求的减少有关,另一方面是传统体制下的重复投资导致的。
1997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供求双方出现的问题可以反映到GDP这一指标上。
因此,综合以上两点得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 消费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型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如果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有效需求膨胀时,只能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以控制需求和经济过热增长。1998年以前,我国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就是这个道理。不仅如此,即使是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经济运行处于正常的良性循环状态时,也不能实行扩张型财政政策,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扩大财政支出会使需求膨胀,破坏社会总供求平衡。

货币政策连续、密集运用,但政策效果不够明显,其操作余地已相对狭小。针对我国“软着陆”过程中的情况,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放松银根、刺激需求的政策, 1996年5月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央银行先后6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并在1998年初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改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降低准备金率,颁布积极实行贷款支持的指导意见,等等,以求扩大企业贷款需求,刺激投资。货币政策如此连续、密集地运用,可以说已“竭尽全力”,然而迟迟没有产生明显的政策效果,其操作余地已经相对狭小。并且根据西方的宏观经济理论的实践,货币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的情况,降低经济的热度方面更有效, 而在拉动需求应对通货紧缩方面,财政政策则更能取得好的的效果。

二、财政政策本身